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约翰·济慈

19世纪英国诗人
收藏
0
0
约翰·济慈(英文:John 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19世纪初期英国诗人,浪漫派的主要成员。[1]
1815年就读于伦敦国王大学,1817年开始写作。1818年到1820年,先后完成《伊莎贝拉》《圣艾格尼丝之夜》《海壁朗》《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等作品。1821年2月23日,因肺结核病逝于意大利罗马,享年25岁。[1]
济慈与雪莱拜伦齐名,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2]
中文名
约翰·济慈
外文名
John Keats
别    名
济慈
国    籍
英国
出生地
英国伦敦
出生日期
1795年10月31日
逝世日期
1821年2月23日
毕业院校
英国伦敦国王大学
职    业
诗人
代表作品
《恩狄芒》《夜莺颂》《希腊古瓮颂》
信    仰
基督教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济慈手稿:灿烂星辰
1795年10月31日,约翰·济慈出生于英国伦敦。在埃菲尔德学校,济慈接受了传统正漏炼规教育,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济慈受到师长克拉克的鼓励。年轻的济慈非常钟爱维吉尔,14岁时,他将维吉尔的拉格榜谜丁语长诗《艾涅阿斯纪》翻译成英语。[3]
1810年,济慈被送去当药剂师的学徒。1815年济慈考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但没有一年,济慈便放弃了从医的志愿,而专心于写作诗歌,他早期的作品多是一些仿作。[4]
1816年,他认识了李·亨特、雪莱等诗人,并且受到他们的影响举埋;5月,他在亨特主编的《探究者》上发表了第一首诗作《哦,孤独!如果我和你必须同住》;11月,他便不顾监护人的反对,放弃行医,专门从事写诗创作了,从而走上了弃医从文创作诗档茅懂歌的道路。[3]
约翰·济慈墓碑
1817年3月,在雪莱的帮助下,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诗歌》,该诗集收录了济慈创作的第一首诗《致斯宾塞》,以及其他的十四行诗,该诗集受到一些好评,但也有一些极为苛刻的攻击性评论刊登在当时很有影响力的杂志《Blackwood's magazine》上。济慈没有被吓倒,他在来年的春天付印了新诗集《恩狄芒》。[4]
1818年夏天,济慈前往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旅行,途中得到消息说他的兄弟汤姆得了严重的肺结核,济慈即刻赶回家照顾汤姆;年底,汤姆死了,济慈搬到一个在汉普连榆斯泰德的朋友的房子去住。[5]
1818年,创作了《习承主多鲛人酒店》原文每行七音节;[6]1819年先后出版了《秋颂》《狠心的女郎》《夜莺颂陵洒院》《希腊夜欠记古瓮颂》[6]《倦怠颂》《忧郁颂》《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长诗《恩狄芒》《海壁朗》等。[7]
1820年3月,济慈第一次咳血。1821年2月23日,之后不久,因为迅速恶化的肺结核,病逝于意大利罗马。他的书信,手稿等作品主要都收藏于哈佛大学Hughton图书馆,部分收藏于大英图书馆、位于北伦敦的济慈纪念馆等。[4]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家庭背景
在济慈青少年时期,他的父母便相继去世。他有三个弟弟(其中一个夭折)和一个妹妹,但那种过早失去父母的悲伤始终影响着济慈。[4]
感情
1818年底,济慈迁居至汉普斯泰德的朋友家中,他在那里爱上了邻居——芬妮·布朗。芬妮·布朗是个漂亮、活泼、善良的十八岁少女,有着敏捷、聪明、机智的头脑,她真诚地爱着济慈。次年,济慈与芳妮订婚。但他越来越坏的健康状况和微薄的经济收入使结婚成为不可能,这使他陷于很大的痛苦中。1820年秋天的时候,医生建议他必须住到比较温暖的地方去。济慈在友人的陪伴下,来到罗马。1821年2月,济慈在罗马病逝,芬妮·布朗收到该信息后悲痛欲绝,她为济慈服丧长达7年的时间,直到她去世都一直戴着济慈送给她的订婚戒指。[3][8]
