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漕河

[cáo hé]
海河流域大清河支流府河的支流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漕河,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大清河支流府河的支流。发源于保定市易县境内的五回岭(属太行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易县、满城区低山、丘陵区至满城区市头村。原为徐河的支流,在徐水区漕河镇,源于西北曹河泽水入徐水,始称漕河。后沿用漕河之名,后改流汇入府河,入安新县藻杂淀(属白洋淀)。漕河为季节性行洪河流,全长120公里,流域面积800平方公里。[7]
漕河在历史上是重大事件多发的一条河,管头镇以上为保定至察南、雁北的骡马交通要道,管头以下多次发生战争。[1][2-3]
中文名
漕河
别    名
徐水徐河曹水
所属水系
海河流域大清河支流府河的支流
地理位置
河北省保定市
流经地区
易县、满城、徐水、清苑、安新县
发源地
保定市易县境内的五回岭
主要支流
泥沟河马连川河
河    长
120 km
流域面积
800 km²
河口
清苑区东木杴庄东北

干流概况

播报
编辑
漕河水系流经地区
漕河原为徐河的支流,在漕河镇习嫌糠,棕篮组删源于西北曹河泽水入徐水,始称漕河。后沿用漕河之名。该河主流源于易县五回岭东大岭沟崖壁上,峭壁上喷出瀑布,飞流直下成河。东南流至墨斗店,源于石胡和砍石沟水汇入,又东南流,经狼牙山西至管头镇,甘河沟和上隘刹水在陈家会汇入,疑为《水经注》载“徐水三源齐发,齐泻一涧”。从狼牙山南向东北流,经周庄、裴庄、北独乐、松山、团山入龙门水库,进满城界。水库以下过龙门(郦注称石门山),入龙重凝拒潭峡谷,出谷南下,至满城区神星镇,马连川水从西汇入。多愚向东南流,经岗头,在市头村出山,东经两渔、要庄、黄村、许城、留马,在东庄店出满捉旬笑城境。在北楼入徐水区,经空城,在漕河镇北过京广铁路,从高桥沿保定市区、清苑区边犁主朵界东南流,在迪城村东南、东木敬促杴庄东北汇入府河棵霉狼,入安新县藻杂淀。[1]漕河全长120公里,流域面积800平方公里。[7]

水文特征

播报
编辑
漕河为季节性行洪河流,河床坡降铁路以西至北楼为1/1500,铁路至北高桥为1/2000,北高桥以下为1/3000。京广铁路68号桥下游安全泄量为258立方米每秒。堤防以右岸为主,左岸低于右岸0.5米。右堤从北楼村东至南高桥村东长15公里,堤顶高程19.70米(黄海)测点在铁路附近,堤顶宽3米。左堤从贾官营村西至迪城村东长26公里,堤顶高程19.20米,顶宽3米。左右两堤间距在100至300米之间,迪城以下达1000米以上。[7]
漕河

主要支流

播报
编辑
泥沟河,源于徐水区象山东麓,宋时为运粮河道,经兴隆庄、河北庄、至北楼村西汇入槽河。因年久失修,泥沙淤积,故时常干涸,雨季排沥。 [4]
马连川河,昔称康河,源北赵庄,过六盘山之南,石板山之北,东南抵神星村入漕河。该河昔时“清流如带,沿河稻田鳞错,桃杏成林,景致绝佳。”[8]

治理开发

播报
编辑

蓄水工程

龙门水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境内的漕河干流上,满城区白龙乡易县西山北镇交界处,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II)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等级为II级。始建于1958年2月,1959年11月至1960年6月因库容小,防洪标准低,为了增加水库防洪兴利效益,在中型水库的基础上扩建为大型水库,龙门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70平方公里,总库容1.18亿立方米,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在运用中不断出现坝顶裂缝、坝后沼泽化、坝坡塌坑、渗水混浊等问题。为确保水库安全,先后进行9次续建、加固工程,1977年,运用才较为正常。除防洪外,龙门水库下游发展了龙门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1.5万亩,受益区包括满城、徐水、易县三个区县。水库下游漕河的安全限泄量为300立方米/秒。资料证实,33年中有7年入库洪峰流量超过这一标准,水库发挥了显著的防洪作用。[10]
马连川水库,是满城区管辖的小(Ⅰ)型水库,位于满城区西北部神星镇坨南乡交界处,漕河支流马连川河上。控制流域面积22平方公里,50%年径流量317万立方米,总库容576万立方米。1957年11月,边勘测,边设计,边动工。1958年6月初竣工,当年蓄水运用。因不断出现问题,于1962年、1963年、1966年、1976年、1979年先后改建溢洪道,新增右岸岩基输水洞,加高拦河土坝和防浪墙,处理左端坝基渗漏。通过几次加固、改建和扩建,使水库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提高到500年一遇洪水校核。[9]

