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周亚夫

西汉时期军事家、丞相
展开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周亚夫(?-前143年),[60]沛郡(今江苏丰县)人。[68]绛侯周勃的次子。西汉名将,军事家、[61]丞相。[63]
周亚夫年少时喜读兵书,智谋过人,诚笃不欺。初任河内郡守,后袭爵,为条侯。[62]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命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命其为车骑将军。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不到3个月,就平定了叛乱。后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反对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5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于中元三年(前147年)罢相。景帝后元年(前143年),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500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周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63]
周亚夫的一生,驻军细柳,严于治军,为保卫国都长安免遭匈奴铁骑的践踏而做出了贡献,其指挥平定了七国之乱,粉碎了诸侯王企图分裂和割据的阴谋,维护了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为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66]其在军事上有三大贡献,一是改变了以车骑为主的战术;二是声东击西,为后来汉武帝彻底扫除侵边的匈奴奠定了基础;三是以少胜多平定七王之乱。[64]
概内图片来源[65]
所处时代
西汉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沛郡丰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逝世日期
公元前 143年
主要成就
驻军细柳,保卫长安;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本    名
周亚夫
官    职
太尉→丞相
爵    位
绛侯、条侯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继承爵位

周亚夫全身像,藏台北故宫博物院[59]
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之子。汉文帝后二年,袭父爵为绛侯
开始,周亚夫做河内郡守,当时有个老妇人许负,以善于看面相著名。有次,周亚夫请她到自己的官府中,为自己看相。许负对他说:“您的命相比较尊贵,三年之后可以封侯,再过八年,就可以做丞相了,地位显贵了。但您再过九年,就会因饥饿而死的。”[2]
周亚夫听了根本不信,他说:“我肯定不会被封侯的,因为我的哥哥已经继承了父亲的侯爵,即使他死了也会让侄子继承,排不到我。说我饿死也不可能,因为既然我尊贵了,又怎么会饿死呢?”[3]
许负说她只是根据面相得出的结论,她还指着周亚夫的嘴角说:“您的嘴边缘有条竖直的纹到了嘴角,这是种饿死的面相。”周亚夫听了,惊讶不已。[4]
事情也有凑巧的时候,过了三年,周亚夫的哥哥周胜之因杀人罪被剥夺了侯爵之位。文帝念周勃对汉朝建国立下战功,所以不愿意就此剥夺了周家的爵位,于是下令推选周勃儿子中最好的来继承爵位。大家一致推举了周亚夫,所以周亚夫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5]

细柳阅兵

周亚夫半身像[8]
公元前158年(汉文帝二十二年),匈奴进犯北部边境,文帝急忙调边将镇守防御。为了警卫京师,文帝派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宗正卿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6]
文帝为鼓舞士气,亲自到三路军队里去犒劳慰问。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门,这两处都不用通报,见到皇帝的车马来了,军营都主动放行。而且两地的主将直到文帝到了才知道消息,迎接时慌慌张张。送文帝走时也是亲率全军送到营寨门口。[7]
文帝到了周亚夫的营寨,和先去的两处截然不同。前边开道的被拦在营寨之外,在告知皇帝要来慰问后,军门的守卫都尉却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皇帝诏令。[9]”等文帝到了,派使者拿自己的符节进去通报,周亚夫才命令打开寨门迎接。守营的士兵还严肃地告诉文帝的随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车夫只好控制着缰绳,不让马走得太快。[10]到了军中大帐前,周亚夫一身戎装,出来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礼:“介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11]”文帝听了,非常感动,欠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将士们行军礼。[12]
劳军完毕,出了营门,文帝感慨地对惊讶的群臣说:“这才是真将军啊!那些霸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是儿戏一般。如果敌人来偷袭,恐怕他们的将军也要被俘虏了。可周亚夫怎么可能有机会被敌人偷袭呢?”好长时间里,文帝对周亚夫都赞叹不已。[13]
一个月后,匈奴兵退去。文帝命三路军队撤兵,然后升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负责京师的警卫。[13]
后来,文帝病重弥留之际,嘱咐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景帝说:“以后关键时刻可以用周亚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将军。”文帝去世后,景帝让周亚夫做了车骑将军[14]

