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华夷变态

1958年东洋文库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华夷变态》(日语平假名:かいへんたい)是指日本江户时代前期长崎奉行上报给德川幕府的中国形势报告书(即所谓“唐船风说书”)的文件汇编,由幕府儒官林春胜、林信笃父子编辑整理成册,秘藏于内阁文库中。《华夷变态》所收录的报告书达2000多件,绝大部分为日文,起止年代是1644年到1724年。该书涵盖的时间范围正是满洲人入主中国的时期,而日本认为这是中华沦陷于夷狄的过程[1],因此命名为“华夷变态”。该书不仅是了解江户时代前期中日关系的重要文献,也是反映日本人观念中的“华夷秩序”已经“失序”的一份史料,具有相当高的价值。1958年,《华夷变态》由日本东洋文库以上中下三大册附补遗一册的形式首次刊行于世。
中文名
华夷变态
别    名
かいへんたい
作    者
林春胜林信笃
出版时间
1958年
出版社
东洋文库
类    别
历史学

成书背景

播报
编辑
万历朝鲜战争以后,日户旬笑本和说谅渗中国断绝了官方往来,继丰臣秀吉而兴起的德川家康在建立政权以后,试图恢复对华朝贡关系,但没能成功。[2]17世纪30年代以后甩驼她,德川幕府又实行锁国政策,并严禁日本人出海。然而,中日之间的民间贸易没有中止,日本保留长崎一港对中国、荷兰通商,因而长崎成为日本了解外界的窗口。
那时的日本虽然厉行锁国政策,但从未懈怠对外国尤其是中国的政治、军事及社会动态的关注,一直搜集各种情报。江户时代的外交史料汇编《通航一览》载:“长崎唐船入翻肯燥港之时,奉行所派官员并与五所派来官员各一名,登唐船,查验载来货物、天主教门诸物、严禁物品等。”[3]也就是说,每当中国商船驶入长崎港,长崎奉行就会派遣“通事”登船询问商船主及其他人员。其询问的内容主要有三个,一是船从何处来?经过哪些地方?船上多少人?最重要的是清查是否混入西方传教士;二是船上货物有无违禁物品?有无洋教书籍?三是中国方面的形势。询问调查完毕后,“唐通事”将其写成报告书,将其交给长崎奉行,长崎奉行又将其上报幕府,这类报告书被称为“唐船风说敬盼照组洪员书”(与之相应的还有“迎热胶阿兰陀(荷兰)风说书”)。
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自杀,清军入关,开始了清朝对中国的统治。德川幕府对这一事态极为关注,除了对传教士和天主教书籍的例行盘查之外,还加紧了对中国形势的调查和情报的搜集,使这一时期的“唐船风说书”的意义榜探不仅限于中日贸易,更成为当时的国际时事报道,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此后数十年间,这类报告书多达2000多件,后经幕府儒官林春胜林信笃父子编辑整理为《华夷变态》。

