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名单
收藏
0
0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One of the first key cultural relics under national protection)是指在1961年3月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选定标准是依据同日公布的《文物保护暂行条例》中的规定:“对于其中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而必须就原地保护的文物如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要进行分类排队,并根据它们价值和意义的大小,按照条例规定的标准程序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2][5]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选定对文物保护法令、理念影响深远,其评定程序、标准、“四有”管理模式沿用至今。它集中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序列及特点,也体现了各时期的文化价值观。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评定恰逢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选择也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具有建构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的需求。为确保新文化体系建构,新中国政府挑远全国最好的、最合用的历史遗迹并打破了其地域、私有的观念改造为国家的、全民的财产,确保了其在新文化建构中的话语权。此外,研究院或学术团体不间断地对大众进行教育、引导及说明,又促进了大众对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的认同。[2]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依据门类分为“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石窟寺”“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石刻及其他”“古遗址”“古墓葬”六大类,共180处。[1][2]
中文名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文名
One of the first key cultural relics under national protection
数    量
180处
公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公布时间
1961年3月4日

确定过程

播报
编辑
1955年,随着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展开,一方面,大量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迹被发现;另外一方面,实践中乱挖古墓、取古遗址砖石筑井或取灰土积肥等破坏文物的行为时有发生。
1956年2月3日,文化部颁发《关于各地注意保护古文物的通知》,要求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宣传工作,并呼吁群众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1956年4月2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要求各省(市)文化局应该首先就已知的重要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地区和重要革命遗迹、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碑碣等,在该通知到达后两个月提出保护单位名单,报省(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先行公布。
1956年6月20日,文化部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为贯彻国二文习字第六号通知由》,要求各省文化局迅速提出第一批名单报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并定于当年7月中旬将批准后的名单报文化部汇总。但该项工作进展依旧缓慢,文化部虽下文催促各省尽快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至1958年2月,依旧有省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未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各省实践中的时间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全国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1960年1月22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草案)》,但名单中的西安城墙、西安碑林等并未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同年3月5日,文化部要求陕西省将以上两处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条例与名单同日公布,法令条例既是为文物保护单位提供保护,更是在保护文物的象征意义。[2][5]

确定标准

播报
编辑
1956年9月17日,文化部仅将“经过实地核查,确有实物及遗迹地址、范围、包含内容,现存情况等资料作为挑选标准。由于挑选标准较为宽泛且当时恰逢大跃进运动,致使文化部首次公布的《暂拟第一批全国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草案)》高达636处,且不含西藏自治区。
1958年3月13日,文化部下发了《请对“暂拟第一批全国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草案”提修正补充意见》,初次提出了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且现实中必须存在的历史遗迹的标准。
1960年1月22日,文化部根据各省修改意见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草案)》,名单共计165处,依旧不包含西藏自治区。
1960年11月,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5次会议批准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名单在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基础上,增添了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也标志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选定标准,既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正式确定下来,并成为此后历次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挑选准则。[2]

历史意义

播报
编辑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选定对文物保护法令、理念影响深远,其评定程序、标准、“四有”管理模式沿用至今。它集中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序列及特点,也体现了各时期的文化价值观。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评定恰逢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政府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选择也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具有建构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的需求。为确保新文化体系建构新中国政府挑远全国最好的、最合用的历史遗迹并打破了其地域、私有的观念改造为国家的、全民的财产采用绕一的评定程序、挑选标准及保护管理模式,确保了其在新文化建构中的话语权。此外,研究院或学术团体不间断地对大众进行教育、引导及说明,又促进了大众对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的认同。因此,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评定既是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更是洁理、改造旧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过程。此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种制度确立下来,以此实现对社会主义新文化持续不断的建构及强化作用。[2][5]

数据汇总

播报
编辑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为“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石窟寺”“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石刻及其他”“古遗址”“古墓葬”六大类,共180处。其中:“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共计33处;“石窟寺”共计14处;“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共计77处;“石刻及其他”共计11处;“古遗址”共计26处;“古墓葬”共计19处。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省(市、自治区)数据汇总
行政区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石窟寺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石刻及其他
古遗址
古墓葬
北京
4
0
12
0
1
1
18
天津
0
0
1
0
0
0
1
上海
4
0
0
0
0
0
4
重庆
1
2
0
0
0
0
3
黑龙江
0
0
0
0
1
0
1
吉林
0
0
0
0
0
2
2
辽宁
1
0
2
0
0
1
4
河北
1
1
13
1
2
3
21
河南
0
1
7
0
5
0
13
陕西
1
0
5
2
5
7
20
山西
2
1
8
0
2
0
13
山东
0
0
4
0
3
1
8
江苏
2
0
3
2
0
1
8
浙江
0
0
2
0
0
1
3
福建
1
0
2
0
0
0
3
广东
5
0
1
0
0
0
6
安徽
1
0
0
0
0
0
1
江西
3
0
0
0
0
0
3
湖北
1
0
1
0
1
0
3
湖南
2
0
0
1
0
0
3
四川
1
2
6
1
0
1
11
贵州
1
0
0
0
0
0
1
云南
0
1
1
3
1
0
6
甘肃
0
4
1
1
0
0
6
青海
0
0
1
0
0
0
1
内蒙古
0
0
0
0
2
0
2
广西
1
0
0
0
0
0
1
宁夏
0
0
1
0
0
0
1
西藏
1
0
6
0
1
1
9
新疆
0
2
0
0
2
0
4
汇总
33
14
77
11
26
19
180
参考资料:[1]

