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江总

[jiāng zǒng]
南朝陈历史人物
收藏
0
0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江总(519年-594年),字总持,祖籍济阳郡考城县(今河南兰考), 南朝陈大臣、文学家、诗人。[19]
江总自幼聪敏,以能诗为梁武帝所赏,官至太子中舍人。侯景之乱时避地会稽,后又至广州依舅萧勃,遂流寓岭南。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被征还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他虽居要职而不持政务,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倾,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平陈后被迁入长安,后放回,卒于江都(今江苏扬州)。[19]
其诗历来论者多病其轻艳。但他在经历战乱、流寓广州及初回建康时之作,每多感慨。如“市朝沾草露,淮海作桑田”(《明庆寺》)诸句,亦颇有真实感情,尤其是《哭鲁广达》《南还寻草市宅》等作,感叹兴亡,正如沈德潜所说“真情可悯”。他的诗讲究辞藻、声律,已近律体。《闺怨》《宛转歌》则已似唐人七言歌行。据《陈书》本传有集30卷,今佚。明张溥辑有《江令君集》,仅1卷。[19]
总持
所处时代
南朝陈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日期
519年
逝世日期
594年
主要作品
江令君集
本    名
江总
祖    籍
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17-18]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早年经历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人(今河南兰考)[17-18]。是晋朝散骑常侍江统的十世孙[1]
江总七岁丧父,寄依外祖家。年少时聪明敏捷,性情纯厚。其舅舅吴平光侯萧劢,在当时名望很高,特别钟爱他,曾对江总说:“你节操品行与众不同,神态举止超群出众,将来出名,必当超过我。”江总长大后,勤奋笃学才思敏捷,他家世代相传的书数千卷,江总日夜探究研读,未曾离手[2]
十八岁时,江总初任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中权将军丹阳尹何敬容建府置僚属,设置佐吏,都以显贵的后代担任,江总又授职为何敬容府主簿。不久调任尚书殿中郎[3]

才华横溢

梁武帝萧衍撰写《正言》才毕,又写《述怀诗》,江总参与写此诗,萧衍读完江总的诗后,大为叹赏。又调任侍郎。尚书仆射范阳张缵,度支尚书少盼漏霉琅邪王筠都官尚书拘去试南阳刘之遴,都才学渊博,因江总年少时出名,张缵等人很是推重,结为忘年之交。刘之遴曾以诗文相赠江总。后调任太子洗马,又出京任临安县令,再回京任中军宣城王府内录事参军,调任太子舍人[4]
梁朝和西魏友好往来,萧衍诏命江总和徐陵出使西魏,江总生病没有前去。侯景寇掠京城,萧衍诏命江总暂兼太常卿,坚守小庙。台城陷落后,江总在外境维艰中逃难,费了几年时间才到会稽郡,住到龙华寺,便写了《修心赋》,大略评品时事[5]
江总的第九个舅舅萧勃首先占领广州,他又从会稽去投依萧勃。[6]
梁元帝萧绎平定侯景之乱后,诏命江总任明威将军、始兴内史,给江总八百斛太守薪俸让他出行。恰逢江陵陷落,江总遂不成行,从此寄居岭南多年。[7]

效力陈朝

天嘉四年(563年),因任中书侍郎回朝廷,管辖侍中省。江总历任司徒右长史,掌东宫管记,给事黄门侍郎,兼南徐州大中正。又授职太子中庶子、通直散骑常侍,东宫、中正职务不变。不久调任左民尚书,后转任太子詹事,中正职务不变。江总因与太子彻夜连蒸畅饮,收养良家女子陈氏为女,太子便装去江总住所,皇上怒而免除其职。不久复任侍中,兼左骁骑将军。再任左民尚书,兼左军将军,未授职,又因公事免职。不久任散骑常侍、明烈将军司徒左长史,牛旬您调任太常卿。[8]
陈后主陈叔宝继位后,授职江总任祠部尚书,又领左骁骑将军、参掌选事。又转任试汗担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再调任尚书仆射,参掌选事职务不变。[9]
至德四年(586年),江总加任宣惠将军,量置佐史。不久授官尚书令,赐给鼓吹一部,加扶,其他官职未变。[10]

