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后效应

百度百科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由于技术分析一般强调趋势,所以形成一个对趋势的判断,需要图线先走出初步的方向特征,这使得技术上的转折信号一般滞后于市场的顶部或者底部。在管理心理学中,由于决策、管理诸因素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重要而产生不良后果的现象,被人们称之为滞后效应。

中文名
滞后效应
外文名
Hysteresis effect
描    述
对趋势的判断
过    程
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影响

目录

  1.       1基本概念
  2.       2菲在土壤沉积物上滞后效应的研究
  1.       ▪研究背景
  2.       ▪多环芳烃
  3.       3碳酸盐岩中石油形成的滞后效应
  4.       ▪研究背景
  1.       ▪有机质成熟度差异的重要原因
  2.       ▪碳酸盐迟缓效应的机制分析
  3.       ▪结论

基本概念

播报

      编辑

      章赠在管理心理学中,由于决策、管理诸因素滞凳享照后于形势发展的凳她删重要而产生不良后果的现象,被人们称之为滞跨促后去放妹效应。一个现象与雄探断另一密切相关壳体堡的现象相对而言乃灶懂懂的落后迟延;尤指物理上的果没有及时跟着因而出现,或指示器对所记录的改变了的情况反应迟缓。如:电流滞后于电压。

菲在土壤沉积物上滞后效应的研究

播报

      编辑

      研究背景

      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已造成了许多地区的土壤、大气、地表水及地下水严重污染,其中疏水性有机物具有高脂溶性及生物富集性,对自然生物及人类身体健康危害极大。我国许多地区土壤和沉积物已遭受了有机物的严重污染,有机物污染物会被土壤/沉积物吸附而固定下来,在适当的条件下又会释放到环境中,成为二次污染源。这也是造成许多污染的土壤、河流及湖泊环境治理中最后无功而返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沉积物上的吸附-解吸特征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预测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沉积物中的归宿、评估污染的土壤/沉积物对人类及环境危险性、在实际工作中为控制这类污染物提供科学的依据。

      土壤/沉积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实际上是由土壤/沉积物中的矿物组分和土壤(沉积物)有机质两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土壤有机质的组分相当重要,因为与矿物成分相比,它通常对疏水性有机化合物具有最大的热力学亲合力。因此,土壤/沉积物吸附有机污染物机理的研究主要是从土壤/沉积物中有机质的角度进行的。早先有观点认为疏水性有机物在土壤沉积物上的吸附过程应是一种分配的过程,因此从分配模型的角度出发,平衡分配系数与土壤/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后来,Weber 和 Huang提出土壤/沉积物吸附有机污染物的三端元模式。将土壤/沉积物中吸附有机污染物的组份分成无机矿物表面、无定形的土壤有机质和凝聚态的土壤有机质三个部分。其中无机矿物表面和无定形的土壤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以相分配为主,而有机污染物在凝聚态的土壤有机质上的吸附则表现为非线性的。Pignatello和Xing提出双模式吸附模型将土壤有机质分为溶解相和孔隙填充相两个部分。这两部分都会对吸附产生影响,但机理却完全不同。其中有机污染物在溶解相上的吸附是一个分配过程,有机污染物在此相中具有较大的扩散系数,吸附与解吸的速率都很快,不会发生滞后现象。相反,在孔隙填充相中的吸附则服从兰格缪尔吸附等温模型,吸附与解吸的速率较慢,存在解吸的滞后现象。这些研究都肯定了土壤/沉积物有机质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引起有机污染物非线性吸附过程的主要原因,可见对土壤/沉积物吸附有机污染物机理的研究已进入到分子和微观水平上。 [1]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有机污染物,由于其中许多化合物已被证实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因此被列为环境监测中的优先污染物。本研究选择了多环芳烃化合物菲,它具有较小的分子量、较强的化学惰性,在吸附机理研究中常常被采用。实验中发现菲的吸附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而且解吸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并且对菲在自然土壤/沉积物上的积累(吸附)、释放(解吸) 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意义。

      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多环芳烃菲在土壤/沉积物上的吸附-解吸过程表现为非线性;(2)线性模型不适合拟合菲的吸附等温线,Freundlich模型很好地拟合了菲的吸附等温线,双区位反应模型(DRDM)能较好地拟合菲在土壤/沉积物样品上的吸附等温线,并且DRDM模型清楚地反映出菲在低浓度和高浓度下不同的吸附方式;(3)菲在土壤/沉积物上的吸附-解吸过程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可能和样品中有机质的异质性和土壤胶团中微小孔隙的存在有关。 [1]

