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位于河南省济源市东北16公里的五龙口镇沁河出山口,古称“枋口堰”“方口”(唐代习惯称为秦渠,宋代称为古枋口,明代弘治时则称为“广济渠”“枋口堰”),是我国古代遗留的古水利工程遗址。五龙口古水利设施始开于秦朝,其后历代王朝都有重新开凿、完善和疏浚。[1][2-3]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是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特色鲜明的建筑工程、技术工程。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采用“暗渠”达到“隔山取水”的水利工程,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利用“水流弯道”原理取水的水利工程。它在较大程度上造就了河朔地区发达的农耕业,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现存广利渠、永利渠、广济渠、大利渠、小利渠、甘霖渠、广惠渠七条渠首遗迹和大量的碑碣题刻、古代建筑等。[1][2]
2013年3月5日,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8]
中文名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
地理位置
中国河南省济源市东北16公里的沁水
所处时代
秦至清
保护级别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    号
7-1159-3-457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综述

秦始皇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河南济源五龙口水利设施开凳肯始建设。[2-3]
对于五龙口水利设施工程,唐代中叶习惯地称为秦渠,宋代称之为古枋口,明代弘治时则称为“广济渠”“枋口堰”等。[3]
明朝时期,修成五条道灌渠,形成一个庞大的水利体系,五龙口水利设施整体工程完成轿凳。[2-3]
清代怀庆知府沈荣昌和布颜、济源县令荇芳都曾对五龙口水利设施的一些渠道进行了重修,灌溉范围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布颜主政疏通利丰、广济、永利三渠后,利丰渠能灌田2200余顷,广济渠能灌田5000余顷,永利渠也能灌田300余顷。[3]
1958年,国家号召大兴水利,人民政府对灌区古渠系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和配套,将明代的利丰、永利、广济三渠合并成广利总干渠,踏促脚加上广惠干渠、新利支渠(位于沁河南岸),有三个取水口引水。因引水渠名称中多含有“广”“利”二字,故将五龙口定名为“广利灌区”。[15]
时至今日,五龙口水利设施整个引水灌溉工程保存有永利、广济、广利、大兴利、小兴利、甘霖、广惠共七座渠首遗迹,其中永利、广济、大兴利、小兴利、广惠五座渠首为明代工程遗迹,甘霖渠首为清代工程遗迹,现在的广利渠首为1958年在明代利丰渠首基础上改建的现代引水灌溉枢纽工程。[14]

大事年表

221年

秦枋口堰创开,五龙口水利设施开始建设

225年

三国时期,河内典农司马孚奉诏重修枋口堰

三国曹魏黄初六年(225年),河内典农司马孚奉诏重修枋口堰,将木门改建为石门。自此,枋口堰成为永久性水利工程。
590年

隋朝时期,卢贲修葺枋口堰、修建新渠,开创了引沁分渠的先例

隋开皇十年(590年)前后,怀州刺史卢贲修葺枋口堰、修建利民渠与温润渠,开创了引沁分渠的先例。
831年

唐朝时期,河阳节度使温造大规模开浚古枋口堰

河阳节度使温造修治枋口堰,扩长渠道,大规模开浚古枋口堰。
展开全部

广利渠首

广利渠首最初为秦渠枋口堰,于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台设射年(公元前221年)开始建设,在整个水利设施中开凿时间最早。渠首因“以枋木为门以备蓄泄”,故名枋口堰,也称方口或水利秦渠。[1][2-3]秦时的枋口堰工艺简单,没有任何控制设施,虽然见效快却浪费水,而且木桩在水里浸泡时间长了很容易腐烂。[15]
东汉安帝元初二年(115年),朝廷敕令河内郡“修理旧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畴。”[1]
三国曹魏黄初六年(225年),河内举牛订主典农司马孚奉诏重修枋口堰,并建议将木门改建为石门,奏称:“若天旸旱,增堰进水;若天霖雨,陂泽充溢,则闭枋断水,空渠衍涝,足以成河,云雨由人,经国之谋,暂劳永逸”。得到魏文帝的批准后,司马孚组织工匠,“夹岸累石,结以为门,用代木枋”,并后世所遵循。整个工程先后投入役工四万余人,历时两年。枋口堰成为永久性水利工程,增强了抵御洪水的能力。[2-3][12]
隋开皇十年(590年)前后,怀州刺史卢贲修葺枋口堰、修建利民渠与温润渠[12][15]开创了引沁分渠的先例,大大扩展了灌溉面积。[15]
唐宝历元年(825年),河阳节度使崔弘礼“治河内秦渠,灌田千顷”。[8]
唐太和五年(831年),河阳节度使温造修治枋口堰,扩长渠道,大规模开浚古枋口堰[1][7]灌溉面积增至济源、河内、温县、武陟农田五千顷。[15]
唐朝时期,枋口堰改称“广济渠”。[15-16]
北宋时,枋口堰遭毁坏。[17]
元朝时期,枋口堰被广济渠所取代。[17]
如今的广利渠首[4]
1958年,国家号召大兴水利,将明代的利丰、永利、广济三渠,合并成了新的广利总干渠,泽被济源、焦作等地,利丰洞、广济洞渠首等则逐渐废弃。[2-3]

