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户部尚书

古代官名
收藏
0
0
户部尚书,古代官名,六部户部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长
唐朝之前叫民部尚书。唐永徽元年(650)为避讳李世民的“民”字,改民部尚书为户部尚书[11]。此职可追溯至汉朝,时有置尚书郎四人,其中一人主财帛委输,即国家财政工作。曹魏时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费统筹。经隋朝稍加改变称民部尚书,至唐朝遂改称户部尚书,至后代仍为常职。户部尚书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
中文名
户部尚书
别    名
民部尚书
性    质
中国古代官名
职    责
掌管国家经济
起    源
汉朝
代表人物
叶梦得、夏原吉、倪元璐、和珅

历史背景

播报
编辑

起源时期

东汉郑玄认为,户部尚书起源于周朝司会[3][4],到秦朝时,尚书这一官制名称开始出现[3][5]
三国时期,曹魏政权重视吏治,对尚书台大加汰简,设置二仆射,减一尚书,仍合八座之数,度支(户部的前身)便在此时产生。设立度支的原因是因为征讨不息,发动战争都需要进行专门的财政预算。主管财政大计的度支开始成为尚书台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八座之一。[3]
与此同时期的吴国有户部尚书,“吴孙休继位,户部尚书阶下读奏”。但是关于吴国户部尚书记载不详,这条史料首见于杜佑的《通典》,而后宋马端临编纂《文献通考》时,在卷五十二《职官考六》亦引用杜佑《通典》关于吴国户部尚书的史料,但是缺乏相关史料,故无法深入探讨吴国户部尚书的设置状况。[3]
西晋时期,尚书台成为宰相机构,尚书令、仆射与尚书成为“八座”。朝廷行政事务中的重要决议常由八座集体决议然后具名上奏。其中度支尚书掌军国度支重事,故在诸曹尚书中地位尤为重要。据《晋书》记载,度支尚书常由名士重臣担任。尚书省调整繁多,但是度支尚书一直为诸曹尚书,没有更易。[3]
北魏前期的尚书制度屡有废立,其中并没有设置度支尚书,直到孝文帝末才见此官职。李彪、李冏、崔亮都曾担任此官职,职掌财计,度支在六部中的地位最低。[3]

隋唐时期

隋初,隋文帝初步建立了三省六部制隋炀帝继位之后,在初步建立的基础上继续对三省六部制进行修补和完善。这一时期设立度支为六部之一,后改为民部。[3]
贞观二十三年(649),唐高宗李治即位,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改民部为户部。[3]
显庆元年(656),为避讳唐中宗李显的名字,改户部为度支。[3]
龙朔二年(662),改度支为司元,户部尚书为司元太常伯[3]
咸亨元年(670),将司元太常伯恢复为户部尚书。[3]
光宅元年(684),户部尚书改为地官。[3]
神龙元年(705),恢复户部的旧称,遂成唐朝定制。[3]
中唐以后,户部的权力常以他官掌钱谷之政,本部之职渐为度支、盐铁、转运等使所夺,户部尚书多为击驼定外官所带空衔,本部日常事务多由侍郎主管。[10]
五代,沿袭中唐以后的作法。[10]

宋元时期

北宋前期,户部尚书拔习为寄禄官[10]
元丰改制后,户部尚书始实领户部事。[10]
南宋初,以执政兼领财用事,后复旧。[10]
至元十三年(1276),户部改属中书省,数量由一狼姜人增加至三人。[9-10]

明清时期

明初,明太祖废中书省,户部尚书直隶于皇帝,事权提高。[10]
清沿明制,初以承政为户部之长,顺治元年(1644)篮笑辨定,改承政为尚书。[10]

官员管理

播报
编辑

出身

  • 唐朝
朝前期户部尚书主要出身为功臣元勋、科举、门荫;唐朝中期户部尚书主要出身为科举、门荫、征辟;唐朝后期户部尚书主要出身为科举、门荫。[7]