平定七国

周亚夫平七王之乱图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发动叛乱(七国之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15]景帝于是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这时的叛乱军正在猛攻梁国,但周亚夫并不想直接救援,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楚军素来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难以取胜。我打算先暂时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再击溃叛军。”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16]
于是,周亚夫绕道进军。到了灞上时,遇到一位誉朵胶名叫赵涉的士人,赵涉建议周亚夫再往右绕道进军,以免半路受到叛军的袭击。周亚夫听从了赵涉的建议,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己旬笑了雒阳,搜索之后果然抓获了伏兵。
此时的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却派军队向东到达昌邑城(今山东巨野),坚守不出。[17]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亚夫还是不发救兵。最后,梁王写信给景帝,景帝又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18]但他却暗中派军截断了叛军的粮道,还派兵劫去叛军的粮食。叛军只好先来攻打周亚夫,但几次挑战,周亚夫都不出战。[19]
一天晚上,营中突然发生混乱,嘈杂声连周亚夫的大帐里都能听见,但周亚夫始终躺在床上不动。[20]一会儿,混乱自然就平息了。几天后,叛军大举进攻军营的东南,声势浩大,但周亚夫却让部下到西北去防御。结果在西北遇到叛军主力的进攻,由于有了准备,所以很快击退了叛军。[21]
叛军因为缺粮,最后只好退却,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取得胜利。叛军首领刘濞的人头也被越国人割下送来。这次叛乱经三个月就很快平定了,战争结束后,大家这才纷纷称赞周亚夫的用兵之道。但梁王却因为周亚夫没有及时救援,和他结下了仇。[22]七国之乱的平定,维护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悲剧结局

在公元前152年(汉景帝五年),丞相陶青有病退职,景帝任命周亚夫为丞相。开始景帝对他非常器重,有一次,汉景帝要废掉刘荣,刘荣是栗姬所生,所以叫栗太子。但周亚夫却反对,结果导致景己估懂帝对他开始疏远。[23]还有和他有仇的梁王,每次到京城来,都在窦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对他也很不利。[24]出于对梁王的嬖爱以及周亚夫在吴楚七国中对梁国的置之不理,窦太后对周亚夫早已愤懑难忍,欲除之而后快。故而窦太后企图激起汉景帝与周亚夫之间的矛盾。[67]
周亚夫
于是,有两件事导致了周亚夫的悲剧。一件是皇后的兄长封侯,一件是匈奴将军封侯的事。窦太后想让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汉景帝说窦太后的侄子,在父亲文帝在世的时候也没有封侯。窦太后说她的哥哥在世时没有封侯,虽然侄子封了侯,但总觉得对不起哥哥,所以劝景帝封王信为侯,景帝只好推脱说要和大臣商量。[25]在景帝和周亚夫商量时,周亚夫说刘邦说过,不姓刘的不能封王,没有功劳的不能封侯,如果封王信为侯,就是违背了先祖的誓约。景帝听了,无话可说。[25]
后来,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景帝非常高兴,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它匈奴人也归顺汉朝,但周亚夫又反对说:“如果把这些背叛自己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景帝听了很不高兴:“丞相的话迂腐不可用!”然后将那五人都封了侯。周亚夫失落地托病辞职。景帝批准了他的要求。[26]
此后,景帝又把他召进宫中设宴招待,想试探他脾气是不是改了,所以他的面前不给放筷子。[27]周亚夫不高兴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景帝笑着对他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高兴吗?[28]”周亚夫羞愤不已,不乐意地向景帝跪下谢罪。[28]景帝刚说了个“起”,他就马上站了起来,不等景帝再说话,就自己走了。景帝叹息着说:“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29]
周亚夫儿子周阳见他年老了,就偷偷买了五百甲盾,准备在他辩拔去世时发丧时用,这甲盾是国家禁止个人买卖的。[30]周亚夫的儿子给佣工期限少,还不想早点给钱,结果,心有怨气的佣工就告发他私自买国家禁止的用品,要谋反。景帝派人追查此事。[31]
负责调查的人叫来周亚夫,询问原因。周亚夫不知道儿子做了什么,对问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负责的人以为他在赌气,便向景帝报告了。景帝很生气,将周亚夫交给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32]
廷尉问周亚夫:“君侯为什么要谋反啊?”[33]
周亚夫答道:“儿子买的都是丧葬品,怎么说是谋反呢?”[33]
员击廷垫誉姜雄尉讽刺道:“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去跨拘吧!”[33]
周亚夫受此屈辱,无法忍受,开始差官召他入朝时就要自杀,被夫人阻拦,这次又受羞辱,更是难以忍受,于是闭辩笑项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

后世追崇

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太尉绛侯周亚夫”。[48]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周亚夫。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周亚夫亦位列其中。

