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胡服

[hú fú]
古代西方和北方外族服装的泛称
收藏
0
0
胡服是古代诸夏汉人对西方和北方各族胡人所穿的的服装的总称,与当时中原地区宽大博带式的汉族服饰,有较大差异。后亦泛称汉人服饰以外的外族服装。胡服一般多穿贴身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
中文名
胡服
服装来源
古代西方和北方外族服装的泛称
服装形式
贴身短衣,长裤和革靴
特    点
衣身紧窄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春秋战国

胡服进入华夏,始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首先采用这种服装的赵武灵王,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为了对抗北方游牧族群的入侵,推行胡服骑射。胡服与当时中原地区宽松的服装有较大差异,特征是裤子紧窄,腰束郭洛带,用带钩,便于骑射活动。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在进行这次服制改革前,也有一些顾虑,他知道要改变周公、孔子传下来的衣冠礼仪之制势必会受到谴累,于是便和先王贵臣肥义商议:"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奈何?"肥义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他支持武灵王说:"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
为了给全军作出表率,他自己带头穿起胡服,并要求身边的将军白浆洪坑、大夫,嫡子、代吏全部穿著,从而结束了这场争论。赵武灵王所采用的"胡服",主要有窄袖短衣和合裆长裤:窄袖短衣便于射箭,合裆长裤便于骑马。

秦汉时期

着胡服卡弗坦的吐火罗人
统一中国之后,也采用了部分赵国服饰,如《后汉书·舆服志》引胡广所言:"赵武灵王效胡服,以金珰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秦灭赵,以其君冠赐近臣。"另外,秦代所用的术士冠以及武士所穿的黑色之裤,都受到胡服一定影响。汉代武将所戴的大冠,就从"赵惠文冠"演变而来武士所用的短衣大袍。不过这些服饰大多只用于军旅,不通文儒。帝王百官朝祭之服和燕居之服,仍用周制。

魏晋时期

南北朝之世,北朝以胡服定为常服,南朝系汉族,仍为戎服,比及隋唐循陵,帝王定为田猎之服,或上下公服,民间则为时服流风最盛。溯其由传人以至兴盛,由军用以至民服,历史悠长,变化复杂。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黑暗的一段时期,由于汉末三国时期蔓延全国的大瘟疫和频繁的战争,使中国人口减少过半,西晋时期,塞外诸民族大量内迁,八王之乱后,国力衰弱,内迁诸胡趁机纷纷叛乱,在华北相继建立多个政权,并互相厮杀持续百年,史称五胡乱华。各塞外民族初建政权时,基本上按照本族习俗制定服制,到了北朝时期,受汉文化影响,逐渐废除了胡俗,并以汉服为礼服。
北魏孝文帝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北魏孝文帝在位,曾禁止鲜卑胡服。《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 齐显祖 ﹞或身自歌舞,尽日通宵,或散发胡服,杂衣锦彩。”《宣和遗事》后集:“自屏后呼其妻出拜二帝曰:‘此女汝家人也。’妇人出拜已,衣胡服,二帝不能识之。”
这位皇帝五岁时登上帝位,国家政事长期由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冯氏执掌,冯氏出身汉族,她的生活习俗对小皇帝带来很大影响。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冯氏死后,孝文帝开始亲理朝政,首先将首都从北方平城迁至中原洛阳,随即开始了以汉化政策为中心的改革。他奖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共同改革鲜卑旧俗,禁止30岁以下的官员说鲜卑话,将鲜卑复音姓氏改为音近的单音汉姓,孝文帝本人也改姓为元,对服饰的改革更不遗余力,明文规定鲜卑人穿著汉族服装。一次在街上看到还 有妇女穿著鲜卑族的小袄,回到朝廷便对负责督察的官员大加训斥,可见其认真。历史上将这次大规模的改革,称之为"孝文改制"。