昏庸亡国

祯明二年(588年)晋号中权将军。后任宰相,他不理政务,只是每天和后主在后宫饮酒作乐,还加上陈暄想协试、孔范、王瑳等十余达蜜鸦人,当时称他们为狎玩之客。因此国家日益衰败,典章制度不健全,有上言者,就以犯罪论处,君臣昏庸腐败,以至于国家灭亡。[11]
祯明三年(589年)建康陷落后,江总入隋朝,任上开府霸墓。[12]
开皇十四年(594年)死于江都,时年七十六岁。[13]

家庭成员

播报
编辑
十世祖:江统(晋朝散骑常侍)
五世祖:江湛(宋朝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封爵号忠简公)
祖父:江蒨(梁朝光禄大夫)
父亲:江紑(本州迎主簿)
长子:江溢(历任著作佐郎、太子舍人、洗马、中书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入隋后,为秦王文学)
第七子:江漼驸马都尉秘书郎、隋给事郎,直秘书省学士)[14]

个人作品

播报
编辑
《自叙》
我历任显达之职,只是徒占其位而已,既不追求实利,也不涉足权势。我曾抚身仰天叹息说,庄青翟官至丞相,无事迹可纪;赵元叔只是任掌计簿的小吏,却光耀列传。我自从在陈朝任职以来,未曾奉承任何人,干预任何事。风尘岁月,身处世俗之人中,多招致怨憎,宦海浮沉,都不放在心上。太建之时,国家权力被下移至众多宵小之手,谄媚嫉妒之风盛行,我屡被排斥罢免,面对命运无可奈何。后主过去在东宫,留心文章的风采,我一向承蒙开导,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后主继位之日,时常指责我的过错,仰遵天文,改定各种事功,八法六典之制度,无一不亲自统管。昔晋武帝为荀公曾作策说:“周代陈书的冢宰,今日之尚书令。”何况我的才能不及古人一半,而居位食禄不理政事则同于古人。晋太尉陆玩说:“让我做三公,可知天下实在无人。”官位爵禄本是无意得来之物,哪里是我刻意要追求的呢?
少年时潜心于佛教,二十多岁时,到钟山从灵曜寺则法师学佛法。晚年在陈朝任官,与摄山布上人交往,彻悟佛教苦空二境,再次详习戒律,对自己维持一颗善心,对别人广施慈悲,颇知自我勉励,然而不愿食素,并且浸染尘世之烦劳,因此抱愧终生。
江总的自叙,当时人称之为实录。[15]

文学创作

播报
编辑
江总是陈代亡国宰相,后宫“狎客”,宫体艳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其诗意浮艳靡丽,内容贫弱,多是一些为统治者淫乐助兴之作,因此在历史上声名不佳。但随着国家兴亡和个人际遇的变化,他的诗也渐渐洗去浮艳之色,而时有悲凉之音。今存诗百首,少量赠答诗及陈亡后凭吊故土之作,有一定价值;《闺怨篇》开唐人七言排律之体。《陈书·江总传》载有集30卷。但今存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所辑《江令君集》仅1卷。
附江总诗全集[16](共108首)
《长相思》
《诗》
《释奠诗应令》
《释奠诗应令》
《释奠诗应令》
《释奠诗应令》
《释奠诗应令》
《释奠诗应令》
《释奠诗应令》
《雨雪曲》
《梅花落》
《梅花落》
《梅花落》
《杂曲》
《杂曲》
《杂曲》
陇头水
《陇头水》
闺怨篇
《闺怨篇》
洛阳道
《洛阳道》
《芳树》
骢马驱
妇病行
箫史曲
长安道
《东飞伯劳歌》
《宛转歌》
《紫骝马》
《怨诗》
《怨诗》
《关山月》
七夕诗
雉子斑
《折杨柳》
《燕燕于飞》
咏双阙诗
《刘生》
《别袁昌州诗》
《置酒高殿上》
《咏蝉诗》
咏李诗
《同庾信答林法师诗》
《春日诗》
别永新侯
《横吹曲》
《乌栖曲》
明庆寺诗
《济黄河》
应诏诗
《岁暮还宅诗》
《姬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