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大棘城

前燕早期都城、颛顼之墟
展开2个同名词条
同义词棘城(历史地名)一般指大棘城
大棘城,又名棘城,是十六国前燕早期都城、颛顼之墟。[2]始见于北魏崔鸿所著《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具体位置在今辽宁省北票市章吉营乡三官营子遗址处。[1]
中文名
大棘城
别    名
棘城
历史前身
颛顼之墟”
地理位置
今辽宁省北票市章吉营乡三官营子村[1]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曹魏明帝景初举照漏签二年(238年),鲜卑慕容部首领莫护跋跟随司马懿宙端海束旬埋征讨公孙渊有功,被封为率义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2]
西晋惠帝元康四年(294年),莫护跋重孙慕容廆认为棘城为“颛顼之墟”,移居大棘城。在这里,慕容廆对部众“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晋朝)”。
东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慕容廆之子慕容皝在大棘城自钻循称燕王,建燕国,置属百官,史称前燕。棘城成为前燕第一个都城。
咸康八年(342年),慕容篮驼罪皝迁都龙城,棘城被降格颈档成县。
北杠白享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棘城县被并入龙城县[2],之后姜元碑被逐渐废弃。[1]

考古发现

播报
编辑
建于大凌河右岸的大棘城址早已被河水冲毁,所能看到的地面遗迹,仅剩三官营村旷野上的一座土台,当地称作“南台”,是当年大棘城外围建筑的一部分。在大棘城周边还发现了金岭寺魏晋建筑遗址喇嘛洞墓地三燕文化重要遗址。
金岭寺魏晋建筑遗址,位于北票市东南12公里处、大板镇金岭寺村西北。经考古勘探,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田立坤考证其为“慕容廆庙”。此地与莫护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2]的记载相符合。[3-4]
喇嘛洞墓地,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南八家乡四家板村喇嘛洞村民组西山南坡上。1993年至1998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对其进行了五次发掘工作,总计清理墓葬435座,其中三燕文化墓葬420座。该墓地被评为199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4-5]

历史意义

播报
编辑
大棘城作为慕容鲜卑的政治中心虽然仅48年(294年—341年)的时间,但此期间正是慕容鲜卑政治、经济、军事等都得到迅速发展时期,所以棘城作为前燕的第一个都城,占有重要历史地位,棘城遗址对从考古遗存上研究慕容鲜卑及三燕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1]

地理信息

播报
编辑
大棘城故地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章吉营乡三官营子村,位于朝阳市三燕龙城遗址(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东约50华里。此地发现有大型的战国到辽金时期遗址,出土有三燕时期的建筑遗址和大量文物,而且在其附近还发掘出众多三燕时期的鲜卑墓葬,以及更早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等遗址,该地曾长期是人类活动较为集中的地区。
三官营子遗址西临一条季节河,此河从东南山谷中流出,在三官营遗址西北汇入大凌河。这条山谷的河床上有较多黑石,这与大棘城附近有“黑石谷”的文字记载相符合。[3]
此外,关于棘城地理位置另有“棘城在义县西偏南的砖城子”等观点,有待考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