唐宋时期

胡服原型:伊朗萨珊王朝的卡弗坦
胡服流行于唐朝户燥纹开元、天宝年间,女子流行穿胡服骑马。它的特征是翻领对襟、窄袖。在陕西等地的墓中壁画有大量反映。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绢画中也有这类服装的妇女。
唐代流行于西域地区以及波斯等国的胡服卡弗坦,卡弗坦形制为锦绣浑脱帽,翻领窄袖袍,条纹小口裤和透空软锦鞋。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当时的首都长安,不仅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都会和东西文化交流中心。据史书记载,和唐朝政府有来往的国家,先后有300多个,在当时的长安城内不仅居住着汉族人还有大量的外国人,如日本人、新罗(朝鲜)人、波斯(伊朗)人、阿拉伯人、越南人及印度人等。这些外国使者剃喇估云集长安,从中国文化中取吸了大量精华,在中国东邻地区的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等地,仍保留着中国传统的服制。中国人民也从异族文化中获取了不少有益的东西,胡服在中原地区的流行,就是一个具体的反映。 和以往相比,唐代崇尚胡服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妇女著胡服者甚多。这种现象与当时的文化生活有密切关系,尤其是胡舞的流行,对妇女服装的变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据说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善胡舞"的能手,由于统治者的提倡,胡舞在民间也非常盛行,用白居易的话来说,一时间"臣妾人人学团转",简直到了入魔的程度。因为对胡舞的崇尚,发展到对胡服的模仿,进而出现了"胡妆"盛行的情况。正如元稹法曲》一诗所称:"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 竟纷泊。"
天宝三年(公元744户项备年)回鹘人在蒙古高原回纥汗国,接受唐朝册封,回鹘人的服装曾在宫廷妇女中广为流行。花蕊夫人在她的《宫词》中就曾写道:"唐朝腊日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
据王国维氏《胡服考》,到了宋明时期,汉族皇帝又颁布法令禁止胡服和胡俗,复兴汉服和汉文化。宋代北方的契丹人力量逐步强大,对宋朝造成很大威胁,宋朝的统治者非常惧怕"胡风"的渗透和漫延,同时也担心汉人穿著胡服之后,出入市井难以分辨,据《宋史·舆服志》等书记载,在两宋时拒少期,朝廷曾多次下令禁止民间效仿胡俗,穿著胡衣。如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诏"禁士庶效契丹服 及乘骑鞍辔。妇人衣铜绿免褐之类。"
唐代回鹘胡服
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诏"京城内近日有衣装杂以外裔形制之人,以戴毡笠子、著战袍、系番束带之类,开封府宜严行禁止。"尽管多次申饬,但并没有完全奏效,民间男女仍然有穿胡服者。
所去承洪以,宋徽宗不得不在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再次规定:"敢为契丹者若毡笠、钓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论。"

明清时期

明朝驱逐了蒙古统治者,对整顿和恢复传统的汉族礼仪当然十分重视,在刚建立政权时,也曾下令禁止胡服,同时还不许使用胡语、胡姓。后迎重来政局相对稳定,有关诏令逐渐减少。明朝的曳撒和贴里则吸收了蒙古服装的元素。
清代满洲人统治中国后,推行剃发易服,用暴力迫使汉族男子剃发留辫,穿著满洲人服装:"若有不遵本朝制度,杀无赦。"这种做法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不过妇女、儿童、僧人道士等不必穿着满服。因此,清代的汉族妇女仍可穿著汉族服装。

晚清民国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清代中晚期,汉族妇女的服装逐渐满化,男子服装也有所变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长衫的出现,与满洲男装不同的是,长衫是左右开衩,无马蹄袖

服饰特征

播报
编辑
胡服的一大特征是短衣齐膝,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史记·赵世家曰:自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裤褶传人中国,历代皆以为戎服,或用其冠,或用其履,或用其衣服及带,或三者全用,晋代民间,始偶用之。胡服之制,冠则惠文,带则贝带,履则靴,裤则上褶下裤。)

胡帽

胡服的冠帽上常常有貂尾,这是由于北地寒冷,冠的造型则如簸箕赵国接受了这种冠式,并进行了一些改制,如将原来用于御寒的貂尾改为冠上的一种饰物,插在冠的两侧,并加以金珰附蝉。几年后赵武灵王传位给儿子赵惠文王,就以儿子之名命名此冠,时称"赵惠文冠"。这种冠饰的形象,在洛阳金村战国墓出土的铜镜上有所反映。