墓志铭
济慈的墓志铭是: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
中文: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这是济慈生前为自己撰写的墓志铭。[9]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作品类型
作品名称
完成时间
怠惰颂
1819年
赛吉颂
1819年
夜莺颂
1819年
希腊古瓮颂
1819年
忧郁颂
1819年
秋颂
1819年[10]
十四行诗
咏和平
1814年
致查特顿
1814年
致拜伦
1814年
写于李·亨特先生出狱之日
1815年
哦,孤独!如果我和你必须同住
1816年
多少诗人把光阴镀成了黄金
1816年
给一位赠我以玫瑰的朋友
1816年
接受李·亨特递过来的桂冠
1816年
致姑娘们—她们见我戴上了桂冠
1816年
对于一个长困在城里的人
1816年
致乔治·济慈
1816年
初读恰普曼译荷马史诗
1816年
刺骨的寒风阵阵,在林中回旋
1816年
一清早送别友人们
1816年
给我的两个弟弟
1816年
致海登(一)
1816年
致海登(二)
1816年
厌于世人的迷信而作
1816年
蝈蝈和蟋蟀
1816年
致柯斯丘什科
1816年
给G.A.W.
1816年
啊!我真爱—在一个美丽的夏夜
1816年
漫长的严冬过去了,愁云惨雾
1817年
写在乔叟的故事《花与叶》的末页上
1817年
初见额尔金石雕有感
1817年
献诗—呈李·亨特先生
1817年
咏大海
1817年
咏勒安得画像
1817年
英国多快乐!我感到由衷满意
1817年
坐下来重读《里亚王》有感
1818年
我恐惧,我可能就要停止呼吸
1818年
给—
1818年
致斯宾塞
1818年
人的季节
1818年
访彭斯墓
1818年
写于彭斯诞生的村舍
1818年
致艾尔萨巨岩
1818年
写于本·尼维斯山巅
1818年
致荷马
1818年
为什么今夜我发笑?没声音画答
1819年
咏梦—读但丁所写保罗和弗兰切
1819年
斯卡故事后
1819年
致睡眠
1819年
咏名声(一)
1819年
咏名声(二)
1819年
如果英诗必须受韵式制约
1819年
致芳妮
1819年
白天消逝了,甜蜜的一切已失去!
1819年[10]
明亮的星
1821年[11]
抒情诗
1814年
睡与诗
1816年
致爱玛
1818年
咏美人鱼酒店
1818年
仙子的歌
1818年
雏菊的歌
1818年
你到哪儿去,德文郡姑娘?
1818年
罗宾汉—给一位朋友
1818年
诗人颂
1818年
幻想
1818年
冷酷的妖女
1819年[10]
叙事诗
恩狄芒
1818年[12]
圣亚尼节前夜
1819年[10]
伊莎贝拉
1819年[7]
拉米亚
1819年[13]
海壁朗
1821年[14]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作者名称
    约翰·济慈
    作品时间
    2009-1
    《夜莺颂》是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诗作。全诗共八节。开始写诗人自己听莺歌而置身瑰丽的幻想境界。继而写纵饮美酒,诗兴大发,凭诗意遐想,随夜莺飘然而去,深夜醉卧花丛,缕缕芳香袭面而来,诗人陶然自乐,心旷神怡,愿就此离别人世。人都有一死,而夜莺的歌却永世不灭。想到此,梦幻结束,重返现实。在济慈看来,他...
  • John Keats: Selected Poems
    作者名称
    约翰·济慈
    When old age shall this generation waste, Thou shalt remain, in the midst of other woe Than ours, a friend to man to whom thou say'st "Beauty is tr...
  • 明亮的星
    作者名称
    约翰·济慈
    作品时间
    2005-1
    70首抒情英诗经典  跨越7个世纪  37位最伟大的英文诗人  谱写最感人肺腑的至爱旋律  从此,璀璨星辰照耀人间天堂 傅浩(1963-),祖籍武汉,生于西安。北京大学英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文系毕业、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

