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女王

英国2007年海伦·米伦主演电影
展开24个同名词条
《女王》是由斯蒂芬·弗雷斯执导,海伦·米伦、迈克尔·辛、詹姆斯·克伦威尔、海伦·麦克洛瑞、阿历克斯·杰宁斯主演的传记电影,于2007年8月3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是一个以真实事件为背景而虚构的故事,讲述了英国王妃黛安娜身亡后,英国王室与大众之间出现的矛盾,以及布莱尔首相与女王之间的交流沟通。CCTV-6《佳片有约》2009.01.17播出>>>
精彩图集查看更多
  • 女王

  • 剧照

  • 主演海伦·米伦获奖领奖照片

基本信息

《女王》是由斯蒂芬·弗雷斯执导,海伦·米伦迈克尔·辛詹姆斯·克伦威尔海伦·麦克洛瑞阿历克斯·杰宁斯主演的传记电影,于2007年8月3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是一个以真实事件为背景而虚构的故事,讲述了英国王妃黛安娜身亡后,英国王室与大众之间出现的矛盾,以及布莱尔首相与女王之间的交流沟通[1]
CCTV-6《佳片有约》2009.01.17播出[6-7]
中文名
女王
外文名
The Queen
其他译名
英女皇(港)黛妃与女皇(台)
类    型
传记
制片地区
英国法国意大利
拍摄日期
2005年11月
导    演
斯蒂芬·弗雷斯
编    剧
皮特·摩根
制片人
安迪·哈里斯
片    长
97分钟、Turkey: 94 分钟(TV)
上映时间
2006年9月15日(英国)、2007年8月31日(中国大陆)
对白语言
英语
法语
德语
色    彩
彩色
电影分级
PG-13
imdb编码
tt0436697
制片成本
£9,800,000/estimated

剧情简介

播报
编辑
199店凳辨雅7年,黛安娜王妃在巴黎因为车祸意外身故的消息传出后,举世震惊英国国内更榆洒汗是迁剃催笑精哀声一片。悲痛欲绝的民众对以伊丽莎白女王为首的英国王室表现霸格设出来的 冷漠和回避态祖签度十分不满,一时间群情激愤,反王室的情绪高涨不下,戴妃之死让英国王室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中。而首相托尼·布莱尔刚走马上任就面临这 样一个棘手的局面,一面是哀痛愤怒的英国民众,另一方面是竭力维协乃护传统、避而不出的英国王室。身处峰头浪尖、压力重重的“平民首相”布莱尔必须尽快找到解 决办法,抚平民众的不满与怨气,让女王与人民的关系恢复往日的和睦,同时确立起自己的声望和威信习欠战。

演职员表

播报
编辑

演员表

海伦·米伦 饰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配音  -
迈克尔·辛 饰 托尼·布莱尔
配音  -
詹姆斯·克伦威尔 饰 Prince Philip
配音  -
海伦·麦克洛瑞 饰 切尔西·布莱尔
配音  -
阿历克斯·杰宁斯 饰 查尔斯王子
配音  -
罗杰·阿拉姆 饰 Robin Janvrin
配音  -
西尔维亚·萨姆丝 饰 Queen Mother
配音  -
Xavier Castano 饰 French Bodyguard
配音  -
Forbes KB 饰 Biker
配音  -
Elliot Levey 饰 TV Directo
配音  -
蒂姆·迈克穆兰 饰 Stephen Lamport
配音  -
Douglas Re 饰 Lord Airlie
配音  -
Robin Soans 饰 Equerry
配音  -
Lola Peploe 饰 Janvrin's Secretary
配音  -
Joyce Henderson 饰 Balmoral Maid
配音  -
Pat Laffan 饰 Head Ghillie
配音  -
Amanda Hadingue 饰 Queen's Dresser
配音  -
John McGlynn 饰 Balmoral Head Ghillie
配音  -
Gray O'Brien 饰 Charles' Valet
配音  -
Dolina MacLennan 饰 Balmoral Switchboard Operator
配音  -
Jake Taylor Shantos 饰 Prince William
配音  -
Dash Barber 饰 Prince Harry
配音  -
马克·贝兹利 饰 Alastair Campbell
配音  -
Kananu Kirimi 饰 Blair's PA
配音  -
Susan Hitch 饰 Blair's Secretary
配音  -
Julian Firth 饰 Blair's Aide
配音  -
Harry Alexander Coath 饰 Euan Blair
配音  -
Anthony de Baeck 饰 Catholic Priest
配音  -
厄尔·卡梅隆 饰 Portrait Artist
配音  -
Emmy Lou Harries 饰 Little Girl
配音  -
劳伦斯·伯格 饰 Princess Diana
配音  -
Wolfgang Pissors 饰 German Reporter
配音  -
Malou Beauvoir 饰 American Reporter
配音  -
Dodi Fayed 饰 Dodi Fayed
配音  -
汤姆·克鲁斯 饰 汤姆·克鲁斯
配音  -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饰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配音  -
James Fiddy 饰 No.10 Advisor
配音  -
Martin Heathcote 饰 Secret Service
配音  -
Martyn Lewis 饰 Martyn Lewis
配音  -
妮可·基德曼 饰 妮可·基德曼
配音  -
Trevor McDonald 饰 Trevor McDonald
配音  -
Nicholas Owen 饰 Nicholas Owen
配音  -
Camilla Parker-Bowles 饰 Camilla Parker-Bowles
配音  -
Tony Red Richards 饰 Man in Crowd
配音  -
Jon Snow 饰 Jon Snow
配音  -
Julia Somerville 饰 Julia Somerville
配音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饰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配音  -
Earl Charles Spencer 饰 Earl Charles Spencer
配音  -
崔茜·尤玛 饰 崔茜·尤玛
配音  -
David Starkey 饰 David Starkey
配音  -
Ralitsa Vassileva 饰 Ralitsa Vassileva
配音  -
Mohamed Al-Fayed 饰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配音  -
马丁·巴什尔 饰 Himself (voice)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配音  -
Julie Eagleton 饰 Woman in Crowd (uncredited)
配音  -
Alan Marsh 饰 Extra (uncredited)
配音  -
Mae McDougall 饰 Stalking Party (uncredited)
配音  -
Gavin Park 饰 Royal Protection Officer (uncredited)
配音  -
Stephen Samson 饰 Greenkeeper (uncredited)
配音  -

