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长沙府

明朝和清朝时期在湖南的行政区划
收藏
0
0
长沙府是明朝清朝时期在湖南的行政区划,主体以今长沙市辖域为中心,包括周边邻近地区(如今湘潭市株洲市益阳市等)。府治长沙城,长沙县善化县同治。
明洪武五年(1372年),将潭州府改名为长沙府,隶湖广布政使司,辖11县1州:长沙县善化县湘潭县湘阴县宁乡县浏阳县醴陵县、益阳县湘乡县攸县安化县茶陵县,府治长沙城。清承明制仍设长沙府,辖十二州县。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省设右布政使司、湖南按察使司于长沙,偏沅巡抚移驻长沙。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湖广右布政使司为湖南布政使司。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偏沅巡抚为湖南巡抚(仍隶湖广),长沙(府)城自此为湖南省会。民国二年(1913年),撤长沙府,裁善化县并入长沙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析城区成立长沙市
中文名
长沙府
所属地区
湖广行省、湖南行省
下辖地区
11县1州
方    言
长沙话
历史辖境
明史·地理志》
长沙府元天临路,属湖南道宣慰司。太祖甲辰年为潭州府。洪武五年六月更名长沙。领州一,县十一。东北距布政司八百八十里。
长沙倚。治西北。洪武三年四月建潭王府,二十三年除。永乐元年,谷王府自北直宣府迁於此,十五年除。二十二年建襄王府,正统元年迁於襄阳。天顺元年三月建吉王府。县旧治城外,洪武初,徙城中。十八年复徙北门外。万历二十四年徙朝宗门内。西有湘水,源出广西兴安县,流入境,合潇水、烝水北流,环府城,东北出至湘阴县,达青草湖,注洞庭湖,行二千五百余里。北有浏阳水,西流入湘,谓之浏口。又有麻溪,流入湘水,曰麻溪口。又西北有乔口巡检司,乔江与澬江合流处。
善化倚。治东南。旧治在城外,洪武四年徙於城中。十年五月省入长沙县。十三年五月复置,治在南门外。成化十八年仍徙城中。西南有岳麓山,湘江绕其东麓。又有靳江,流入湘江。西有橘洲,在湘江中。南有暮云市巡检司。
湘阴府北。元湘阴州。洪武初降为县。北有黄陵山。西有湘水,北达青草湖,谓之湘口。湖在县北,与洞庭连,亦曰重湖。南有哀江。又北有汨罗江,汨水自平江县流入,分流为罗水,会於屈潭,西流注湘,谓之汨罗口。西北有营田巡检司。
湘潭府西南。元湘潭州。洪武三年三月降为县。东有昭山,拜悼下有昭潭。西有湘水,西南有涓水流入焉。南有下滠市巡检司。
浏阳府东。元浏阳州。洪武二年降为县。北有道吾山。东北有大光山。又有大围山,浏水欠婶朽出焉,经县南,入长沙县界,曰浏阳水。东南有渠城界、梅子园二巡检司。又有翟家寨巡检司,后废。
醴陵府东南。元醴陵州。洪武二年降为县。南有渌水,亦曰漉水,西北注於湘水,有渌口巡检司。
宁乡府西。西有大沩山。北有澬江,源出绥宁县,经此入沅江县界,注洞庭。
益阳府西北。元益阳州。洪武初降为县。西南有澬江,亦曰益水。东有乔江,澬江之分流也,下流复合於澬江。
湘乡府西南。元湘乡州。太祖甲辰年降为县。西有龙山,涟水出焉,经县订巴击东南,下流入於湘水。又西有湄水,南有丰溪水,俱入於涟水。西南有武障市巡检司。又有永丰市、虞磨市二巡检司,后废。
攸府南少东。元攸州。洪武三年三月降为县。南有司空山。东有攸水,自江西安福县流入,东南有洣水流合焉,下流至衡山县,入於湘水。南有凤岭巡检司,后废。
安化府西。东有浮泥山,有大峰山。西北有辰山,西有澬江。又南有善溪,自武陵县流注於澬江。
茶陵州元直隶湖南道。太祖甲辰年降为县。成化十八年十月复为州。西有云阳山。西北有洣水,自酃县流入。又东南有茶水,源出江西永新县之景阳山嫌匪,西流来合焉,北入攸县之攸水。东有视渡口巡检司。北距府四百五十里。
《清史稿·地理志》
长沙府:冲,繁,难。巡抚治;布政、提学、提法三司,巡警、劝业、盐法、长宝四道同治。府隶之。明隶湖广布政使司。康熙中,偏沅巡抚自沅州徙驻,为省治。雍正二年改湖南巡抚。东北至京师三千五百八十五里。广一千里,袤五百九十里。北极高二十八度十三分。京师偏西三度四十分。领州一,县十一。
长沙:冲,繁,难。倚。东:天井。西:谷山。北:罗洋、石宝、麻潭、智度、铜山。巨川则大江,洞庭湖汇湘、沅、资、澧入焉。湘江自湘潭、善化入,纳潦浒河及白沙河。又西北,右合下泥港,左桐树港,纳八曲河,迳铜官山,至靖港,为古新康江口。又西北,会乔口河,入湘阴。浏阳河在县南,源出大围山,西北流,经县界入湘。陶关在县西南。有乔头镇巡司。乔头、长沙习记习邀二驿。长株铁路。