内容概述

播报
编辑
正如背景所提示的那样,《华夷变态》并非是论述华夷思想或评价明清鼎革的著作,而是主要涉及中国形势和中日贸易等客观事态,那么为什么会叫《华夷变态》呢?编者林春胜在1674年(延宝二年)所撰序言中写道:
崇祯登天,弘光陷虏,唐、鲁才保南隅,而鞑虏横行中原,是华变于夷之态也。云海渺茫,不详其始末。如《剿闯小说》、《中兴伟略》、《明季遗闻》等,概记而已。朱氏失鹿,当我正保年中,尔来三十年所,福、漳商船,来往长崎,所传说有达江府(江户)者,其中闻于公(将军),件件读进之,和解之,吾家无不与之。其草案留在反古堆,恐其亡失,故叙其次第,录为册子,号《华夷变态》。顷间吴郑檄各省,有恢复之举。其胜败不可知焉,若夫有为夷变于华之态,则纵异方域,不亦快乎?[4]
在这段序言中交代了以下信息:首先,这本书收录的“唐船风说书”所包含的年代正值明清鼎革之际,而作为编者的幕府儒官林春胜则认为这段过程是“华变于夷之态”,所以命名为《华夷变态》;其次,林春胜一家(包括其子林信笃)负责为幕府将军用日语解释、讲授这些“唐船风说书”,因而对这些资料极为熟悉,也非常爱惜,出于“恐其亡失”而保护这些珍贵资料的动机,故编纂了这本书;第三,林春胜不仅感慨于“华夷变态”,更在听说三藩之乱的消息后,殷切盼望“夷变于华之态”,这进一步反映了他的华夷之辨的思想。其实,这种思想并非编者林春胜、林信笃父子所有,在当时“视满洲为夷狄,并称之为鞑靼、奴儿部、鞑虏、奴酋,蔑视嫌忌之情十分强烈,对于不断蒙受其侵扰的朝鲜半岛和明朝寄予深厚的同情,这是明清鼎革之际,弥漫于日本朝野的一种风潮”。[5]可见《华夷变态》一书,不仅叙述了中国的形势和中日贸易状况,更反映出了当时日本人面对中国变局的思想心态和价值判断。
《华夷变态》中收录的“唐船风说书”数量庞大,上起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日本正保元年),下迄1724年(清雍正二年,日本享保九年。后来东洋文库在《华夷变态》补遗册中收录了1728年的唐船风说书,但原本未收),总数约2300件。幕府儒官林春胜林信笃父子将其编为《华夷变态》三十五卷(此外还附有《崎港商说》三卷),收藏于内阁文库中。
从上述可知,《华夷变态》是对1644年到1724年间“唐船风说书”的文件汇编,但由于其书名所体现的华夷之辨思想,自然不是简单的编辑整理,尤其体现在前五卷上。该书前五卷所收录之文件均与明清鼎革有关,而第一卷的资料更非“风说书”的形式,而是敕谕、咨文、檄文、实务策论之类,共计14篇。这些资料都是从中国、朝鲜、琉球等地搜集而来,涉及1644年到1658年间有关明末农民起义清军入关日本乞师、长崎存银等事件。这些文件是:《抄录李贼覆史军门书》、《崇祯宾天弘光登位》、《大明兵乱传闻》、《大明兵乱传闻》、《崔芝请援兵》、《郑芝龙请援兵》、《芝龙败军》、《郑彩寄书》、《郑彩寄书(请援兵)》、《琉球传闻》、《鲁王谕琉球》、《建国公遗琉球书》、《朱成功献日本书》、《郑经郑鸣骏诉论》。因此《华夷变态》的第一卷开宗明义,最能体现林春胜编辑该书的初衷。从第二卷开始,则开始出现报告书(“唐船风说书”)的形式,但比例并不高,一直到第五卷,都是以搜集到的明清鼎革相关史料和论述为主。而到第六卷以后,均是以“某番某地船风说”的报告书形式编排,为纯粹的风说书,其所录内容也日趋平淡和泛化,与《华夷变态》这一书名脱节。其原因第一是明朝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清朝统一中国已成定局,中国局势趋于稳定,吻合“华夷变态”这一主旨的报告书自然越来越少。第二是随着中国局势的稳定,日本对清朝的态度也发生变化,这从《华夷变态》的内容即可看出。到三藩之乱时,日本人在和解的风说书中称吴三桂耿精忠等人军队为“义兵”,而称清朝为“鞑靼[6];但到1685年,其用词却变为“大清诸省”以及“康熙帝旱魃十分震惊,引率百官至郊外祈雨”[7],俨然成了中原正统帝王。其后也极少称清朝为鞑靼或鞑虏,而多以“大清”称之,并记录了不少满洲人汉化、尊孔、康熙帝学习汉文化、起用贤儒隐士等内容。第三是编者发生变化所导致的,《华夷变态》的编者是林春胜林信笃父子,而其成书是从1674年以后的一个长期的过程。据学者研究,前五卷为林春胜所编,第六卷以后则为其子林信笃所编。[8]而林信笃的理念似乎与乃父不同,华夷之辨的色彩少了许多,故导致了《华夷变态》前五卷与第六卷后之间的内容差异。

版本状况

播报
编辑
《华夷变态》一书共计35卷,至1717年为止;而后又附有1717年到1724年之间风说书的《崎港商说》3卷,一般也被归入《华夷变态》中。《华夷变态》所收录之内容在当时是机密文件,秘藏于内阁文库中,但仍“间亦有传抄本流传于外”[9],所以也出现了几个民间版本。一种版本被称为“通行本”,即只有《华夷变态》前五卷的内容;一种版本被称为“岛原松平家藏本”,大致与原本相同,岛原松平氏江户时代负有监督长崎奉行的职责,因此利用职权之便获得《华夷变态》也在情理之中;一种版本是汉译本,发行于1906年,这是“辛亥革命前留学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中,颇多与以灭清兴汉为目标的孙中山一派共鸣者,他们阅读了《华夷变态》,了解到明清革命之际日本朝野对明朝寄予深切的同情,将其与现状进行对比,有所感触,故进行历史性的回顾,以为汉族奋起之资”[10],因而将其中带有浓厚反清色彩的内容翻译。1958年,日本广岛大学教授浦廉一整理内阁文库本《华夷变态》三十五卷(附《崎港商说》三卷),并利用岛原市立图书馆松平文库本《华夷变态》和内阁文库藏“长崎御用留”中的相关记录补充了若干资料,构成上中下三巨册附补遗一册的规模,并由东洋文库将其作为“东洋文库丛刊”第十五种以排印本形式首次刊行于世。1981年,东洋文库又发行《华夷变态》的再刊本。

