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finance.sina.com.cn提供.

AI技术浪潮下,“配音员”该何去何从

2024年05月28日 15:10企业观察报

随着众多生成式AI产品的问世,AI生成配音已经完全能满足简单的自媒体作品创作,当年那些对音质要求低,价格低,时长短的配音单,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市面上,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AI配音。(5月27日 澎湃新闻)

近年来,AI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所共睹,运用计算机系统智能生成声音、图片、视频的技术,也大有一日千里之势。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诸多传统行业受到了颠覆性的冲击和挑战,许多原本需要依靠人力完成的工作任务被AI所取代,对于配音员来说尤其如此。起风了,有人不禁会问:“配音员们该何去何从?”

其实,配音员大可以先不必过于焦虑。即便AI语音生成技术处在发展时期,但其终究没有达到非常完善的境地。许多博主常用的普通AI配音软件,有时仍会出现断句不恰当、情感生涩、吐字不清晰的问题。且较低端的AI配音机械感和电子感较重,难以做到“以假乱真”,远不如人声来得真切。在一些视频平台上,人声解说、人声配音的视频作品也更受观众欢迎。时代虽然在变化,但配音员应当在这种变化面前保持定力,寻找出路。

对于配音员来说,他们应当找寻自己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不可替代性”,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找到自己的发力点和优势所在。相比于人工智能配音,配音员可以通过对角色的理解把握,实现自我代入;可以通过阅读技巧,语调和语速的节奏变化,为受众呈现出更好的配音效果和听觉体验,引发受众共鸣,实现和他们的情感交融。诚然,AI配音的出现满足了市场需求,但它不一定可以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在面对一件作品、一个角色、一份稿件时,人的理解、体会、情感,就是配音员们最大的优势所在。

毋庸置疑的是,如何合理应对AI技术浪潮的冲击,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当前,人工智能写作剧本对白,文字生成视频,文字转图像等技术,已经逐渐朝着低成本的方向发展,AI配音也自不例外。人工智能出色的模仿学习能力,也会使得AI配音在未来越来越接近人声并实现技术普及。可以预见,高质量的AI配音,将不仅仅被运用在一些高端领域,也会慢慢向低端内容生产渗透。配音员们能做的,就是“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自己的配音技术,塑造个人的独特配音风格,和AI技术“赛跑”。

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有关部门和行业从业者,要努力为配音员建立一套完善的权益维护机制。AI配音技术在给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许多配音员带来了声音侵权的困扰。不久前,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侵权案结束一审判决,这无疑为一些剽窃他人声音的行为敲响了警钟。但配音领域侵权问题的法律完善和道德伦理建设,仍然是一项相当重要的长期工程。

技术的发展没有穷尽,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同样是无限的。AI配音可以取代一部分工作,但不能完全取代人。配音员有时间,也有机会为自己建立声音“护城河”,配音行业也有能力制订出人工智能时代的规范。AI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其目的更应该是“辅助谁”,而不是“取代谁”。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AI人工智能浪潮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新浪数码新浪手机科学探索苹果汇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