下游治理

为了排泄左堤外区间沥水,徐水政府报请保定地区行署同意并经河北省水利厅批准,1979年在迪城村南修建扬水机站二座,装机3台,容量365千瓦,排水能力为4.5立方米每秒,控制流域面积19.7平方公里。电源原由安新县小营变电站提供,1990年改由徐水沙口变电站担负。[7]
2023年保定暴雨,发生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受持续降雨影响,7月31日凌晨3点,龙门水库库容达到汛限水位开启泄洪闸放水。龙门站累计降水超500毫米,截止到下午1点,水库水位达到124.2米,超汛限水位4.23米,逐渐加大出库流量。漕河徐水段总长33公里,正村镇漕河镇大因镇留村镇4个乡镇26个村组织力量全力护堤抢险、群众转移。沿岸30个穿堤路全部得到及时封堵,3个险工险段得到了加高加固,正村镇毛家营段300米长的老旧堤坝连夜加高一米。[5-6]

历史变迁

播报
编辑
漕河河道的变迁
按郦道元《水经注》记述,徐水、漕河本为二河。徐河自五回岭至满城黄村以下,经贤台、大马坊、花庄、北八里庄、冯庄、省监狱和马庄(古清苑城)、孙村,约在仙人桥以下,漕河与府河相会。漕河从黄村到仙人桥段,即古黄花沟。由于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漕河在满城东北境北移,由贤台经南韩、水北庄之小营入徐水境,经杨村、庞村、空城,至漕河镇与漕河相会,徐河始称漕河。《水经注》称漕河源于北新城县(徐水)西北之漕河泽。
畿辅通志》称,漕河泽为今之釜山下的曲水,至漕河镇称曹河。清光绪元年(1875),漕河因满城留马村西河道淤塞,折而东北流(原向东南流)。从满城东庄店入徐水境,经北楼、于坊东南流,经白亭、河西村,至空城村东与旧道相合,为今河道。因清苑古城已无河通舟楫,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幽州行营都部署刘遇,修筑保塞等城,引徐河、一亩泉河合流,经保塞(保定)城,以利水运。太平兴国六年(981),八作使郝守浚开徐河、鸡距河50里入白河,以济关南之运。咸平六年(1003),保州知州赵彬分徐河水南注运区,谓赵彬堰。景德元年(1004),北面都钤辖阎承翰,引赵彬堰徐水入鸡距河,以息挽舟之役。根据《宋史·河渠志》的记载,原经古清苑城之旧河道成了排涝泻洪的黄花沟。赵彬乃从大马坊引水南下,经花庄、鲁岗、东廉良、四里营,与一亩泉河会。宋代引水河道淤废后,又从徐水鲁(路)家寺引水南下经徐河桥入保定北护城河,称徐河沟,今已不存。
《水经注》称:“徐水西出广昌县(涞源)东南大岭下,世谓之广昌岭。岭高四十余里,二十里中委折五回,方得达其上岭,故岭有五回之名。徐水三源(五回、甘河、隘刹三源)齐发,齐泻一涧,东流北转,经(管头)东山下,水西有御射碑。徐水又北流西屈,经南崖下,水阴又有一碑。徐水又随山南转,经东崖下,水际又有一碑。凡此三(碑)铭,皆翼对层峦,岩障深高,壁立霞峙。石文云:‘(北魏)皇帝以太延元年(435)十二月,车驾东巡,经五回之险邃。览崇崖之竦峙,乃停驾路侧,援弓而射之,飞矢逾于岩山,刊石用赞元功。夹碑并有层台二所,即御射处也,碑阴皆列树碑官名。徐水屈经郎山(狼牙山),众岭竞举,若竖鸟翅,立石崭岩,亦如剑杪,极地险之崇峭。汉武之世,戾太子以‘巫蛊’出奔,其子远遁斯山,故世有郎山之名。山南有郎山君碑,事具其文。徐水又东经郎山君中(次)子触锋将军庙南,庙前有碑,晋惠帝永康元年(291)八月十四日壬寅发诏,锡君父子法祠,其碑,(前赵)刘曜光初七年(324),前顿丘(今河南清丰县境)太守郎宣,北平(今满城县)太守阳平邑振等,共修旧碑,刻石树颂焉。’徐水又经北平县界(时满城县北界至狼山),有汉熹平四年(175)幽、冀二州以戊子诏书(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即148年),遣冀州从事王球、幽州从事张昭,郡县分境,立石标界(时易县幽州涿郡满城冀州中山郡),具揭石文矣。徐水又东南流,历石门(今满城龙门)中,世俗谓之龙门也。其山,上合下开,开处高六丈,飞水历其间南出,乘崖倾涧,泄注七丈有余,奔荡之音,奇为壮猛,触石成井,水深不测,素波自激,涛涌四岸,在高岸俯视者惊神,临之者骇魄矣。东南出山,经其城中,有故碑,是太白君碑,郎山君之元(长)子也。其水又东流,(东)汉光武追铜马、五幡于北平(今满城),破之于顺水,乘胜追北,为其(铜马、五幡军)所败。短兵相接,光武自投崖下,遇突骑王丰,于是授马,退保范阳(今定兴固城)。顺水盖徐水之别名也。徐水又东经蒲(满)城北,又东经清苑城(今保定市莲池区省监狱、马庄址),又东南与卢水(一亩泉河,即今府河)合,(卢)水出蒲(满)城西(东),俗谓之泉头水也。《地理志》曰:(徐水)东至高阳(今安新境)与博水(今清水河,原阳城河)合,今不能也。徐水又东,左会曹水。(漕)水出西北朔宁县曹河泽。
《直隶通志》载,曹河泽当在釜山下,至曲城村(戊己台)入瀑河。曹河泽水由徐水釜山下东南流,经今漕河镇南,至清苑县境汇入徐水。清雍正年间,怡贤亲王允祥治水,将曹水引入瀑河,曹水改道(见《怡贤亲王敬陈畿辅西南水利疏》),东南流,左合岐山之水,水出岐山,东经邢安城北,又东南入曹河,曹水又东南经北新城故城(今漕河镇)南,王莽之朔平县也。曹水又东(南)入于徐水(仙人桥东)。《地理志》曰:徐水出北平,东至高阳(清苑)入于博,又东入滱是也。”
《水经注》对漕河出山前的记述较详,出山后由满城至清苑古城及与府河、漕河、阳城河汇合情况简略。实际漕河河道在山区段变化不大,其改道主要在满城县东北部至入白洋淀一段,对研究漕河变迁留下了难题。[1]

