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大战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js.people.com.cn提供.

“抢人”大战,南京靠什么赢?

俞杨
2024年05月17日08:05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冲刺千万人口城市,如何引人留人是一个关键问题。

日前,位列中国城市GDP前十强的南京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在继放开大学生落户、郊区落户、降低积分落户等门槛后,推出了“有房可落户”政策。

去年,南京常住人口954.7万人,“十四五”的目标是突破千万,迈入超大城市行列。当下,就长三角地区而言,上海人口首屈一指,苏州杭州都在1200多万,合肥异军突起去年已达985.3万人。在此态势下,南京“抢人”将如何突围?

多次“出手”

5月11日,南京印发文件,决定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在南京市拥有合法稳定住所且实际居住的非南京户籍人员,可以直接办理落户。

与此同时,自5月16日起,南京多家银行执行首套房贷款利率3.45%,创历史最低,这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下调。

其实,放宽落户门槛,南京不到一年时间已多次“出手”。

2023年9月,35周岁(含)以下大专学历毕业生在南京市缴纳社保即可落户;2024年初,南京取消社保缴纳不少于12个月的限制条件。

“七人普”后,南京人口增量已经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去年南京新增人口5.59万人,离千万人口目标,只差不到50万人。

不过,5.59万的人口增量在众多省会城市中并不突出。去年合肥增长了21.9万人,在长三角41座城中高居榜首。此外,郑州增长18万人,成都增长13.5万人,西安增长约8万人。

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学研究员牛凤瑞表示,与合肥、郑州、成都、西安等省会城市有所不同,南京不仅在省内面临地市竞争,还面临上海、杭州等中心城市的近距离竞争,且南京辐射范围多在省域之外,而合肥等在省内有较高首位度,对省内人口具有更强的聚集力。

存量博弈

作为省会,南京难以形成强中心模式。与南京情况相似的还有山东省会济南,两座城市人口都在950万人左右,2025年目标人口均设定为1000万。

全面放开落户,济南比南京更早一步。早在2020年,济南就对有在济南从业、居住意愿的外地人员,全面取消在城区、镇区落户迁入条件限制。

去年济南全市新增青年人才超过16万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78万人。5月11日,济南举办首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抢人不停歇。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踪家峰告诉人民网,从省会城市首位度来看,发展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内陆省会往往一城独大,作为省域中心城市,是全省人口的主要增长引擎;另一种是沿海省份往往是“双城记”,从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一直到山东、河北、辽宁,基本都是如此。

随着城市间的人口争夺从增量博弈变为存量博弈,人口增长远比过去更难,人口竞争不进则退,省会城市相继发力。

已是千万人口之城的杭州,去年新增人口14.6万人,增量是南京的2倍多。南京5月11日发布放宽落户政策,杭州在此两天前已明确,在杭州取得合法产权住房的非杭州市户籍人员,可申请落户。

去年沈阳新增人口5.7万人,与南京新增的5.59万人相当。5月12日,沈阳发布进一步促进外来人口落户若干政策措施,租房即可落户。

产业磁吸

人随产业走,南京发展稳扎稳打。

今年一季度,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9.56亿元,在省内仅次于“最强地级市”苏州,稳坐第二把交椅,在全国城市当中位居第十,维持着自2021年以来的最好经济排名。

面上数据显示,南京首季工业生产平稳向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37个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大类产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8.4%,较去年全年提升40.5个百分点,26个行业大类增速较去年加快。

放眼全省看优势产业,苏州坐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个万亿级产业;无锡已拥有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022年机械行业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作为南通传统优势产业的建筑业,总产值在2021年首次突破万亿。而南京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将有望成为全市首个突破万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

志在突围,南京重点打造“2+6+6”创新型产业集群,目标锁定到2025年建成1个万亿级、1个五千亿级、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

牛凤瑞认为,聚集人口是城市发展的手段,构建人才充分发挥才干的产业环境更具意义。踪家峰也认为,城市吸引人口的模式正发生改变,这需要南京积极为人才建立公平竞争的产业环境。

“人口”只是助力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转型、科创实力等需要“人才”发挥的地方,其实更多。

(责编:张鑫、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