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culture.gmw.cn提供.
  • 文化中国行|聆听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七一”到来之际,在福建龙岩长汀中复村,人们参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松毛岭战役红军指挥部——观寿公祠。近期,陕西延安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来自各地的游客走进宝塔山、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地,学习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

    07-01

    电波不逝 信念永存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快看上海”栏目记者走进《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组,和舞蹈演员王佳俊、朱洁静一起探寻红色电波背后的故事。

    07-01

    屋檐上的文脉丨揭开神秘面纱,古建的美藏不住了

    屋檐上的文脉丨揭开神秘面纱,古建的美藏不住了

    07-01

    白玉兰奖揭晓 彰显电视艺术行业多元发展趋势

    第29届上海电视节于日前圆满落幕,白玉兰奖各大奖项揭晓。本次电视节期间,除了白玉兰奖的激烈角逐,一系列行业论坛和研讨会也同步举行,为电视艺术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启示。

    07-01

    全国第十二届刻字作品展览在浙江嘉兴开幕

    笔触流畅,蕴含千年韵律;刀法精湛,展现匠心智慧……6月29日,全国第十二届刻字作品展览开幕式在浙江省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秀洲农民画艺术馆举行。

    07-01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已接待观众350万人次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103周年华诞之际,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再度迎来参观热潮。记者从党史展览馆获悉,从2021年6月18日开馆以来,党史展览馆共接待观众350多万人次,接待团组1万多个,其中青少年55万人次。

    07-01

    共同守护中阿文明交流互鉴历史记忆——记“巴米扬守护人”项目

    位于阿富汗中部的巴米扬山谷,夜色中万籁俱寂。中国学者邵学成在一处石窟中手持照明灯,对准残存的壁画一隅,兴奋地对记者说:“看!那就是飞天!”

    07-01

    中国-西班牙“城市规划与文化发展”对话会在马德里举行

    中国-西班牙“城市规划与文化发展”对话会28日在马德里举行。中西各界百余位嘉宾代表参加对话会,共同探讨城市规划与文化发展领域的实践与经验。

    07-01

    【光明论坛】以数字技术点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充分展现,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更为可视化、形象化,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出独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魅力。

    07-01

    面对乡村巨变 重新认知乡村——2024莲池文学周聚焦新乡土文学

    6月21日至27日,由中国作协指导,河北大学、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2024莲池文学周在河北大学举行。紧扣“京津冀文学的光荣与梦想”主题,此次莲池文学周举办了20余场文学活动。

    07-01

    中国婺剧在西班牙赢得好评

    浙江婺剧团28日和29日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中心运河剧院连续举办两场演出,充分展现婺剧这一地方戏魅力,赢得当地观众的一致好评。

    07-01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从西兴出发 看见国之大运

    这是晚清来又山诗作《西兴夜航船》中的生动画面,一声气势如虹的“靠塘去”,就是西兴过塘行留下的遗迹,这种景象已经延续了上千年。杭州西兴,诗路浙江的纽结地;浙东运河,海上丝路的连接段;浙江全域,共同富裕的示范区。

    06-30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万米高空 瞰千年运河新变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使这条古老的运河焕发出新的生机。大运河安徽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长约180公里,主要流经淮北市濉溪县和宿州市埇桥区、灵璧县、泗县。

    06-30

    屋檐上的文脉丨一组胶片,看三晋官宅民居

    现存古建筑28027处 约占全国十分之一 

    06-30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 | 一眼千年,在博物馆里“遇见”大运河安徽段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近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和安徽宿州博物馆,探秘千年大运河沿线的历史变迁与社会风貌。在位于淮北的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百件当时流行的各主要窑口生产的瓷器被展示出来,大运河柳孜遗址经过1999年和2012年两次考古发掘,出土瓷片10万多件,它包括了中国境内几十座著名窑场,时代跨度隋唐宋元。

    06-30

    凡人微光|“对文化遗产的敬畏和热爱,始终推着我朝前走”

    顾风,曾担任大运河联合申遗办主任,亲历了大运河成功申遗的整个过程。

    06-30

    纽约爱乐乐团登陆广州大剧院 再现“神级”音乐现场

    6月27日至28日连续两晚,世界顶级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登陆广州大剧院,为羊城观众献上古典音乐盛宴,演绎莫扎特、科普兰、马勒和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经典作品。

    06-30

    时尚与传统交融碰撞 广西南宁上演民族时装大秀

    壮族服饰的牛角帽、铜鼓纹样,水族的马尾绣非遗技艺,苗族服饰中的堆绣非遗技艺,侗族服饰中经典的“八菜一汤”纹样......当民族服饰元素融入现代时装的设计,观众领略到的是时尚与传统的交融碰撞。

    06-30

    周怀民捐赠四十周年纪念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幕

    6月28日,为期两个月的“艺术长存 湖山生色——周怀民捐赠四十周年纪念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幕。

    06-30

    法国摄影师吉米镜头里的中国:热情友好 多元自信

    “我是一个外国人,但我感觉这里非常接纳我。”法国摄影师吉米(Jeremy Grinan)在海南生活了15年,一直用镜头记录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他说,“海南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06-30

    莎翁喜剧经典将登台北京艺术中心

    全新改版的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仲夏夜之梦》(森林剧场版)将登陆北京艺术中心绿心露天剧场,该剧由国家大剧院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导演关渤执导,戏剧演员队倾力呈现,旨在呈现一部露天剧场专属的、原汁原味的莎翁喜剧经典。

    06-30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揭晓 《繁花》斩获5项大奖

    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28日晚在上海举行。《繁花》成最大赢家,包揽最佳中国电视剧、最佳编剧(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5项大奖。

    06-30

    博物画家曾孝濂:“大自然是源头,亦是老师!”

    “我是曾孝濂。一个画画的老头儿!画了一辈子花鸟鱼虫、森林大地……没画够!现在年纪大了,但还想再折腾几年,争取完成‘水墨生态’创作计划。”

    06-30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马伯庸:大运河的每一段都有好故事

    知名作家马伯庸在活动现场以自己的作品《两京十五日》为例,分享了创作历史小说在守正、创新上的体会。他表示,当史实得到尊重,才有充分的空间去舒展想象、丰富内涵;当历史逻辑得到遵循,戏剧性才会更令人信服。

    06-28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单雯:大运河从传统而来,向未来而去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6月22日在江苏扬州启动。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也是因为这条河的出现而经历了从昆山腔大盛到南北腔合调的历史。“我记得小时候在外婆家门口就是大运河,每天看着货船经过马达声声响,对我来说是儿时的记忆,也是我从事昆曲的这传统文化的韵脉。

    06-28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王平:大运河把不同戏曲的优秀文化融合到一起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6月22日在江苏扬州启动。王平唱了一辈子京剧,三岁练功,四岁学戏,七岁登台,至今还坚守在戏曲舞台上。他表示,大运河的水就像融合剂一样把不同戏曲的优秀文化融合到一起,她像母亲的脐带一样滋养华夏文明兴旺繁荣。

    06-28

    “文物里的国潮”开篇之作《源远流长——中国大运河漫记》手绘长卷隆重上线

    大运河经过历代拓展和疏浚,流淌了数千年,绵延几千里。近日,“文物里的国潮”开篇之作——手绘长卷《源远流长——中国大运河漫记》正式上线。“文物里的国潮”创意策划项目将以此卷为引,积极开展线上及线下活动,将大运河的文化与精神同国潮元素结合,续写新时代运河文化的绚丽篇章。

    06-28

    文化中国行|数字化保护让红色故事“打开”讲述新方式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达300个、2024年下半年计划发送红色旅游专列325趟、文化和旅游部公布10家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近年来,红色旅游成为出游新亮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红色旅游景点,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与此同时,红色旅游发展水平也在持续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加丰富。

    06-28

    家喻户晓的儿歌 “小燕子”唱的竟然是齐心协力建包钢

    家喻户晓的儿歌 “小燕子”唱的竟然是齐心协力建包钢

    06-28

    古老文明握手前沿科技,AI兵马俑男团上演华阴老腔

    当挺立了两千多年的兵马俑,遇见现代的AI技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06-28

    AI无止境!总台央视频《2024中国·AI盛典》邀您赴约未来

    AI无止境,携手创未来。6月28日20:00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总台央视频、广东总站携手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制作的特别节目《2024中国·AI盛典》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央视频、央视网等平台同步播出。

