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推动 特质打造 青岛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青岛政务网 2023年10月26日

      青岛坚持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为突破口,由片连点、扩片成面,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实践路径。10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实施项目224个,片区内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大改观、实现了大变样,带动了村庄增收,绘就了一幅业兴、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青岛画卷。

      一、高位推动,把准方向。聚力顶格推动。将示范片区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顶格部署,建立市领导联系片区制度,所在区市成立工作专班,压实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等工作责任,强力推进片区建设。聚力规划带动。建立规划备案制度,每个片区聘请高水平专业机构,编制高质量片区规划,因地制宜,集成特色,打造特质,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大拆大建,努力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聚力标准促动。制定实施意见、把握要点32条、建设导引12条、评价细则13条等标准体系,正确处理片区和项目、产业和环境、场景和模式、政府和社会、建设和运营、形象和推介“六对关系”,打造彰显乡土味、青岛韵、齐鲁风的片区场景。

      二、特质打造,塑形铸魂。突出产业筑基。每个示范片区培育壮大一个特色主导产业,围绕西红柿、葡萄等特色产业,10个市级示范片区新建高标准温室157座、规划提升28条精品乡村旅游路线。印象大泽示范片区,依托万亩葡萄观光园,打造半岛最大的集现代高端葡萄培植、食品加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片区,成功入选山东省精品文旅名镇。突出生态打底。实施“微整治·精提升”攻坚行动,示范片区完成路边整治290公里,杆线序化4.3万米,示范片区内48个村庄建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辐射村容村貌大幅改善。杨家山里示范片区,主打“原山原水原生态,原汁原味原生活”,深化景村融合、产村融合,引进越界山冰雪大世界等12个文旅项目,建成国内首个齐长城文化馆,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突出强村富民。实施党建统领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盘活示范片区闲置土地6000余亩,举办80余场特色节会活动,通过强村共富公司带动,促进示范片区村庄持续增收。东毛西毛示范片区,依托棘洪滩水库和万亩生态林,逐步建成翠林云庄、绿沃川、创邦农业等一批融合农业体验、休闲观光的家庭游主题乐园。

      三、定向聚力,示范引领。强化要素集聚。三年里市级按照规定对每个示范片区给予资金奖补和建设用地指标支持。以乡村振兴专家顾问团为依托,每个片区组建专家团队,全过程跟踪指导,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20条,助力乡村振兴“合伙人”投身片区建设。产芝湖示范片区,打造了“魅力乡村 产芝有约”红色合伙人品牌,先后招引中科院院士、博士等高素质人才15名,共同助力示范片区建设。强化打擂赛马。实施每月一调度、每季一评估、年底一考核,10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登台打擂,晾晒比拼,按照3:4:3评定一二三等次,实施差异化奖补。莲花田园示范片区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新典范地区,东岳石村、产芝村等13个市级示范片区内村庄获评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强化建管并重。每个示范片区由一家国有平台公司参与建设运营,撬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示范片区建设,确保有主体建设、有主体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杨家山里示范片区

产芝湖示范片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