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御注道德经

顺治十三年世祖章皇帝御撰古籍
《御注道德经》原名《御定道德经注》。2卷。清世祖福临撰。该书是清代首部御注《老子》的著作,为实用治世之作。福临即顺治皇帝。此书成于顺治十三年(1656)。作者认为“老子之书原非虚无寂灭之说、权谋术数之谈”,以往各注“皆以小智窥测圣人,失其意矣”,不满唐玄宗明太祖等帝王所注。此书分为81章,各章夹注经文,文后总述章旨。其旨阐述日用常行之理,治心治国之道。注文简约明了,颇合经旨,超拔于各家注,为后世研究《道德经》的重要典籍。现存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年)内府刻本、《四库全书》本。[1]
书    名
御注道德经
别    名
御定道德经注
出版时间
1656年
创作年代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御制道德经书影
顺治帝《御注道德经》体现了清朝皇帝不信佛,亦不信道,也拒绝基督教,达到“彻底世俗性”的特点。在序言中,顺治帝言不讳阐释了自己“以儒解老”的立场,他说:“......自河上公而后,注者甚众,或以为修炼,或以为权谋,斯皆以小智窥测圣人,失其意矣。开元洪武之注,虽各有发明,亦未彰全旨,朕以圣言玄远,末学多歧,苟不折以理衷,恐益滋伪误用,是博添众说,芟繁去支,釐为一注。......然老子之书,原非虚无寂灭之说,权谋术数之谈。是注也,于日用常行之理,治心治国之道,或亦不相径庭也。”显然,顺治帝解老的立场是欲将“日用常行之理,治心治国之道”融为一体,坚决屏除以“修炼”、“权谋”等赠颂解说《道德经》。他把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直接与儒家的“仁义道德”思想链接起来,认为《道德经》的宗旨就是“岂非以人能清静无为,则忠孝油然而生,礼乐合同而化乎?”这实际上已经是“化道为儒”了。[2]
顺治帝以儒解老、化老为儒的立场,集中体现在他给《道德经》第一章担敬所作的“综述”中:
凡天下之道,可以制行者,非真常之道也。凡天下之名,可以立言者,非常道欠旬妹之名也。故无名之道,浑沦无体,而天地于此生焉。道之有无,恬淡如此,故得道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是谓常无。盖欲以察道之微妙焉。至于措之五常,施之百行,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是谓常有,盖欲以察道之边际焉。正以有无两者,非判然二物也,同出于自然之道,而特异其名尔。盖世有以有为道者,有以无为道者,有以亦有亦无为道者,彼皆分别执着,而不知有无混融,故有无混融,斯谓之玄,是为众妙之所从出,而天下之道,莫有遇之者也。
顺治帝以佛解老,“分别执着”之语表明了他的基本立场,但他又将“玄”理解为“有无混融”,说明他未能严格区分“道”与“可道”、“名”与“可名”、“有”与“无”的层次区别和联系。顺治帝用“体用本末”等范畴来理解“常道”与“可道”、“常名”与“可名”的关系,依据“本迹”之理,提出了别具一格的“制行之道”。他将“常道”、“常名”理解为“本”,具有“体”的规范作用,是根据;“可道”、“可名”为“迹”,也就是“道”之“用”。在顺治帝看来,“本末”、“体用”、“本迹”的关系链条本应无中断,,从“无名之道,浑沦无体”到达“而天地于此生焉”是因为“心”的作用,但又不能拘于“心”或“形”,只有达到“心无其心”和“形无其形”的境界,才能“与道合一”。在顺治帝看来,能“察道之微妙”唯有“得道者”,而过去的所谓“得道者”都犯了“分别执着”的毛病,所以只有他才是真正的“悟道”者。所谓“自然之道”即“常道”,“莫有遇之者也”之语,表明顺治帝将自己真的当成为惟一的“得道者”。联系到清朝的“文字狱”,可以想象清顺治帝已经将君王的政治专制移植到文化领域,其“唯我独尊”的文化霸道昭然纸上,已不可能对《道德经》进行正常的学术探讨了。他所认定的“道”是“制行之道”,而不是抽象的“真常之道”,只能通过“措之五常,施之百行”,才能明了“无物不有,无时不然”的“常有”,如此才能“察道之边际焉”[2]
在对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注解中,顺治帝雄组府以儒解汗舟戒老、以儒化老的倾向就十分清晰了欢格耻:
此章专言末流之远于道,道隐于无形,安得有仁义之名哉?以其有所爱,有所别,而仁义乃彰,大道于是废也,道废而智慧用,智慧既用,则人人出其变诈,以相循相高,而大伪于是日生矣,夫至治之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六亲未有达慨漏希不和者。自认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孝慈之名出,故有孝慈者,由于六亲不和也,大道为公,主臣一德,何曾而有忠臣之名,故有忠诚者,由于国家昏乱也,此见没降而愈下,去道日远之意。
顺治帝认为,世风日下,就在于人们“有所爱,有所别”,而理想的“道”的世界则是“大道为公,主臣一德”。他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注解中,总结认为“老子之书,大抵以不争为王,故于终篇以真实喻人,而归于不争之旨端探戒也。......盖圣人与天同功,天之道,虽有美利而不言,故但见有而无害,圣人之道,无为而无不为,而未尝恃其有,故不与物争,而天下莫能与争,此圣人道与天合不争,之所以为宝欤?”顺治帝将“无为之道”注解为“不争”,可谓别具一格,也足见其求王道“治道”之苦心[2]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顺治帝肖像
清世祖(1638-1661),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名福临。爱新觉罗氏,皇太极第九子,年号顺治。6岁即帝位,顺治元年(1644)清入关,八年亲征,注意吸取明朝灭亡教训,整顿吏治,严惩贪官,并注意发挥汉官作用。对全国抗清高潮,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至十六年,除东南沿海郑成功势力外,全国大规模的抗清武装力量基本被平定。十八年正月,因患天花,于养心殿逝世。在位18年,谥号章皇帝,庙号世祖。[3]