升迁

  • 唐朝
唐朝户部尚书的迁入官职主要隶属于宰相、东宫属官、尚书省、中书省、寺监御史台、地方州府、军事使职。唐前期,户部尚书的迁入机构主要有宰相、东宫官署、尚书省、中书省、寺监、御史台、地方州府,由于节度使和观察使都是唐中后期所出现的军事使职类官职,所以唐前期并没有这类职官迁入户部尚书。唐中期的户部尚书迁入机构主要有宰相、东宫官署、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寺监、御史台、地方州府、军事使职,唐中期是户部尚书的迁入途径最为广泛的时期,户部尚书的迁入途径包括了所有能见的途径。唐后期户部尚书迁入途径主要是宰相、东宫官署、尚书省、门下省、寺监、御史台、军事使职,缺了中书省和地方州府类职官。总体来看,唐朝户部尚书的迁入途径分布比较均衡,以唐中期迁入途径最为全面。[8]
户部尚书的迁出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有95任正常迁出到宰相、尚书省、中书省、秘书省、寺监、地方州府、军事使职。非正常卸任的户部尚书有32任,包括了被诛杀、卒官、致仕、罢免等情况。[8]

权力职权

播报
编辑

品级

唐朝初设时,定置1员,正三品;北宋元丰改制后,升为从二品;金朝,定置1员,正三品;元朝,定置1员,正三品;明初,定置1员,升为正二品;清朝,定置满、汉各一人,升为从一品。[10]

执掌

户部尚书
在唐朝,户部尚书主要职掌是国家户籍井田的政令、徭役赋税的征发、经费的开支、钱粮的仓储,统领下属的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6]

历任官员

播报
编辑

宋朝

明朝

清朝

历任户部尚书(满)

