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郑和下西洋

2009年罗嘉良主演的古装传记电视剧
展开13个同名词条
中国59 集
收藏
0
0
《郑和下西洋》是中央电视台出品[23],由朱苏进担任编剧,马骁执导,罗嘉良唐国强杜雨露于小慧等主演的古装传记电视剧[17]
该剧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特别拍摄,讲述了大明洪武年间,少年马和从云南被征入宫为太监,分到燕王府当随从。燕王朱棣胸有大志,在守边岁月中经受了磨炼,尤其结识高僧姚广孝后,更是开阔了胸襟。他与父皇朱元璋的海禁政策越来越不合拍[21][25]
2009年3月25日在央视八套播出[24]。该剧开播首周CSM12城市电视剧收视率最高达到了1.47[26]
导演
马骁[17]
中文名
郑和下西洋[17]
别名
大航海[17]
作品类型
传记 / 历史 / 古装[17]
图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郑和下西洋[17]
别    名
大航海[17]
作品类型
传记 / 历史 / 古装[17]
语    言
普通话[17]
主    演
罗嘉良[17]唐国强[17]杜雨露[17]于小慧[17]
制片地区
中国[17]
导    演
马骁[17]
编    剧
朱苏进[17]马晓[22]吴龙海[21]
制片人
黄海涛[22]
李丹丹[22]
出品公司
中央电视台、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上海海域文化影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3]
首播时间
2009年3月25日[24]
首播电视台
央视八套
网络播放平台
腾讯视频[18]优酷[19]爱奇艺[20]
播出状态
已完结[17]
集    数
59 集[17]
每集时长
43 分钟[17]
出品人
朱彤[22]吴龙海[22]
主题曲
《大航海》[23]

