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以良好开局助力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评论频道 2019年08月16日

      8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在更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实现了下半年良好开局。

      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份我国服务业较快增长,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1%,处于较高水平。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8个百分点。市场销售持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73亿元,同比增长7.6%,网上零售增长较快,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4233亿元,增长20.9%。投资平稳增长,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48892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1.9%,增速分别快于全部投资5.4和6.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调查失业率略有上升,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7月份CPI同比上涨2.8%,PPI同比下降0.3%,环比下降0.2%。出口增速有所加快,贸易结构持续优化,7月份进出口总额27382亿元,同比增长5.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0%,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从统计数据来看,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继续保持了总体平稳发展的态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正在逐步实现。但是,也存在一些隐忧,尤其是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繁重的国内改革任务,经济下行压力还是较大,金融和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还存在一些风险。

      结合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和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情况来看,中央将推进六大领域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下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将宏观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去杠杆,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实施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遏制房价上涨;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改革和开放促发展;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总体来看,这六大领域政策措施,强调“稳”字当头,以改革和开放促发展,同时注重防范风险。随着这些领域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仍然会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完成年初既定的目标增长区间。

      当前,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进出口四大需求看,我国经济增长空间还是巨大的。1-7月份,尽管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1-6月份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但是降幅主要来自于第一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同比是提高的。下半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措施的落实,尤其是减税降费等政策的落实,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速会逐渐企稳回升,第二产业中的高技术投资会持续增加。随着基建投资力度增加,下半年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也会逐渐增加,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也会进一步促进外资企业投资的增加。从消费看,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283亿元,同比增长8.3%。尽管与1-6月份相比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但是总体的增速还是较高的。另外,随着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潜力的释放,以及居民工资水平的可持续增长,消费会继续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从政府支出看,随着对基建、公共服务等投资力度的加大,下半年政府支出会持续发力,保持投资的稳定性和增长性。从进出口情况看,尽管受到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影响,对美出口增速放缓,但是对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等地区和国家的出口增速有所增加。随着出口目的地的优化调整,以及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出口会在面临压力的同时,保持相对稳定态势。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看,随着劳动力、土地和资本市场领域等改革的持续推进,要素配给效率和要素利用效率会持续提升。随着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全要素生产率会逐渐增加,有效供给的规模会不断扩大,经济结构会不断优化。尤其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素投入结构的高端化、以创新为动力的增长动力结构的逐渐形成、与GDP增长同步的收入分配机制的形成等,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快社会服务体系改革,防范和化解各领域的潜在风险,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和创新力。

      今年上半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下半年的国民经济就会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韩文龙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