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dangshi.people.com.cn提供.

国家电影局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更好发挥电影特殊重要作用,大力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国家电影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的通知》,部署于2021年4月—12月开展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此次展映展播活动覆盖面广、展映片目多,共计展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百余部优秀国产电影,主要包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党史军史题材、英模题材、现实生活题材等。【更多】

  • 惨烈的光明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血战湘江鲜明地展现了这一点。为了保留革命的火种,为了最终的胜利,几万红军战士永远留在了湘江,于是有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悲鸣。他们是英雄,他们是先锋。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新时代我们更需要记住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 一星兼两弹,建国谱天书
    “谨以此片献给为共和国‘两弹一星’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功臣们”,这是电影《钱学森》的片头。本片采用倒叙的手法,展现了不同时间段内钱学森的曲折经历和心路历程,从赴美求学到涉险回国,再到建功立业,为祖国铸造一把锋利的“宝剑”,让人民挺直腰杆子。这些无一不体现着这位海外游子拳拳的爱国热忱,这种热忱即使遭遇巨大的挫折,也绝不会消退!就如同钱学森面对杜布里奇的质疑时说的那样:如果种苹果是报效祖国的唯一方式,那么我便去做。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百废待兴,人民生活并不富裕,工业水平、科技水平和科学家的待遇完全不可与当时的美国相提并论。但钱学森甘愿放弃在美的优厚待遇,回来建设充满希望的红色中国,这是最让我感到触动的!而新中国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也尽全力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好的待遇和环境,无条件支持“两弹一星”的研发——这就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大师不朽
    看了好几遍《钱学森》,每次感受都不一样,但是都有一种共同的情绪,就是被深深的震撼。钱学森先生、蒋英先生的赤子之心,楚囊之情还有家国情怀,给我的内心带来极大触动。钱学森先生说的“手中没有剑,跟有剑不用,是两回事”,说出了研制并拥有核武器对于国家对于民族的重大意义——没有核武器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负。在影片的结尾,钱学森先生询问蒋英先生,因为我你没能成为女高音的大家,心里应该会遗憾吧。蒋英先生这样回答,她先举了关于丘吉尔母亲的一个例子,然后又说,“中国可以没有歌唱家蒋英,但是不能没有科学家钱学森。”从这些对话中,我强烈的感受到他们的家国情怀,舍小家顾大家,先有国后有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 展映活动有感
    建党百年,风雨兼程。回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我们可以追寻先贤脚步,探寻革命圣地:我们可以熟读党史书籍,重燃红色基因。当然,我们也可以在一部部记录历史的电影中,重温建党百年的艰难坎坷:我们可以在《南征北战》中感受千军万马的奔腾,可以在《上甘岭》中感动不畏牺牲的壮烈,可以在《红色娘子军》中赞叹巾帼英雄的豪迈,可以在《英雄儿女》中聆听抗美援朝的赞歌……一个个出生入死的英雄儿女、一面面历经战火却依然高高飞扬的党旗,告诉我们风雨无阻,初心如故。百年前,红船上,那点燃的星火,早就在百年间成为燎原之势,如今的中国,早就成为驰骋在世界之洋中的巨轮,一路直挂云帆,一路乘风破浪。如今,我们可以走进影院,在电影中重温百年以来的大历史,大事件,我们将从影片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砥砺奋进,再谱百年华章。
  • 一封鸡毛信,坚定党员情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蹲在电视机前,观看那些黑白电影讲述的故事。《鸡毛信》是让我印象比较深的一部影片。这个抗日年代的故事,最打动我的,就是主角海娃。才十几岁的男孩儿,跨越千山万水、枪林弹雨,将一封鸡毛信亲手送达指挥部。他坚毅、机灵又不失英勇,他为了祖国,为了大家,全身心的投入到革命事业中来。我们应当学习他的那种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的精神,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去爱国家,爱集体,爱人民。
  • 中国共产党万岁!
    我是60年代末出生的。很多经典电影都看过,而且都不止一遍。《小兵张嘎》令我印象最深,嘎子他爱憎分明,机智勇敢,知错就改,不怕牺牲。除此之外,《闪闪红星》《党的女儿》《三进山城》《野火春风斗古城》《江姐》等老电影中一个个忠于党、忠于祖国的英雄形象,伴随着我的成长。如今我已年过半百,谈起这些电影来还是感慨万千,再看时依然会热泪盈眶。中国共产党百年沧桑,历经磨难,初心不改,是一个伟大的党,值得我们永远热爱和追随!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中国共产党万岁!
    少年英雄张嘎
    影片的背景是抗战时期的河北白洋淀,少年张嘎目睹奶奶被日寇杀害、侦察连长钟亮被抓走,决心要保卫国家。区队长、罗金保与战士们伪装送粮队伍攻进鬼子据点,救出钟亮。嘎子放火点着了炮楼,与八路军里应外合,立下大功。通过战斗的洗礼,嘎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电影催人奋进,虽然战争早已远去,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能辜负前辈对我们的嘱咐与期望。我们是祖国的明天,明天就是靠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创造的。少年强则国强!
  • 《铁道游击队》-抗战英雄
    《铁道游击队》——这部抗日题材的黑白影片,给我带来很大感触。“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一个个共产党员齐心协力,同心共进,他们英勇无畏,与日本侵略者巧妙的周旋:炸铁路,搬弹药,救济老百姓……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中国迎来了抗战胜利!没有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就没有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革命烈士们,你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民永远会记得你们的身影!