剧情简介

播报
编辑
大明洪武年间,少年马和从云南被征入宫为太监,分到燕王府当随从。燕王朱棣胸有大志,在守边岁月中经受了磨炼,尤其结识高僧姚广孝后,更是开阔了胸襟。他与父皇朱元璋的海禁政策越来越不合拍。在跟随朱归垫备盛胶霉炼棣守卫北平和边陲的日子里,马和逐步成长起来,其良好的素质,为以后的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
皇长孙朱允炆君临天下,为巩固皇权开始削藩,燕王朱棣首当其冲。为了生存,朱棣被迫装疯,饱受屈辱。郑和的结拜姐姐宋莲芯,也被奸臣所谋。朱棣在绝境中毅然率领八百壮士起兵,展开了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战争中,马和与姚广孝、张玉等人一样功勋卓著,尤其在郑村坝一役,他奋勇救朱棣于危难,从此更被燕王视为心腹。
朱棣登基后,为洗清自己的“篡逆”之名,决心直追汉武唐宗,开创一代盛世。登基之初,他赐马和姓“郑”,随之,悄然改变朱元璋的禁海国策,任命35岁的郑和为统率大明宝船队下西洋的钦差总兵官。
永乐三年7月11日,郑和率二万七千八百余人,从南京、太仓一带至福建长乐太平港扬帆出海。郑和宝船带领着庞大的大明船队,从此开始长达28年的海外宣扬国威和寻求贸易的远航。
朱棣是大航海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从船队出海的郑和下西洋第一天起,他就在陆地上指挥、控制和支持着这一伟大的航程。他下令在江浙、福建、广东、湖北一带造船,并在全国范围扩大瓷器、丝绸、茶叶等出口货物的生产。同时,借大航海之机实施永乐盛世,开始编纂《永乐大典》,疏浚京杭大运河。他还与姚广孝微服私访,恢复生产,与民休息。徐皇后也励行节俭,并抱病亲身劝桑。从而,使国家迅速实现了复兴,为下西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
郑和率船队第一次下西洋,恢复了明王朝对南洋诸岛的管辖,命名了景弘岛、永乐群岛等。此间,郑和船队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打击大海盗陈祖义。此人在南洋地区多年为非作歹,无人治服,致使大明与南洋航道不通。郑和率船队与其斗智斗勇,终于为南洋各国除了一害。大明宝船队在访问了南洋和南亚的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古里、旧港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均推行和平外交,迅速发展了大明王朝在海外的影响,尤其和当时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南部海域地区的人旋邀民,结成了无比亲密的关系。
船队归来时,朱棣并没有被胜利所陶醉。他的目光不再是停留在“宣扬国威”或暗中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而是决心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支撑起一个前无古人的大航海事业。这样一来,从皇上到百姓的观念都已转变,使商品经济的萌芽加快发生了。那个时代,海上航行的实力,实际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海船的鼎盛,又象征着国家的富强、技术的发达,文化的进步。随着郑和船队走向海外世界,这位君王不仅追求“四海宾服,万邦来朝”的目标,而且,一心想开辟唐宋以来出现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广符霉芝泛传播到东南亚和亚非大陆。在此基础上,朱棣还开始了一系列更大的手笔。其中之一即决定将北平改为北京,下令大规模营建新的京城,包括今天的故宫,基本上还是明初打下的基础。
朱棣让郑和在与西洋诸国交往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德服人,不恃强凌弱。经济上则厚往薄来,给予各国诸多好处,树立了泱泱大国的风范。在当时的世界上,大明船队很好地发挥了一个大国维护地区和平的作用。郑和在此期间,率领船队在寻全婶马六甲和忽鲁谟斯等国建立了货栈,与阿拉伯人、波斯人、欧洲人广泛展开贸易。锡兰国篡位者亚烈苦奈儿背信弃义,想劫持大明船队,郑和出于无奈被迫还击,但他始终坚持“自古知兵非好战”的信条,以智慧和宽容,正义与威力,来化解两国之间的危机。徐皇后的病逝,使朱棣伤心欲绝。好在大明船队再次航海归来,特别是郑和将桀骜不逊的亚烈苦奈儿押来大明,听候皇上裁决其生死时,朱棣以中华文明来处置此案,最终感化了这个凶暴的国王。郑和越是走向未知,朱棣就越激起万丈雄心。他不满足于已知领域,想让郑和把船队带到更远的地方,去穷尽整个世界。
姚广孝以年迈之躯,汗寒向朱棣陈述自己的看法,多国使者对郑和芝霉及船队的肯定,尤其永乐朝和海外这些国家友好往来的铁一般事实,让朱棣又一次猛醒过来,他排斥了种种攻击,重新让郑和回到船队,踏上了遥远的非洲东岸之行。此次,郑和率船队完成了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历史性跨越,与非洲各国建立起牢固的友好关系。朱棣多次亲自率兵征讨漠北,解除了北方最后的军事威胁。此时,实现了大明对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的完整管辖,奠定了中华民族宽阔的疆域版图。在凯旋途中,他病情加重。临死前,他仍然牵挂着身在海外的郑和船队。
郑和船队返航归来,朱棣已病逝于漠北返程途中。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果然马上重施海禁。朱高炽放出了一直反对下西洋的户部尚书夏原吉,罢撤下西洋的一切活动。郑和改职为南京守备,带领船队官兵负责修建大报恩寺。期间,郑和被人视做祸国殃民的“国贼”,特别是他从海外带入的新奇见解与知识,更为传统观念所不容!珍贵无比的《航海日志》,也被当做妖言罪证焚毁,水师与海船尽遭裁撤。凶险莫测的命运,令郑和痛苦欲绝,他深感“帝王不可信,亲人不可期,荣辱不可计”,欲饮恨自尽。
这时,朱高炽却突然病逝,年轻的朱瞻基即位。宣德帝发现祖父永乐朝轰轰烈烈的朝贡贸易,已经销声匿迹,阿戏拜前来谨见中国皇帝的外国使臣也大大减少,并且海上又开始不宁静了。他领悟到下西洋的重要之所在,力图恢复朱棣时代的鼎盛,于是下旨重用已经六十多岁的郑和,让他和王景弘一道,继续接掌宝船队,重建水师,再度巡洋。
宣德六年,郑和率领二万七千人,开始了第七次下西洋。这是郑和最后一次出洋。他访问了二十多个国家,让各国重新看到了明王朝的威望,恢复和建立了相互友好关系和贸易。这次航程,郑和感到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他想率领船队访遍西洋诸国,便分出若干船队,由副使们分头率领,到一些国家去宣诏和贸易。
最后的航行中,郑和的愿望是要越过“风暴角”,从海上去寻找大西洋和欧洲陆地。他不顾朝廷命令,率船队主力驰入南半球,他试图穿越新大洋,接触神秘的西方世界。但是,在距好望角近在咫尺的地方,郑和被朝廷力阻回国。他已经快油枯灯尽,终于病逝于归途。[1]