永利渠首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河内知县袁应泰与济源知县史纪言相约开凿永利渠首。[1]
清嘉庆八年(1803年),永利渠首上沿山体凿建三公祠,这是为纪念明朝时期济源三任知县史纪言、石应嵩、涂应选建永利渠有功而开凿的石窟。[2-3]
1958年,明代的利丰、永利、广济三渠合并成了新的广利总干渠,利丰洞、广济洞渠首等则逐渐废弃。[2-3]

广济渠首

唐朝时期,就有“广济渠”的名称。[16]
元中统二年(1261年),河渠提举王允中、大使杨端仁奉旨把长期毁坏的石门改建,重定名为广济渠[16],“引水石斗门桥,高二丈,长十步,阔六步”。同时在渠首下游附近用毛石砌成永久性拦河滚水坝,“石堰长一百余步,阔三十余步,高一丈三尺”在北岸开挖溢洪道“减水河”,形成有坝取水工程。广济渠经济源、河内、河阳、温、武陟村坊四百六十三处,灌溉田地三千余顷。由于未设冲沙闸,而且没能调节上游来水流量,遇特大洪水引水口易被淤积。[1][2-3]
明隆庆二年(1568年),怀庆知府纪诫修击颂询浚旧广济渠。[1]
明朝时期,屡次大修广济渠,改为利人、丰稔2渠,万历时合称利丰渠。[16]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河内知县袁应泰与济源知县史纪言相约开凿新广济渠[1],直到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修砌闸桥,工程方告结束(另一说开渠历时6年至1605年完工)。[2-3]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当地在广济渠首上侧凿建袁公祠,与渠首呈台梯式,万历四十年(1612年)竣工。袁公祠内部竖立袁应泰及其他十六位水吏的石雕像,供后人纪念瞻仰。[2-3]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旧广济渠首被改建成利丰渠首——利丰洞。[2]
1958年,明代的利丰、永利、广济三渠合并成了新的广利总干渠,利丰洞、广济洞渠首等则逐渐废弃。[2-3]

甘霖渠首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济源县令甘国墀创凿甘霖渠。[1][2-3]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当地重修甘霖渠首迎水面为仿木结构一面坡式石砌建筑。[2-3]

大、小利渠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济源知县塗应选与县民李三统创开大利渠和小利渠。[1][2-3]

广惠渠首

明隆庆二年(1568年),怀庆寻趋探知府纪诫在沁河北岸石梯处创开广惠渠。[1][2-3]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县令袁应植重新疏浚广惠渠。[3]
清嘉庆六年(1801年),重建广惠渠。嘉庆十一年(1806年),广惠渠首主体工程基本结束。[2-3]
1978年,进行文物放体户普查时,人们还能看到广惠渠渠首部分比较简单粗糙。[2-3]

建筑格局

播报
编辑

综述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位于济源市五龙口镇沁河出山口、河道转弯处,也因此成为沁河上、下游的分界点——上游是山西高原,下游是沁河冲积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此后沁河一路向东、向南近100公里,经济源、沁阳、孟州、温县、武陟五县后,注入黄河。[2-3]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工程利用沁河边石崖壁穿山凿洞不断扩建,到明代后期,建成广济、永利、利丰、大利渠、小利渠等五条水渠,每次引水之时,形成五龙分水之宏大气势,故称五龙口(得名来历存在争议,详见“相关争议”)。整个工程现保存有广利、永利、广济、大利、小利、甘霖、广惠等七座渠首遗迹。[2-3]

