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器官移植

一种手术方法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戴梦华
主任医师(撰写)
北京协和医院 基本外科
移植是指将一个个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用手术或其他方法,导入自体或另一个个体的某一部分,以替代原已丧失功能的一门技术。根据导入移植物不同,分为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
灵长类的“近亲”们,并不是人类理想的器官移植供体。更优之选其实是——猪。[1]
截至2023年6月,中国器官移植数量居世界第二位。[2]
中医病名
器官移植
外文名
organ transplantation
就诊科室
外科
多发群体
器官的功能衰竭患者

病因

播报
编辑
一般说来器官移植的适应证主要是所需移植器官的功能衰竭,导致该器官功能衰竭的原因不尽相同。

常见并发症

播报
编辑
由于器官移植患者术前即存在器官功能不全,手术创伤大,术后需要常规应用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术后早期容易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和手术技术相关性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治疗水平的提高,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已经显著下降。
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患者需要终生警惕的问题。临床上常规应用免疫抑制药物进行预防。术后早期是排斥反应的高发时间,常需联合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药物进行预防,随着移植术后时间的延长,排斥反应的发生风险逐渐降低,可以逐步降低免疫抑制程度。依据移植物种类不同,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方案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肝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程度也较轻,因而术后应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剂量也最小。对于急性排斥反应,可以采取激素冲击和增加免疫抑制药物浓度等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于慢性排斥反应,尚缺乏有效的逆转措施,主要以预防为主
由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器官移植受者容易罹患移植术后新发肿瘤、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移植术后患者需定期门诊随访检查,以期早期发现和治疗上述并发症。

预后

播报
编辑
不同器官移植预后不尽相同,肝移植及肾移植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肾移植在器官移植中疗效最显著,患者存活率超过97%。肝移植术后1年生存率为80%~90%,5年生存率达到70%~80%,最长存活时间可达30多年。

科学

播报
编辑
有人认为在异种器官移植领域,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是最合适的器官供体。实际上,灵长类的“近亲”们,并不是人类理想的器官移植供体。更优之选其实是——猪。因为它们的器官大小与人类相仿,传染疾病风险也较低,且具有数量相对更为充足等优势。从“性能参数”上看,猪与人的体温均为 36℃至37℃,心脏大小、管道分布和动力输出,甚至心率(人的心率为60至100次/分钟,猪为55~60次/分钟)都相类似。可预见的器官移植范围包括角膜、皮肤、胰岛、关节、肌腱、韧带、肾脏、心脏、肝脏等多方面。
目前在医学界,植入人体细胞的猪的心脏瓣膜已经用于患者治疗,猪的韧带肌腱移植也已经成熟,因此它们被认为是现阶段异种器官移植的最佳选择对象。 [1]

成果

播报
编辑
截至2023年6月,中国全国具有人体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有183家,心脏、肾脏移植术后生存率居国际前列,器官移植数量居世界第二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