    06-28

    运河文化说|单雯:昆曲“水磨腔”像运河水一样婉转细腻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十年来,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重大部署深入实施,大运河展现出勃勃生机。

    06-28

    运河文化说|渔民上岸变身艺术团团长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6月22日晚,“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徐州新沂市窑湾古镇渔民艺术团团长沈召明接受采访时即兴来了一段民歌,讲述了一个渔民的运河故事。

    06-28

    北京曲剧《文天祥与忽必烈》首演

    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北京市曲剧团年度新作、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文天祥与忽必烈》日前于在天桥剧场完成首演。

    06-28

    《诗经海海》让古籍焕发新活力

    QFunTheater儿童实验剧团2024年青少年原创戏剧《诗经海海》,近日在保利剧院完成世界首演,7月20日至21日将于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歌剧厅开启世界巡演的首站。

    06-28

    叫醒文物里的神兽:“马踏飞燕”为啥不拍正面照

    你见过“马踏飞燕”的正面照吗?两千多年前的看门狗是什么样的?用“老虎”做尿壶,考虑过老虎的感受吗?《动物不凶猛——叫醒文物里的神兽》从文物上的各种动物入手,有时讲解动物的趣事,有时还原真实的历史,有时解读器物的功用,有时描述作者的感悟。

    06-28

    漫画家聂峻:我心里还住着一个顽皮小孩

    “老街的童话”以老北京胡同为背景,讲述一对祖孙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把生活过得非常好。

    06-28

    中外优秀纪录片人在沪共话行业现状

    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纪录片单元评委魏克然、萧寒、范·赞特沃特等国际知名导演26日受邀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与100多位来自上海各大高校的学生、海外留学生,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纪录片爱好者们进行分享交流。

    06-28

    英文广播剧《梦回鼓岭》面向全球发布

    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正在福州举办之际,英文广播剧《梦回鼓岭》26日晚间面向全球发布。剧本取材于美国物理学教授密尔顿·加德纳与鼓岭的真实故事,以中美两个家庭、两代人的交往为主线,呈现中美跨越百年的民间友谊。

    06-28

    杭州将举行合唱与指挥艺术博览 吸引新西兰等国合唱团

    今年7月5日至7月14日,第三届合唱与指挥艺术博览将杭州举行。截至目前,已有近7000名海内外合唱爱好者报名参加。

    06-28

    更多资讯更多资讯
  • 传统美德之“美”释义

    “美德”一词是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一般是指人们美好善良的品德。作为伦理概念,美德不仅仅只是善的文化,还可以从美学范畴上加以认识。

    07-01

    “铁门”诗课及铁雅派的诗学承传

    铁雅派(杨维桢,字铁崖,而在其自我叙述中称其诗派为“铁雅派)成员大部分是由“铁门”弟子组成,故而认识铁雅派的诗学特点,需要把握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回到杨维桢的诗课现场,考察其诗学传授的具体内容;二是追溯杨维桢理想的诗学观念与诗学承传的实际效果。

    07-01

    “《陌上桑》一曰《艳歌罗敷行》”释疑

    《乐府诗集》将《日出东南隅》篇列为相和曲《陌上桑》古辞,郭茂倩云“一曰《艳歌罗敷行》”,郑樵《通志·乐略》题解《陌上桑》云“亦曰《艳歌罗敷行》”;《宋书·乐志》却将该篇列为大曲《艳歌罗敷行》古辞,名曰《罗敷》。

    07-01

    元好问名家地位的论定

    为元好问在文学史上确立一个位置,是从元好问去世之后就开始的一项历时长久的“文化工程”。

    07-01

    明代江西宗族祠祭祖先的扩展

    常建华在《明代江西宗族祠祭祖先的扩展》(《安徽史学》2024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明代宗族祠祭祖先盛于江西,且有一个扩展过程。明前期祠祭祖先的事例集中于吉安府,家祠、宗祠均有。家祠也见于南昌府丰城县、饶州府浮梁县,宗祠则有抚州府的事例。

    06-24

    太湖地区史前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文明形态

    考古学文化意义上的太湖地区,一般指《禹贡·九州》中谈到夏商时期的“扬州”:“淮海惟扬州,彭蠡既[①],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②]定”,也就是“沿于江海,达于淮泗”的太湖周边水网平原。这一地区史前时代自马家浜文化开始、经崧泽文化至良渚文化,孕育了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文明社会。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湖地区的史前社会始终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中的关键一环。

    06-24

    明初杂泛差役的派征机制

    丁亮在《配户当差与里甲制:明初杂泛差役派征机制探析》(《中山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明初杂役包括官厅差役和驿递夫役在内,普遍采用“配户当差”的佥派办法。人户一旦佥点应当某种杂役便成为杂役户,固定地在一个地点长期服役,直至消乏佥替。

    06-24

    中国传统航海计程方法的演进

    随着人类航海活动范围的拓展,航程计算也成为必要的工作。在近现代船舶计程仪广泛应用之前,中国海域已经流传着一套主要以“日”“月”“潮”“更”“里”为单位的传统航海计程方法,为旧时中国航海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

    06-24

    朱彝尊“老去填词”的尊体意义

    词为艳科,在产生之初多为宥觞之作,或以书写私人性的艳情内容为主,尤其以“思春”“伤春”主题较为典型,具有青春文学的倾向。早期词人绝少将词作为自己的“立言”方式,词成后亦不愿署名,更有甚者在其名声稍著、仕途亨通之时,便要“洁身自好”,自毁词作。

    06-24

    《西河诗话》“以民俗说诗”论

    清初学人毛奇龄,字大可,世称“西河先生”。毛奇龄著述宏富,以选书严苛闻名的《四库全书》,录其著述达数十种之多,足见其在清代学术地位之重要。《西河诗话》共八卷,是体系庞大的毛氏著述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集中体现了毛奇龄在诗的解释方式、说诗与考据的关系、论诗评诗策略等方面的观念。

    06-24

    “江右三大家”辨

    文人群体并称是推动作家经典化的特殊文学现象,并称的要义在于群体人员组成相对固定,人员之间存在某种地域、时代、风格、师承、志趣、声望等共性,时人或后人以此种共性为之命名,使之凝练概括,便于记忆接受。

    06-24

    《千字文》:传习千年的识字书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和读音的关系比较疏远,因此,对中国人来说,识字是件难事。

    06-21

    宋代建筑记文的主旨嬗变

    建筑记文是中国古代实用性文体,多作于建筑活动之后,记录建筑目的、过程、地点、时间、建者、规模等信息,亦抒发作者情志。其发端于后汉,先唐存文不足30篇,唐代600余篇,宋代约5000篇。

    06-17

    从别集编纂看唐宋文学观念差异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比如“唐之诗,宋之词”。历史上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每个时代的文学观念及作家气质也都呈现出不同风貌。

    06-17

    苏轼的“仁统”与韩愈的“道统”

    “仁统”与“道统”。韩愈的“道统”之“道”,内涵是儒学的仁义,即其《原道》说的“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他随之将这与佛、老之“道”严格地区分开来:

    06-17

    文史并重 考论兼善——郁贤皓先生的学术之路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着一套郁贤皓先生捐赠的《李太白全集校注》,捐赠时间是2021年5月。这部2016年出版的著作,是郁先生毕生研究李白的结晶。翻开赠书,他批阅、修改的笔迹触目皆是。可以想见,从此书出版到捐赠的5年间,当时已年过八旬的郁先生,仍然在孜孜不倦地修订着自己的著作。

