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cssn.cn提供.

学科体系

新媒体矩阵

  • sk_v2022_front_wechat.png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106.jpg

    微信小程序

  • sk_v2022_front_gzh.png

    微信公众号

    微信106.jpg

    微信公众号

  • sk_v2022_front_zgxp.png

    中国学派

    学派106.jpg

    中国学派

  • W020220922336137882083.png

    中国社会科学报

    111.jpg

    中国社会科学报

  • 123.png

    新浪微博

    微博106.jpg

    新浪微博

  • 123.png

    今日头条号

    头条106.jpg

    今日头条号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谱写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06-26作者:贺立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效贯通,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和创新动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也是中国经济奇迹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力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谱写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探寻中国经济奇迹的根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世界奇迹。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实力实现新的历史性跃升,2013-2021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年均增速,对全球增长贡献率达到38.6%,超过七国集团(G7)贡献率总和,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像中国这样,以如此人口规模,实现速度如此之快、持续时间如此之长、贡献幅度如此之大的经济增长,要理解中国经济奇迹的奥秘,必须从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中探寻中国之治的文化密码。中国经济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成功的一个根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才能找到中国经济崛起的历史根基、文化根脉与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蕴含的思想智慧与道德品格为中国经济韧性增长和人民自强求富奠定了文明底蕴、提供了奋斗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富国强民和经世致用元素,比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任人唯贤的管理智慧,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当代中国推进经济建设和共同富裕提供了文化滋养。中华文明有突出的连续性,兼具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生命力、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文明,这种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建设遭遇曲折而重焕活力的生命根基,是中国经济抵御风险冲击而行稳致远的韧性之源。中华文明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民族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基因,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创造了历史上最为繁荣强大的中华文明体,创造出中国持续四十多年经济快速增长、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现代奇迹。奇迹创造离不开人,中国经济奇迹的创造者是扎根中国大地和中华文明沃土的中国人民。改革开放激活了中华民族自强求富的创业基因,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国新时代建设者义利兼顾的道德底色。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家、创业者、工人、农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文明的交汇融合中,传承民族精神,汲取时代力量,汇聚成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澎湃动能,将中国建成“世界工厂”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江浙富饶之路的“四千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创业精神的当代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的经济伦理与奋斗基因,如重视教育、强调秩序、讲究信誉,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国经济永葆活力的生命根源。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第二个结合”为中国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存在高度契合性,这种契合在经济领域有突出表现。比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蕴含朴素的公有制意识、人民至上发展思想,“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体现胸怀天下、开放包容的合作发展观,“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彰显了守正创新、改革求变的精神,“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透射出系统、协调的理念。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互相成就、有机结合,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经济文明新形态。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文化基因,推动中华经济文明的生命更新,从工商皆本到市场经济、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国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到现代工商文明的跨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革故鼎新、知行合一、讲信修睦等元素注入马克思主义,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和精神动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展示出强大生命力。
  二、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不断攀登新的经济发展的高峰
  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激活中华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使之聚变为新的思想动能,支撑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攀登新的经济发展的高峰。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独立自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新的经济奇迹的本源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独立自主,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在经济发展上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形成强大的内循环和稳固的基本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必须把发展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可以做到内部循环。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独立自主,要办好自己的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当前应对外部冲击挑战,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全力搞好经济发展,才能“不信邪、不怕压”,在变局中赢得主动、优势、未来;只有夯实经济发展根基、增强发展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我国处于疫后持续恢复向好阶段,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转型升级面临新阻力,必须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扩大内需和创新驱动发展结合,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一是坚持实体经济为重,建设完整、先进、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二是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提升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和推动力。
  秉持开放包容,立足融合统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秉持开放包容,就是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思想共识、注入文化活力。开放包容的文化底气来自和合共生的文明意蕴。中华文明“融合统一”“不可分割”的价值观,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文明意蕴。中国式现代化是十四亿多人口整体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区域落下、不让一个民族滞后。中华文化“向内凝聚”“团结集中”的聚合力,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组织动能和精神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汇众力、聚众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为中国建设统一大市场奠定了文化根基,提供了认知规范和价值导引。坚持全国一盘棋、建设统一大市场,是发挥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支撑。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除了在物质层面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还需从文化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体现统一大市场的开放包容性、“法制—道德—信用”融合统一的中华民族现代市场文明体系。