创作特点

播报
编辑

作品思想

爱与美是约翰·济慈毕生的精神追求。约翰·济慈在五篇长篇叙事诗《恩狄芒》、《拉米亚》、《海壁朗》、《圣亚尼节前夕》以及《伊莎贝拉》中表现了对永恒的爱与美的执着追求,代表着济慈诗歌的艺术成就。这五首长诗不仅在济慈全部诗歌创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且与同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相比,济慈长诗展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风貌。虽然济慈短暂的一生中充满了“疲劳、热病和焦躁”,但他仍旧在长诗中构筑了一个爱与美交织的世界。
一、济慈笔下的爱:首先表现为对浪漫爱情的描写和追求。济慈诗歌中的爱还可以理解为,对人类普遍精神困境的关注和思考。
二、关于“美”的实质含义,济慈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并没有做出明确而细致的阐述。也许与柏拉图理解的美相似,济慈长诗中的美是一种“涵盖一切、统摄一切的最高理念”。这个美的概念既包括艺术作品,也包括人的行为思想;美既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
总结:济慈在长诗中建构了一个爱与美的世界,这使他能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艰难现实。济慈自幼失去父母,长大后三弟不幸早夭,妹妹寄居别处郁郁寡欢,二弟移民美洲生存维艰,济慈自己在照顾弟弟时感染肺病,诗集出版后遭受到批评家的恶意攻击,纷至沓来的磨难损害了济慈的身心健康,最终在贫病交加中英年早逝。然而,济慈面对现实中的苦难并没有放弃对爱与美的追求,正是现实中的痛苦促使他用艺术的方式去追寻爱与美,因此可以说,苦难人生是他诗思的催化剂,促使济慈在诗歌艺术当中建造了一个爱与美交织的艺术世界。[15]

创作手法

济慈的作品中直接对生活中的冲突予以了表现,作者没有只顾着诉说自己的烦恼,而是将自己所处的那个充斥“疲劳、热病和焦躁”的世界表现在读者面前。作者怀着愤懑的情绪,勾勒出一卷萧索而悲凉的画面。世间的哀伤和夜莺的快乐构成了一组鲜明的对比,强有力地衬托出作者赞扬这永恒美的主旨,展现出他的人文倾向与观点。在其作品里,现实和理想交相融合,构成了他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济慈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美,他任凭自己的想象在神秘中追寻,所以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忘记自己应对整个社会负起的责任。济慈的很多作品都对生活中的惨剧予以深刻的表现,他痛斥社会,力图显现人性中恶的一面,表现出那个时期真实存在的悲剧。
在他早期的诗作《致乔治·济慈》《咏和平》中就有对现实的描写;在其中后期的作品《恩狄芒》《拉米亚》等,这种现实感就更加明显了。特别是在《夜莺颂》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现实中的冲突与悲痛。该部作品里,济慈一开始描写主人公身处的洋溢着欢歌笑语的精彩世界。夜莺在大自然中无牵无挂快乐鸣叫,将生活的美妙用委婉的歌声来表达。听到鸟儿的歌唱,主人公一开始是喜出望外的心情,紧接着悲从中来。他被病魔折磨得苦不堪言,听到了夜莺快乐的歌唱,对比自己的处境难免心生悲伤。
在他的创作初期,《睡与诗》是其成功的作品之一。他凭借深刻的观察与极富深度的思考,展现出睡梦和写作这两者之间冲突又相关的关系。睡梦是人类大脑处在不受控制的状态,而创作诗歌是人有意识的高阶模式;这两者完全不同,看上去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济慈从独特的角度把这两者当成是艺术创作中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在他看来,在睡梦中的想象力是超乎寻常的,可以当成诗歌来看。
在后期作品中,尤其是杰出的六篇“颂体诗”,将济慈的哲理观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忧郁颂》就是其中的一部。济慈用精辟独到的评论以及各种文学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感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诗篇中,让整部作品独具韵味,意蕴连绵,发人深省;在作品的末尾,他留下了与众不同而动人心弦的金玉良言:她与“美”共处——那注定凋零的“美”。作者运用拟人的方式,将“美”“欢愉”和“欣慰”这三种个性表现得活灵活现,使人赞叹不已;“欢愉”总会向人们作出一副告别的模样,和悲伤同存;“欣慰”和悲痛同存,所以“痛苦的欣然”。作者更进一步展现了人生的双重性——沉郁和快乐两者相依相存,只有一直努力地追寻美满幸福,同时具有不畏艰险的勇气与力量,才可以真正体悟到生活的真义。虽然该作品的结局带有悲观色彩——带着勇气去尝试“欢乐果”的人最后变成了“忧郁”的另一类人,但读者仍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苦心:人的一生为什么如此珍贵,就是因为快乐和悲痛是同时存在,彼此不分的。[16]