    05-13

    孔子“游于艺”的意蕴新释

    《论语·述而》篇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学界对“游于艺”的解读历来争论最多,但整体而言均不离对“艺”之对象或具体内容的把握,如有以“六艺”之“礼、乐、射、驭(御)、书、数”代指“艺”者;有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六经”代指“六艺”者;更有甚者认为,《论语》本属于语录体,“游于艺”很可能是孔门弟子在记录时,由于“游于义”的音同而字异所造成的错讹记录,以此,整句便成为“道、德、仁、义”的顺解,等等。这些解释当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若我们转变一下思路,把重点放在“游”所蕴含的生活样态方式上来品察,则会有更多鲜活有趣的价值发现。

    05-13

    中国文论与乐论关系“五段论”

    中国文学的音乐性是不争的事实,文论中包含论乐的成分,同时乐论中也包含大量论诗、论文的因子。文论与乐论在起源、功能、表现方式、言说内容等方面都表现出密切的亲缘关系。

    05-13

    地方志资源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以务实解剖和深入研究,从修志传统和志书内部实证化地观察分析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具象场景、机制和路径,可以借此深入认识中华文明的特征和形态,从思想、理论和方法等角度,提炼有益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资源。

    05-11

    包容与正直的中国智慧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05-11

    地域文化中的历史记忆

    学者们分析古代人物的思想,一般都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时代,二、家族、家庭,三、师从,四、个人阅历。联系时代来分析,这是完全正确的。但同一时代中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主张。家族、家庭对一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有很大关系,大体相同的家族、家庭的人也会产生不同思想、不同政治主张。

    05-11

    发现与认知:明代青阳腔滚调的曲学价值

    明代“四大声腔”之后,嘉靖、万历年间在江南徽州和池州地区兴起一种新声腔,时人称之为“徽池雅调”,并有晚明曲选《徽池雅调》等传世。这种声腔包括徽州调、池州调、青阳腔、太平腔、石台腔、四平腔等腔调,20世纪的研究者统称此类声腔为青阳腔。青阳腔与元杂剧、南戏和明传奇明显不同的是,在表演中除了唱和白之外,新增了滚调的表演因素。这种滚调一经传播,很快轰动大江南北,受到民间的热捧。

    04-15

    后人对李白诗歌的删改

    作为唐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李白一直受到后代读者的喜爱。对李白诗歌的注释、评点、和韵、拟作等数量很多,形成丰富的接受史。但也有一些读者发现李白诗歌存在不完美的地方,因此对其进行批评,甚至删改。

    04-15

    《登幽州台歌》的著作权与经典化

    在当代的唐诗接受语境中,《登幽州台歌》家喻户晓,具有经典地位。关于其著作权,自然需要严格考论,以求其真。而笔者同样关心的是,随着对此诗真伪的讨论,其实另有一些重要问题浮出水面:为什么《登幽州台歌》会成为经典?从其传播、接受过程中,可以看出文学现象的哪些复杂特征?以下,即就上述问题具陈管见。

    04-15

    《楚辞大典·第一编》发扬“诗骚传统”

    从“香草美人”的美政理想、浪漫主义诗歌的传统,到影响广泛的端午文化,再到登上火星的“天问一号”……

    04-15

    清代“翻译科举”的取士、初仕与仕途

    翻译科举是清代专为旗人设立的、与文科举并行的一种科举制度。翻译科举始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乾隆时期是翻译科举的初创时期,嘉庆道光时,翻译科举各项制度趋于常规化。

    04-08

    明代文学家张邦奇与湖广乡试

    张邦奇,字常甫,别号甬川,卒于嘉靖甲辰(1544),谥曰“文定”。《张文定公文选》,题为张邦奇撰,但实际上是张时彻编。文集前有两篇序可证,一篇写于嘉靖己酉(1549):“东沙子以诸父评骘其宦业学行以传。

    04-08

    《诗经》研究的当下责任

    古之学者,多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任,于今之学者而言,承前启后的学术使命,亦是应有之义。《诗经》传统的悠久沉重,自不待言,当下研究的历史责任中,既包含着两千余年的经学传统,

    04-08

    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新解

    高适《燕歌行》是最具代表性的唐代边塞诗名篇。盛唐殷璠赞“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

    04-08

    汉字中的时空观念

    时间无形,孔子以有形的流水晓喻时间的飞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汉字中表示时间的字,也是以可视的形象转喻无形的时间,体现了先民时空相依的生活体验。

    04-07

    汉字构形的民俗基因

    汉字具有表意特点,造字的构形取象一般来自造字者视线所及的事物。

    04-07

    《儒林外史》“仿唐人小说”覆议

    《儒林外史》的文本风貌别具一格。它既部分遵循了正史的文体规范与撰述宗旨,又广泛化用了传统稗说的形式与素材。这使得近现代学者对该书的“见解”与“手段”交口称赞,却对其“结构”与“笔法”莫衷一是,因为前者近乎“现代”,而后者则植根“古典”——倘若不能对中国小说的传统有“同情之了解”,就很难给予《儒林外史》的文本风貌以合理的阐释与评价。

    02-26

    司马迁缘何误解《尚书·文侯之命》

    《尚书》有《文侯之命》一篇,为周平王策命晋文侯而作,而《史记·晋世家》乃误以为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之辞。究其缘由,乃是因为司马迁对东西周之际若干重要史实缺乏了解。

    02-26

    袁枚《随园诗话》写作时间新考

    袁枚《随园诗话》,因通俗有趣、短小精悍、个性鲜明而广受朝野士林闺阁的追捧,翻印成风,被誉为清中叶书籍市场四大畅销书之一。《随园诗话》是袁枚宣扬“性灵诗学”的重要载体,也是收录点评当世诗作的前沿阵地。

    02-26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衍变与特点

    在先秦儒家中,从孔子到荀子,中间历经的两百多年时间,正好处于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所谓的“轴心时代”的高潮期。此时,一方面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统一战争愈演愈烈;

    01-15

    奇观念与晚明文学研究

    “常”和“奇”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审美取向,并对古代诸多文学样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先秦到宋元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受儒家中庸思维的影响,“奇”始终处在一种“常”的附庸地位,以一种亚文化的面目而呈现。然而,到了晚明时期,这一现象逐渐发生改观:由于市民阶层的崛起、王学思想的流播、士人主体意识的增强,文人士大夫开始有意识地对古代文化中“奇”的一面加以充分肯定、大力宣扬,进而颠覆了传统“以常为主”的文化权力结构,并在与正统思想、主流文化的对话中分庭抗礼、另辟蹊径。

    01-08

    “里仁为美”:孔子居处观的哲学意义

    居处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对于《论语》中孔子与孔门弟子来说,居处不仅是日常生活所需,也是君子品质的体现,是“仁”之展开与实践,是儒家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这种居处观由此成为孔子仁学思想的一个缩影,获得了儒家哲学意义。本文选择《论语》中与居处相关的文本,进行释义和解读,阐发孔子居处观的哲学意义与现代价值。

    01-08

    清代嘉庆朝工程建设中的保固赔修及其启示

    至迟从宋代开始,各朝代的法律就明确规定了官府营缮工程的质保年限,若在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承办人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至明代则转为依律治罪与责令赔修相结合,这种做法为清代所承袭。

    01-08

    朱自清“活化”传统文论的路径

    让传统文论“活起来”,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题中之义,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故如何让传统文论“活起来”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事实上,中国现代学者就有此方面的思考,且留下了许多成功案例。如朱自清的“诗言志”阐释就属此例。时至今日,他的“诗言志是‘开山的纲领’”这一论断为人反复征引,用以说明“诗言志”在中国文论史上的第一位的权威地位。故有必要重返朱自清的“诗言志”阐释,以此观测朱自清“活化”传统文论的路径,为当代“活化”传统文论提供镜鉴。

    01-08

    伦理学视域下的“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并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12-18

    更多资讯更多资讯
  • 军旅剧《海天雄鹰》热播 “老戏骨”宗平硬核演绎罗总工

    其中由演员宗平饰演的舰载机总体研制单位总工程师梁华,可谓是本剧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07-01

    白玉兰奖揭晓 彰显电视艺术行业多元发展趋势

    第29届上海电视节于日前圆满落幕,白玉兰奖各大奖项揭晓。本次电视节期间,除了白玉兰奖的激烈角逐,一系列行业论坛和研讨会也同步举行,为电视艺术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启示。