  • 勇者无惧 强者无敌
    在我二刷《红海行动》时,当荧幕上再次出现“中国公民无论身处哪个角落,遭遇紧急情况均可拨打外交部12308热线,向外交部和驻外领事馆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的话语时,心中的国家自豪感油然而生。生活在中国,平日里无法感受战乱给人带来的恐惧,会觉得这些离我们很远,但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红海行动》中有许多接近真实的残酷画面,将战争的灾难性直白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什么是真实?真实就是这个世界的战火纷争从未消失。每次读到“党指挥枪”这条原则,总会产生一种安全感,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党,听党指挥的人民军队是保护人民的“枪”。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享受幸福感不断提升的同时,也会记得党一直以来的努力。
    《红海行动》观后感
    《红海行动》是根据真实撤侨事件改编的。“蛟龙突击队”临危受命,执行撤侨任务,不顾前路艰险,沉着冷静地应对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危险,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成功解救人质,圆满完成撤侨任务。这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下的军队是为人民服务的军队,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这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我们党、我们的祖国无论面临何种艰险,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中国人,这就是大国的担当,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而自豪。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虽然我不能像蛟龙突击队那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我能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你之所以看不见黑暗,不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黑暗,而是因为有人竭尽全力将黑暗挡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战狼2讲述的是一个已经脱下军装的战狼成员——冷锋卷入一场非洲国家的叛乱,本已安全撤离的他,因无法忘记军人的使命只身犯险冲回沦陷区营救难民与同胞的故事。当反派的雇佣兵问冷锋:“你已经不是军人了,为什么不放弃?”冷锋的声音铿锵有力:“一朝是战狼,终身是战狼。”是的,即使脱下军装,他们血液里涌动的依然是军人的热血和宽广军魂,这就是中国军人!就是这样的中国军人,完成了保护中国公民的任务,高举的五星红旗告诉每一位中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无论何时何地,祖国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观《战狼2》有感
    《战狼2》是一部展现中国军人真实实力的优秀影片。吴京扮演的冷锋在无法得到海军支援的情况之下,只身闯入硝烟四起的战场。不屈不挠的战狼,与冷酷无情的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不仅展现了我们国家军事实力的日益强大,也体现了我们对海外公民人身安全的重视,这激起我深深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之情。衷心祝愿在党的领导下,祖国越来越强大,国民越来越富裕,民族越来越昌盛!
  • 攀登者精神
    《攀登者》真正动人之处并非情节和画面,而是全片洋溢的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攀登者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全片,让我们走出影院仍激动不已。在笔者眼里,这种攀登者精神有丰富的内涵。
    所谓攀登者精神,首先是不畏艰险、排除万难、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海拔八千多米的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常年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登上它需要超强的体力、耐力和高超的技巧,这是一座让人望而生畏的神山。而从常年得不到日照的大山的阴面,也就是位于我国境内的珠峰北坡登顶更是难上加难,前无古人。1960年,在国家还处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条件下,中国登山队员硬是以简陋的登山装备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北坡登顶。此后,又在1975年再次登顶,并完成首次觇标测绘,测得珠峰高度为8844.43米,这一高度后来为世界采用。
    观众在电影《攀登者》中感受到的不是一种征服自然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中华民族昂首世界之林的民族自豪感,是一种生为中国人、深爱共和国的爱国情怀。(刘海波)
  • 惨烈的光明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血战湘江鲜明地展现了这一点。为了保留革命的火种,为了最终的胜利,几万红军战士永远留在了湘江,于是有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悲鸣。他们是英雄,他们是先锋。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新时代我们更需要记住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 一星兼两弹,建国谱天书
    “谨以此片献给为共和国‘两弹一星’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功臣们”,这是电影《钱学森》的片头。本片采用倒叙的手法,展现了不同时间段内钱学森的曲折经历和心路历程,从赴美求学到涉险回国,再到建功立业,为祖国铸造一把锋利的“宝剑”,让人民挺直腰杆子。这些无一不体现着这位海外游子拳拳的爱国热忱,这种热忱即使遭遇巨大的挫折,也绝不会消退!就如同钱学森面对杜布里奇的质疑时说的那样:如果种苹果是报效祖国的唯一方式,那么我便去做。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百废待兴,人民生活并不富裕,工业水平、科技水平和科学家的待遇完全不可与当时的美国相提并论。但钱学森甘愿放弃在美的优厚待遇,回来建设充满希望的红色中国,这是最让我感到触动的!而新中国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也尽全力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好的待遇和环境,无条件支持“两弹一星”的研发——这就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大师不朽
    看了好几遍《钱学森》,每次感受都不一样,但是都有一种共同的情绪,就是被深深的震撼。钱学森先生、蒋英先生的赤子之心,楚囊之情还有家国情怀,给我的内心带来极大触动。钱学森先生说的“手中没有剑,跟有剑不用,是两回事”,说出了研制并拥有核武器对于国家对于民族的重大意义——没有核武器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负。在影片的结尾,钱学森先生询问蒋英先生,因为我你没能成为女高音的大家,心里应该会遗憾吧。蒋英先生这样回答,她先举了关于丘吉尔母亲的一个例子,然后又说,“中国可以没有歌唱家蒋英,但是不能没有科学家钱学森。”从这些对话中,我强烈的感受到他们的家国情怀,舍小家顾大家,先有国后有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加载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