分集剧情

播报
编辑
    第1集
      15世纪初,中国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大航海时代,将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播到亚非30多个国家,完成这一伟大创造的人,是明朝的郑和,站在他身后的是永乐皇帝朱棣。1433年,正当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完成之时,反对者借机捣乱。郑和不甘认命,想在有生之年再现先帝朱棣的宏愿。但当朝皇帝朱瞻基也下旨让船队返航。时光倒回郑和的少年时代。1381年,铁平将军奉洪武皇帝之令,从云南、贵州、广西等地遴选农家少年进宫为太监。少年马和被抓,企图逃生,未获成功,且遭车拖惩罚。漠北,年青的燕王朱棣率兵征讨前元残部,把对手打得落花流水。为保持边疆和平,朱棣单枪匹马来到敌军阵前,晓之以情,动之以礼,不战而屈人之兵,说服太尉阿里不花归降明朝。这时,报信人送来消息,其母马皇后病故。马和大难不死,被阉割成太监。在马皇后的灵堂前,当朝红人方孝孺、齐泰质问朱棣,为何远在漠北,却如此之快来到南京。奇僧道衍(姚广孝)机敏相助,帮助朱棣摆脱了困境。

    第2集
      朱棣按捺不住,又派心腹南轩公、张玉寻找姚广孝。皇上赏赐燕王遴选来的小太监,燕王妃惟独看中了少年老成,宠辱不惊的少年马和。姚广孝与朱棣见面,两个胸怀天下的英雄惺惺相惜。朱棣守边北平,豪气万丈,更对海禁等国策持不同看法。这让姚广孝慧眼识英雄,他甘愿出山相助。徐王妃回到北平燕王府,马和以其聪明机智一眼被朱棣看上,从此留在身边。为节制朱棣,皇上派胡诚到北平任布政使。朱棣对父皇与太子党的用心难以猜测。南轩公教王子朱高炽、朱高煦识天相。两位王子都心不在焉,侍立一旁的马和反倒专心致志地听南轩公讲述星座知识。姚广孝来到北平,即成为朱棣的军师。今天,朱棣到玉明寺拜见和尚,坦诚对新来的布政使有疑,而姚广孝倒认为这是福不是祸。朱棣听从姚广孝的计谋,采取宽容的做法,竭力保护部属不受“胡惟庸、蓝玉”两案的牵连,顺手将那些桀骜不逊的将领们收归旗下。正当燕王为受到皇上的嘉赏而高兴之时,又传来圣旨,要将其属下南轩公调京,另有任用。朱棣知晓这是东宫出的主意,要挖他的能人。二王子朱高煦想教训胡诚惹出大祸,反而嫁祸马和。徐王妃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利用此机会整顿家风。马和勇于冒死救主,忠心不二的精神,得到朱棣与徐王妃的奖赏。