分省数据

播报
编辑

北京市

北京市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8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东城区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北京大学红楼("五四"运动的纪念地址)
1916年
1958年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明、清
明、清
西城区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明、清
丰台区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卢沟桥(包括宛平县城)
海淀区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真觉寺金刚宝座(五塔寺塔)
房山区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隋、唐、辽、金
古遗址
旧石器时代
昌平区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古墓葬
延庆区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参考资料:[1][3]

天津市

天津市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蓟州区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参考资料:[1][4]

上海市

上海市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4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黄浦区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19年
1920~1921年
1921年
虹口区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52年
参考资料:[1][6]

重庆市

重庆市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3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渝中区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38~1946年
大足区
石窟寺
唐、宋
石窟寺
参考资料:[1][7]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牡丹江市
古遗址
渤海(698~926年)
参考资料:[1][8]

吉林省

吉林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通化市
古墓葬
高句丽(前37~668年)
延边州
古墓葬
渤海(698~926年)
参考资料:[1][9]

辽宁省

辽宁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4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大连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57年
锦州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沈阳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辽阳市
古墓葬
汉至晋
参考资料:[1][10]

河北省

河北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1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保定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42年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定县开元寺塔(料敌塔)
北宋
北齐
古遗址
战国
古墓葬
石家庄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安济桥(大石桥)
永通桥(小石桥)
北宋
秦皇岛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承德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沧州市
石刻及其他
后周
邯郸市
古遗址
战国
石窟寺
东魏、北齐至元
衡水市
古墓葬
北魏至隋
唐山市
古墓葬
参考资料:[1][11]

河南省

河南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3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郑州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东汉
东汉
东汉
北魏
古遗址
东周
开封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祜国寺塔(铁塔)
北宋
洛阳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白马寺(即东汉创建的白马寺旧址)
金至清
石窟寺
北魏至唐
古遗址
东汉至北魏
三门峡市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安阳市
古遗址
参考资料:[1][12]

山西省

山西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3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长治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38年
太原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朔州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忻州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37年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唐至清
大同市
石窟寺
北魏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辽、金
辽、金、清
运城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临汾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元、明
旧石器时代
侯马市
古遗址
东周
参考资料:[1][13]

陕西省

陕西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0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延安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37~1947年
古墓葬
西安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兴教寺塔(包括兴教寺其他建筑)
石刻及其他
汉至近代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汉
古墓葬
咸阳市
古墓葬
西汉
西汉
汉中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汉至宋
铜川市
石刻及其他
隋至明
参考资料:[1][14]

山东省

山东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8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济南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东汉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东魏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济宁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东汉
曲阜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金至清
古遗址
周至汉
古墓葬
东周
淄博市
古遗址
参考资料:[1][15]

江苏省

江苏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8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南京市
古墓葬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29年
苏州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860~1863年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苏州云岩寺塔(包括云岩寺其他建筑)
五代
明、清
石刻及其他
南宋
北宋
参考资料:[1]

浙江省

浙江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3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杭州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南宋
古墓葬
南宋
宁波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北宋
参考资料:[1][16]

福建省

福建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3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龙岩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29年
泉州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安平桥(五里桥)
南宋
参考资料:[1][17]

广东省

广东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6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广州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841年
1911年
1926年
1927年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五代至明
汕尾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27~1928年
参考资料:[1][18]

安徽省

安徽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宣城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38~1941年
参考资料:[1][19]

江西省

江西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3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南昌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27年
井冈山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27~1929年
瑞金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31~1934年
参考资料:[1][20]

湖北省

湖北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3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武汉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11年
十堰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元、明
荆州市
古遗址
东周
参考资料:[1]

湖南省

湖南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3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湘潭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893年
浏阳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27年
湘西州
石刻及其他
五代
参考资料:[1][21]

四川省

四川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1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成都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古墓葬
五代前蜀
甘孜州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泸定桥(红军长途中强夺铁索桥战役的纪念地)
1935年
广元市
石窟寺
唐、宋
达州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东汉
东汉
绵阳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东汉
雅安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东汉
峨眉山市
石刻及其他
宋至明
参考资料:[1][22]

贵州省

贵州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遵义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35年
参考资料:[1][23]

云南省

云南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6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大理州
石窟寺
石钟山石窟(含石钟寺、狮子关、沙登)
南诏、大理(649~1094年)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唐、五代
古遗址
南诏(649~902年)
曲靖市
石刻及其他
东晋
南朝
大理(937~1094年)
参考资料:[1][24]

甘肃省

甘肃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6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敦煌市
石窟寺
北魏至元
酒泉市
石窟寺
北魏至元
天水市
石窟寺
北魏至明
临夏州
石窟寺
北魏至明
嘉峪关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武威市
石刻及其他
西夏(公元1032~1227年)
参考资料:[1][25]

青海省

青海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西宁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参考资料:[1][26]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赤峰市
古遗址
参考资料:[1][27]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贵港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851年
参考资料:[1]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银川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参考资料:[1]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9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拉萨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唐至清
明初至清
日喀则市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904年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明初至清
阿里地区
古遗址
山南市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古墓葬
藏王墓(七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等藏王的墓葬)
参考资料:[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4处)
行政区
门类
名称
时代
阿克苏地区
石窟寺
唐至宋
唐至宋
吐鲁番市
古遗址
高昌(500~640年)
高昌(500~640年)
参考资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