广利渠首

秦朝开凿时,渠首是敞开式无坝引水工程,进水闸以枋木即方柱形檀木为闸墙。在渠酋下游用卵石垒砌成临时滚水坝,以提高水位加大引水流量。
三国时期,司马孚奉诏重修枋口堰,改枋木为拱形石门,枋口堰成为永久性水利工程,增强了其抵御洪水的能力。
王允中、杨端仁奉旨把长期毁坏的石门改建成广济渠,“引水石斗门桥,高二丈,长十步,阔六步”。并在渠首下游附近用毛石砌成永久性拦河滚水坝,“石堰长一百余步,阔三十余步,高一丈三尺”。又在北岸开挖溢洪道“减水河”,形成有坝取水工程。这是沁河水利史上仅有的一次永久性修坝取水工程。但由于未设冲沙闸,而且没能调节上游来水流量,遇特大洪水引水口易被淤积。(明代弘治及之前称古枋口为“广济渠”)[3]

永利渠首

永利渠首工程位于沁河南岸,南距广利渠首14米,系隧洞式无坝取水渠首工程,永利渠首坐西南朝东北,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方整石砌筑的沿山体建筑三公祠石窟,下部为凿石隧洞引水闸;渠首迎水面迎水面朝西北通高8.5米,面阔11.6米,隧洞进深70米,平面呈“Y”字形。凿石隧洞引水闸为明代工程,分上、中、下三层,层间有阶梯可上下:上层是操作室,对称设置两间,皆宽3米,深2.45米,高3.63米,顶部拱券式,其内设置滑车,依靠滑车的正反转动,卷紧或放松铁索,以升降闸板;中层为闸板室,亦对称设置两间,皆宽2.3米,深1.64米,高1.8米,用来储存提升的闸板;下层为对称设置的引水孔两眼,皆宽1.12米,通进深3.8米,高1.28米,关闭闸门时,闸板降下挡住沁河水,就停止灌溉。凿石隧洞引水闸的操作室两侧有角门,门外有窄而陡的石阶可至上方的露台,供出人操作室用。[14]

广济渠首

广济渠全渠从五龙口经“济源、孟县、河内、温县、武陟达于黄河,延袤一百五十里,阔八丈”。其结构形制与广利渠类同,下有引水洞、闸板室、操作室,渠首上边有露台及依山建造的袁公祠石窟。但广济渠的引水孔与操作室较广利洞宽,因此工程规模要更大。[3]

甘霖渠首

甘霖渠首为隧洞式无坝渠首工程,位于五龙口沁河南岸、广济渠首上游50米处。闸口朝北偏西。现迎水面被顶部开凿的便道碎石掩埋一半,难测尺度。渠首设施仿永利洞。面阔6米,通高5米,进深2米,呈“Y”字形。引水闸室分上下三层。底层为两引水孔,中层为闸板室,上层为操作室。北壁开两望水门。仅有西侧角门可进入操作室。室内尚存一座横槽石墩,用以放置滑车。渠首迎水面为1933年重修的仿木结构一面坡式石砌建筑。下部引水口被碎石掩埋。[3]

大、小利渠首

大、小利渠工程规模小,结构简单,为仿秦枋口堰的渠首式样,石门处仅设明闸。[3]
大利渠首属敞开式取水渠首。朝向北偏西。引水口以大卵石砌券,其上用条石砌成简易闸门操作室。闸板不存。引水口将沁水分入渠道,灌济源县河头、和庄、王寨等村田地。[3]
小利渠又名磨河,紧临大利渠下游,与大利渠首结构式样同一。小利渠将沁水引到河头村带动水磨后,余水泄人沁河。因此该河仅作推动石磨之用。现已废弃不用。[3]

广惠渠首

广惠渠首为涵洞式无坝引水工程,在沁河北岸石梯处,下距广利渠首河对岸约1600米。广惠渠首部分比较简单粗糙。石砌一眼引水孔,上设置一间闸板操作室。有一门,两侧有石刻对联。现已被湮没于沁河北岸,废而不现。[3]