共有98笔资料[1]
任职人员
任职资讯
类別
卸任资讯
备注
1
乾隆五十六年十月十二日(1791,11,7)
嘉庆四年正月八日(1799,2,12)缘事革职下狱治罪
-
2
嘉庆四年正月九日(1799,2,13)
嘉庆四年二月一日(1799,3,6)调陕甘总督
成亲王永瑆暂署
3
嘉庆四年二月二日(1799,3,7)
嘉庆六年正月四日(1801,2,16)卒
-
4
嘉庆六年正月五日(1801,2,17)
嘉庆六年正月廿四日(1801,3,8)患病赏假
离职根据嘉道两朝上谕档(六),页14
5
嘉庆六年正月廿四日(1801,3,8)
兼署
-
-
6
-
-
嘉庆六年二月廿七日(1801,4,9)卒
离职根据嘉道两朝上谕档(六),页53
7
嘉庆六年二月廿七日(1801,4,9)
嘉庆七年三月十六日(1802,4,17)告假
离职根据嘉道两朝上谕档(七),页65
8
嘉庆七年三月十六日(1802,4,17)
兼署
-
-
9
-
-
嘉庆七年三月廿二日(1802,4,23)卒
-
10
嘉庆七年三月廿二日(1802,4,23)
嘉庆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1806,12,26)调大学士
-
11
嘉庆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1806,12,26)
嘉庆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1810,1,20)缘事降调
-
12
嘉庆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1810,1,20)
嘉庆十五年五月十日(1810,6,11)调大学士
-
13
嘉庆十五年五月十日(1810,6,11)
嘉庆十八年十月廿一日(1813,11,13)驰往河南军营查办事件
托津未回京以前,著瑚图礼暂行兼署
14
嘉庆十八年十月廿一日(1813,11,13)
-
-
15
-
-
嘉庆十九年八月十三日(1814,9,26)调大学士
-
16
嘉庆十九年八月十三日(1814,9,26)
嘉庆十九年九月八日(1814,10,20)调礼部尚书
-
17
嘉庆十九年九月八日(1814,10,20)
嘉庆十九年十一月廿日(1814,12,31)驰往江苏查办事件
-
18
嘉庆十九年十一月廿日(1814,12,31)
兼署
-
-
19
-
-
驰往山东查办事件
廿二年十二月四日驰往河南查勘漳卫河道,后往山东查案
20
嘉庆廿三年二月廿六日(1818,4,1)
-
-
21
-
-
嘉庆廿五年十月四日(1820,11,9)年老调为守护昌陵大臣
-
22
嘉庆廿五年十月五日(1820,11,10)
道光二年正月十日(1822,2,1)因病赏假
-
23
道光二年正月十日(1822,2,1)
-
-
24
-
-
道光六年十二月十一日(1827,1,8)缘事调补理藩院尚书
退出南书房,总管内务府大臣
25
道光六年十二月十一日(1827,1,8)
道光九年三月十四日(1829,4,17)出差
-
26
道光九年三月廿一日(1829,4,24)
-
-
27
-
-
道光十年四月六日(1830,4,28)出差
离职根据嘉道两朝上谕档(三五),页112
28
道光十年四月六日(1830,4,28)
道光十年五月七日(1830,6,26)署正黄旗满洲都统
-
29
道光十年五月七日(1830,6,26)
-
-
30
-
-
道光十二年三月廿三日(1832,4,23)驰往湖南查办事件
-
31
道光十二年三月廿四日(1832,4,24)
兼署
-
-
32
-
-
道光十三年五月廿七日(1833,7,14)缘事革职,调理藩院尚书
-
33
道光十三年五月廿七日(1833,7,14)
道光十四年十一月廿五日(1834,12,25)调吏部尚书
-
34
道光十四年十一月廿五日(1834,12,25)
-
-
35
道光十五年二月十一日(1835,3,9)
-
-
36
-
-
道光十六年六月廿五日(1836,8,7)驰往广东查办事件
-
37
道光十六年六月廿五日(1836,8,7)
-
-
38
-
-
道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1836,8,30)调吏部尚书
-
39
道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1836,8,30)
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十九日(1838,6,11)调兵部尚书
-
40
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十九日(1838,6,11)
道光廿年正月八日(1840,2,10)缘事革职
-
41
道光廿年正月八日(1840,2,10)
道光廿年三月六日(1840,4,7)为会试副考官
-
42
道光廿年三月六日(1840,4,7)
兼署
-
-
43
-
-
道光廿一年正月八日(1841,1,30)驰赴广东查办理军务
-
44
道光廿一年正月九日(1841,1,31)
兼署
-
-
45
-
-
道光廿一年五月廿六日(1841,7,14)卒
死在广东,实五月十二日卒(传包)
46
道光廿一年五月廿六日(1841,7,14)
道光廿二年八月廿六日(1842,9,30)驰赴江苏查办河工
-
47