    07-01

    【文化评析】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微短剧大有可为

    屈原故里闯入“不速之客”,主人公身世成谜,从楚辞赏析到叩问历史,一段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就此展开……今年端午节,光明网联手湖北宜昌推出的微短剧《子归子归》在网上引发观剧热潮。“微短剧+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又一次生动探索。

    06-27

    北京大视听丨《玫瑰的故事》:新时代背景下的“她力量”诠释

    《玫瑰的故事》不仅是一次从文本到影像的华丽转身,更是对“她力量”时代变迁的艺术注解。这朵名为“玫瑰”的故事,正以它独有的芬芳,激励着每一位观者,无论性别,都能勇敢地追求自我,拥抱变化,在不断蜕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06-24

    北京大视听丨《长城长》:探索不朽长城,著一首壮丽史诗

    《长城长》耗时三年精心打造,是全景式展示长城题材中第一部北京出品的纪录片,由知名导演王淳华执导,该片不仅是一次对古老遗迹的深情触摸,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06-24

    【光明论坛】汲取文化力量讲好“大思政课”

    让思政课文化基因“显出来”。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06-24

    【新闻随笔】小小音乐班点亮大梦想

    近日,东北一位老师带学生唱歌的视频在网络走红,网友纷纷表示“被温暖的歌声治愈了”。视频中的孩子们来自黑龙江安达任民镇中心小学,这是镇上唯一的一所小学,附近村庄的孩子们都在这里读书,视频中的合唱作品正是来自这所小学“村里的孩儿”音乐班。

    06-24

    【文化评析】“中国旅行”爆火背后的国际传播密码

    最近,“Chinatravel”(中国旅行)一词异常火爆,在某海外社交媒体上“#Chinatravel”词条的观看量高达7亿。点开这些短视频,可以看到外国游客行走中国各地,观看量、评论量、点赞量都非常可观。追随视频中的“Chinatravel”攻略,更多外国人涌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外籍人员出入境人次高达1307.4万,同比上升305.2%。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

    06-24

    【央广时评】奏响文化传承的“运河谣”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十年前的今天(6月22日),蜿蜒流淌3200多公里、跨越2500多年的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老运河迎来了又一个属于它的高光时刻。如今,站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眺望生机勃勃、惠泽八方、绽放新韵的大运河,我们心中激荡起的有喜悦,更有豪情和自信。

    06-22

    网红拍摄壁画引争议 保护文物应从小事做起

    最近,多家媒体报道,董宇辉在山西运城直播拍摄永乐宫殿内壁画,引发争议。确因讲学、采访、直播等活动需要,可以向该院申报,经审核批准后,在文物保护人员监督下予以拍照摄像”。

    06-21

    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青海篇章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中采取战略性举措,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06-21

    【文化评析】“文化村长”种下文化也种下信心

    前不久,关于内蒙古乌兰浩特“文化村长”在乡村“种”文化的故事引发不小的关注。

    06-21

    【文化评析】审美个性化 要鼓励也要引导

    近来,年轻人群体中刮起了一阵“丑萌风”。从博物馆文创到搞怪玩偶,从宠物无边抱枕到黏土滤镜,古灵精怪的“丑东西”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06-19

    【光明时评】多方协力共享更多“视听”美好

    广东省博物馆线下举办手语专场导赏,线上开展手语讲解,介绍馆藏精品文物,推出公众参与学手语等活动

    06-19

    江流曲似九回肠——读罗日新《钢的城》》

    当历史的痕印慢慢远去,即便是曾石破天惊的壮举,也易变为宏大的叙事,那些细节场景末梢,残存于茶余饭后,脱落为模糊碎片。而宏大叙事,多半也往往简书为乘风破浪的豪迈。更何况,Z时代并不清楚那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掀起了怎样的惊天骇浪。

    06-18

    北京大视听丨《玫瑰的故事》:深探女性成长与自我追寻

    《玫瑰的故事》根据亦舒同名长篇小说改编,以主人公黄亦玫(刘亦菲 饰)二十余载的时光为轴,铺陈开一幅幅情感与理智交锋、梦想与现实碰撞的斑斓画卷,深刻展现了当代女性在追求精神独立、情感自主与人生圆满道路上的坚韧与柔情。

    06-17

    “好评中国”,一言一画皆时代——2024“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创享会系列评之一

    “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优秀作者代表和专家学者、媒体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共议推进网络评论生产传播创新。“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之所以追随者众,就在于其无门槛、多元化、包容性的创作模式。

    06-15

    好评中国丨“只看感觉”的另类解释

    6月14日,2024“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创享会在长沙举行。“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优秀作者代表和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围绕如何唱响新时代中国好声音,共商共议推进网络评论生产传播创新。

    06-14

    好评中国丨先通情才能后达理

    6月14日,2024“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创享会在长沙举行。“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优秀作者代表和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围绕如何唱响新时代中国好声音,共商共议推进网络评论生产传播创新。

    06-14

    好评中国丨弹幕是直白的评论

    6月14日,2024“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创享会在长沙举行。“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优秀作者代表和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围绕如何唱响新时代中国好声音,共商共议推进网络评论生产传播创新。

    06-14

    【地评线】徽评:非遗“圈粉”Z世代,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今天,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不只是非遗传承人坚守的一门传统手艺,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广受年轻一代追捧的时尚元素。这些天,人们借助端午假日,在沐浴传承千年的端午文化、感受来自历史长河的自然文化遗产中沁润心智、增强文化自信。

    06-11

    北京大视听|《新一年又一年》:从个体生活窥见历史浪潮

    《新一年又一年》扛起了历史的重量与时代的深情,其序幕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缓缓拉开,运用宏图叙事与细腻笔触,勾勒了四十载光阴中北京胡同里陈家、林家、潘家三个家庭在改革大潮中的浮沉蜕变。

    06-11

    北京大视听|《金猪玉叶》:幽默来袭,拓宽短剧新表达

    在双胞胎姐姐不幸成为“杀猪盘”的受害者后,满腔热血的律所实习生叶小莱(夏若妍饰)选择跨越海峡,踏上了为姐姐讨回公道的征程。

    06-11

    好评中国·作品选登:千年端午,让传承溯流而上

    传统佳节之所以被我们摆在极高的位置,正是因为它对于中国人骨血中的精神传承,有着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塑造。这种文化传承久久存在于华夏儿女的肌理下、血脉里,让无数的人们向着更开阔的未来奔涌而去,同时也将端午的坚守与传承无限拉长。

    06-10

    圈子文化的“熟人”效应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也包罗万象,由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特点大大小小的圈子构成,拥有丰富多元的圈子文化。

    06-06

    学生时代的阶段性“人生导师”

    我相信,魏祥能取得这个成绩,与其说是他的聪明才智使然,毋宁说是他在学习生涯的各个阶段遇到了自己重要的“人生导师”。人生道路上的机遇并不多,但是,如果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遇上可以点拨自己的“人生导师”,那就是遇到了贵人。

    06-06

    舞剧《咏春》:武舞相融 以舞化心

    舞剧《咏春》以独特的“双非遗”题材,将中华民族传统武术与当代舞蹈融合,展现了舞蹈与武术精神的碰撞。

    06-05

    《微暗之火》:双重时空叙事的创新表达

    《微暗之火》带有明显的都市情感题材悬疑剧特点。该剧集中叙述了刑警林方路回到故乡清水镇派出所历练,侦破南雅丈夫徐毅被杀一案的全过程。

    06-05

    百年时光中的文明互鉴——评电视纪录片《故乡几万里》

    为什么中国成了这群加拿大人终生无法割舍的乡愁?总导演高松历时10年,用客观视角讲述的四集历史人文纪录片《故乡几万里》给出了答案。

    06-05

    【文化评析】区县博物馆何以“别开生面”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日前在陕西西安举行,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五批12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上榜名单。其中,江苏省新增13家,苏州、无锡有3家区县级博物馆入选,

    06-05

    北京大视听|《末代厨娘》:烹调希望,味暖乱世

    2024年“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电视剧《末代厨娘》正在爱奇艺、腾讯视频双平台热播中。该剧集励志与情感治愈于一体,以其独特的温度,拂过时间的长河。

    06-03

    【文化评析】艺术创作的自觉源自遵循内在规律

    对于艺术,人们历来持有不同的理解,认为艺术是生活的再现,是思想的显现,是情感的表现。从审美体验的角度出发,人们可以用任何一种形式来描述艺术。

    06-04

    新形势下,如何答好国际传播时代之题?