    第3集
      徐王妃收留罪将之女宋莲芯为义女。姚广孝对马和一番教训,甚为赏识,当面向燕王要人,收此子为徒。这是一堂人生之课,姚广孝告诫马和,宦官不但要做人,而且要做个人上之人。朱棣同王妃正在谈论岳父徐达的近况,小姨子徐妙锦赶来告知父亲已归天了。妙锦痛斥皇上加害于其父,也迁怒朱棣。八年后的马和,已锻炼成材,成为燕王的心腹。朱棣此次进京,因坚持自己的主张要造大船,建水师,还要到海上去打倭寇。表面上得到皇帝的赞扬,赐他一本《祖训录》,实际意思是警示祖宗之法不可改。燕王失宠了。马和告诉宋莲芯天方是一个神住的地方。他一直有个信念,长大一定要像父祖那样去海外看看。徐达死后,朱棣执掌北方军务。军营有人闹事,朱棣要处理为首者,姚广孝认为稳则消灾,激能生变。紧要关头,朱棣忍痛拿自己的爱将张玉开刀,在众将面前树起权威,让三十万将士同舟共济,如同一体。

    第4集
      齐泰等上书,奏请削藩,朱棣、姚广孝分析皇上的态度认为尚在权衡利弊。家丁刘业报告马和与宋莲芯偷情,接着便传来莲芯跳井的消息。姚广孝提议杀了小人刘业。太子朱标病逝,朱棣悲痛不已。朱棣在灵堂里与马和聊天,问他有朝一日想不想去天方朝圣,马和做了肯定的回答。面对突然变故,几位将军急于要见朱棣,可都被打发走了。马和把燕王的情况告诉师父,姚广孝认为火候没到,务必给下一剂猛药。胡诚认为朱棣有叛逆之心,琢磨如何为东宫立下首功。朱棣向姚广孝讨教以静制动的办法。姚广孝要殿下即刻进京面见圣上,请辞军权,放弃燕地。主动领取禁海事务,修建海边卫所,以燕地赌天下。胡诚接到太子党的密件,要他将北平的情况三日一报。

    第5集
      秦王、晋王密约燕王共同反对太子党。朱棣一时不知如何才好。幕僚禀报朱棣收下二王密信。胡诚一心想要巴结东宫,便提前进京。姚广孝告诉朱棣,燕王府的白布是他让送的;调集大军、替换将校,也是他授意张玉干的!他想做的就是代天行道,想要的正是一位敢于进取、敢于开创的盛世君王。他希望燕王当机立断,早下决心,争取太子之位。马和也劝燕王千万不能坐以待毙。这些建议,皆遭燕王否决。宁王派人送给燕王两百斤茯苓。朱棣感到意味无穷。胡诚拜见皇长孙朱允炆,出卖了朱棣,并得知天机。齐泰要胡诚回北平后,透露假情给朱棣:说皇上已秘密立储,此人就是燕王。马和去见师父,告诉姚广孝圣旨已下,这一定跟立储有关。姚广孝断定,储君必然不是燕王。皇上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储君之位已定。胡诚要求普天同庆,家家户户必须放鞭炮,挂灯笼。燕王府的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与胡诚的手下闹起纠纷,马和只得出面调解。

[以上资料参考[2]]