道光廿二年九月一日(1842,10,4)
兼署
-
-
48
-
-
道光廿五年二月廿二日(1845,3,29)缘事革职
-
49
道光廿五年二月廿二日(1845,3,29)
道光廿六年正月廿四日(1846,2,19)驰往江南查勘江防善后事宜
-
50
道光廿六年二月十八日(1846,3,15)
兼署
-
-
51
-
-
咸丰元年正月一日(1851,2,1)调大学士
-
52
咸丰元年正月一日(1851,2,1)
咸丰二年正月十日(1852,2,29)调大学士
-
53
咸丰二年正月十日(1852,2,29)
咸丰二年十一月十八日(1852,12,28)卒
实十一月十七日卒(传包)
54
咸丰二年十一月十八日(1852,12,28)
咸丰四年十一月廿八日(1855,1,16)因病赏假
离职根据咸同两朝上谕档(四),页355
55
咸丰四年十一月廿九日(1855,1,17)
兼署
-
-
56
-
-
咸丰五年十二月十六日(1856,1,23)调大学士
-
57
咸丰五年十二月十六日(1856,1,23)
咸丰八年八月六日(1858,9,12)为顺天乡试正考官
由热河都统迁,未到任前,以全庆兼署
58
咸丰五年十二月十六日(1856,1,23)
兼署
咸丰六年三月六日(1856,4,10)为会试副考官
-
59
文彩
咸丰六年三月六日(1856,4,10)
兼署
咸丰六年三月十九日(1856,4,23)出差
离职根据咸同两朝上谕档(六),页70
60
咸丰六年三月十九日(1856,4,23)
兼署
-
-
61
咸丰八年八月六日(1858,9,12)
兼署
-
-
62
-
-
咸丰八年九月十日(1858,10,16)调大学士
-
63
咸丰八年九月十日(1858,10,16)
咸丰八年十二月廿九日(1859,2,1)调大学士
时出差,未到任前,以文彩兼署
64
咸丰八年十二月廿九日(1859,2,1)
咸丰十一年九月卅日(1861,11,2)缘事撤任
-
65
咸丰十一年十月一日(1861,11,3)
同治元年二月八日(1862,3,8)调吏部尚书
-
66
同治元年二月八日(1862,3,8)
同治四年三月六日(1865,4,1)为会试副考官
-
67
同治四年三月六日(1865,4,1)
兼署
-
-
68
-
-
同治十一年六月十一日(1872,7,16)调吏部尚书
-
69
同治十一年六月十一日(1872,7,16)
光绪三年正月七日(1877,2,19)调吏部尚书
-
70
光绪三年正月七日(1877,2,19)
光绪三年正月十七日(1877,3,1)出差
-
71
光绪三年正月十七日(1877,3,1)
兼署
光绪三年二月十七日(1877,3,31)出差
离职根据光宣两朝上谕档(三),页44
72
广寿
光绪三年二月十七日(1877,3,31)
兼署
-
-
73
-
-
光绪三年十二月十七日(1878,1,19)出差
-
74
广寿
光绪三年十二月十七日(1878,1,19)
兼署
-
-
75
-
-
光绪四年三月十四日(1878,4,16)因病赏假两个月
离职根据光宣两朝上谕档(四),页97
76
光绪四年三月十五日(1878,4,17)
兼署
-
-
77
-
-
光绪四年五月十四日(1878,6,14)因病解任
-
78
光绪四年五月十五日(1878,6,15)
光绪六年三月六日(1880,4,14)为会试正考官
-
79
光绪六年三月七日(1880,4,15)
-
-
80
-
-
光绪九年六月廿二日(1883,7,25)缘事降调
-
81
光绪九年六月廿二日(1883,7,25)
光绪九年七月廿四日(1883,8,26)驰赴陕西查办事件
-
82
光绪九年八月三日(1883,9,3)
兼署
-
-
83
-
-
光绪十年九月廿三日(1884,11,10)调大学士
-
84
光绪十年九月廿四日(1884,11,11)
光绪十年十月廿一日(1884,12,8)驰赴江西查办事件
-
85
光绪十年十一月三日(1884,12,19)
-
-
86
-
-
光绪十一年十一月廿九日(1886,1,3)调吏部尚书
-
87
光绪十一年十一月廿九日(1886,1,3)
光绪十四年八月六日(1888,9,11)为顺天乡试正考官
-
88
光绪十四年八月七日(1888,9,12)
兼署
-
-
89
-
-
光绪十八年八月廿九日(1892,10,19)调大学士
-
90
熙敬
光绪十八年八月廿九日(1892,10,19)
光绪廿一年六月廿一日(1895,8,11)调吏部尚书
-
91
光绪廿一年六月廿一日(1895,8,11)
光绪廿六年三月十八日(1900,4,17)调兵部尚书
-
92
光绪廿六年三月十八日(1900,4,17)
光绪廿六年六月十九日(1900,7,15)缘事监禁
离职根据光宣两朝上谕档(二六),页197
93
光绪廿六年六月廿日(1900,7,16)
光绪廿六年八月二日(1900,8,26)殉节
-
94
光绪廿六年八月十五日(1900,9,8)
光绪廿六年九月五日(1900,10,27)调吏部尚书
-
95
光绪廿六年九月五日(1900,10,27)
光绪廿九年四月廿七日(1903,5,23)调大学士
-
96
光绪廿九年五月一日(1903,5,27)
光绪廿九年九月十六日(1903,11,4)调外务部会办大臣
-
97
光绪廿九年九月十六日(1903,11,4)
光绪卅一年十一月十日(1905,12,6)调学部尚书
-
98
光绪卅一年十一月十日(1905,12,6)
光绪卅二年九月廿日(1906,11,6)裁缺
九月廿一日调陆军部尚书

