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

苏州缘何“双第一”还有危机感?

俞杨
2024年05月14日16:14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近日,江苏13个设区市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出炉,苏州以5549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和7.9%的增长率实现全省“双第一”。不止在省内,苏州的经济增速在全国26座万亿城里也处于领跑位置。

对于苏州当季经济表现,苏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表示,全市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生产需求稳定好转,市场预期不断改善,创新转型持续推进,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侯祥鹏看来,这得益于苏州工业增速强劲和外贸出口恢复,是内外需回暖的结果。

作为一座典型的现代工业城市,苏州去年工业总产值超过4.4万亿元,仅次于深圳位居全国第二。数据显示,苏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去年一季度同比下降2.7%,今年一季度则同比增长11%。

苏州还是一座典型的外向型城市,外贸依赖度位居全国第四。去年一季度,苏州进出口总额为5410亿元,同比下降15.4%;到今年一季度,苏州实现进出口总额5934.8亿元,同比增长9.6%,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5.8%,在全国主要外贸大市中列第4位。

身为江苏省唯一GDP超过2万亿元的经济重镇,苏州开年的经济表现可谓抢眼。与此同时,这座城市勇挑大梁的责任感、紧迫感不曾放松。

在“新年第一会”上,苏州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力争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四大万亿级主导产业,并推动GDP迈上3万亿元。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苏州研究中心主任、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徐天舒参加了这场会议。“推进新型工业化,苏州明确了加快构建‘1030’产业体系,即构建由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现代产业体系。”他说。

据2023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个万亿级产业去年产值分别达13441.1亿元和14241.9亿元。新能源产业,是苏州重点打造的下一个万亿级产业。

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海东曾表示,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必须增强危机感、紧迫感,积极借鉴兄弟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众所周知,同为苏南城市的常州正在全力打造“新能源之都”,在特定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据了解,常州2023年实现新能源领域制造业产值7680.7亿元,增长15.0%。

苏州新能源产业的家底如何?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该市拥有新能源相关企业637家,其中规上企业43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576.42亿元,同比增长20%。目前,苏州明确了光伏、风电、智能电网、动力电池及储能、氢能和智慧能源的“5+1”新能源产业发展体系。

“要保持发展优势,就要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侯祥鹏说,新能源产业之外,跨境电商也将是苏州的重要发力点。

苏州进出口规模居江苏第一,占到全省近乎“半壁江山”,跨境电商却是苏州的短板。在2023年外贸十强城市中,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过3000亿元,上海、宁波、广州在2000亿元以上,苏州仅为124.7亿元。

今年4月,苏州专门召开跨境电商发展大会暨全市跨境电商工作推进会,会上出台的《中国(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力争达到1500亿元。

3年增长10倍以上,苏州对于跨境电商的心切可见一斑。当地媒体引用一位与会嘉宾的话说,“参加这次的苏州跨境电商发展大会,有一个感受特别强烈,那就是苏州在这件事上的危机感、紧迫感,扑面而来。”

经济压舱,项目为王。一季度,苏州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81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01个,新投产投用亿元以上项目248个。“五一”刚过,当地紧锣密鼓召开了二季度重大项目“双比双看”竞赛活动,奋力实现“前高、中稳、全年进”。

(责编:张鑫、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