    5月3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之际,由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社国际传播部联合主办的“创新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2024国际传播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06-03

    《星星的故乡》:在故乡的沃野 品味奋斗的回甘

    我国电视剧在扎根时代变革、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发展征程中,不断开拓格局、引领风尚,形成了蓄力进取、差异创新的文艺气象。

    06-02

    一部剧 闪耀奋斗和创新的时代底色

    电视剧《星星的故乡》正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时段热播。

    05-29

    北京大视听丨《盒子里的猫》:探索与释放真我情绪的奇妙之旅

    2024年“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网络综艺节目《盒子里的猫》于优酷视频热播中,随着一系列创意非凡的盒子主题接连揭秘,《盒子里的猫》开启新篇章——“有猫腻剧团”。

    05-24

    北京大视听|《种地吧2》:十个勤天走入蜂与花的故事

    在近期节目中,少年们各出奇招销售郁金香、雷雨夜齐心协力守护蜂群,一幕幕既是对团魂的诠释,也是治愈人心的佳话,为观众奉上一场关于成长与自然的故事。

    05-24

    把握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六新要求

    生产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新引擎。

    05-22

    文艺剧情片《冰下的鱼》:羸弱时刻,更需奋力一击!

    在影片发布的定档海报上并没有类似“全国上映”这样约定俗成的词语,取而代之的是“鱼跃开画”,这或许是片方期望《冰下的鱼》能够破冰而出,“鱼跃龙门,化而成龙”。

    05-20

    【理响中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分工协作、狠抓落实,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推动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思想指引。

    05-19

    更多资讯更多资讯
  • 我国成功当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

    据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消息,2024年6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10届会议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我国成功当选2024-2028年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

    06-13

    2024潮汕非遗嘉年华活动将在广东汕头举办

    5月26日,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文化报社主办的2024潮汕非遗嘉年华活动新闻发布会暨2025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05-27

    传统民俗再续乡情 南京高淳“地下室”里走出省级非遗

    “跳八恺”的主要角色有“八恺”“孙悟空”“二郎神”“散财童子”等,表演形式粗犷、豪放,传承了古代傩舞的基因,体现了高淳古老的文明和历史。”马永春说,“跳八恺”的再度兴起,拉近了邻里距离,融洽了相互感情,成为村民们的集体乡愁记忆。

    05-27

    2024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启幕 助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2024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9日在福建福州启幕,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吸引了50多个地方特色展团集中展示,12万余件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参展,助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05-10

    甘肃庆阳香包民俗遇上“遗产日” 展示非遗带来美好生活

    5月7日,“甘肃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销主会场系列活动暨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举行。届时,庆阳的香包、剪纸、皮影、布贴画等多种非遗项目和世界以及全国各地的民俗文化产品将集中亮相节会。

    05-08

    国家级非遗道情戏《大河清清》山西方山上演

    5月6日晚,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山西吕梁临县道情戏《大河清清》,在方山县影剧院上演,该剧本曾获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面向全国征文的“优秀剧本奖”。肖继旺 摄  临县道情是吕梁临县土生土长的传统剧种,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05-08

    “五一”非遗展馆热度趋高 “老手艺”与“新舞台”共融

    置身北京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观赏工艺美术家的敦煌图案手稿;到刚刚开馆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近距离感受绚丽多彩的唐卡、美观实用的织造技艺;来源:人民图片网  “五一”期间,各地非议展馆创新沉浸式体验方式,通过一系列互动性强的活动,增加非遗文化的艺术呈现形式,提升游客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官体验。

    05-03

    无青春不非遗“非遗+旅游”青年交流体验活动在京举办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于4月28日在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举办“无青春不非遗”——“非遗+旅游”青年交流体验活动,邀请北京非遗青年传承人代表、旅行社和导游员代表齐聚一堂,共话非遗。

    04-30

    莆仙戏:非遗剧种在当代的“唱念做打”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起源于唐代的木偶戏,在宋代形成、成熟,盛行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是我国现存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

    04-28

    浙江“非遗茶空间”代表聚杭州 探非遗茶文化传承发展

    4月23日,浙江省“非遗茶空间”建设座谈会在浙江杭州上城区召开,吸引了62位来自该省26个“非遗茶空间”建设单位的代表参加,共同探讨非遗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4-25

    非遗润心田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召小学开设以“影韵动校园 非遗润心田”为主题的皮影社团,通过制作皮影、表演皮影戏,鉴赏皮影艺术等形式,让孩子们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

    04-23

    巧手妙做树皮画

    由陈瑞明传承的陈氏树皮画制作技艺是河北省承德市非遗项目,该技艺以树皮为主要材料,辅以苔藓、干花、树叶等,通过刻、雕、烫等技法制成立体山水画。由陈瑞明传承的陈氏树皮画制作技艺是河北省承德市非遗项目,该技艺以树皮为主要材料,辅以苔藓、干花、树叶等,通过刻、雕、烫等技法制成立体山水画。

    04-11

    在北京体验雪域高原文化魅力 壤塘非遗精品亮相北海公园

    “文化原乡·福地壤塘——2024北京行”活动31日在北海公园阐福寺景区开幕。田雨昊摄  首旅旅行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震表示,希望通过创新“旅游+”系列产品与服务,为旅游行业提供更多的创新元素。

    04-01

    2024年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在四川梓潼举行

    3月12日,2024年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暨甲辰年文昌祭祀大典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举行

    03-13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举办开学主题活动传承非遗文化

    近日,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举行“龙行龘龘启征程,逐梦朤朤向未来”主题系列活动,新学期欢迎学子返校。

    03-10

    伍映方代表:更好延续非遗艺术薪火

    自1994年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伍映方始终坚持在保护与传承靖窑的路上。复活蛋壳黑陶古法柴烧技艺,建设非遗展馆、黑色陶瓷体验室供爱好者免费参观学习,此外,他还走进校园、走到田间地头,组织开展30多场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宣讲。

    03-08

    南京高淳砖墙镇:弘扬非遗文化 建设和美乡村

    近年来,砖墙镇结合“唱响古戏台”文化惠民活动,积极推动“老非遗”走出乡村,登上演出的舞台,不断焕发出时代新活力。

    02-27

    非遗博物馆的特性

    近二十年,一种崭新的博物馆倏然进入我们的生活,并有燎原之势。它的内容、形态、方式,给人的感受与认知,都与传统的博物馆迥然有别,因而受到大众的关注和欢迎,这便是非遗博物馆——本世纪才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博物馆。

    02-18

    【春运进行时】高铁站里的非遗集市

    “先为头发系上红绳,盘在脑后,插上一支骨髻,再挑选花苞或花蕾串成花环……”在福建泉州南高铁站,非遗传承人黄晨身穿布纽扣的斜襟大裾衫,娴熟地展示着蟳埔女簪花围的编织方法。短短几分钟,便为旅客装扮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小花园”发型。

    01-31

    非遗美育,爱上传统文化

    2008年,我成为育才怡康小学的校长。我发现,中小学教育中对荆楚文化的传承存在很多不足。就拿江汉平原皮影戏来说,如此兼具趣味性与观赏性的艺术形式被人们逐渐遗忘,学生们对汉剧、武汉杖头木偶更是知之甚少。“要让非遗文化活起来,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成为我和同事们努力的方向。

    01-17

    凝聚青年力量 呵护悠远文脉

    每一位非遗技艺手艺人都是时间的守望者,他们的双手不仅接续了传承,更开启着未来。他们保持着对非遗技艺的热爱与追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他们的努力让苏州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焕发着传统与现代交汇的新光彩。

    01-08

    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超10万项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超过10万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56名。

    01-04

    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启动

    由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承办,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业务指导的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于1月3日正式启动。

