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原则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m.sm.cn提供.
救人原则 
院前急救原则
院外急救总的任务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疾苦,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经过院外急救能存活的伤病员优先抢救。这是总的原则。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光荣艰巨的任务,还必须遵守以下6条原则:(一)先复后固的原则是指遇有心跳呼吸骤停又有骨折者,应首先用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技术使心肺脑复苏,直到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固定骨折的原则。(二)先止后包的原则是指遇到大出血又有创口者,首先立即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方法止血,接着再消毒创口进行包扎的原则。(三)先重后轻的原则是指遇的垂危的和较轻的伤病员时,就优先抢救危重者,后抢救较轻的伤病员。(四)先救后者的原则过去遇到伤病员,多数是先送后救,这样常担误了抢救时机,致使不应死亡者丧失了性命。现在应把它颠倒过来,先救后送。在送伤病员到医院途中,不要停顿抢救措施,继续观察病伤变化,少颠簸,注意保暖,平安到达目的地。(五
1 页
13.5K
841
现场急救的三个原则
2 页
12.8K
197
现场救护原则
30 页
3.6M
30
现场应急救护原则
7 页
17.5K
257
夸克文档
全部33篇
社会救助原则-夸克文档

1. 社会救助的原则(1)保障最低生活需求的原则;(2)普遍性原则;(3)法制化原则;(4)维护个人尊严的原则。

2. 社会救助的对象面向社会全体成员,但由于是以社会成员的生活条件及状况为出发点,因此并非所有的对象能够享受社会救助的标准。可按造成贫困的原因分,也可按救助对象的年龄分。有资格享受社会救助主体:一是无依无靠、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包括孤儿、残疾人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且无子女的老人;二是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法定最低标准的人;三是有劳动能力、有收入来源,但由于意外的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而使生活一时无法维持的人。

3. 社会救助的内容(1)贫困救助。城市确保最低生活,救助方式有定期定量及临时救济两者兼而有之;农村以临时救助为主。(2)灾害救助。城乡都有。

4. 社会救助资金来源主要来源:国家财政拨款;其他来源:慈善机构提供的慈善基金、各级各类单位组织的帮困基金、信贷扶持、国际援助等等。

5. 社会救助对象的资格审定1、社会救助申请制:指需要救助的家庭应当向有关社会保障机构递交申请书,填写清楚家庭人口数、无劳动能力人数、工作人数及家庭收入和支出状况,以作为社会保障机构审批救助的根据。2、社会救助调查制:社会保障机构在受理了社会救助申请后,向申请家庭以及其所在社区和工作者单位进行详细调查。

夸克文档304阅读
下一页 网络不给力?刷新试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