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huáng]
汉语文字
展开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皇(拼音:huá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2],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火炬光焰上腾的样子,应是“”的本字。古先民崇拜火,故“皇”含有高贵之意,又指庄严、伟大。皇在古籍中可转指天神、先人。又特指远古的帝王。
中文名
拼    音
huáng
部    首
五    笔
RGF[3]
仓    颉
HAMG
郑    码
NKC
笔    顺
撇、竖、横折、横、横、横、横、竖、横
字    级
一级(1571)[1]
平水韵
下平七阳[4]
注音字母
ㄏㄨㄤˊ
笔画数
5+4
统一码
基本区-7687
四角码
2610₄
造字法
指事字形声字
结    构
独体字或合体字,上下结构

文字溯源

播报
编辑
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3]
“皇”字构型解说不一。图1为甲骨文的“皇”字,看上去就像一盏古代的灯,上面火光闪烁。又作图2,附加音符“”。西周金文在下部增添两短横,中为灯盘,下像灯座。有的学者认为“皇”是“辉煌”的“煌”的本字,加“火”作“煌”。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皇,即煌之本字。”也有的人认为“皇”像王著冠冕形。吴大澂说文古籀补》认为:“皇,大也。日出土则光大,日为君象,故三皇称皇。”吴大澂认为金文的“皇”字由“”和“土”构成,其含义为太阳从地下升起时,光亮很大,照亮了大地。由此“皇”有“大”意。又因为“日”为历代帝王的象征,所以“皇”便引申出指三皇五帝之“皇”。这样解释也有它的道理。[5-6]
也有人认为“皇”是祭祀戴的一种冠。此可以用古代文献为依据,《礼记·王制》:“有虞氏皇而祭,夏后氏收而祭,殷人冔而祭,周人冕而祭。”在这里,“皇”“收”“冔”“冕”正是相当的,所以郑玄注释为:“皇,冕属也,画羽饰焉。”在《周礼·地官·舞师》中则提到有“皇舞”。郑司农说:“皇舞,蒙羽舞,书或为䍿。”《说文·羽部》:“䍿,乐舞,以羽翿自翳其首,以祀星辰也。读若皇。”以上这些记载,都说明“皇”本是一种有羽毛装饰的冠,用于祭祀时跳舞用,皇舞就是戴着这种“皇”所跳的一种舞蹈,也就是所谓“以羽冒覆头上”。而且从字形上分析,“皇”的本义是饰羽之冠,也是可以得到证明的。这样就从本义引申出“自上覆下”的意思。[17]
春秋文字“皇”作图4,“王”字从原形体中独立出来。战国文字承袭西周、春秋文字,但上部已变形。秦代小篆上部又讹变为“自”。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称始皇帝,所以命人将“皇”字上部的构件改为“自”。“”本义是鼻子,引申为开始的意思,“自”字和“王”字组成的“皇”字表示最初的王,也就是“鼻祖”,与“始皇帝”相符合。汉代文字则将上部又讹变为“白”,一直沿袭至今。[5-6]
另外古时候将只有屋顶、没有墙壁的房子叫“皇”,正和冕“自上覆下”是一样的。这样,“皇”又有了广的意义。“皇”与“广”本来都指屋顶,引申而有广大之义。由此可见,《说文》“皇”字训为大,实际上是“堂皇”一义的引申。
从语义来看,“皇”字在上古是个充满“美、大”之义的褒义词。“皇”字在商周时期的金文和文献中,都用做形容词,与“大”的意义相关。如称天为“皇天”,对已故的长辈尊称为“皇考”“皇祖”。[17]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huáng
形容词
〈文言〉大,盛大。
great
《诗经·大雅·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
皇天;富丽堂皇
〈文言〉“”的古字。辉煌;庄盛。
shining
《诗经·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
〈文言〉美好。
fine
《诗经·周颂·臣工》:“于皇来牟,将受厥明。”
汉·扬雄《法言·孝至》:“尧舜之道皇兮,夏、殷、周之道将兮。”
〈文言〉黄白色。一说,黄色。
《诗经·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文言〉通“”。闲暇;空闲。
leisure
《左传·昭公七年》:“社稷之不皇,况能怀思君德。”
宋·王安石《答戚郎中启》:“闻报之晚,裁贺未皇。”
〈文言〉通“”。恐惧。
fearful
吕氏春秋·先己》:“督听则奸塞不皇。”
名词
〈文言〉指天。
Heaven
《诗经·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战国·屈原《离骚》:“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予以吉故。”
〈文言〉指天神。
god
战国·屈原《远游》:“遇蓐收乎西皇。”
晋·葛洪《神仙传·广成子》:“得我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士。”
君主;帝王。
emperor
《诗经·周颂·酌》:“于昭于天,皇以间之。”
皇储;皇帝;三皇五帝;皇亲国戚
旧时对封建王朝的尊称。
dynasty
汉·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暨皇齐驭宝,运集休明。”
明·徐渭《牡丹赋》:“兹上代之无闻,始绝盛乎皇唐。”
对先代的敬称。亦作皇考的省称。
战国·屈原《离骚》:“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皇考;皇祖
〈文言〉指毛色黄白相杂的马。
《诗经·鲁颂·駉》:“薄言駉者,有驈有皇。”
〈文言〉上面画有羽饰的冠。
《礼记·王制》:“有虞氏皇而祭。”
〈文言〉四面无壁的室或堂。
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浚乃走出堂皇”元胡三省注:“堂无四壁曰皇。”
〈文言〉鸟名。“”的古字。传说中的雌凤。
尔雅·释鸟》:“鶠,凤;雌其皇。”
元稹《筝》诗:“火凤有皇求不得,春莺无伴啭空长。”
(Huáng)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巩县西南。
《春秋·昭公二十二年》:“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皇。”
(Huáng)姓氏用字,参看“皇姓”。
动词
〈文言〉用同“”。匡正。
correct
《诗经·豳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穆天子传》卷五:“皇我万民,旦夕勿忘。”
连词
〈文言〉用同“况”。表示进层的意思。
《尚书·秦誓》:“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
wǎng
动词
〈文言〉通“”。 向往。
《诗经·小雅·楚茨》:“先祖是皇,神保是飨。”
晋·潘岳《哀永逝文》:“是乎非乎何皇?趣一遇兮目中。”
以上参考资料:[7-9]