文物遗存

播报
编辑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现存广利、永利、广济、大兴利、小兴利、甘霖、广惠七条渠首遗迹和三公祠、袁公祠等石窟。另外保存有唐白居易《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北宋文彦博《再游枋口》、明代开凿渠首的记事和诗碣、明崇祯四年农民起义占领五龙口的碣石和清代重修各渠的重要碑碣等。[1][2-3]
五龙口水利设施整个工程,不仅作为水利设施来建造,亦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来设计,刻记了大量的碑碣题刻,建造了规模可观的砖石建筑。每个引水洞的看面通常采用圆雕技法,巨石雕成正面龙形象,龙口大张,怒目圆,虬角高立,两耳外展,气势威不可慑。龙首大部分在水位以上,而口吻恰浸泡于水中,一副深水蛟龙欲吞下涛涛江河之态,体现出古代工匠对工程结构和建筑工艺精神层面的高度把控能力。这在明代广济渠首和清代永利渠首上表现最为细腻、有力,也恰当而含蓄地表达了古人在治水、用水中以人力征服自然的强大精神力量。[3]

三公祠

三公祠石窟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开凿,以纪念明朝时期修建永利渠功劳卓著的史记言、石应嵩、塗应选等三任济源知县。[3][14]
石窟坐南朝北,由巨石垒砌,系仿木结构一面坡悬山式石砌建筑。其正门为石门,方形门枕石,门额楷书题刻行书“万代霖雨”四字,楹联为“永开千渠惠泽与广济媲美,利赖万顷灌溉合丰稔同功”,巧妙地将5条水渠的名字融入其中。额枋上雕饰波浪纹,硬山檐面;正脊上雕刻大吻,中部雕置火焰珠。[3][12][14]
石墙壁左侧镶嵌清嘉庆八年(1803年)《创修永利河工三公名氏记》碑,右侧镶嵌清嘉庆七年(1802年)《永利渠新修三员□□□》。石窟左手立清嘉庆七年(1802年)《建修三公祠碑记》,碑外有框,横批“崇德”,楹联为“永奠一方惠泽旁通环济郡,利贻万世余波灌溉及河阳”。[3][14]
窟室系巨石拱券,宽3米,深3.72米,高3.6米;内部正面排列巨石圆雕三尊石像,均为戴双翅乌纱帽,身着右衽朝服,正襟危坐,头顶崖壁上凿刻楷书题额“石公史公塗公”,面部砸毁于“文革”之初。石像前设置一台石桌,看面中间雕有阴阳鱼,两旁雕有狮子滚绣球图案,惜石桌两侧从吏站像已毁;窟外有露台,设置三面石勾栏和抱鼓石,栏板两面圆雕三幅如意头,望柱上雕有石狮、石钫、石桃等。[3][14]

袁公祠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为纪念水利功臣河内知县袁应泰等人,当地开凿了石窟,建成袁公祠。门额楷书题刻“禹后一人”石匾,门簪上题刻“山高水长”四字,对联为“洞凿太行引沁水百里咸资润泽,河开广济溉民田万年永赖生成”。室内正面龛内圆雕袁应泰石像一尊,龛前东西并列十六尊石像。[4]
袁公祠内的石窟[4]
袁公祠是豫西北地区明代砖石无梁殿建筑的罕见实例,具有极为重要的建筑研究价值 。[3]

永利渠首

永利渠首引水闸的操作室的角门门上刻有楷体“永利洞”,为清嘉庆八年作品。迎水面即北墙各有一个望水门,门两侧外墙上圆雕蹲狮一对,上侧嵌“永利洞”石匾。迎水面上部雕硬山式建筑犀面,镶“纳瀵资林”石匾。永利洞引水出口位于两南近70米处的山石问,口上石壁嵌一长条石匾,上有行书“济源县永利河”。[14]

广济渠首

广济渠首迎水面中部有楷书题额“广济洞”石匾。其上侧为硬山式屋面,下有一石匾“吸川洒润”,亦楷体。操作室东侧角门上侧有袁应泰行楷题刻的“持衡衍泽”石匾。广济渠引水洞出口距进水处70米。出洞口为条石拱券,其上方镶嵌一长条形匾额,刻行楷体“长桥卧波”。[3]