军事成就

播报
编辑
周亚夫像[1]
周亚夫在军事上有三大贡献,一是改变了以车骑为主的战术,提出,短兵、利刃、鲜护的方略,使之更利于迎战匈奴骑兵。二是,声东击西,布疑兵于山西、河北,主力却出宁夏、甘肃,使匈奴首尾不能相顾,一战将其击溃。为后来汉武帝彻底扫除侵边的匈奴,奠定了基础。三是,以少胜多平定七王之乱。当时七国之军有五十万,汉朝廷仅有军十万,周亚夫力排众议,派三千奇兵袭敌粮道,尽夺其粮草。七国不战自败,联军回封地的能力也没有了。七国之乱遂平。[49]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总评

纵观周亚夫的一生,干了两件辉煌的大事:一是驻军细柳,严于治军,为保卫国都长安免遭匈奴铁骑的践踏而做出了贡献。二是指挥平定七国之乱,粉碎了诸侯王企图分裂和割据的阴谋,维护了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周亚夫为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34]

历代评价

司马迁:“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35]
许负:“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于人臣无两。”
刘恒:“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13]
桓谭:“周亚夫严猛哮吼之用,可谓国之大将军。”[36]
陈琳:“及吴王濞骄恣屈强,猖猾始乱,自以兵强国富,势陵京城。太尉帅师,甫下荥阳,则七国之军,瓦解冰冸,濞之骂言未绝于口,而丹徒之刃以陷其胸。”[37]
周亚夫画像[38]
苏辙:“周亚夫为大将,折吴、楚之锐锋,不数月而平大难,及其为相,守正不阿。”
欧阳澈:“使富国强兵,内无动揺,民安如故,有如大夫文种之能;转输供馈,外无劳民扰攘之役,有如范蠡之知;临机果断,折冲千里,有如周瑜之勇;度长虑逺,收功于必成,有如赵充国之守。严细柳之军,有如周亚夫者;奔项羽之营,有如樊哙者;孜孜奉国,知无不为,有如房玄龄者;兼资文武,出将入相,有如李靖者,则虽愚夫愚妇亦知其可以必胜矣。”[39]
钱时:“文帝之遗其后嗣者,相则有申屠嘉,将则有周亚夫。两人刚方不挠有气节,使之辅少主必有可观,而皆以愤闷呕血死,甚可为景帝惜也。”[40]
十七史百将传》:“孙子曰:‘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亚夫严约,而天子按缙徐行。又曰:‘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吴攻东南,而亚夫使备西北是也。”[41]
徐钧:“削平吴楚大功成,一旦生疑触怒霆。自是君王多任刻,非关许负相书灵。”[42]
陈普:“西来三十六将军。业业孤城势欲焚。细柳不逢豪杰主,当时已验口从文。”[43]
陈元靓:“条侯建封,象贤嗣德。天假雄材,世资武力。甲胄戒严,旌旗変色。将军传令,天子凭轼。功冠东西,敌备西北。七国连衡,一战齐克。 太尉董戍,丞相率职。名纪缇缃,功在社稷。”[44]
王世贞:“汉将能持重决胜,无如条侯周亚夫;其为相,侃侃识大体,贤于申屠嘉远矣,父勃亦不如也。”[45]
黄道周:“亚夫治兵,既严且锐。军中不驰,天子按辔。霸上棘门,有如儿戏。昊楚反时,剽轻难制。坚壁守之,以挫其气。委粱绝蛭,西北谨备。挑战不出,惊扰高憩。昊师饥奔,方乘其弊。既斩昊头,太尉谋是。功高难居,呕血而毙。”[46]
曾国藩:“周亚夫刚正之气,已开后世言气节者之风。观其细柳劳军,天子改容,已凛然不可犯。厥后将兵,不救梁王之急,不肯候王信,不肯王匈奴六人,皆秉刚气而持正论,无所瞻顾,无所屈挠。”[47]

家族成员

播报
编辑

父亲

姓名
时间
简介
周勃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刘邦起兵反秦,以军功拜为将军,赐爵武威侯。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击赵贲,败章平,围章邯,屡建战功
--
楚汉成皋之战中周勃先留镇关(今陕西商洛西北)重地,后率军投入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主要战场作战,与项羽正面对峙。先后攻取曲逆(今河北顺平县东南)等地,占领泗水、东海两郡(今皖北、苏北一带),凡得二十二县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
受封绛侯。继因讨平韩信叛乱有功,升为太尉。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后死后,周勃与陈平等合谋智夺吕禄军权,一举谋灭吕氏诸王,拥立文帝,后官至右丞相。但不久,即因不胜任去职,左丞相陈平独任丞相。次年,丞相陈平去世,周勃再任丞相,旋及罢相,太尉灌婴接任丞相
汉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
去世,谥号为武侯