社会文化

播报
编辑
漕河在历史上是重大事件多发的一条河,管头镇以上为保定至察南、雁北的骡马交通要道。管头以下多次发生战争。
五代后晋开运三年(946)建狼山寨至北宋宣和五年(1123)狼山寨消失,在长达178年中,为御辽的前沿阵地。
西汉更始三年(25),汉光武帝刘秀与铜马、五幡起义军战于顺水(漕河)。
建文三年(1401),燕王朱棣军与建文帝军在狼牙山前漕河沿线激战,歼灭建文军3万余人,建文帝在河北的军事力量大为削弱。
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在管头东滩口、周庄等地与德国侵略军激战,在车滩口南观音堂一带毙伤侵略军30余人。德军三次焚烧周庄,200余户、700余间房夷为平地。
抗日战争时期,管头、周庄、娄山一带是晋察冀边区一分区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后迁漕河上游)。狼牙山地区是日本侵略军“扫荡”的重要目标。
漕河至龙门水库以下,称銮铃河,因水流声得名。
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以龙潭飞瀑声若雷鸣,章宗赐名雷溪。石壁上有清乾隆年间石刻“雷溪春晓”四字,为原易州十景之一(今属满城)。金代诗人、安国军节度使魏道明晚年居此,自号雷溪子,著《鼎新诗话》。
元初文人刘因居此,著《雷溪赋》。
明代周天民亦赋有《雷溪》诗。雷溪南侧山壁下,有一池清泉汇流入漕河,神话传说为一对金鸽,为解民困而刨出此泉,故名金鸽泉。
神星以下河段,历史上多次发生战斗。
建中三年(782),卢龙节度使朱滔、魏博节度使田悦反唐朝。建中四年五月,唐神策行营招讨使李晟讨逆,率军攻取幽、莫二州,以绝幽、魏(朱滔与田悦、王武俊)往来之路,与张孝忠之子张升云围朱滔所属易州刺史郑景洛于清苑(今保定东北郊省监狱一带),一月未攻下,朱滔亲率骑兵15000人救清苑(时漕河过清苑城),李晟兵败,退保易州。
端拱元年(988),辽军南侵,陷狼山寨、满城、祁州(安国),宋将郭守文在唐河力战破辽军,定州监军袁继忠、都部署李继隆率军攻入辽主在满城的大营,追至徐河(漕河),大获全胜。端拱二年(989)七月,辽军南侵,定州都部署李继隆、镇州(正定)副都部署范廷召、定州副都部署孔守正率军与辽军战于徐水,在漕河北之斜村,斩其帅大盈等官兵数百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