版本流传

播报
编辑
清代版本
  1. 1.
    顺治十三年内府刻本《御注道德经》;
古籍市场上的顺治十三年版《御注道德经》
顺治十三年年内府所刻。根据清世祖《御注道德经序》落款“顺治十有三年岁次丙申仲春朔日序”之句,可知“内府刻本”是最早的版本。内府本《御注》整体形态为一函两册,包背装。蓝缎封面,签两层,上蓝缎下衬红缎,两册分别题签“御注道德经”、“御注道德经下篇”。上篇至三十七章止,计三十九页下篇自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止,计四十三页。上篇开篇有顺治御制序四页,已知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等有藏。今《藏外道书》本《御注》、《故宫珍本丛刊》本《御注》均据内府刻本影印。
2.乾隆四十二年搞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御定道德经注》;
3.乾隆四十六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御定道德经注》原七部,现存四部。
今人据刻本、抄本影印、缩印之版本
  1. 1.
    1992年,巴蜀书社《藏外道书》本影印《御注道德经》;
  2. 2.
    2001年,海南出版社《故宫珍本丛刊》本影印《御注道德经》;
  3. 3.
    1985年,台湾世界书局影印《四库全书荟要》本《御定道德经注》;
  4. 4.
    2005年,吉林出版集团影印《四库全书荟要》本《御定道德经注》;
  5. 5.
    1933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珍本(四集)》本《御定道德经注》;
  6. 6.
    1985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御定道德经注》;
  7. 7.
    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缩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御定道德经注》;
  8. 8.
    2004年,鹭江出版社线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御定道德经注》;
  9. 9.
    2005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御定道德经注》;
  10. 10.
    2007年,杭州出版社影印文澜阁《四库全书本御定道德经注》[4]

四库提要

播报
编辑
顺治十三年世祖章皇帝御撰。《老子》载《汉书·艺文志》,而不载其有注。《隋书·经籍志》以下,注其书者着录日繁,焦竑《老子翼》作於明万历中,所采尚六十四家。竑所未见者不知凡几,竑以后之所注又未知凡几也。盖儒书如培补荣卫之药,其性中和,可以常饵;《老子》如清解烦热之剂,其性偏胜,当其对证,亦复有功,与他子书之偏驳悠谬者异,故论述者不绝焉。然诸家旧注,多各以私见揣摩,或参以神怪之谈,或传以虚无之理,或岐而解以丹法,或引而参诸兵谋,群言淆乱,转无所折衷。惟我世祖章皇帝此注,皆即寻常日用,亲切阐明,使读者销争竞而还淳朴,为独超于诸解之上。盖圣人之道大,兼收并蓄,凡一家之书,皆不没所长。圣人之化神,因事制宜,凡一言之善,必旁资其用。固非拘墟之士所能仰窥涯涘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