作者介绍

播报
编辑
《华夷变态》的编纂者林春胜(1618年—1680年),名恕,一名春胜,号春斋、鹅峰、向阳轩等,以其号“春斋”行世。是江户时代初期著名儒学家、朱子学林罗山之子,世代担任幕府“儒役”(儒官)一职。宽永十四年(1637年),林春胜随其父林罗山进入幕府,开始了其为幕府效力的生涯。正保三年(1646年)成为幕府儒官。宽文三年(1663年)开始为幕府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讲解五经,赐号弘文学士,参与幕府有关诉讼以及外交事务等机密事务。林春胜精通日本历史,与其父林罗山一同主持编撰《本朝通鉴》,对当时的学术界影响颇大。延宝八年(1680年)五月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林家的第三代传人林信笃(1644年—1732年),是林春胜之次子,名戆,一名信笃,字直民,号凤冈。剃发后称大藏卿法印春常。延宝八年(1680年)继承其父职位。元禄四年(1691年)汤岛圣堂建成,幕府将军德川纲吉即命林信笃为首任大学头,叙从五位下。林家自此始世代为大学头,作为将军侍读,掌管幕府的法令起草、外交文书的拟定、孔庙祭祀等工作。此前林家亦须剃发,自林信笃始,特准蓄发,这在以武士阶层为中心的社会中,意味着儒学者获得了独立的地位。有《凤冈林学士集》一百二十卷行世。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华夷变态》一书,对于中日关系乃至于明清鼎革期间的中国历史来说,是一部非常珍贵的文献,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正如浦廉一教授所说:“即便是拿出每一件‘风说书’来看,其大部分也绝非街谈巷议之集成,而且除了一般的口述之外,甚或有时一并提呈诏敕、檄文、公函等的原文,因之绝不可轻视其史料价值 。而且即便是街谈巷议之类,也具有其相应的史料价值。”[11]中国历史学家谢国桢更结合清代实情指出:“清乾隆间严文网之禁,藏吴三桂檄文者罪且至族,今此本俨然具在,不可不谓珍本;且其他海外诸风说,亦皆研究中日及南洋交通之重要资料也。”[12]其所说的乃是《华夷变态》中所收录之吴三桂起兵檄文,该史料由于满清的禁毁已不存于中国,却在日本的《华夷变态》一书中保留下来,可见《华夷变态》的价值与意义。除了可以补中国史料之不足以外,《华夷之辨》还可与中国史料互相参照,增加信度。比如黄宗羲曾在《海外恸哭记》一文中记载了黄斌卿日本乞师的事实,这在中国只能算孤证而存疑;但日本《华夷变态》第一卷之《郑芝龙请援兵》中却明确提到了这段史实,能与黄宗羲的记述相互印证参照,因此可推断这段历史是属实的。此外,《华夷变态》对于了解那时候的中日贸易乃至中国海外贸易状况、中日文化交流、德川幕府外交政策等方面亦颇有裨益。
除此之外,在思想意义上,《华夷变态》还是反映日本人观念中的“华夷秩序”已经“失序”的一份史料,同时也体现出江户时代的“日本型华夷秩序”形成。日本人观念中的“华夷秩序”的变化当然不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从丰臣秀吉结束战国纷争并试图假道朝鲜征服明朝开始,日本便已自绝于以明朝中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之中。其后德川家康虽试图重新加入华夷秩序,但没能成功。[2]尽管如此,明清鼎革无疑对日本人的华夷观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清军入关前,日本虽游离于华夷秩序之外,但尚认同明朝为中华,而清军入关、统一中国则使日本人认为中华已沦为夷狄,华夷关系易位,这也是《华夷变态》书名所蕴含的日本人的思想心态。另一方面,明清鼎革也刺激了“日本型华夷秩序”的形成,日本认为中国已“华夷变态”,而自己则代表着“中华”,因此对中国产生优越感。[13]郑成功在乞师时更是明确视日本为“华”:“贵国于我,地虽辽绝,称徐福裔,是非华人子孙乎?……昔回纥郭子仪募,尽力唐室。夷犹如此,何况贵国与我同派,能通诗书,能习礼仪,见我艰难,不悯然乎?”[14]所以《华夷变态》中收录的这些内容也足以折射出当时日本人隐然以“华”自居的心态,或者说《华夷变态》的书名体现的是发生在中国的显性的“华夷变态”,同时也暗含了发生在日本的隐性的“华夷变态”。这就是《华夷变态》所反映的日本人的华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