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为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当今中国经济增长是包容性增长,经济发展是致力于共同富裕和共享繁荣,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外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第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第二,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把吸引和利用外资作为国策,我国必须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坚持守正创新,确立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创新,使经济发展更有韧性、更有活力、更加体现人民至上。守正创新作为“两个结合”的智慧结晶,昭示新旧嬗递发展规律,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守正创新,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在改革与发展中不犯颠覆性错误;拓宽文化、理论与道路视野,突破封闭、僵化和保守,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以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为经济创新拓展空间和创造力。一是从生产关系优化层面,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发展新型生产关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制障碍和隐性壁垒;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鼓励头部平台企业创新;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二是在生产力发展层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产业创新升级,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既顺势而为做大做强优势,如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又逆势而上突破短板瓶颈,如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不贪大求洋,把传统产业当“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不闭门造车,加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开放合作。守正创新,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创新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创新的不竭源泉,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从人民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守正创新,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既洞察世界经济大势,把握人民群众的愿望,探索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使制定的经济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又鼓励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比如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坚持守正创新,要确立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改革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聚焦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问题,提出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对待问题要大兴调查研究,从人民群众的真知灼见中获取理论和实践创新灵感,解决好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比如,围绕推动经济内生动力增强、社会预期改善、风险隐患化解,调查研究,奔着问题去,帮助企业和基层解决困难;聚焦扩大消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等课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研究落实就业优先,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三、于中华文明对外交流互鉴中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孤立的,它必须融入人类文明长河中才能充满活力,中华文明同样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文明是各民族历史探索和开拓的丰厚积累,也是今天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深层指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和人类。中华文明丰富了世界文明多样性、融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共通共荣大势,为发展中国家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提供了中国答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为各国携手迈向发展共同体、共创美好繁荣未来贡献中国智慧。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那些希望加快发展且保持独立性的发展中国家和民族提供观照和启示。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存在形态,支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创造和特色涵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不盲从传统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经济文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成为中国人民认识和把握现代化的观点和方式。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背景下,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亟需树立大历史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全球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深化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规律性认识,在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命运比较和我党长期执政面临的现实考验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展现真理性力量。中国式现代化透射的文化自信与独立自主精神,展现的共同富裕思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观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和不同经济体的现代文明重塑提供了人文观照。“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中国推进共同富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把“蛋糕”做大、分好,水涨船高、各得其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国经济发展不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愈加灿烂的中华文化与经济文明智慧之光。
  秉承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共同发展观,助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共同繁荣。文明因包容而进步,经济因开放而繁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说明,从物种、技术,到资源、人群,乃至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和进步的。文明因和平而共存,经济因合作而共赢。中华文明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这决定了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追求交流而不搞霸权,坚持合作而不搞对抗。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孕育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共同发展观,为破解“文明冲突论”提供了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中华民族秉持“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共生理念,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经济文明,在世界经济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当今秉承“以天下之利为利、以人民之心为心”精神,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共同发展观,推动发展问题重回国际议程的核心。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共同发展与繁荣之路在哪里?“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发展承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践行全球发展倡议,走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之路是“本”和“道”。第一,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开放包容与繁荣稳定。第二,坚持合作共赢。唯有合作才能发展,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尊重经济规律,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各国经济联动融通,打造合作共赢的全球经济。第三,完善全球治理。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携手完善全球科技治理,强化科技创新对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孤立封闭的现代化,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同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这赋予了世界现代化以新的文明内涵,即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十四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对全世界都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中国与中国人民将致力于同世界各个国家与人民一起,携手共建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新世界,谱写全球经济共同发展新篇章。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方法论研究” (编号:23&ZD129)】
  (作者系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