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冬至日

冬季第四个节气
展开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北极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冬至日是太阳直射点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1]
从节气规律来说,立春是“阴阳”之气中阳气升发的始点,自立春起阴阳转化,阳气上升,立春标示新轮回开启、万物更生;而冬至是太阳回返的始点,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冬至标示太阳光直射运动进入新的循环、白昼逐日增长,古人也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5]
中文名
冬至日
外文名
Winter Solstice
别    名
至节
节日时间
每年的12月21、22日或23日
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
中国
节日起源
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冬季的第四个[4]
节日活动
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南瓜的习俗
节日饮食
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南瓜
节日意义
表明新的一个节气年的开始
设定地点
中国
设定时间
春秋

天文现象

播报
编辑
每年公历12月21-23日,太阳直射点南行到极致,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23°26′S),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日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冬至日北半球的白昼虽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会很冷,因地表尚有"积热",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天文气象意义上的气候特点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6]

名称释义

播报
编辑
冬至日
冬至是反映太阳光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回归运动的节气。冬至这天太阳南行到极致,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自这天起太阳直射点往北返回,北半球各地(我国位于北半球)太阳光渐强,白昼逐日增长。冬至这天是"日行南至、往北复返"的转折点,对于北半球各地来说,太阳高度自此回升,太阳光逐渐增强。冬至是太阳高度回升的起始,标示着太阳光直射运动进入新的循环。所以古人把这天看作“大吉之日”。[2]

其它相关

播报
编辑
“冬至日”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阳光最少,白天最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此后虽夜渐短而昼渐长,但地表热量积蓄越来越少,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到来,须经九九八十一天,方能春回大地。[3]
冬至是反映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节气。坊间流传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其实严格来讲,“阳”有阴阳概念的阳与太阳的阳。冬至后,太阳高度回升,而非“阴阳”概念中的阳气回升。“冬至一阳生”中的阳属太阳的阳,并非阴阳的阳,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冬至节气反映的是太阳光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偏移规律,冬至节气的到来标示着北半球各地这天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并非是阴阳概念中的阴气最盛的一天。“阴阳五行”属于“干支”范畴,“阴阳”的消长,是以“干支”为推算依据,不是以太阳直射点偏移为推算依据。从节气规律来说,立春是“阴阳”之气中阳气升发的始点,自立春起阴阳转化,阳气上升;而冬至是太阳回返的始点,自冬至起太阳北返,北半球各地的白昼逐日增长。冬至属于反映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的节气,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太阳光渐强,白天越来越长。[4]
下表是我国一些城市冬至日的昼长及正午太阳高度。可供出差、旅行时用作参考。
城市
经纬度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昼长
正午太阳高度
北京
116°23′E,39°54′N
7:33
16:53
9h20m
26°42′
漠河
122°32′E,52°58′N
8:01
15:35
7h34m
13°40′
上海
121°38′E,31°14′N
6:49
16:56
10h07m
35°21′
台北
121°31′E,25°03′N
6:35
17:10
10h35m
41°32′
三亚
109°30′E,18°14′N
7:09
18:12
11h02m
48°20′
乌鲁木齐
87°36′E,43°47′N
9:41
18:36
8h55m
22°49′
拉萨
91°08′E,29°39′N
8:47
19:01
10h15m
36°56′
曾母暗沙
112°17′E,2°33′N
6:30
18:29
11h59m
64°01′
宝鸡
107°08′E,34°22′N
7:54
17:46
9h51m
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