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东晋十六国

东晋政权统称
收藏
0
0
西晋王朝灭亡后,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江苏南京市)的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十六国”史称源出于北魏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从公元304年巴氐李雄建立成汉[1]和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316年灭掉西晋,到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这100多年里,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汉巴氐)等政权,总称十六国。
中文名
东晋十六国
时间范围
304年 至 439年
相关人物
司马睿刘渊石勒苻坚
创建者
司马睿

历史背景

播报
编辑
公元46年后,东汉朝廷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除了辽河流域的鲜卑和青海、甘肃的氐、羌外,大都由原住地迁来。
270年晋武帝时,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匈奴刘猛率众内侵,直至九年后始平。
294年晋惠帝时,匈奴郝散叛乱,不久平定。两年后其弟刘度元以齐万年为首,联合西北马兰羌、卢水胡举兵,晋将周处阵亡,此事至299年方平。而后郭钦与江统相继建议强制迁离胡族,江统更著有《徙戎论》,但晋室不予采纳。当朝廷元气大伤后,周边胡族便趁机举兵。
八王之乱的爆发,使晋廷失去在地方的影响力,胡族陆续叛变。晋惠帝时,益州内乱,巴氐势力扩大。之后益州刺史罗尚击杀巴氐领袖李特
304年成汉汉赵的建立,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您促陵”。
304年,李特李雄继立后击败罗尚并称成都王,又于306年称帝,国号“大成”,338年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匈奴刘渊统领五部匈奴,成都王司马颖结其为外援。[晋惠帝兆迎钻大安(太安)二年(303年),部下推特(李特)为大将军,大赦,改元为建初元年。[1],故也有人认为以改元为成汉建国开始,成汉建立于303年。]
304年司马颖遭王浚围攻,遣刘渊回并州发兵支援。他乘机宣布独立,称汉王,自称继承汉朝正统[2]。308年刘渊称帝并迁都至平阳,国号“汉”,后称汉赵。
东晋政权(公元317年-公元420年)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共享国103年,历4代11帝。
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皇权衰落。司马睿称帝有赖于南方官僚士族的拥戴,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先后平息了王敦苏峻之乱,统治趋于稳定。门阀大族王、谢、庾、桓先后支配着王朝政局。
南来士族祖逖曾率军北伐,一度收复黄河流域。在此之后,当权的士族多标榜北伐以增加门户威望,其中以桓温的三次北伐最为著名。他曾经收复洛阳,进入关中,进龙鸦兵河北,但都未能够巩固北伐凝茅婚成果。
公元383年,前秦南下,东晋面临空前威胁,在宰相谢安的运筹下,谢石谢玄北府兵大败前秦军队,取得了淝水之战危户举朽的决定性胜利。此后,南方由于外乱威胁解除而爆发内战,孙恩卢循起兵。桓玄在内战中获胜,一度篡晋。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镇压了农民军,并通过北伐树立威望,最终取代东晋。
东晋统治者不以恢复中原为意,门阀大族致力于南方的庄园经营。北方大族及大量汉族人口迁徙江南,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下的北方农民和土著农民辛勤劳动,开辟南方广大的山泽荒野,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使中国经济重心开始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
与此同时,中国北方陷入分裂混战,中国西晋后期之前的中原人总体是汉民族,而西晋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中原乘浆糠,并建立数十项院个政权,历史全汗称为东晋十六国的时期。
黄河流域成为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胡」族军阀争杀的战场,各个「胡」族首领纷纷建立政权,和东晋汉族政权长期对峙,史称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时期,除十六国之外,还有汉人冉闵建立的魏、丁灵翟氏建立的魏、武都氐帅杨氏建立的仇池国、鲜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五个政权,总计先后建立了21个政权。上述政权中,后赵前燕、前秦都曾占据过北方的大部分疆域,尤其是前秦曾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不过时间都很短,在百余年时间,北方战乱基本上没有停息。

