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伤医是全社会的公敌

评论频道 2018年10月14日

      近日,北大医院妇产科医生遭患者殴打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10月13日晚,北京警方发布通报称:9月22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三名医生被病患家属殴打。经调查,打人者包括产妇丈夫郑某宇和女儿郑某蕊,警方对郑某宇依法刑事拘留,考虑到郑某蕊系在校大学生,且对自身行为真诚悔过,并得到了医生的谅解,对其采取取保候审。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患者家属对当值医生实施的暴力行为可谓触目惊心。在谴责涉事人员暴力行径的同时,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此事发生在北大医院。要知道,这是一座坐落于首都中心位置,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简言之,这是一所集名气与实力于一身的大医院。这也说明,此次的医疗纠纷与医院、医生的专业水平并无直接联系。医疗水平不足的医院固然容易引起纠纷,可实力雄厚的大医院也没能独善其身。从医疗纠纷和医闹事件的普遍性来看,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二是,一涉事患者家属被证实为首都师范大学学生。10月13日傍晚,首都师范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学校对受伤医生表示深切慰问,将严格依照校规校纪对涉事学生予以严肃处理”。医疗纠纷所引发的暴力事件发生后,舆论常常会将其归咎于涉事人员道德与文化水平的低下。而此次事件中,理应明辨是非的名校大学生的参与,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医疗纠纷的全民性,更是让人感到痛心。

      暴力伤医是全社会的公敌,全社会应对暴力伤医行为零容忍。我国公安机关对涉医违法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对伤医、闹医、辱医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也会坚决依法追究刑责。此前,中国医师协会就此事发表声明称,期待公安机关用快速准确的定性履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规定的职责;期待医疗机构强力维护医护人员的执业安全,让平安医院建设落到实处;期待广大患者理解和尊重医师的专业建议。从10月13日晚警方公布的通报来看,警方通过询问当事人,走访现场目击群众,调取案发时的完整视频监控录像,启动专家会商,保持与院方及医疗主管部门沟通等方法进行调查取证工作,既体现了警方在调查过程中的细致和慎重,也足以说明医疗纠纷的复杂性。拿此次事件来说,患者家属的暴力行为不仅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也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暴力伤医事件的出现,损害整个医疗行业。根据《中国医生执业状况白皮书》的相关数据,中国有66%的医师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患冲突,其中经历过语言暴力的就占51%。可想而知,每一位医生在工作中所要承受的压力有多大。中国医师协会今年1月公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45%的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不久前,有从业者对媒体表示“我国每年培养60万医学生,但真正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约10万人”。这或许略显夸张,却能反映出一些社会心态。如果越来越多的医学人才纷纷转行,代价最终都会由整个社会来承担,受伤害的也是你我他。

      此次暴力伤医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依然是当下一个重要课题。如前文所述,名牌大学的高质量教育、一流医院的高质量服务,都无法使患者家属充分信任医生,这一现象值得深思。没有人会否认,绝大多数医生及其从业者都会将患者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并且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但是,同样无可否认的是,个别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对待患者缺乏耐心,在职业精神上有所欠缺。某些不透明,不阳光的医疗操作,也在透支医生这一神圣职业的公信力。正因如此,部分患者家属的情绪一点就燃,始终对医生、医院抱有怀疑的态度。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是必然的后果。

      面对病情,医生、患者本应同仇敌忾,站在同一条战壕里。争吵、纠纷乃至拳脚相加,非但无助于康复,反倒让患者和医生两败俱伤。这个浅显的道理,为何在现实中总是被人遗忘?除了保持法律对暴力伤医的高压线之外,改善医患关系要靠改革建立健康对话机制,矛盾缓解机制。既要提高医生的责任心,又要加大相关宣传力度,让尊重医生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特约评论员 李勤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