古籍释义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一上】【王部】胡光切(huáng)
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读若鼻,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10]

说文解字注

“大也”注:见《诗毛传》。
“从自王”注:依《韵会》补王字
“自,始也。始王者,三皇”注:王,各本譌皇,今正。先郑注《周礼》云:四类三皇五帝九皇六十四民咸祀之。《尚书大传》:燧人为燧皇,伏羲为羲皇,神农为农皇。谯周说同。《白虎通》曰:三皇者何,伏羲、神农、燧人。则改燧人居第三,恐非旧也。郑依春秋纬,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皇甫谧说同。
“大君也”注:始王天下,是大君也,故号之曰皇,因以为凡大之称。此说字形会意之恉,并字义训大之所由来也。皇本大君,因之凡大皆曰皇,假借之法准此矣。
“自,读若鼻”注:自下曰鼻也,则自鼻二字为转注。此曰自读若鼻,言皇字所从之自读若鼻,其音同也。
“今俗㠯作始生子为鼻子,是”注:杨氏雄《方言》曰:鼻,始也。嘼之初生谓之鼻,人之初生谓之首。许谓始生子为鼻子,字本作鼻,今俗乃以自字为之,径作自子。此可知自与鼻不但义同,而且音同,相假借也。今俗,谓汉时也。铉本无作字,误。锴本有,新刻删之。胡光切。十部。[11]

广韵

胡光切,平唐匣 ‖王声阳部(huáng)
皇,君也。美也。天也。《说文》作𦤃,大也。又姓,《左传》郑大夫皇颉。[12]