相关史书

播报
编辑
十六国之《晋书·载记序》记述如下
古者帝王,乃生奇类、淳维,伯禹之苗裔,岂异类哉?反首衣皮,餐膻饮湩,而震惊中域,其来自远。天未悔祸,种落弥繁。其风俗险诐,性灵驰突,前史载之,亦以详备。轩帝患其干纪,所以徂征;武王窜以荒服,同乎禽兽。而于露寒之野,候月觇风,睹隙扬埃,乘间骋暴边城不得缓带,百姓靡有室家。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此言能教训卒伍,整齐车甲,边埸既伏,境内以安。然则燕筑造阳之郊,秦堑临洮之险,登天山,绝地脉,苞玄菟,款黄河,所以防夷狄之乱中华,其备豫如此。
汉宣帝初纳呼韩,居之亭鄣,委以候望,始宽戎狄。光武亦以南庭数万徙入西河,后亦转至五原,连延七郡。董卓之乱,则汾晋之郊萧然矣。郭钦腾笺于武帝,江统献策于惠皇,皆以为魏处戎夷,绣居都鄙,请移沙塞之表,定一殷周之服。统则忧诸并部,钦则虑在盟津。言犹自口,元海已至。语曰“失以豪厘”,晋卿大夫之辱也。聪之誓兵,东兼齐地;曜之驰旆,西逾陇山,覆没两京,蒸徒百万。天子陵江御物,分据地险,回首中原,力不能救,划长淮以北,大抵弃之。胡人利我艰虞,分镳起乱;晋臣或阻兵遐远,接武效尤。
大凡刘元海以惠帝永兴元年据离石称汉。后九年,石勒襄国称赵。张氏先据河西,是岁,自石勒后三十六年也,重华自称凉王。后一年,冉闵据邺称魏。后一年,苻健据长安称秦。慕容氏先据辽东称燕,是岁,自苻健后一年也,俊始僭号。后三十一年,后燕慕容垂据邺。后二年,西燕慕容冲据阿房。是岁也,乞伏国仁据桴罕称秦。后一年,慕容永据上党。是岁也,吕光姑臧称凉。后十二年,慕容德据滑台称南燕。是岁也,秃发乌孤廉川南凉段业张掖北凉。后三年,李玄盛据敦煌称西凉。后一年,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称凉。后四年,谯纵据蜀称成都王。后二年,赫连勃勃据朔方称大夏。后二年,冯跋离班,据和龙称北燕。提封天下,十丧其八,莫不龙旌帝服,建社开祊,华夷咸暨,人物斯在。或篡通都之乡,或拥数州之地,雄图内卷,师旅外并,穷兵凶于胜负,尽人命于锋镝,其为战国者一百三十六载,抑元海为之祸首云。

历代君主

播报
编辑
仇池(百顷)

氐胡

氐族政权)
姓名
在位时间
184-210
210-230
230-263
263-296

前仇池

(氐族政权)
姓名
在位时间
296-317
317-335
335-337
杨初(天水公)
337-357
357
357-361
361-370
370
370-372

后仇池

(氐族政权)
姓名
在位时间
昭武王
386-395
惠文王
395-425
孝昭王
425-429
桓惠王
429
孝成王
429-444
哀闵王
444

武都

(氐族政权)
姓名
在位时间
447-455
455-466
466-473
473-477

武兴

(氐族政权)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文王
杨文弘(文宏)
478-479
顺王
杨後起
479-486
安王
486-503
关王
503-535
惠王
杨智慧(?)
535-545
理王
杨辟邪(?)
545-553

阴平

(氐族政权)
姓名
在位时间
477-483
483-495
495-511
511
511-542
542-564
564-580

成汉

成(巴氐族政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成始祖
景帝
李特
?-303
-
成太宗
武帝
李雄
274-334
304-334
-
哀帝
288-334
334
-
顺帝幽公(废为巩都县公)
314-338
334-338
汉(巴氐族政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
献帝(汉中宗追崇)
李驤
-
-
昭文皇帝
李寿
300-343
338-343
-
文帝
?335-361
343-347
-
-
?339-349
347-349

汉赵

汉(匈奴族政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汉高祖
光文皇帝
?-310
304-310
-
戾太子
?-310
310
汉烈宗
昭武皇帝
?-318
310-318
-
孝隐皇帝
?-318
318
-
和武皇帝
?-318年
318
前赵(匈奴族政权)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景皇帝
-
-
献皇帝
-
-
懿帝
-
-
宣成皇帝
-
-
昭文皇帝(汉襄宗)
?298-328
318-328

后赵

羯族政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
顺帝
-
-
-
-
威帝
-
-
-
-
宣帝
石邪
-
-
后赵世宗
元帝
-
-
后赵高祖
明帝
274-333
319-333
-
文帝
石弘(被废为海阳王)
314-335
333-334
-
武帝
石㔨邪
-
-
后赵太宗
孝帝
-
-
后赵太祖
武帝
295-349
334-349
-
正帝
339-349
349
-
成帝
石遵(本为彭城王)
?-349
349
-
仁武帝
石鉴(本为义阳王)
?-350
349-350
-
兴武帝
石祗(本为新兴王)
?-351
350-351

(羯族政权)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350
350
-
351-352

前凉

(汉族政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前凉太祖
武王、武穆王
255-314
301-314
前凉高祖
明王、成烈王、昭王
271-320
314-320
前凉太宗
成王
277-324
320-324
前凉世祖
文王(忠成公)
307-346
324-346
前凉世宗
桓王(敬烈公)
327-353
346-353
-
哀王
346-355
353-354
前凉高宗
威王
?-355
354-355
-
冲王(敬悼公)
350-363
355-363
前凉后主
悼王
338-398
363-376
-
平王
?-387
376