职员表

制作人
安迪·哈里斯弗朗索瓦·伊弗奈尔克里斯婷·朗根Cameron McCracken 斯科特·鲁丁 Tracey Seaward
选角导演
艺术指导
美术设计
Matthew BroderickFranck SchwarzBen SmithPeter Wenham
服装设计
Consolata Boyle
视觉特效
马克·内尔梅斯 Mark Nelmes
布景师
展开
以上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播报
编辑
  •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2]
    演员
    [3]
    配音
    -
    高贵庄重,冷静保守、体贴又有尊严的女王,为了子民强作坚定,高高在上却希望能在政治上拥有一席之地,有常人的喜怒哀乐,甚至在与母亲在巴尔莫勒尔堡的一次谈话前,女王对价值观念的变化表示失望而考虑放弃王位。在戴妃的死上,女王以自己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来看,对这个背离了皇室的女人的死,应坚持低调和私人的态度。
    [4]
  • 托尼·布莱尔
    [3]
    演员
    配音
    -
    刚刚走马上任的平民首相,妻子是一个坚定的反皇派。他拥有标志性的露齿笑容和言行举止,在特殊时期因为戴妃死亡的事件看起来很受民众欢迎。其实身处峰头浪尖、压力重重。对于戴安娜死亡事件上,布莱尔和女王的想法相反,他看到民心所向,认为这是一个拉拢民众的好机会。
    [2]
  • 查尔斯王子
    演员
    配音
    -
    伊丽莎白二世的儿子,戴安娜的前夫,在戴安娜死后害怕家族的不受欢迎会招致自己被暗杀的恶果。
    [3]
  • 切尔西·布莱尔
    演员
    配音
    -
    布莱尔的夫人,有一种缺乏教养和暴发户般的“无知者无畏”, 在切丽这种“精英”看来,女王的形象是“古板、固执、难以沟通”,王室只是“坐拥万顷良田而无须纳税的寄生虫”。

音乐原声

播报
编辑
歌曲目
专辑资料
The Queen
Hills of Scotland
原声唱片集封面
People's Princess 1
A New Prime Minister
H.R.H.
The Stag
Mourning
Elizabeth& Tony
River of Sorrow
The Flowers of Buckingham
The Queen Drives
Night in Balmoral
Tony& Elizabeth
People's Princess 2
Queen of Hearts
Libera Me(Lynne Dawson)
作曲者:Alexandre Desplat
唱片公司:Milan
发行时间:2006年09月26日
专辑类别:原声带、影视音乐