康熙字典

【午集中】【白部】皇;部外笔画:4
古文:𦤍、𦤐、𤽙、𤽚、𤽧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竝胡光切,音黄。《说文》:大也。《风俗通》:天也。《尔雅·释天》疏:尊而君之,则称皇天。《书·大禹谟》:皇天眷命。
又《汤诰》:惟皇上帝。传:皇,大。上帝,天也。
又三皇,伏牺,神农,黄帝是也。《尚书·序疏》:称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风俗通》:三皇道德元泊,有似皇天,故称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
又有天下者之通称。《尔雅·释诂》:君也。《白虎通》:号也。号之为皇者,煌煌人莫违也。《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诗·大雅》:皇王维辟。《春秋繁露》:德侔天地者称皇帝。蔡邕《独断》:皇帝,至尊之称也。上古天子庖牺氏,神农氏称皇。尧、舜称帝。夏、殷、周称王。秦并以为号。汉因之不改。《前汉·高帝纪》:汉王即皇帝位,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又尊太公为太上皇。注:太上,极尊之称。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冶国,故不言帝。《明制》:太子称皇,诸王以下不称皇,皇族各戚属,宗人府掌之。
又《礼·曲礼》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注:更设称号,尊神异于人也。
又《宋史·真宗纪》:祥符五年,亲祀玉皇於朝元殿。注:玉皇,天帝圣号。
又《鸿苞博蒐》:佛一称觉皇。
又《博雅》:美也。《诗·大雅》:思皇多士。
又《尔雅·释言》:皇正也。《诗·豳风》:四国是皇。
又庄盛也。《仪礼·聘礼》:宾入门皇。
又美盛貌。《诗·大雅》:穆穆皇皇。
又犹煌煌也。《诗·小雅》:皇皇者华。《尔雅·释言》:皇,华也。疏:草木之华一名皇。
又犹荧荧也。扬子《太玄经》:物登明堂,矞矞皇皇。
又犹栖栖也。《礼·檀弓》:皇皇如有,望而弗至。
又於皇,叹美辞。《诗·周颂》:於皇来牟。注:於,音乌。
又聿皇,疾貌。《前汉》扬雄《校猎赋》:武骑聿皇。
又遹皇,往来貌。张衡《思玄赋》:察二纪五纬之绸缪遹皇。
又冠名。上画羽饰也。《礼·王制》:有虞氏皇而祭。
又屏风名。王坐所置也。《周礼·天官》:掌次设皇邸。
又舞名。析五采羽,持以舞也。《周礼·地官》:舞师掌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注:皇或为䍿。
又凤皇,灵鸟也。《书·益稷》:凤皇来仪。传:雄曰凤,雌曰皇。皇,通作凰。《集韵》:亦作䳨。
又《尔雅·释鸟》疏:皇,一名黄鸟。俗呼为黄离留。
又《尔雅·释草》疏:皇,一名守田。似燕麦子,如雕胡米,生废田中。
又《埤雅》:骊马黄白曰皇。《诗·豳风》:皇驳其马。
又星名。《前汉·天文志》:岁星,十月出,名天皇。
又国皇星,大而赤。
又馀皇,舟名。《左传·昭十七年》:楚败吴师,获其乘舟馀皇。俗作艅艎。
又矞皇,神名。《前汉·司马相如传》:前长离而后矞皇。《史记》作潏湟。
又冢前阙曰皇。《左传·庄十九年》:葬于絰皇。
又寝门阙曰皇。《左传·宣十三年》:屦及于窒皇。
又室无四壁曰皇。《前汉·胡建传》:列坐堂皇上。《博雅》作堭,非。
又涧名。《诗·大雅》:夹其皇涧。
又山水名。《山海经》:皇人之山,皇水出焉。
又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皇。
又姓。《左传》疏:宋戴公子皇父,其子孙以皇为氏。
又皇甫,复姓。
又《谥法》:靖民则法曰皇。
又与遑、偟、徨竝通。《左传·昭三十二年》:不皇启处。《诗·小雅》:作遑。《尔雅·释训》:作偟,暇也。《前汉》扬雄《甘泉赋》:溶方皇于西清。注:犹仿偟也。一作彷徨。
又《正韵》户广切,黄上声。《礼·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陆德明读。
又《正韵》于放切,黄去声。义同。徐邈读。
又《集韵》羽两切,音往。皇皇,祭祀之仪。《礼·少仪》注:皇,读如归往之往。疏:谓心所系往,孝子祭祀,威仪严正,必有继属,故齐齐皇皇也。《诗·鲁颂》:烝烝皇皇。笺:皇皇,当作暀暀。犹往往也。《说文》:本从自,始也。徐曰:自,从也。故为始也。今省作白。[13]

