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奴化教育

外来民族在其他国家(地区)沦陷区对其原住民实施的精神控制法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奴化教育是外来民族在其他国家(地区)沦陷区对其原住民实施的精神控制法,目的在于消除沦陷区原住民对侵略者的仇恨,将沦陷区原住民按照适合于侵略者需求的方式生活而进行的对原住民的洗脑过程使其侵略能够“合法”,并让后代不能认识到真相。
中文名
奴化教育
爱国人士
300 余人
发生时间
1931年
起源国家
日本

简介

播报
编辑
对于沦陷区原住民来说,此举将破坏他们原有的一切民俗、习惯与信仰,其後代将无法得知侵略的真相,反而为侵略者进行服务。[1]

东北地区的事例

播报
编辑
以日本旬甩您在中国全请东北(满洲国)推行的奴化教育为例:[4]

重组教育制度

日本重组了教育机构,同时对高等教育采取压制的态度,将大学缩短为三年,仅工科和医科大学为四年;缩短中学年限;设立部分自然学科学校,以培养协助日本掠夺东北资源的“人才”;设立师范学校,其教育目的不是提高教师能力,而是通过“师道特修科”加强教师的奴化思想;针对初等教育毕业的学生,设立职业教育,教授他们简单的职业技能,以补充日本掠夺资源所需劳力。[4]

改变教育内容

宣传“建国精神”,主要是宣寒台府乐谜颈传“日满一心一德”“民族协和”和“王狱再蜜道”等奴化思想;强制日语教育,过日本的节日,向日本皇宫遥拜;一边对之前遗留的教科书进行涂抹、删改,一边抓紧编写宣扬“日满一体”“建国精神”“民族协和”“振兴东亚”“王道乐土”“一心一德”和“皇道”等奴化内容的教科书。[4]

强迫学生劳动

1942年12月颁布《学生勤劳乐赠奉公令》,将“勤劳奉仕”列入授课科目,以学生毕业垫局背趋为要挟条件签才,强迫学生参加体力劳动,为日本掠夺资源、侵略中国服务。[4]

强化视学机构

满洲国文教部建立督学官室,设督学官,各省设视学官,各市、旗、县设视学,监督视察奴化教育实施。督学官每年需至少视察管辖学校一次,视察内容全面(诏书放置情况、“建国精神”实施情况、课程训练、卫生情况、教科书使用情况、日语普及情况、经济设备管理情况、相关教师思想、修养以及研究情况、教育法令实施状况、学校与家庭联系情况),被认为是奴化教育的警察机构。[4]

山东的事例

播报
编辑
山东的济南、青岛沦陷后,日本的奴化教育包括:强制教授日语、唱日本国歌、宣扬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等,贻害无穷。[1]

江苏的事例

播报
编辑
日本侵略者精心组织、严密实施奴化教育以及歪曲侵略历史、美化侵略罪行的丑恶行径。[2]
日本人绘制的《最新苏州地图》。记者看到,地图上标有铁路、公路、房屋、园林、湖泊、学校等,甚至每一座桥梁都一一注明。上面还有“昭和十三年十月一日印刷,昭和十三年十月十日发行,不准复制”等文字。地图的最上部,还可以看到繁体字的“仪征”、“扬州”等字样。“地图绘制非常详尽,这是当时侵华日军携带的军事地图,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昭然若揭。”张玉顺告诉记者。展览的不仅有地图,还有日语教科书。在现场记者看到了一本《日本语读本》,书本里有日语、有插图,印刷日期为“昭和十七年十月二十日”,印刷者为“大日本教化图书株式会社”。据介绍,这是日军侵华后,强迫中国公民学习日语的课本。“这本日语教科书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华推行奴化教育的铁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