历任户部尚书(汉)

共有85笔资料[2]
-
任职人员
任职资讯
类別
卸任资讯
备注
1
乾隆五十二年正月廿一日(1787,3,10)
嘉庆元年十月七日(1796,11,6)调补东阁大学士
-
2
嘉庆元年十月八日(1796,11,7)
嘉庆二年八月廿日(1797,10,9)卒
离职根据东华录、清史稿
3
嘉庆二年八月廿日(1797,10,9)
嘉庆四年三月二日(1799,4,6)卒
离职根据嘉道两朝上谕档(四),页70
4
嘉庆四年三月二日(1799,4,6)
嘉庆四年十月七日(1799,11,4)调左都御史
-
5
嘉庆四年十月七日(1799,11,4)
嘉庆十年正月廿六日(1805,2,25)调大学士
-
6
嘉庆十年正月廿六日(1805,2,25)
嘉庆十三年三月卅日(1808,4,25)到南河查勘河工
查勘事竣,赏假一个月,回籍祭扫
7
嘉庆十三年三月卅日(1808,4,25)
-
-
8
-
-
嘉庆十四年七月九日(1809,8,19)调工部尚书
-
9
嘉庆十四年七月九日(1809,8,19)
嘉庆十六年三月六日(1811,3,29)为会试正考官
-
10
嘉庆十六年三月六日(1811,3,29)
-
-
11
-
-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七日(1813,10,10)调吏部尚书
-
12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七日(1813,10,10)
嘉庆十九年六月廿二日(1814,8,7)丁母忧
离职根据东华录、清史稿
13
嘉庆十九年六月廿二日(1814,8,7)
嘉庆廿二年九月廿日(1817,10,30)缘事降调
-
14
嘉庆廿二年九月廿日(1817,10,30)
嘉庆廿五年九月九日(1820,10,15)调工部尚书
-
15
嘉庆廿五年九月九日(1820,10,15)
道光二年八月六日(1822,9,20)为顺天乡试正考官
-
16
道光二年八月六日(1822,9,20)
-
-
17
-
-
道光六年九月二日(1826,10,2)因病解任
-
18
道光六年九月二日(1826,10,2)
道光八年八月六日(1828,9,14)为顺天乡试副考官
-
19
道光八年八月十六日(1828,9,24)
-
-
20
-
-
道光十年十月四日(1830,11,18)驰往江南会查事件
-
21
道光十年十月四日(1830,11,18)
-
-
22
-
-
道光十二年八月六日(1832,8,31)为顺天乡试正考官
-
23
道光十二年八月六日(1832,8,31)
-
-
24
-
-
道光十六年三月六日(1836,4,21)为会试副考官
-
25
道光十六年三月七日(1836,4,22)
兼署
-
大学士,七月十五日以疾致仕
26
-
-
道光十六年十月十四日(1836,11,22)因病赏假两个月
离职根据嘉道两朝上谕档(四一),页433
27
道光十六年十月十四日(1836,11,22)
兼署
-
-
28
-
-
道光十八年五月十三日(1838,7,4)调大学士
-
29
道光十八年五月十三日(1838,7,4)
道光十八年九月廿七日(1838,11,13)调吏部尚书
-
30
道光十八年九月廿七日(1838,11,13)
道光十九年三月五日(1839,4,18)因病解任
-
31
道光十九年三月五日(1839,4,18)
道光十九年八月六日(1839,9,13)为顺天乡试副考官
-
32
道光十九年八月六日(1839,9,13)
兼署
-
-
33
-
-
道光廿年二月六日(1840,3,9)卒
-
34
道光廿年二月六日(1840,3,9)
道光廿一年闰三月十二日(1841,5,2)调吏部尚书
-
35
道光廿一年闰三月十二日(1841,5,2)
道光廿九年十月二日(1849,11,16)驰赴四川查办事件
-
36
道光廿九年十月二日(1849,11,16)
-
-
37
-
-
道光卅年六月三日(1850,7,11)调大学士
-
38
孙瑞珍
道光卅年六月三日(1850,7,11)
咸丰三年三月二日(1853,4,9)出差
离职根据咸同两朝上谕档(三),页91
39
咸丰三年三月二日(1853,4,9)
咸丰三年八月十三日(1853,9,15)驰往山西查办河东盐务
-
40
咸丰三年八月十三日(1853,9,15)
兼署
-
-
41
孙瑞珍
-
-