兄弟

姓名
介绍
周胜之
周勃去世后子周胜继承爵位,六年后(公元前163年左右),与其所娶的公主(文帝的女儿)感情不和,又因其犯杀人罪,封地被废除。爵位中断了一年,文帝才从绛侯周勃的儿子中挑选出时任河内郡守的周亚夫,封为条侯,继承绛侯爵位。[50]
平曲侯周坚
周亚夫绝食自尽后,封地被废除。爵位中断了一年,景帝改封绛侯周勃的另一个儿子周坚为平曲侯,接续绛侯的爵位。周坚封侯十九年后去世,谥号共。[51]

侄子

姓名
介绍
周建德
周坚之子,周勃之孙子,周坚死后继承侯爵。十三年后,建德任太子太傅。因所献的助祭黄金品质不佳,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被判有罪,封地被废除。[51]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墓地

  • 河北衡水景县
河北景县周亚夫墓
位于河北景县县城西1.3公里处,底周长600米,高约16米,占地面积7亩。[52]景县那时称作“条”,周亚夫曾被封为条侯,周亚夫死后,其封地当即被剥夺。可景县百姓听了周亚夫惨死在狱中的消息,不顾皇权威压,自发的动员了起来,每人一把土,为其筑起了这个小山似的衣冠冢。周亚夫墓前有一个古色古香美丽的八角亭,后边有一石雕像和一方石碑。[49]
新中国成立后,周亚夫墓一直保护完好。[52]文革中,周亚夫因墓很高很大,那些扒墓的红卫兵,见工程量巨大,望而生畏,墓终得保全。[49]1974年,重新立了标志牌。墓周有树木围绕,远远望去青绿壮观。[52]
  • 河南新乡市
在河南新乡市也有周亚夫墓,在原武镇小村南,墓冢高大,翠柏成林,俗称“柏林冢”。[53]
  • 陕西咸阳
杨家湾汉朝是称周氏曲,也称周氏坡,即汉大将周勃及其子周亚夫葬地。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出骑兵俑583件,步兵俑约2000件,盾牌1000余件,以及大量箭簇弩机和车马饰等。[54-55]
  • 江苏徐州丰县
据《丰县志》载:“周勃墓在城东北十二里,周亚夫墓在绛侯之左。明初汉碑犹存,至今子孙世业八十余亩”。周勃、周亚夫墓至现代尚存,墓地有数棵柏树,汉碑散佚,明代碑尚存。周庙村中有周氏宗祠,内祀绛侯及周氏历代宗亲,周祠飞垩流丹,金碧辉煌,颇具气势。至今周氏后人仍在村中居住。 [56]

陵园

河北景县县城有一座亚夫陵园。陵园内正中央是周亚夫石像,背着双手。那石像下的台阶已经微微开裂,露出红砖,砖缝之间长着杂草。石像西侧有一池塘,整个陵园占地十几亩,坟墓上高大的封土,几公里之外便可看到。[57]

祠堂

  1. 1.
    成化年间,景州知州张本委托州判杨文奎重修周亚夫祠,故城人马中锡为重修后的周亚夫祠作记,他写道,周亚夫曾事文、景二帝,文帝劳君细柳,称周亚夫为“真将军”。[57]
  2. 2.
    在河南新乡市磁固堤也有一座周亚夫祠。在今新乡市原阳县师寨镇磁固堤村,现存的周姓族人为纪念其先祖周勃、周亚夫父子而立的周氏家庙3间及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重修的家庙碑1通。附近原来还有压覆墓、柏林冢,已被黄河水淹没,现仅存“汉条侯周亚夫”墓碑,部分碑文尚清晰可辨,为明代立。庙前有两幅对联,一是“细柳屯军天子改容成礼,柏林遗冢野人颂德歌功”,横批是“削平七国”,另一幅是“大丞相谏书屡上,真将军壁垒一新”,横楣是“将军府”。[53]

故里祭拜

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在1986年来到河南新乡市为周亚夫故里题词“治军严明,一统大业”。[53]

纪念馆

周勃、周亚夫纪念馆位于丰县城郊东北隅的周庙村,内有祭堂、碑亭、谱书及明清时期所立墓碑,为周氏后裔纪念先祖而建,为周氏寻根问祖之圣地。[58]

影视形象

播报
编辑
时间
影视类型
影视作品
饰演者
图片
2004年
电视剧
汉武大帝
徐祖明
电视剧《汉武大帝》周亚夫剧照
2010年
美人心计
何晟铭(注:剧中周亚夫并不是周勃的次子,有违历史)
--
2010年
大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