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卫体制微调整 促进青岛农村人居环境提质升级

城乡环卫体制微调整... 2023年03月31日

      为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成果,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市委编办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优化调整城乡环卫一体化体制机制,将农村环卫工作纳入城市环卫体系统一管理,构建一体运行、标准统一、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靶向治疗,破解问题做到“一张单子跟到底”。组成专题调研组,赴部分市直部门以及区(市)、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一线,调研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情况,倾听意见建议,找准问题症结。对调研中发现的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深挖背后的体制障碍,作为改革创新的突破口。

      二是城乡统筹,优化体制实现“一把扫帚扫到底”。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体制,与城乡环卫一体化融合发展,城市垃圾与农村垃圾一体管理,同步推进。理顺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体制,优化调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改厕维修养护等职责,实现城乡环卫工作由一个部门牵头负责,统筹推进,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触角”向农村延伸,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全域治理格局。

      三是精细管理,上下协同推进“一个标准管到底”。体制理顺后,市级由一个部门对城市和农村环卫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标准,推动建立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体系。区(市)作为责任主体,细化作业标准、操作细则,加强日常监管,持续探索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新路径,支持有条件的村庄、社区引入农村环境物业管理新模式,让精细化物业管理服务延伸到农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四是跟踪督导,加强考核推动“一套体系考到底”。协同相关部门,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体制调整情况督导调研,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切实发挥考核激励导向作用。依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考核指标,系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垃圾治理等工作,实现工作一体化部署、检查一条线完成、任务一口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