后凉

(氐族政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后凉始祖
-
吕望
-
-
-
敬帝
-
-
-
-
恭帝
-
-
-
-
宣帝
-
-
-
-
景昭帝
-
-
后凉太祖
懿武皇帝
338-399
386-399
-
显文帝隐王
?-399
399
-
灵帝
?-401
399-401
-
文帝
?-392
-
-
平帝
?-416
401-40
西凉(汉族政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
景王
-
-
-
简王
-
-
西凉太祖
武昭王
351-419
400-417
-
武郡王
?-420
417-420
-
宣王
?-421
420-421

南凉

河西部(鲜卑族政权)
姓名
在位时间
210-231
231-252
252-279
279-?
?-365
365-?
南凉(鲜卑族政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南凉烈祖
武王
?-399
397-399
-
康王
?-402
399-402
-
景王
365-415
402-414

北凉

(匈奴族政权)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文王
段业(建康公)
?-401
397-401
武宣王
368-433
401-433
哀王
?-447
433-439
拓王
?-444
439-444
武拓王
?-460
444-460

前燕

慕容部(鲜卑族政权)
姓名
在位时间
慕容焉(莫护跋)
220年-245年
245年-271年
271年-283年
283年-285年
285年-307年
前燕(鲜卑族政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前燕高祖
武宣皇帝
(追尊,在位时称辽东公)
269年-333年
307年-333年
前燕太祖
文明皇帝
297年-348年
333年-348年
前燕烈祖
景昭皇帝
319年-360年
348年-360年
前燕隐宗
幽皇帝
慕容暐(纬)
350年-384年
360年-370年

后燕

(鲜卑族政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后燕世祖
成武皇帝
326年-396年
384年-396年
-
-
慕容详(本为开封公)
?-397年
397年
-
-
慕容麟(本为赵王)
?-398年
397年
-
-
兰汗(本为昌黎王)
?-398年
398年
后燕烈宗
惠愍皇帝
355年-398年
396年-398年
后燕中宗
昭武皇帝
373年-401年
398年-401年
-
献庄皇帝
慕容全
?-370年
-
后燕景宗
昭文皇帝
385年-407年
401年-407年
后燕高宗
惠懿皇帝
慕容云(高云)
?-409年
407年-409年

西燕

(鲜卑族政权)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济北王
?-384年
384年
太宗威帝
359年-386年
384年-386年
-
?-386年
386年
-
慕容顗(又作慕容凯)
?-386年
386年
-
慕容瑶(又作慕容望)
?-386年
386年
-
?-386年
386年
恭宗武桓皇帝
慕容永(本为河东王)
?-394年
386年-394年

北燕

(鲜卑族政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
惠懿皇帝
高云(慕容云)
?-409年
407年-409年
-
元帝
-
-
-
宣帝
-
-
北燕太祖
文成皇帝
?-430年
409年-430年
-
昭成皇帝
?-438年
430年-436年

南燕

(鲜卑族政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南燕世宗
献武皇帝
慕容德
336年-405年
398年-405年
-
穆帝(慕容超追崇)
?—385年
-
后主
末帝
385年-410年
-

胡夏

铁弗(匈奴族政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
正皇帝
-
元皇帝
刘诰升爰(刘训兜)
272年-309年
-
景皇帝
刘乌路孤(刘虎)(刘武)
309年-341年
-
宣皇帝
刘务桓(刘豹子)
341年-356年
-
-
刘阏陋头(刘阏头)
356年-358年
-
-
358年-359年
夏太祖
桓皇帝
359年-391年
胡夏(匈奴族政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夏世祖
武烈皇帝
381年-425年
407年-425年
-
德武皇帝
?—434年
425年-428年
-
平武皇帝
?—432年
428年-431年

前秦

(氐族政权)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前秦太祖(前秦高祖追崇)
惠武皇帝
苻洪
284年-350年
-
前秦高祖(初谥世宗)
景明皇帝
苻健
317年-355年
350年-355年
-
废帝厉王(降封为王)
335年-357年
355年-357年
-
文桓皇帝(前秦世祖追崇)
-
-
前秦世祖
宣昭皇帝
庄烈天王(姚苌諡)
338年-385年
357年-385年
-
代帝
?-405年
未即位
前秦顺宗
哀平皇帝
?-386年
385年-386年
前秦太宗
高帝
苻登
343年-394年
386年-394年
-
末帝
?-394年
394年

後秦

羌族政权)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后秦始祖
景元皇帝
280年-352年
-
-
德阳皇帝魏武王
331年-357年
-
后秦太祖
武昭皇帝
330年-393年
384年-393年
后秦高祖
文桓皇帝
366年-416年
393年-416年
-
末帝
388年-417年
416年-417年