善化:冲,繁,难。倚。南:昭山。西:岳麓。西北:金盘。东南:锡山,湘水在西,自湘潭入,西北流,左纳观音港,至瓦官口,靳江水从西南来注之。北过水陆洲,入於长沙。东:浏渭水自浏阳入,北合金塘港,至长沙入湘水。又西,卯江水,一名满官江,源出宁乡嵇架山,东北与螺陂河水合,入长沙,是为八曲河。南有暮云市废巡司。有驿。长株铁路。
湘潭:冲,繁,难。府西南一百里。西:乌台。东:石潭。南:晓霞。东北:昭山,其下有昭潭。西北:韶山。西南:隐山。东南:凤凰山。湘水自衡山入,东南流,过晚洲,屈而北,朱亭港水注之。又东北,过淦田市,东与醴陵县界。又北,过空冷峡,又东北至於凿石浦。屈而西,涓水自西南来会。水迳县西易俗乡,又名曰易俗河。又北至湘河口,左合涟水。又东北过县治南,又西北为峨洲,入於善化。其西靳江水自宁乡入,迤东至善化入湘水。二镇:朱亭,县丞驻;下滠,旧有巡司,废。又永宁巡司亦废。黄茅巡司,乾隆二十六年置,后迁县东株洲市,更名。有南岸驿。有商埠,光绪三十一年奏开。有长株、株萍铁路。
湘阴:冲,繁,难。府北一百二十里。北:黄陵。东:神鼎。东南:玉池。东北:汨罗山、玉笥山。西北:锡山。湘水在西,自长沙入,北合门泾江,又北流,西别出为濠河水,西北与资水分流,其合处曰临资口。其正渠又北至县治戏拒婆西南,白水江注之。又北过芦林潭,锡江水合濠河水自西来会。又北合汨水,西与湄水合。又西北会罗水,为汨罗江,西北流,歧为二,至屈潭复合。西北过屈罗戍南,分流注湘水。湘水西北至磊石山,入於洞庭湖。镇三:营田,萧婆、大荆。县丞治林子口。西北有营田巡司,后废。新市、大荆镇二巡司。湘阴、归义二驿。
宁乡:冲。府西北一百里。南:石鼓。北:香林。东:天马。东南:嵇山。西:大弃洪沩山,沩水出,东南流,右纳黄绢水,左瑕溪,至双江口,流沙河水自西南来注之。又东北,左合玉堂江水,右乌江水,又东北至县治南,屈而东,会平江水,又东北入於长沙,为新康江。又有靳江水在县南,源出湘乡,迤东至湘潭入湘。有唐市镇。有驿。
浏阳:繁,疲,难。府东一百五十里。西:洞阳山。北:道吾。东北:大光山。又大围山,浏水出,西南至双江口,小溪水自东来会。又过县治西南,浏渭水北流入焉。又西与小河水合,西北入於长沙。北:石柱峰,潦浒河出,西南流,屈西北至长沙为涝塘水。又南川水即澄潭江,自江西万载入,西南过江口入於醴陵,其下流是为渌水也。永兴、居仁二镇。梅子园一巡司,澄潭江,后迁县西永安市。
醴陵:简。府东南一百八十里。北:小沩山。东:王乔。东南:大屏。西南:君子山。湘水渎自湘潭入。又南渌江水,有二源:北源曰南川水,自浏阳入,西南至双江口,萍水自南来会;水出江西萍乡县,是为南源。又西过县治南,右纳姜湾水,又西与铁江水合。水一名北江,自攸县入,北合清水江,又北流为泗汾河。水又北入渌水,至渌口入於湘。有插岭关。渌口镇巡司及驿,与醴陵驿为二。株萍铁路。
益阳:冲,难。府西北二百里。北:五溪山。南:小庐。西:修山。西北:紫云。西南:浮丘山。益阳江说去纹在南,一名茱萸江,即资水,自安化入,东合泥溪、沾溪、桃花江、志溪诸水,过县治南,别出为兰溪水。合乔江,东北流,北别出为甘溪,入沅江。东有乔江水,首受资水,自沅江入。西:西林港,歧为二,一东北入湘阴,一东南入长沙,皆合湘水。北有益水,出五溪山,东与甘溪水合,至沅江入资。有瓦湖镇。有驿。
湘乡:冲,疲,难。府西南二百一十里。北:仙女山。东:东台。西:石佛。西北:灵羊。西南有大禹山。涟水一名湘乡河,自邵阳入,北合金竹水,又北与蓝田水会。东北流,左纳西阳水,屈东南至大江口,侧水合崖源水自西南来注。又东北过石鱼山东,青陂水南流合焉,东北至湘潭入湘水。虞塘、定胜二镇。县丞治永丰市。娄底巡司。明置武障,乾隆三年徙改。
攸:繁,疲,难。府东南二百八十里。东:司空。东北:罗浮。西北:明月山。攸水在东,源出江西萍乡县西,合阳升江水,西南至县治东南入洣水。水自茶陵入,亦名曰茶陵江也。洣水又西与阴山江合,入衡山。东北有凤岭巡司,雍正十一年置。
安化:简。府西二百六十里。东:移风。南:浮青。北:大峰。西北:小辰。西南:大熊山。山与新化接界。资水在西,一名邵河,自新化入。西北合渠水,屈东北流,过县治北,屈而东,敷溪水自南来注。又东纳善溪水,入於益阳。东南有蓝田水,亦自新化入,东北至湘乡入涟水。又归溪水,源出县西司徒岭,西南流,与湄江合。屈东南,至湘乡合蓝田水。
茶陵州:繁,难。府东南四百八十里。西:云阳。东:皇雩。东北:景阳山,即茶山。洣水自酃入,亦曰茶陵江,西北流,右纳洮水,北过州治东,茶水自东北来注,又西北入攸。有视渡口巡司,治州南视渡关,后迁高冈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