胡带

蹀带是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腰带,以皮革制成,它与一般皮带的不同之处是在皮带上装有几个金属制成的饰牌,每个饰牌下连着一个小型铰链,铰链下套一个金属小环。这种小环是专为系佩杂物而预备的。因为游牧民族居无常所,平时生活所需物品,都要随身携带,帐具、炊具等大型器物多拴在马上,而一些小型器物如刀、剑、针筒、手巾、磨刀石等,则只能佩在各人身边,这种缀以小环,挂于杂物的皮带,就被称之为蹀带。西域将装有带扣的胡带称之为"师比",译成汉语,也作"犀比"或"胥毗"。赵武灵王引进胡服时,考虑到它的便利,也引进了这种腰带。

胡靴

赵武灵王同时引进的还有胡履。过去,汉族人民所穿之履往往以丝帛为面,麻缕为底,朝会之舄则用木底,这种履舄多为短帮,平时穿著没有问题,用于行军则不太适宜,尤其不适合跋涉于水 草之地。而胡人之履则以皮为之,做成高统。因此也被赵武灵王采用。最初称为"络鞮",后来则称其为"靴"。

胡裤

胡裤的原型波斯沙瓦
汉代的胡裤源自波斯沙瓦的影响。沙瓦波斯文为شلوار ,转为罗马字为shalvar,在波斯语里就是指的裤子,印度写为Salwar,土耳其写为Chalvar。不仅用于男子,也用于妇女。

胡饰

唐代胡舞盛行,从文献记载来看,胡舞的动作姿态,与舞蹈者的衣帽装饰有密切关系。譬如从西域康国传入的"胡旋舞",表演者的服饰就很有特点,据当时杜佑所编的《通典》一书记载,舞蹈者通常 为两人,都穿"绯袄,锦绣绿缓浑裆裤,赤皮靴白袴、双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又如石国传入的"胡腾舞",舞人都要戴一种虚顶的"织成蕃帽",身穿窄袖的细毡胡衫。
唐人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中就有:"石国胡儿人少见,蹲舞樽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毡胡衫双袖小"的描写。另外,在舞者的腰带上还往往装有金属小铃,随着舞蹈者的运动节奏而发出和谐的声响。这种服装既是舞服,也是西域居民的日常便服,唐代妇女在模仿这种舞蹈时,也采用了这些服饰。