    01-03

    【文化评析】数字化正在改变非遗的传播方式

    2023年“非遗广州红”网络宣传活动以“非遗粤传承 漫步广州红”为主题

    12-25

    非遗看中国|徽·韵

    流光溢彩的徽州漆器、巧夺天工的徽州竹刻、风味独特的徽菜烹饪……从徽派建筑到文房四宝,从徽墨到徽菜,走进安徽,遇见非遗之美。

    11-23

    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将在江西举办 首次加入传统器乐类非遗项目展示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9日在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将于11月16日至20日在江西省上饶市、赣州市、鹰潭市举办。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说,此次入围的展演节目,充分体现了传统音乐项目蓬勃发展、传承创新的鲜明特点。

    11-10

    今日立冬|万物冬藏 岁月留香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此时节,天转寒凉,秋意却未散尽,橙黄橘绿,霜叶缤纷,各种色彩“碰撞”交织,晕染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是一种纯粹而浪漫的欢喜。

    11-08

    传昆曲星星之火,引大众看传统文化“春色如许”

    随着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乃至国际社会对于昆曲传统文化的复兴保护和扶持与日俱增,人民大众对昆曲的认知和喜爱逐渐增长。

    09-03

    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总决赛在京举行

      当日,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2022-2023学年总决赛在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  当日,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2022-2023学年总决赛在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

    08-18

    拉萨雪顿节:藏戏京剧再相遇

    在2023拉萨雪顿节开幕式文艺演出上,京剧藏戏《文成公主》再次上演(8月16日摄)。2005年全国艺术创作座谈会上,国家京剧院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正式达成协定,与藏剧团共同创作京剧藏戏版《文成公主》。

    08-18

    走近南博会上的多彩非遗

    8月16日,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在云南昆明开幕。在南博会的云南非遗伴手礼展区,皮影、银器、陶器、木雕、竹编等特色非遗文化产品吸引了参观者的关注。在南博会的云南非遗伴手礼展区,皮影、银器、陶器、木雕、竹编等特色非遗文化产品吸引了参观者的关注。

    08-18

    山东枣庄:非遗工坊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山东省枣庄市共有1094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地保护传承非遗,枣庄市持续推进山东手造·非遗工坊建设,鼓励非遗传承人通过非遗工坊让非遗“活”起来,有效益,传下去。

    08-14

    成都大运会 | 多彩非遗在大运会期间绚丽绽放

    新华社成都8月5日电(记者张海磊、袁秋岳、尚文意)“我很喜欢风筝,我的家乡也有做风筝的,但和这里有很大不同。

    08-06

    敦煌艺术沉浸式画剧展启幕 以“艺术科技”助力非遗传播

    “惊鸿之殿·敦煌艺术沉浸式画剧展”2日在厦门启幕,开启一场以“艺术科技”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文化盛宴。作为此次展览系列配套活动之一,闽南大戏院携手敦煌研究院推出“敦煌艺术之旅”,呈现给向往敦煌历史文化的观众。

    08-04

    7年教学数千人 重庆灯草草编手艺人走好非遗传承路

    将灯芯草茎压扁,多根结合层层编扣,巧手舞动之中,一只活灵活现的草编小鹿出现在眼前……26日,在重庆两江新区金山街道民心佳园社区青少年之家,手艺人明梅正为社区儿童讲解灯草草编的基本技法,这是明梅面向青少年儿童传授非遗技艺的第7年。

    07-27

    木卡姆记谱手稿“回新疆” 万桐书木卡姆文献馆开馆

    图为万桐书之女万静(右二)向新疆艺术学院赠予1952年至1957年间收集整理的十二套木卡姆记谱手稿。木卡姆记谱手稿见证了包含万桐书在内的一批工作中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工作。

    07-21

    山东文登:“非遗工坊”助力非遗文化传承

    7月19日,在威海市文登区林荣涛花饽饽工作室,非遗传承人林荣涛在制作花饽饽。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7月19日,在威海市文登区孙晓丽布玩具非遗工作室,非遗传承人孙晓丽教女儿布老虎制作技艺。

    07-20

    莲花灯会闪耀莲乡夜 流光溢彩喜迎八方客

    全媒体记者曹智健、见习记者崔帆报道:灯火辉煌、五彩缤纷,形似金龙腾舞,祈愿国泰民安。广场上两只活灵活现的“雄狮”也引得满堂喝彩,它们不断展臂挥舞,仿佛也在为国泰民安而欢呼雀跃。

    07-19

    一张纸的故事:走进木版年画

    一张纸、一块板儿、数种颜料与一位匠人,几种要素融合,一张精美的木版年画就诞生了。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年暑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队走进河南省周口市关帝庙,对设在这座庙里的周家口木版年画工作坊进行实地考察,透过一张薄薄的纸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07-17

    更多资讯更多资讯
  • 全国第十二届刻字作品展览在浙江嘉兴开幕

    笔触流畅,蕴含千年韵律;刀法精湛,展现匠心智慧……6月29日,全国第十二届刻字作品展览开幕式在浙江省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秀洲农民画艺术馆举行。

    07-01

    非遗器乐剧《中轴之光》在北京老舍剧场上演

    琴瑟和鸣,一弦一柱演绎古今和美的音韵;凤首箜篌,一拨一捻诉说千年的动人故事……6月26日,非遗器乐剧《中轴之光》在北京老舍剧场上演,献礼北京中轴线非遗保护工作,以期唤起全民对中轴线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传承。

    06-28

    第三届“王羲之杯”大展杭州开幕 集结海内外书法篆刻作品

    6月26日,流觞曲水——第三届“王羲之杯”书法艺术大展展览在浙江展览馆开展,近百位书法大家、书法爱好者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浙江兰亭王羲之艺术研究院顾问、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作委会原主任钱建民宣布展览开幕。

    06-27

    非洲电影:艺术改变现实

    从本质上来说,“第三电影”是第三世界电影工作者所拍摄制作的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反种族歧视和反剥削压迫等主题的作品,具有鲜明的革命性特征。

    06-27

    《青春是片海》电视剧剧本研讨会在福州召开

    6月5日,由福建省文联支持,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电视剧《青春是片海》剧本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此次剧本研讨会暨启动仪式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电视剧《青春是片海》项目正式进入筹备拍摄阶段。

    06-27

    《幻境》摘“金” 中国杂技团收获第十个“金菊奖”

    北京演艺集团旗下中国杂技团参赛魔术作品《幻境》摘得本届“金菊奖”魔术节目奖,这是中国杂技团金牌榜上的第73枚金和第10个“金菊奖”,魔术师胡玲珑、安娜成为两摘“金菊奖”的魔术师。

    06-24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舒勇:艺术作品是最好的文化交流载体

    “2024·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活动20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来自上海合作组织八个成员国130多名代表出席,嘉宾围绕“搭建上合国家文明对话合作之桥,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06-24

    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坚定文化自信 秉持开放包容 坚持守正创新

    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坚定文化自信 秉持开放包容 坚持守正创新

    06-20

    65场演出11个夏令营15场公益活动 2024“打开艺术之门”将启

    2024年“打开艺术之门——暑期艺术节”将迎来第31年,从7月5日到8月31日的58天,艺术节将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65场演出、11个艺术夏令营、15场主题互动公益活动。

    06-20

    段勇:祝贺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段勇:“热烈祝贺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06-19

    张宇:传统工艺是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天津市泥人张世家绘塑老作坊总经理、泥人张美术馆馆长张宇:“传统工艺是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06-19

    郑春辉:预祝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福建腾晖工艺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莆田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郑春辉:“预祝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06-19

    吴元新:期待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吴元新:“祝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圆满成功,期待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06-19

    刘兰芳:让我们共同为文化传承发展共同努力   

    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刘兰芳:“让我们共同为文化传承发展共同努力。”

    06-19

    田青:每一个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者、传承人都将大有可为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田青:“每一个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者、传承人都将大有可为。”

    06-19

    刘魁立:祝愿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圆满成功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祝愿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圆满成功。”