甘霖渠首

甘霖渠首迎水面为1933年重修的仿木结构一面坡式石砌建筑。中部嵌“□□□雨”石匾,上有行书题刻“甘霖渠”石匾。顶部用石砌成硬山式屋面。两侧望水门上亦同类建筑式样。东侧望水门题“天长地久”门额,两侧有楹联“如孔山之寿,与沁水同流”。西侧望水门已被碎石掩埋。[3]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唐太和五年(831年),时任河南尹的白居易游孔山、沁河、秦枋口堰后赞曰:“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危蹬上悬泉,澄湾转枋口”(《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3][6]
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文彦博作的《游枋口》刻于石壁:“下马入枋口,漾舟缘碧溪。雪消山骨瘦,风定浪头低”。[3]
清朝时期,“沁口秋风”成为济源当地著名的九景之一。[3][6]

文物价值

播报
编辑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初创于秦,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其后,三国、汉、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均有重新开凿完善和疏浚,时代脉络清晰,设施设备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采用“暗渠”达到“隔山取水”的水利工程,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利用“水流弯道”原理取水的水利工程。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见证,为豫西北地区农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不淤不塞,利泽至今,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文物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科学的重要实物,可与都江堰媲美,被誉为“北国都江堰”。[1][11]
农业价值
沁河五龙口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大,一般冬春干枯,初夏沁河下游断流,形成春播夏播干旱。夏季至秋季多涝,到汛期沁水挟泥沙而下,泱及农田。因此在沁水出太行山口修建水利设施,地理位置最为恰当,可以调节流水向周围平原进行辐射灌溉,解决农耕时季节性降雨的不足。就古代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言,渠首的建造规模是恰当可行的。无坝渠首取水工程建在河流弯道处,只截住部分流水人渠,而大部分流水沿河的主道一路南下,既避免了因汛期来临洪水蜂拥而至对渠首造成的巨大破坏,又能保证豫北平原的农业灌溉。沁河将山西高原的大量泥沙挟流而下,造成沿途河道淤积或决裂,发生洪灾。清乾隆修《怀庆府志卷之六·河渠志》载,沁河周边属地官员总是疲于水灾之患。为了保证既能防灾又可灌溉,就需不时地增设水利官员,不时地修葺通浚河道。由是观之,沁河沿途水渠修理的过程,同时也是水灾水患治理的过程。[3]

文物保护

播报
编辑
1986年11月,五龙口水利设施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4-5]
2013年3月5日,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8]

旅游信息

播报
编辑

地理位置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位于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镇沁河出山口。[4]

交通信息

自驾前往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从济源市区向西北出发,途径黄河大道、济源大道、G208行驶约30分钟可到达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

相关争议

播报
编辑
得名来历
关于“五龙口”的得名来历,一般认为是跟引沁河渠有关,因为明清时期这里有五条河渠从沁水引出,五龙分水,故名五龙口。
有学者指出,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五龙口”的得名,并非来自“五龙分水”,这里的引沁灌渠并非五条,而是七条,分别是广惠渠、甘霖渠、广济渠、永利渠、利丰渠、大利河和小利河。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河渠开凿之前,“五龙口”之名已经存在。五龙口《怀庆府重修广济渠记》碑立于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其中讲到:“覃怀西有古秦广济渠枋口,□自济源县五龙口引沁河水而东之。”这说明至少在明代前期这里就已经叫五龙口了,而在弘治年间,前代的古渠早已废坏,这里并没有五条引沁河渠。
该学者认为五龙口是因唐宋时期这里的一座五龙祠庙而得名。根据北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年)的枋口五龙庙重修碑记,唐朝时期枋口就有五龙之祠,后来“废龙而立庙”。枋口北依苍山,南面平川,清风徐徐,水流汤汤,又有望怀之亭,是“唐贤游息吟咏之地”。宋仁宗天圣年问,五龙庙为沁河洪水冲毁。约三十年后的仁宗嘉佑五年,“乡贤李暹”率众重修五龙庙,使之再次成为当地一个祭祀龙神的神圣空间。北宋末年,由于紫虚元君信仰在当地的发展,五龙庙慢慢荒废、消失,只有“五龙口”的名字表明它曾经的存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