演职员表

播报
编辑

演员表

罗嘉良 饰 郑和
配音  芒莱
备注  三宝太监
唐国强 饰 朱棣
配音  原音
备注  朱元璋第四子,后发起“靖难之役”夺得皇位
杜雨露 饰 姚广孝
配音  原音
备注  朱棣谋士,法名道衍,靖难之役主要策划者,人称“黑衣宰相”
于小慧 饰 徐皇后
配音  晏积瑄
备注  徐达之女,朱棣正妻,明成祖仁孝皇后
余小雪 饰 宋莲芯
配音  金雁
备注  罪将之女,后被徐皇后收为义女
孙强 饰 吴宣
配音  宣晓鸣
备注  建文朝水师提督,倒戈朱棣,后担任郑和船队副使
张浩 饰 夏原吉
配音  茅菁
备注  永乐朝大臣,为人正直、清廉
章劼 饰 朱高炽
配音  陈浩
备注  朱棣长子,后被封为太子,明仁宗
杨帆 饰 朱高煦
配音  金永钢
备注  朱棣次子,汉王
李大光 饰 王景弘
配音  张震
备注  郑和好友
白玉娟 饰 徐妙锦
配音  李世荣
备注  徐皇后妹妹
董子武 饰 南轩公
配音  赵述仁
备注  燕王府军师,博学多才,曾教授郑和
李淇 饰 朱权
配音  李智伟
备注  宁王
蒋昌义 饰 解缙
配音  孙佳禾
备注  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后被冻死在雪中
马骏 饰 铁平
配音  郭政建
备注  明初老将,忠于明太祖
吕一丁 饰 施进卿
配音  -
备注  南洋商人
侯祥玲 饰 陈祖义
配音  姜广涛
备注  海上巨盗
李士才 饰 王忠
配音  张磊
备注  太监总管
钱学格 饰 方孝孺
配音  李立宏
备注  明朝大儒,被朱棣诛灭十族
张玉善 饰 齐泰
配音  白马
严洪智 饰 张玉
配音  张磊
备注  靖难名将
刘海涛 饰 朱能
配音  -
贾维 饰 邱福
配音  -
备注  朱棣大将
董丹军 饰 裘广德
配音  -
蔺达诺 饰 朱允炆
配音  姜广涛
备注  建文帝,朱棣攻进南京后不知所踪
谢震伟 饰 朱瞻基
配音  赵毅
备注  朱高炽长子,皇太孙,明宣宗
刚立民 饰 胡诚
配音  宣晓鸣
林坚 饰 宋天
配音  姜广涛
马庭俊 饰 柳如明
配音  -
李婉僮 饰 女酋长
配音  金雁
备注  莎娜尔
杜剑 饰 麻那王子
配音  -
陈伟榕 饰 亚烈苦柰儿
配音  -

职员表

出品人
朱彤吴龙海
制作人
李济昌黄海涛李丹丹
监制
傅思周莉
导演
马骁刘海涛
编剧
摄影
强军
剪辑
洪梅
道具
刘晓刚 梁辉 宋华程
美术设计
那树峰
展开
[以上资料参考[3]]

角色介绍

播报
编辑
  • 郑和
    演员
    罗嘉良
    配音
    -
    12岁的郑和被净身送往京城,燕王朱棣举兵用武力夺得皇权。郑和成为朱棣的得力助手,并将朱棣下西洋的构思变为现实:消灭海盗陈祖义,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想穿越大西洋,但因航线有误等原因最终失败。
  • 朱棣
    演员
    唐国强
    配音
    -
    朱棣开元登基后,为洗清自己的“篡逆”之名,决心直追汉武唐宗,开创一代盛世。登基之初,他赐马和姓“郑”,随之,悄然改变朱元璋的禁海国策,任命35岁的郑和为统率大明宝船队下西洋的钦差总兵官。他是大航海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从船队出海的第一天起,他就在陆地上指挥、控制和支持着这一伟大的航程。
  • 道衍
    演员
    杜雨露
    配音
    -
    本名姚广孝,元至正十二年出家为僧,法名道衍,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朱元璋选高僧侍诸王,为已故马皇后诵经荐福。经人举荐成为燕王朱棣的重要谋士,随燕王朱棣至北平住持大庆寿寺。从此经常出入燕王府,参与夺位密谋,成为朱棣的重要谋士。
  • 徐皇后
    演员
    于小慧
    配音
    -
    徐皇后做为妻子,在朱棣竭力为自己“正名”的时候,她也倾尽全力帮助丈夫。她饱读书史,帮丈夫朱棣撰写了声言丈夫“君权天授”的经书序言。她还编写了《内训》二十篇,《劝善书》一部,并都颁行天下。这些文字旨在推行针对女性的教育,并倡导修德劝善,为自己更为丈夫赢取民心,制造声势。
  • 陈祖义
    演员
    侯祥玲
    配音
    -
    青年才俊,有识、有才之士,风流倜傥,但他不该有把小岛变成小国、自己当君主的野心。朱棣知道他的野心后,把他召回皇宫问话,他在朱棣面前依然很有个性,和皇上唇枪舌战,最后招来杀身之祸。
  • 宋莲芯
    演员
    余小雪
    配音
    -
    罪将之女,徐王妃将其收为义女,与马和一起长大。为报答徐王妃早年的救命之恩,不得委身于胡诚。胡诚死后回到马和身边。
展开全部
[以上资料参考[4-7]]