咸丰三年十二月四日(1854,1,2)因病赏假两个月
离职根据咸同两朝上谕档(三),页423
42
咸丰三年十二月四日(1854,1,2)
兼署
-
-
43
孙瑞珍
-
-
咸豐四年五月三日(1854,5,29)因病解任
-
44
咸丰四年五月三日(1854,5,29)
咸丰六年十一月十九日(1856,12,16)调兵部尚书
-
45
咸丰六年十一月十九日(1856,12,16)
咸丰八年九月十日(1858,10,16)调大学士
-
46
咸丰八年九月十日(1858,10,16)
咸丰八年十月廿六日(1858,12,1)缘事暂行解任
九年二月十三日革职
47
咸丰八年十月廿六日(1858,12,1)
兼署
-
-
48
咸丰九年二月十四日(1859,3,18)
咸丰九年八月六日(1859,9,2)为顺天乡试正考官
-
49
咸丰九年八月六日(1859,9,2)
兼署
-
-
50
-
-
咸丰十年三月六日(1860,3,27)为会试正考官
-
51
咸丰十年三月六日(1860,3,27)
-
-
52
-
-
咸丰十年十二月廿七日(1861,2,6)调大学士
-
53
咸丰十年十二月廿七日(1861,2,6)
咸丰十一年十月廿七日(1861,11,29)赴陕西查办事件
离职根据咸同两朝上谕档(十一),页473
54
咸丰十一年十月廿七日(1861,11,29)
兼署
-
-
55
-
-
同治元年七月四日(1862,7,30)卒
死在出差途中
56
同治元年七月十九日(1862,8,14)
同治元年八月六日(1862,8,30)为顺天乡试副考官
未到任前,仍以赵光兼署
57
同治元年八月六日(1862,8,30)
-
-
58
-
-
同治三年八月六日(1864,9,6)为顺天乡试副考官
-
59
同治三年八月六日(1864,9,6)
兼署
-
-
60
-
-
同治四年闰五月廿四日(1865,7,16)驰赴山西查办事件
-
61
同治四年六月五日(1865,7,27)
兼署
-
-
62
-
-
同治七年二月十九日(1868,3,12)往天津验收海运漕粮
-
63
同治七年二月廿九日(1868,3,22)
兼署
同治七年三月六日(1868,3,29)为会试副考官
-
64
同治七年三月六日(1868,3,29)
暂署
-
-
65
-
-
同治八年六月廿一日(1869,7,29)丁忧
离职根据清史稿
66
同治八年六月廿一日(1869,7,29)
光绪二年三月六日(1876,3,31)为会试正考官
-
67
光绪二年三月七日(1876,4,1)
兼署
-
-
68
-
-
光绪八年正月廿四日(1882,3,13)年老开缺
-
69
光绪八年正月廿四日(1882,3,13)
光绪十一年十一月廿九日(1886,1,3)调大学士
前工部右侍郎,未到任前,以王文韶
70
光绪十一年十一月廿九日(1886,1,3)
光绪十四年八月六日(1888,9,11)为顺天乡试副考官
-
71
光绪十四年八月七日(1888,9,12)
兼署
-
-
72
-
-
光绪十五年七月十六日(1889,8,12)赏假两个月修墓
-
73
光绪十五年七月十七日(1889,8,13)
兼署
光绪十五年八月六日(1889,8,31)为顺天乡试正考官
-
74
光绪十五年八月六日(1889,8,31)
兼署
-
-
75
-
-
光绪十八年三月六日(1892,4,2)为会试正考官
-
76
光绪十八年三月六日(1892,4,2)
-
-
77
--
-
光绪十九年八月六日(1893,9,15)为顺天乡试正考官
-
78
光绪十九年八月七日(1893,9,16)
兼署
-
-
79
-
-
光绪廿四年四月廿七日(1898,6,15)缘事开缺
-
80
光绪廿四年四月廿九日(1898,6,17)
暂署
-
-
81
光绪廿四年五月五日(1898,6,23)
光绪廿六年十月十五日(1900,12,6)调大学士
-
82
光绪廿六年十月十五日(1900,12,6)
調
光绪卅年七月四日(1904,8,14)署工部尚书
-
83
光绪卅年七月四日(1904,8,14)
光绪卅一年四月四日(1905,5,7)调盛京将军
-
84
-
-
光绪卅一年四月四日(1905,5,7)调吏部尚书
-
85
光绪卅一年四月四日(1905,5,7)
光绪卅二年九月廿日(1906,11,6)裁缺
九月廿一日调为邮传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