幕后花絮

播报
编辑
  • 布莱尔在后座接听电话时使用的是诺基亚6210型手机,该型手机在2001年才上市。
  • 真正的英国女王拒绝观看该片,因为她不想看到别人扮演的自己重温她生命中最糟的一周。
  • 在拍摄过程中,海伦·米伦安排扮演皇室成员的詹姆斯·克伦威尔西尔维亚·萨姆丝阿历克斯·杰宁斯在镜头之外多多相处,以培养出融洽的家庭。
  • 米伦邀请在《女王》中饰演英国王室成员的所有演员到她家喝下午茶,以促进大家彼此更加了解。
  • 米伦买来许多女王的照片放在休息室,一到拍片间隙就看着照片模仿女王神情。
  • 米伦还买了许多有关女王的纪录片或录影带,一遍遍学习女王的手势动作、走路仪态甚至说话口音等。
  • 每天睡觉之前,米伦都会来段“我就是女王”的独白为自己催眠。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时间
颁奖礼
奖项
获奖主体
备注
2006
金奥赛拉奖-最佳编剧奖
获奖
沃尔皮杯-最佳女演员
费比西奖-竞赛单元
金狮奖
斯蒂芬·弗雷斯
提名
2007
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
海伦·米伦
获奖
奥斯卡奖-最佳影片
提名
奥斯卡奖-最佳导演
斯蒂芬·弗雷斯、克里斯婷·朗根
奥斯卡奖-最佳原创剧本
皮特·摩根
奥斯卡奖-最佳服装设计
Consolata Boyle
奥斯卡奖-最佳原创配乐
2007
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女主角
海伦·米伦
获奖
电影类-最佳编剧
皮特·摩根
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影片
《女王》
提名
电影类-最佳导演
2007
欧洲电影奖-最佳女演员
海伦·米伦
获奖
欧洲电影奖-最佳作曲
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
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
安迪·哈里斯、克里斯婷·朗根
提名
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
斯蒂芬·弗雷斯
欧洲电影奖-最佳编剧
皮特·摩根
欧洲电影奖-杰出奖
Lucia Zucchetti
观众奖-最佳影片
斯蒂芬·弗雷斯
2007
电影奖-最佳影片
安迪·哈里斯、克里斯婷·朗根
获奖
电影奖-最佳女主角
角海伦·米伦
亚历山大·柯达奖最佳英国电影
克里斯婷·朗根、安迪·哈里斯、斯蒂芬·弗雷斯、皮特·摩根
提名
大卫·林恩导演奖
斯蒂芬·弗雷斯
安东尼·阿斯奎斯奖:最佳电影音乐
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
电影奖-最佳男配角
迈克尔·辛
电影奖-最佳剧本-原创
皮特·摩根
电影奖-最佳服装设计
Consolata Boyle
电影奖-最佳剪辑
Lucia Zucchetti
电影奖-最佳化妆&发型
Daniel Phillips
2007
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
斯蒂芬·弗雷斯
提名
2007
戈雅奖-最佳欧洲电影
斯蒂芬·弗雷斯
获奖
2007
大卫奖-最佳欧洲电影
斯蒂芬·弗雷斯
提名
以上资料来源

幕后制作

播报
编辑

创作背景

影片的目的是想展现黛安娜王妃死后一周内,王室中各个人之间的强烈感情交流。史蒂芬·弗莱尔斯之所以会选择这个题材,是因为伊丽莎白女王非常注重隐私,从不接受任何媒体的专访。人民不了解这位他们敬爱的女王,尤其在1997年黛安娜王妃事件后,她表现出的疏远更是让人不能理解。还原这一特定时期的环境下女王的生活和困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筹备过程

因为涉及诸多英国王室真实人物,为了力求逼真且不惹来法律纠纷,虽然以导演史蒂芬·弗里尔斯和制作人安迪·哈里斯为首的制作班底主创也并不想原样再现历史,但是他们还是在影片开拍前做足了准备工作,包括与王室成员和唐宁街熟悉的人交谈、参考了大量采访资料、深入研究并审慎可信的消息来源,还就每个细节都向律师作过咨询, 确保所有情节都真实可信、有据可查,不会招致王室的抗议和不满[1]

拍摄过程

该片摄影师是同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合作过《关于我的母亲》和《颤抖的欲望》的阿方索·比托,并且用了35mm摄影机拍摄皇室的场景,用Super 16摄影机拍摄布莱尔,因为35mm摄影机的影像更沉着、冷静和庄严,而Super 16手持摄影机的影像则突显活力。导演用两种影像的反差来对比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故事在一周内发生,而拍摄持续了两个月,如何控制外景的一致是个难题,更何况是在在天气多变的伦敦。另外,还将虚构画面和真实的纪录片画面剪接在了一起,以增强影片的全面性。
巴尔莫勒尔庄园是片中最重要的地点之一,找到替代的景点并非易事,最终,在本片中担纲美工设计师的艾伦·麦克唐纳(曾参与《情迷画色》和《灵幻夹克》的拍摄)找到了三处合适的地点,分别为:阿伯丁郡的克拉尼城堡、因沃内斯郡的格伦菲斯庄园和爱尔夏郡的布莱尔坎恩城堡。

影片评价

播报
编辑
《女王》选定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和感情渲染的非常时刻作为影片的背景,对英国社会、王室与政府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共生关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该片被誉为“一幅私密的、有揭示性的、经常是幽默的英国皇室画像新浪娱乐评)[1]
《女王》以诙谐的手法展现出非常时刻一卷发人深省的人生画面(腾讯娱乐评)
《女王》剖析了上流社会与媒体失常的微妙关系,以一个轰动全球的娱乐事件为背景罗列出被摄像机镁光灯扭曲了光环的英国皇室众生相。其中出演伊丽莎白二世的海伦把大众熟知的英女王演绎得神形兼备,即符合大众视野中的女王印象也展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贵族领袖形象(网易娱乐评)
《女王》有点闷,导演史蒂芬·弗莱尔斯的成功之处在于走进女王内心深处之后,又保持了客观冷静的描述北京日报评)[2]
《女王》除了在对布莱尔的善解人意上实在有些谄媚外,基本上还原了事件的原貌。无论是对过着低调生活的女王的性格刻画,还是对戴安娜的认知,都是用极度客观全面的角度来表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虽然在布莱尔的刻画上拍了拍马屁,但对一些曾经利用戴安娜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则毫不留情地予以了讽刺北京娱乐信报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