幕后花絮

播报
编辑
  1. 1.
    罗嘉良称由于这部戏是在北京、海南拍摄,一个冷一个热气候差异很大,而且拍摄周期很紧,导演要求盒饭必须在3分钟之内吃完,然后就接着拍。[8]
  2. 2.
    其中有一场是拍唐国强扮演的永乐帝跳下水抓鱼的戏,从水池子上来的时候唐国强的脸都是青紫的,而到了海南又酷热难耐。[9]
  3. 3.
    这次在《郑和下西洋》中,是唐国强第33次饰演皇帝了。[10]
  4. 4.
    有一次在横店明清宫苑拍朱棣醉酒杀人的戏,拍摄前马骁找到唐国强,告诉他可以让化妆师化成醉酒的样子。但唐国强认为这样不真实,于是让助理临时去横店好乐多超市买来一瓶二锅头,喝了半瓶,等酒劲上来后才开始拍摄。[11]

穿帮镜头

  1. 1.
    郑和在对建文帝汇报胡诚的恶行时,建文帝身后大殿的匾额上赫然是一行汉字和一行满文。
  2. 2.
    剧中,道衍大师说“当年太祖仓促立朱允炆为太子”,太祖指的是朱元璋,朱允炆是他的孙子,称为太子,可差着辈份呢。[12]

幕后制作

播报
编辑

创作背景

该剧是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而特别拍摄的,《郑和下西洋》自1999年开始筹划,到2009年正式播出足足10年时间,真是“十年磨一剑”。[11][13]

拍摄过程

该剧的前期摄制达7个多月,从北京、河北、无锡、横店一直拍到海南岛。[13]
该剧先后辗转北京、无锡、琼海等地进行拍摄,海戏部分主要在琼海完成,在文昌市会文镇新村海滩进行了部分外景拍摄任务。
为重现郑和航海之旅,剧组在海南琼海一个三面临海的海域,搭了一艘75米长、28米宽的大船,在海湾实地拍摄。[14]

播出信息

播报
编辑
播出时间
播出平台
2009年3月25日
央视八套[15]

剧集评价

播报
编辑
剧中并未仅仅将故事起点定位于航海史上的“第一次下西洋”,而是将叙事的时间原点与意义原点错位,将1381年少年郑和被遴选进宫作为故事的起点,写了燕王征讨漠北、建文削藩、靖难之役等重大历史事件,既增强了此剧历史厚重感,也透出一种“最是无情帝王家”的历史沧桑感。该剧人物设置合理,人物性格鲜明。《郑和下西洋》高明之处就在于无论多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设置始终以郑和为轴。即使其他人物的“戏份”远远多于郑和,但是,起到“穿针引线”的关键行动角色始终是郑和。郑和的每一步行动都与重大历史相勾连,也处理好了“朱棣”这一个极易喧宾夺主的人物戏份。(人民网评)[16]
《郑和下西洋》以郑和的成长过程为主线,描写了1405年至1433年大明船队七下西洋,把中华文化传遍亚非各地的故事。同时,也突出了永乐皇帝朱棣为何起兵靖难,并决策派出大明船队巡视世界的背景。剧中场景制作场面与景象都非常逼真。剧中不仅再现了明朝的航海技术,还包括郑和船队如何穿越印度洋,如何闯过大洋上的狂风暴雨,还有打击海盗的激烈海战场面。(网易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