碳酸盐岩中石油形成的滞后效应

播报

      编辑

      研究背景

      自从1963年R.L.Martin报道北美古生界存在不成熟油以来,世界许多地区先后发现了未成熟和低成熟的工业油流,其中相当一部分与碳酸盐岩或碳酸盐含量比较高的蒸发岩系有关。例如,J.G.Palacas等(1983)在第十一届世界石油会议上报道了美国南佛罗里达盆地源于下湖相碳酸盐岩-蒸发岩层系中的未成熟-临近成熟的石油(immature-marglnal mature oil),并指出这些与碳酸盐岩有关 的重油藏,与其认为是在深成作用带形成的,不如认为是在成岩晚期作用带形成的。再如我国江汉盆地广33井和柴达木盆地开浅67井、 跃参1井的未成熟油,其源岩均为碳酸盐含量较高的泥质岩-蒸发岩层系。以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为例,论述形成未成熟油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碳酸盐的迟缓效应。 [2]

      有机质成熟度差异的重要原因

图1 成熟度指标与CaCO3含量关系图由于无法选取处于同一埋藏深度和相同温度条件下的样品进行分析研究,我们所分析样品的埋深变化在1638~2004m之间,埋深的不同必然也会造成成熟度指标的变化,使图1中样品点未呈严格的线性分布。尽管如此,成熟度与岩石中碳酸盐含量之间的负相关性仍明显可见,表明碳酸盐矿物对有机质热演化具有迟缓效应,在埋深相近的条件下,碳酸盐岩或碳酸盐含量较高的生油岩中的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要低于泥、页岩类生油岩。这或许正是泌阳凹陷白云岩相区生油门限深度明显大于泥、页岩相区的主要原因。这种碳酸盐岩中石油形成的滞后现象在我国其它地区也有报道。

      周中毅等(1974)研究了川南二叠系中的眼球状灰岩,其“眼球”成分以灰岩为主,“眼皮”成分为泥质,同一层位 “眼球”(灰岩)的有机质成熟度低于“眼皮”(泥质成分)。卞良樵等(1988)对浙江和湖北等地二叠系的成对泥岩、碳酸盐岩样品进行热解分析,每对样品采自几乎相等的深度(最大距离不超过0.1m),其沉积和热动力环境基本相同,但每对样品中,泥岩的最高热解峰温均明显高于碳酸盐岩。国外也有类似的研究结果报道(Price,1985),威尼斯顿某井在上部以页岩和泥岩为主的层段中,R0值与深度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5;而在该井下部以碳酸盐岩为主的老地层中,R0值却反常地降低了,其有机质成熟度低于上覆地层。

      碳酸盐迟缓效应的机制分析

      E.Tanenbaum等(1986)用不同介质作催化剂进行模拟试验,其结果表明,方解石对各种三萜烷的异构化反应有抑制作用,而粘土矿物伊利石蒙脱石(尤其是蒙脱石)则有利于上述异构化反应进行。这说明,碳酸盐岩中有机质演化程度的滞后是因缺乏粘土矿物的催化作用,碳酸盐所造成的迟缓效应也只是相对于粘土矿物对有机质热演化的催化加速效应而言。

      对于那些处于较高演化阶段的碳酸盐岩生油岩,其有机质演化过程的滞后,除了缺乏粘土矿物的催化作用外,束缚沥青“C”的加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同一块生油岩中,沥青“A”的演化程度明显高于沥青“C”。所以,当岩石进入较高热演化阶段后,沥青“C”的释放也会导致岩石抽提物成熟度指标值降低。由于碳酸盐岩比泥岩往往含有更多的束缚沥青“C”,因而其所导致的成熟度指标值降低也更明显。

      结论

      由于碳酸盐矿物对有机质热演化具有迟缓效应,造成碳酸盐岩生油岩中油气生成过程的滞后。因此,使泥质生油岩处于生油高峰阶段的埋深和温度条件,可能使碳酸盐岩生油岩仍处于未成熟或低成熟演化阶段;而已使泥质岩处于过成熟阶段的埋深和温度条件,则可能使碳酸盐岩正处于生油高峰期。

      碳酸盐岩生油岩是我国古生界地层中重要的烃源岩类型,充分认识碳酸盐矿物在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的滞后 作用,将有助于对这类烃源岩成油阶段的正确评价。笔者尚无法给出碳酸盐迟缓效应的定量数值,对迟缓效应机制的分析也属初步认识。撰写旨在引起讨论,以期对碳酸盐岩生油方面的这一重要论题能得到深入研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