作品形式

济慈
济慈的作品极富哲理色彩,作者运用自身智慧及对人生刻骨的观察与思索之后得出的见解。济慈一生都在努力实验诗体创新与改良,希望诗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能够完美融合,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佳作。所以在他创作的时候,他一定会挑选与内容相符的创作形式,力求形式与内容的结合能表现出他的思想。十四行诗是他创作初期经常使用的一类形式。这种诗体分为前八行与后六行,以此表现截然不同的看法。济慈创作的《明亮的星》就是采用这种诗体,诗歌的境界高深,立意深沉,两种看法比对明显,可以称之为十四行诗中的杰出佳作。
济慈特别看重诗歌形式,他精心改良,采取与内容相符的诗歌形式。比如《冷酷的妖女》中,他采用了中世纪民谣的形式,他将每节的末行进行简化,促使作品的节奏变得更快,让诗歌的韵律更为动听,而且短句里隐含了蜿蜒波折的意义,重点展现出了作品里妖女的狡诈与骑士的悲惨,这和诗歌沉郁,悲凉的气氛相符。在《阿格尼斯节前夜》中,他将每节的末行增加了数字,使得整部作品节拍表现缓慢而有力,诗作的叙述与描景变得深沉而精致,展现出了多角度的生活场景。
济慈在不断创新后,开拓了抒情诗的表现形式,除了借景抒情,还有即事抒情及咏物抒情。前者在其叙事诗中较为常见的。在《伊莎贝拉》中,就有很多即事抒情的篇章。比如第三十节讲述了主人公在爱人被杀害以后的悲痛情景。作者对这些内容的描述极富冲击力,借此表达了他对世间罪孽的深恶痛绝以及对贫苦百姓的深刻同情。尽管他创作的咏物诗十分少见,但该类诗歌在他的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包括《希腊古瓮颂》。该作品不但描写了古瓮的外形特征,还着力表现雕刻在上面的画作,济慈将咏物、写景、抒情都融会于一体,促使整部作品彰显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16]

人物影响

播报
编辑
济慈在《希腊古瓮颂》中提出了“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个命题,对后世抒情诗的创作影响较大。[17]
济慈对英国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的文学有着影响,他从三个方面影响了众多的的诗人和艺术家:丰富的感官描写,舒适恬静地表现中世纪的理想,有关艺术和思想,或思想和世俗的悖论。深受济慈影响的诗人和艺术家主要有:浪漫派诗人托马斯·胡德,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艾尔弗雷德·丁尼森,前拉斐尔派诗人和画家D·G·罗塞蒂象征派诗人W·B·叶芝以及死于一战的年轻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等。济慈为他们的诗歌提供了创作灵感、写诗的技巧、故事内容和主题风格。[18]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英国诗人珀西·比西·雪莱:他本是“美”的一部分,而这“美”啊,曾经被他体现得更加可爱。
黎巴嫩作家纪·哈·纪伯伦:济慈应说,此地长眠者,他的声名是用火铸写在天空。[9]
中国作家屠岸:如果天以借年,他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是难以预料的。但是人们公认,当他二十四岁停笔时,他对诗坛的贡献已大大超越了同一年龄的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9]
美国作家丹尼尔·S·伯特:除弥尔顿外,没有其他英国诗人对后来人产生过像济慈这样深刻的影响。[11]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济慈故居
伦敦的济慈故居位于西北部汉普斯泰德区,在济慈的时代还是偏僻的郊区乡村,附近是丛林和草地。济慈在这里住过一个不太长的时期。1818年12月,济慈的弟弟汤姆死于肺结核,他的好友布朗把他接到自己家中同住,这就是现在的济慈故居。济慈一度离开此宅,后又住入,直到1820年9月他赴意大利为止。在这里,他写出了他最主要的作品,《圣亚尼节前夕》《海壁朗》等。[19]
主要作品
济慈的书信、手稿等作品,主要都收藏于哈佛大学Hughton图书馆,部分收藏于大英图书馆、位于北伦敦的济慈纪念馆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