西秦

(鲜卑族政权)
陇西部
姓名
在位时间
265年-?年
?年-385年
西秦(鲜卑族政权)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西秦烈祖
宣烈王
?-388年
385年-388年
西秦高祖
武元王
?-412年
388年-400年
409年-412年
西秦太祖
文昭王
?-428年
412年-428年
-
厉武王
?-431年
428年-431年

冉魏

(汉族政权)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
元皇帝
-
-
冉魏烈祖
高皇帝
299年?-328年
-
-
武悼天王、平帝
?-352年
350年-352年
-
惠帝
?-354年
352年

代国

(鲜卑族政权)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年号
在位时间
-
成皇帝
-
-
-
节皇帝
-
-
-
庄皇帝
拓跋观
-
-
-
明皇帝
-
-
-
安皇帝
-
-
-
宣皇帝
-
-
-
景皇帝
-
-
-
元皇帝
-
-
-
和皇帝
-
-
-
定皇帝
-
-
-
僖皇帝
-
-
-
威皇帝
-
-
-
献皇帝
-
-
推测为东汉桓帝
-
圣武皇帝
-
-
推测为东汉末年时
始祖
西魏文帝改为太祖)
神元皇帝
174年277年
-
220年-277年
-
文皇帝
?-277年
-
-
章皇帝
?-286年
-
277年-286年
-
平皇帝
?-293年
-
286年-293年
-
思皇帝
?-294年
-
293年-294年
-
昭皇帝
?-307年
-
294年-307年
-
桓皇帝
拓跋猗㐌
?-305年
-
-
穆皇帝
?-316年
-
307年-316年
-
文平皇帝
?-316年
-
316年
-
哀皇帝
(缺名)
-
316年
太祖
平文皇帝
?-321年
-
316年-321年
-
惠皇帝
?-325年
-
321年-325年
-
炀皇帝
-
-
325年-329年、335年-337年
-
烈皇帝
?-338年
-
329年-335年、337年-338年
高祖
昭成皇帝
338年-376年

谯蜀

(汉族政权)
姓名
在位时间
405年-413年

柔然

蠕蠕(芮芮、茹茹)部落
汗号
姓名
在位时间
-
郁久闾木骨闾
-
-
-
-
-
-
-
-
-
-
-
-
郁久闾縕纥提
-
-
-
柔然汗国(柔然族政权)
汗号
姓名
在位时间
丘豆伐可汗
402年-410年
蔼苦盖可汗
410年-414年
郁久闾步鹿真可汗
郁久闾不受
414年
牟汗纥升盖可汗
414年-429年
敕连可汗
429年-444年
处可汗
444年-464年
受罗部真可汗
464年-485年
伏名敦可汗
485年-492年
候其伏代库者可汗
492年-506年
佗汗可汗
506年-508年
豆罗伏跋豆伐可汗
508年-520年
敕连头兵豆伐可汗
520年-552年
弥偶可杜句可汗
521年-525年
铁伐可汗
552年-553年
登注可汗
552年-553年
库提可汗
553年
庵罗辰可汗
553年-554年
邓叔子可汗
553年-555年

段部

(鲜卑族政权)
姓名
在位时间
段日陆眷(段就陆眷)
段务目尘(段务勿尘)
303年-310年
段就六眷(段疾陆眷)
310年-318年
318年
段末波(段末杯、段末柸)
318年-325年
325年
段辽(段护辽)
325年-338年
段兰(段郁兰)
343年-?
段龕
(后称齐王)
?-356年
(后称赵帝)
350年-352年

宇文部

(鲜卑族政权)
姓名
在位时间
数代以後
-
?-293年
293年-?
宇文莫珪(宇文莫廆、宇文莫圭)
宇文逊昵延(宇文悉独官)
?-333年
宇文逸豆归(宇文侯豆归)
333年-344年或345年

扶馀国

秽貊别族政权)
尊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夫娄王
前86年-前48年
金蛙王
金蛙
前48年-前7年
前7年-22年
曷思
21年-?
都头王
夫余王
108年-167年
167年-204年
204年-?
?-238年
238年-247年
247年-285年
286年-?
玄王
馀玄
?-346年
蔚王
馀蔚
370年-396年

翟魏

丁零族政权)
丁零
姓名
在位时间
330年-384年
384年-385年
385年
385年-388年
姓名
在位时间
388年-391年
391年-392年

鲜于赵

姓名
在位时间
385年

邓至

白水羌
姓名
在位时间
430年-?年
以后三世世系不明
502年-509年
509年-?
以后二世世系不明
?-554年

宕昌

(羌族政权)
姓名
在位时间
?-478年
478年-485年
梁弥博(前)
485年
485年-488年
488年-?
502年-?
梁弥博(后)
505年-?
?-541年
第一次541年-550年
第二次550年-564年
550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