胡衣

唐代妇女所穿的"胡服",从大量传世和出土的唐人画塑来看,通常由锦绣帽、窄袖袍、条纹裤、软锦靴等组成。衣式为对襟,翻领,窄袖;领子、袖口和衣襟等部位多缘以一道宽阔的锦边。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出土壁画及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张礼臣墓出土的绢画中,都绘有穿这种服装的妇女形象。在这些妇女的腰间,还系有一条革带,革带上还附缀以若干条小带,这种革带就是南北朝蹀带的遗形。
唐代最常见的是波斯胡服卡弗坦(خفتان),胡服卡弗坦是一种棉或者丝制的,长至脚踝的长袖风衣,腰间用带系拢的正装。对不同等级的胡人,也有颜色、花纹、扣子的区别。它对中亚和西域影响很大,不仅仅向北影响了维京人的民族服,西域的吐火罗人也穿,通过丝绸之路也影响了唐朝时尚,可能对满人的马褂也产生过影响。
除这种胡服以外,其他少数民族的服装对汉族妇女也带来一定的影响,最为典型的就是回鹘装的流行。回鹘为维吾尔族的前身,在唐朝开元年间,回鹘一度是北方最强盛的民族之一。"回鹘衣装"在甘肃安西榆林窟壁画上还可看到:其制和长袍相似,也用翻领,袖子做得非常窄小,袍身则比较宽大,下长曳地;领、袖等处也镶有宽阔的锦边。脚上则窄著软底翘头锦鞋。
元代蒙古族有一种长袄,以毡革、彩锦或苎丝制成,交领窄袖,下长过膝;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彩丝捻成细线,横缀于腰数道,既可藉此束腰,又可用为装饰,因形得名,被称为"腰线袄子",省称"腰线"。
彭大雅黑鞑事略》中对这种服装的形制有比较具体的描述:"其服,右衽而方领,旧以毡毳革,新以苎丝金线,色用红紫绀绿,纹以日月龙凤,无贵贱等差。"徐霆在这段记载下加了一段注释:"腰间密密打作细折,不计其数,若深衣止十二幅,鞑人折多耳。又用红紫帛拈成线,横在腰,谓之‘腰线’盖马上腰围紧束突出,采艳好看。"叶之奇《草木子》也记:"北人华靡之服,帽则金其顶,袄则线其腰。"这是元代服制中颇具特点的一种服装,不仅用于男子,也用于妇女。郝经怀来醉歌》中就有"胡姬蟠头脸如玉,一撒青金腰线绿"之句,可见其流行程度。然而就是这种服装, 在明代服制中依然存在,《明史·舆服志》中就有“刻期,冠方顶巾,衣胸背鹰鹞花腰线袄子”的记载。
清代旗装本指旗人所穿的长袍,包括官吏的蟒袍行袍、常服袍等,都在其例。按清代礼俗,皇帝百官参加祭祀和庆典,都穿长袍。后妃命妇在这种场合,也以长袍为礼服。平常家居,汉族命妇可穿裙裙,而八旗命妇仍穿长袍。时间一长,就将八旗妇女所穿的长袍称为"旗装",而男子的 朝袍、蟒袍则不属其类。
清初妇女的旗装实物,在内蒙古白音尔灯荣宪公主墓曾有出土,墓主为康熙皇帝之女,这些旗装都以绸缎制成,上施彩绣圆领、窄袖,衣襟右掩;两腋部分明显收缩,由此而下,逐渐放宽,下摆部分则异常宽大,在领子上还镶有一道狭窄的黑边。到了清末,经过200多年的演变,旗装的样式渐变得袍身宽敞,外形平直,高领宽袖,领、袖、襟、裙镶有宽阔的花边。
辛亥革命后,上海女性受到西方剪裁的影响并对原来的旗装作了不少改进,如将袍袖收小,袍长缩短,衣边改窄,腰身收紧,并在腰、臀部位采用了曲线,使之更为适体,变成了我国近代妇女的主要服式。

史料记载

播报
编辑
胡服之中,有所谓马卦者,今言马褂。《说文》无褂字,《玉篇》亦无之,恐即卦字,褂卦皆从圭得声,俗作褂,但不能作“挂”或“挂”。《罪唯录·冠服志》云:“历朝挎褶,戎服也,袖短,或无袖而衣中断,下有横摺,又下有竖摺。若袖长,则为曳撒
似此裤褶,又变为胡服总名。凡无袖、短袖、长袖之衣,与腰中间有线道横截或无线道横截之袍,皆可称为裤褶,因而今所论之半臂,其为胡服,决无问题。至其形制,宋曾三异《同话录》“貉袖”条述之最详:
“近岁衣制,有一种如旋袄,长不过腰,两袖仅掩肘,以最厚之帛为之,仍用夹裹,或其中用绵者,以紫皂缘之,名日貉袖,闻之起于御马苑圉人,短前后襟者,坐鞍上不妨脱,着短袖者以其便于控驭耳。”长不过腰,两袖仅掩肘,缘边用紫皂布,有夹衣,亦有绵衣,显然为半臂制度。以其短前后襟,坐鞍上不妨脱,故亦可称为马褂,马褂即对襟衣。明清之制犹然。《日知录》卷二十八《对襟衣》所谓:“太祖实录洪武二十六年三月禁,官民步卒人等,服对襟衣,唯骑马许服,以便于乘马故也。”是也。”(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说文·革部》鞮,革履也,胡人履连胫,谓之络鞮。《释名·释衣服》:"胡有舄履而无靴,靴字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说的都是这种鞋履。赵国采用了这些服饰,极大地方便了作战,军事力量也逐渐增强,并于公元前296年,相继灭了中山、林胡楼烦以及雁门,向北扩展了上千里疆土,使赵国一跃而成为强盛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