    06-19

    潘鲁生: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的举办意义重大

    潘鲁生表示,时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的举办意义重大。

    06-19

    北京市文联开展“心系库区·情暖汉江”首都文艺家库区行文化交流活动

    6月11日至14日,北京市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来到湖北十堰,开展“心系库区·情暖汉江”首都文艺家库区行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艺采风创作和志愿服务深化两地对口协作关系。

    06-19

    北方昆曲剧院第五期“荣庆学堂”第三次剧目彩排录像完成

    6月10日至11日,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北方昆曲剧院第五期“荣庆学堂”学员班第三次剧目彩排录像工作在北昆戏仓结束。

    06-19

    55位在沪海归艺术家为时代画像

    浦江流芳系列“归心绘华彩——2024上海海归艺术家美术展”12日在上海市文联文艺会堂展厅开幕。”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欧美同学会指导,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艺培训指导中心与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联合主办。

    06-13

    北京人艺历史大戏 《张居正》精心打磨再上演

    北京人艺原创历史大戏《张居正》日前迎来第二轮演出。《张居正》由作家熊召政编剧,冯远征、闫锐执导,冯远征、张培、刘智扬、李劲峰、何靖等主演,于去年年底跨年进行了首轮演出。

    06-13

    科幻舞台剧《独角兽》亮相北京

    “生物传感博士艾垦,神经计算博士顾濛,仿真材料专家何智,他们每个人都与神秘失踪的大提琴手林韵有关。音乐剧《独角兽》表层的剧情是一种悬疑叙事,但充实的人文含量、显著的文学质感,赋予了该剧鲜活的灵魂。

    06-12

    芭蕾舞剧《归来红菱艳》全国巡演,在京献礼北舞建校70周年

    6月6日-7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委、北京舞蹈学院出品,重庆芭蕾舞团创作编排的大型原创芭蕾舞剧《归来红菱艳》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上演,亮相北舞建校70周年交流演出系列活动。

    06-07

    北方昆曲剧院第五期“荣庆学堂”剧目第二次彩排录像完成

    日前,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北方昆曲剧院第五期“荣庆学堂”第二次剧目彩排汇报在北昆戏仓圆满完成。

    06-07

    与人民同行 北京市文联联动开启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5月23日,在第11个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到来之际,北京市文联联动各区组织开展“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通过慰问演出、展览展示、辅导培训等形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

    05-28

    让昆曲艺术绽放光彩 北方昆曲剧院赴澳门演出圆满收官

    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值昆曲入选非遗23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北方昆曲剧院应邀赴澳门举办“爱上昆曲”——传统文化走进澳门系列活动。日前,为期7天的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05-24

    独具当代气派现代京剧《弄潮》北京演出落幕

    “海风吹,海鸥翔……智能港屹立气宇轩昂……我的城我的港在我身旁……”5月18日晚,伴随尾声《山海碧连天》的吟唱响起,现代京剧《弄潮》在北京中央歌剧院剧场的演出在观众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05-22

    扬琴韵里中匈情:音乐为媒,助力国际人文合作

    日前,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内,响起了耳熟能详的中国名曲《茉莉花》和匈牙利名曲《查尔达什舞曲》。舞台上,中国扬琴宛转悠扬的音律与匈牙利辛巴龙温柔深沉的音色交相辉映,赋予了这两首经典乐曲新的魅力。

    05-21

    原创陇剧《大河东流》5月19日首演

    由甘肃省陇剧院创排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原创陇剧《大河东流》于5月19日在甘肃黄河剧院首演,带领观众走进抗战时期,感受“羊皮筏子赛军舰”的豪情壮志,领略以筏客子为代表的兰州大后方人民群众的抗战精神、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05-20

    杂技剧《永定山河》在京首演 展现烽火岁月别样芳华

    5月17日晚,由北京杂技团出品的杂技剧《永定山河》在天桥演艺区万胜剧场迎来第一场演出。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华永之、方定妤与当代青年一样,渴望陶醉在鸟语芬芳的美丽校园,畅想沉浸在翰墨飘香的书海世界,希冀以青春之名书写中华盛世的壮丽山河。

    05-17

    现代京剧《弄潮》再度晋京:潮起东方,奏响时代华章

    现代京剧《弄潮》将于5月18日在北京中央歌剧院上演,特邀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张建峰饰演张连钢、王艳饰演王晓燕,裘派名家王越饰演许振超,与青岛市京剧院优秀中青年演员倾情演出。

    05-15

    传承黄河文明 豫剧现代戏《大河安澜》在京上演

    5月7日晚,豫剧现代戏《大河安澜》经过新一轮的精雕细琢,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05-14

    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从延安走来 为人民而舞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民族危亡的呐喊声中,大批文艺工作者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杨家岭,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文艺工作者转变创作观念,走向人民大众,走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

    05-13

    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京津冀巡演启幕

    由北京演艺集团、北京市曲剧团出品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日前在石家庄大剧院开启京津冀巡演。

    05-10

    北京人艺2024年话剧编剧、导演人才培训班开班

    5月8日,北京人艺2024年话剧编剧、导演人才培训班开班仪式在菊隐剧场举行。开班仪式上,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阐述了此次培训的意义,并鼓励培训班学员,学以致用,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05-09

    法语音乐剧缘何俘获中国观众的心?

    《摇滚莫扎特》,这部讲述天才音乐家莫扎特一生的音乐剧,近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之一呈现给中国观众。(演出方供图)  近年来,包括《摇滚莫扎特》《唐璜》《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在内的多部法语音乐剧来华演出,受到中国观众喜爱。

    05-08

    “微时代现实主义文艺样态与路向”全国青年工作坊在京召开

    4月27日,“微时代现实主义文艺样态与路向”全国青年工作坊暨京津冀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

    04-30

    更多资讯更多资讯
  • 北京延庆“妫河夜画”夜游体验活动开启试运营

    雄伟的长城脚下,美丽的妫水河畔。近日,八达岭文旅集团推出的“妫河夜画”夜游体验活动开启试运营。游客可乘船游览历史悠久的妫河畔,度过多彩与浪漫的妫川夏夜。

    06-29

    “复兴之路·新中国经济思想研究”系列图书将推出中文修订版和英文版   

    6月20日,“复兴之路·新中国经济思想研究”系列图书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经济科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达成版权合作协议,将推出丛书的中文修订版和英文版。

    06-26

    2024“一带一路”年度候选汉字发布 “文”“友”等9个汉字入选

    6月25日,2024“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现场揭晓了2024“一带一路”年度候选汉字,经过前期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推荐,惠、联、畅、坚、文、稳、开、友、成9个汉字脱颖而出。

    06-26

    《玫瑰的故事》开启北京大视听拍摄新篇章 260场景展现北京多元魅力

    京产剧《玫瑰的故事》是2023年北京市广电局与朝阳区启动“提升北京大视听拍摄服务水平·朝阳先行计划”以来在京拍摄的首部电视剧,先后在亮马河、798艺术园区、首都机场、中国大饭店等260个场景拍摄1243场戏

    06-24

    中国诗歌学会与福建泉州洛江区共建“诗歌创作基地”

    “诗歌要下沉到社会活动当中,与时代同频共振。”日前,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山在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宣布,与位于洛江区未来园的国家住宅工程中心·方圆豪山研发基地共建诗歌创作实践基地。

    06-19

    “京博匠师”2024年北京市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举办

    6月16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联合大学联合主办的“京博匠师”2024年北京市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北京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科研与实验基地举办,254名选手参赛。

    06-18

    国潮文化节赋能旅游消费 文旅融合释放澎湃动力

    “文化自信”大时代背景下,“国潮国风”成为热门消费趋势。一场跨度80多天的“国潮文化节”在欢乐谷落下帷幕。

    06-17

    2024网络电影创投“新光计划”在京启动

    6月14日,2024网络电影创投“新光计划”启动会在北京举行。张苏副局长指出北京作为全国网络影视重地,拥有丰富的网络视听和影视制作资源。

    06-16

    【旅发大会看永新】“红色”三湾绘出“绿色”未来(图)

    记者曾庆扬报道:三湾村,是位于吉安市永新县西部群山之中的一座小山村,提到三湾,就必然会想到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节点——三湾改编。张维维告诉记者,近几年,依托红色旅游资源,三湾的游客多了,消费需求也多了,不仅丰富了业态,村民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也高了。