字形书法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楷体)[3]

书写提示

“皇”字书写演示
❶“白”窄“王”宽。❷“白”居上半格;首笔撇起笔于竖中线上;“曰”,居中,上宽下窄,末笔横在横中线。❸“王”,居下半格;三横中间横最短,末笔最长;竖笔在竖中线。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播报
编辑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ɡʰ
wɑŋ
王力系统
ɣ
uaŋ
董同龢系统
ɣ
uɑŋ
周法高系统
ɡ
waŋ
李方桂系统
gw
ang
东汉
西汉
ang
a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阳唐
wɑŋ
北魏后期北齐
阳唐
wɑŋ
齐梁陈北周隋
阳唐
wɑŋ
隋唐
高本汉系统
ɣ
wɑŋ
王力系统
ɣ
uɑŋ
董同龢系统
ɣ
uɑŋ
周法高系统
ɣ
uɑn
李方桂系统
ɣ
wâng
参考资料:[14-15]

韵书集成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韵部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下平十一唐
合口呼
全浊
胡光切
ɣuɑŋ
集韵
平声
下平十一唐
合口呼
全浊
胡光切
ɣuɑŋ
上声
三十六养
云/匣
合口呼
全浊
羽两切
ɣiuɑŋ
礼部韵略
平声
胡光切
增韵
平声
胡光切
上声
户广切
去声
于放切
中原音韵
阳平
江阳
合口呼
全清
xuaŋ
中州音韵
平声
江阳
胡光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十七阳
全浊
胡光切
ɣuaŋ
上声
十七养
次浊
语㽘切
ŋaŋ
去声
十七漾
次浊
于放切
ouaŋ
分韵撮要
阳平
第十刚讲降角
以上参考资料:[16]

方音汇集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方言类别
方言点
发音
调值
调类
备注
北京官话
北京
xuaŋ
35
阳平
北方官话
济南
xuaŋ
42
阳平
中原官话
西安
xuaŋ
24
阳平
西南官话
武汉
xuaŋ
213
阳平
西南官话
成都
xuaŋ
31
阳平
江淮官话
合肥
xuɑ̃
55
阳平
江淮官话
扬州
xuaŋ
34
阳平
晋语
太原
xuɒ̃
11
平声
吴语
苏州
ɦuɒŋ
24
阳平
吴语
温州
ɦuɔ
31
阳平
湘语
长沙
fan
13
阳平
文读
uan
13
阳平
白读
湘语
双峰
ɣɒŋ
13
阳平
赣语
南昌
fɔŋ
45
阴去
文读
uɔŋ
45
阴去
白读
客家话
梅县
fɔŋ
11
阳平
粤语
广州
wɔŋ
21
阳平
粤语
阳江
wɔŋ
43
阳平
闽语
潮州
huaŋ
55
阳平
闽语
厦门
hɔŋ
24
阳平
闽语
福州
xuɔŋ
52
阳平
闽语
建瓯
uaŋ
22
阴去
未注明异读原因
uaŋ
21
上声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 [16]、《汉语方音字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