    06-14

    日永月新 三湾改编地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嬗变

    记者曾风、曾庆扬报道:军魂奠基地,日永月新城。来到南门老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灯火璀璨,充满活力的古城街景,人群川流不息,店铺生意兴隆。南门老街与秀水美食坊的华丽蜕变,是永新县城市更新的生动缩影。

    06-14

    文旅部:确定22家旅游度假区为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据“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经有关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组织认定并完成公示,确定以下22家旅游度假区为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06-13

    弘扬传统文化 北京东城举办国子监“圣人邻里大市集”

    端午节期间,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道携手北京市老年书画联谊会、北京天健城市印象传媒,共同举办国子监“圣人邻里大市集”,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国内外游客游乐体验。

    06-12

    北京西城区国家级专项数字非遗馆 落户琉璃厂“元宇宙”街区

    6月6日,时值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前夕,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支持项目,北京市西城区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孙氏太极拳”“京胡制作技艺”专项数字非遗馆落户琉璃厂“元宇宙”街区并正式对外开放。

    06-11

    CVB数据发布:5月电视节目精彩迭出,大屏收视提升明显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2024年5月1日至31日,诸多优秀电视节目亮相电视荧屏,以创新的节目形态和极致的视听体验,吸引并带动大量用户收看,有效带动电视大屏收视提升。

    06-08

    北京市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正式揭幕

    观看丰台非遗的“清明上河图”、实时与“丰台非遗”进行智能对话、畅游非遗美学体验空间……6月6日,北京市丰台区非遗展示体验中心正式揭幕,致力于打造为赓续传承非遗之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06-08

    “武功山下 萍水相逢”第三只眼看中国·打卡魅力江西活动在萍乡举行

    活动邀请来自英、日、韩、印尼等7个国家的十余位外籍记者及短视频博主聚焦江西萍乡,探寻萍乡人文故事,感受武功山的神奇瑰丽。

    06-07

    传承经典 花开纸上 北京市少儿书法临帖大赛圆满落幕

    儿童节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少儿书法现场临帖比赛在北京市海淀区五棵松国际摄影文化苑二层多功能厅拉开帷幕,120位少年儿童专注地站在桌案前,凝心静气,挥毫泼墨,临摹古帖。

    06-06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如何建如何管 北京房山组织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

    与会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调研、专题座谈等方式,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概念界定、建设理念、创新实践、宣传推广展开论述,并针对品牌打造、空间联动、特色活动等方面,为房山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建言献策。

    06-04

    2024“北京博物馆月·电影周”开启将推出40场观影活动

    2024“北京博物馆月·电影周”于6月1日儿童节当天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启动。电影周期间,20余家博物馆将在6月1日至6月7日一周时间内连续推出近40场观影活动,10余部精选优秀影片轮番登场,呈现博物馆之城里的光影。

    06-03

    追寻博物馆之城里的光影 北京博物馆月电影周即将开启

    2024北京博物馆月电影周即将于6月1日儿童节当天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启动。电影周期间,20余家博物馆将在6月1日至6月7日一周时间内连续推出近40场观影活动,10余部精选优秀影片轮番登场,呈现博物馆之城里的光影。

    05-30

    用好故事为孩子们播下爱阅读的种子 凯叔讲故事走进西藏牧区

    2024年5月,听由凯叔讲故事捐赠的音频故事《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和《小屁孩日记》成了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纳木湖乡当地藏族孩子们的“新潮流”,作为专为藏区孩子们打造的“特别”的儿童节礼物,这些好听的故事将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丰富多彩且充实快乐的夏天。

    05-29

    上班暂停!听个演唱会,一起重回少年时光 | 城市活动

    未来一周,北京地区的展会活动、文化演出、体育赛事、博物馆展览、游园活动轮番开启。

    05-27

    2024北京博物馆月“文创周”启幕

    5月25日上午,2024北京博物馆月“文创周”系列活动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启幕,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豪杰,一级巡视员向德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歌华传媒集团及北京多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出席启动仪式。

    05-27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海·蓝设—经纬之间”毕业设计时装秀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5月17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学子们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上首次亮相,带来主题为“海·蓝设—经纬之间”的震撼毕业设计专场发布会。

    05-23

    江汉大学时尚艺术系毕业生作品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5月18日,江汉大学设计学院时尚艺术系2024届毕业生服装设计作品“Hi·楚”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北京751园区中央大厅成功发布。设计师们以楚文化为创作灵感,用丰富多彩的服饰语言与历史对话,展现出年轻一代对楚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发扬,一场历史与未来的思想碰撞。

    05-23

    河北科技大学&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作品亮相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5月17日下午,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河北科技大学&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在751园区第一车间如期发布。河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发堂、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校长李成根出席了此次活动。

    05-23

    聊城东昌府葫芦亮相深圳文博会

    5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东昌府葫芦亮相山东展区。东昌葫芦雕刻形成于宋代,在明、清时期兴盛一时,一度成为运河两岸农家生产的重要商品。

    05-23

    山东烟台蓬莱湾上演海上钢琴视听盛宴

    5月21日下午,在位于山东烟台的蓬莱阁与八仙过海景区的中央海域,青年钢琴演奏家欧阳浩文上演了蓬莱湾首次海上钢琴演奏会直播,成就了一场独特的蓬莱仙境海上钢琴之旅。

    05-23

    吉林人民出版社“吉遇”数字人云展馆项目正式启动

    5月17日上午8时30分,首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幕当天,吉林人民出版社“吉遇”数字人云展馆项目启动仪式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吉林人民出版社展位举行。

    05-22

    《首都国门形象:从首都机场到大兴国际机场艺术成就展》在京启幕

    5月17日上午,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首都国门形象:从首都机场到大兴国际机场艺术成就展》在北京开幕。该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承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学术支持。

    05-20

    又增10家 北京国家一级博物馆数量达到28家

    5月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关于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的公示》,至此,北京在原已有18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基础上,增加到28家,稳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05-20

    “燕赵乘春复此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

    5月18日,由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和河北博物院共同主办的“燕赵乘春复此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开幕。

    05-20

    音乐剧《反转人生》带你感受都市人心灵成长

    5月17日,由保利演出制作出品的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2024第八届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演出剧目、原创音乐剧《反转人生》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完成首演。

    05-18

    “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成都路线

    博物馆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脉络,积淀了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博物馆之城,是对城市文化聚集度和活化利用度的综合评价,是城市文化涵养和综合实力的外在体现和直观感受。

    05-17

    推动网络视听成为无障碍社会服务和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

    当天,腾讯与中国盲文图书馆共同发布腾讯视频“无障碍剧场”,面向视障用户提供免费优质的无障碍观影服务,并将分批次上线《三体》《漫长的季节》《热辣滚烫》等600余部影视作品的无障碍版本,首批190部已上线。

    05-16

    探索影视创作生产新风向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研讨会在京举行

    5月13日,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内影视专家、学者以剧话产业,解密中国温暖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标杆的流量密码,深入探讨如何运用影视文艺作品盘活资源经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05-14

    匠心工艺潮风起!保利工艺精彩亮相中国品牌日

    5月10日至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上海共同举办2024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保利工艺以“遇见·匠心工艺”为主题精彩亮相。

    05-14

    中国雷击木博物馆在天津正式开馆迎客

    5月13日,国内首家雷击木博物馆在天津揭幕,正式开馆迎客。雷击木博物馆融合传统文化、雕刻艺术、绘画艺术以及创新设计于一体,通过雷击木精品展览、文化科普等形式,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体验环境,切身感受雷击木文化的独特魅力。

    05-14

    第六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论坛在深圳召开

    5月11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和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联合承办的第六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论坛在深圳大学丽湖校区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05-13

    外国友人在山东潍坊高新区体验中国茶艺魅力

    潍坊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近日,在山东潍坊高新区的东韵茶学堂内,来自菲律宾的外籍青年跟随茶艺师学习温杯、投茶、冲泡,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茶艺的魅力。

    05-10

    更多资讯更多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