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范汪

晋朝时期政治家、医学家
范汪(308年~372年),字玄平,南阳顺阳(今湖北光化北[4])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医学家。
范汪出身顺阳范氏,是西晋名臣范晷之孙,范汪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加上其父亲范稚在范汪六岁时早逝,母亲也在他十三岁时去世,所以范汪少时孤贫,但他年少时十分勤学苦读,遂博学多通,善谈名理,精医术,荆州刺史王澄见而奇之,曰:“兴范族者,必是子也。[1]
弱冠之年入京时,苏峻作乱,咸和三年(328)遁逃至寻阳(今江西九江),后中书令庾亮辟为参护军事,为庾亮佐吏十余年,甚得亲待,累官鹰扬将军、武陵内史中书侍郎。后随安西将军桓温征蜀,进爵武兴县侯。之后为东阳太守,大兴学校,甚有惠政。不久后入迁中领军,本州大中正,安北将军、除都督徐兖青冀四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徐州、兖州二州刺史假节。不久后桓温北伐,以出迎失期,免为庶人。晚年屏居吴都,从容讲学,不言是非[1]
咸安二年,卒于家,享年六十五岁,赠散骑常侍,谥号为穆。[1]次子范宁,东晋时期大儒之一。
别    名
范东阳
玄平
所处时代
晋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
出生日期
308年
逝世日期
372年
主要成就
东阳太守 医学家
主要作品
《范汪方》《与江惇书》
本    名
范汪
官    职
安北将军、除都督徐兖青冀四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徐州、兖州二州刺史

人物简介

播报
编辑
范汪:(约308-约372年),东晋大臣。字玄平,南阳顺阳(今湖北光化北)人。家贫,布衣蔬食。博学多才。为庾亮佐史十余年,甚得礼遇。醒温代庾翼为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刺史,任他为安西长史。桓温平蜀后,被进爵武兴县侯。自请还京,求为东阳(治所在今浙江金华)太守,大兴学校,有政绩。授都督徐、兖、青、冀四州及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假符节。桓温北伐,令他率文武出梁国(今河南商丘南),因失期被免为庶人。后屏居吴郡(今江苏吴县)。著有文集十卷。[4]
范汪(308年~372年),字玄平,雍州刺史范晷之孙,南阳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人。曾任东阳太守,又称范东阳。在郡大兴学校,甚有惠政,晚年屏居吴都。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房玄龄等《晋书》:“①范玄平陈谋献策,有会时机。崧则思业该通,缉遗经于已紊。汪则风飚直亮,抗高节于将颠,扬榷而言,俱为雅士。”[1]“②荀范令望,金声远畅。”[1]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范汪一生行事,全在崇儒。”[2]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文学

范汪虽善清谈,但他在东阳太守任内“大兴学校,甚有惠政”。《通典》载其议丧礼之文甚多。[2]有文集十卷。《全晋文》收录有《在东阳郡表瑞》《请严诏谕庾翼还镇疏》《为旧君服议》《与王彪之书》《与江惇书》《答高崧问》《答高崧访》《祭典》《棋品》等奏疏及作品。[3]

书法

范汪工书法,《述书赋》云:“玄平近瞻,元常俯视”。张澄注云:“今见正书谢赐瓜启四行。”

医学

善医术,常以拯恤为事。凡有疾者,不问贵贱,皆为之治疗,每多治愈。撰有《范汪方》(又作《范东阳方》《范东阳杂药方》)一百七十余卷,今佚。其佚文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此书为唐以前研治伤寒较有成就的医学方书,于外科治疗亦有一定水平,并收集当时民间单验方,故陶弘景谓其书“勘酌详用,多获其效。”

围棋

据《隋书·经籍志》载,范汪著有《围棋九品序录》及《棋品》五卷。表明在当时围棋已形成独立的评价体系。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作者名称范汪
    作品时间2019-2
    范东阳方,是医书名。又名范汪方。《隋书·经籍志》误作范阳东方。

史书记载

播报
编辑
范汪,字玄平,雍州刺史晷之孙也。父稚,蚤卒。汪少孤贫,六岁过江,依外家新野庾氏。荆州刺史王澄见而奇之,曰:“兴范族者,必是子也。”年十三,丧母,居丧尽礼,亲邻哀之。及长,好学。外氏家贫,无以资给,汪乃庐于园中,布衣蔬食,然薪写书,写毕,诵读亦遍,遂博学多通,善谈名理。弱冠,至京师,属苏峻作难。王师败绩,汪乃遁逃西归。庾亮温峤屯兵寻阳,时行李断绝,莫知峻之虚实,咸恐贼强,未敢轻进。及汪至,峤等访之,汪曰:“贼政令不一,贪暴纵横,灭亡已兆,虽强易弱。朝廷有倒悬之急,宜时进讨。”峤深纳之。是日,护军、平南二府礼命交至,始解褐,参护军事。贼平,赐爵都乡侯。复为庾亮平西参军、从讨郭默,进爵亭侯。辟司空郗鉴掾,除宛陵令。复参亮征西军事,转州别驾。汪为亮佐使十有余年,甚相钦待。转鹰扬将军、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征拜中书侍郎
庾翼将悉郢汉之众以事中原,军次安陆,寻转屯襄阳。汪上疏曰:
臣伏思安西将军庾翼今至襄阳,仓卒攻讨,凡百草创,安陆之调,不复为襄阳之用。而玄冬之月,沔汉乾涸,皆当鱼贯百行,排推而进。设一处有急,势不相救。臣所至虑一也。又既至之后,桓宣当出。宣往实翦豺狼之林,招携贰之众,待之以至宽,御之以无法。田畴垦辟,生产始立,而当移之,必有嗷然,悔吝难测。臣所至虑二也。襄阳顿益数万口,奉师之费,皆当出于江南。运漕之难,船人之力,不可不熟计。臣之所至虑三也。且申伯之尊,而与边将并驱。又东军不进,殊为孤悬。兵书云:“知彼知此,百战不殆。知彼不知此,一胜一负。”贼诚衰弊,然得臣犹在;我虽方隆,今实未暇。而连兵不解,患难将起,臣所至虑四也。
庾翼岂不知兵家所患常在于此,顾以门户事任,忧责莫大,晏然终年,忧心情所安,是以抗表辄行,毕命原野。以翼宏规经略,文武用命,忽遇衅会,大事便济。然国家之虑,常以万全,非至安至审,王者不举。臣谓宜严诏谕翼,还镇养锐,以为后图。若少合圣听,乞密出臣表,与车骑臣冰等详共集议。
寻而骠骑将军何充辅政,请为长史。桓温代翼为荆州,复以汪为安西长史。温西征蜀,委以留府。蜀平,进爵武兴县侯。而温频请为长史、江州刺史,皆不就。自请还京,求为东阳太守。温甚恨焉。在郡大兴学校,甚有惠政。顷之,召入,频迁中领军、本州大中正。时简文帝作相,甚相亲昵,除都督徐兖青冀四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假节。
既而桓温北伐,令范汪率文武出梁国,以失期,免为庶人。朝廷惮温不敢执,谈者为之叹恨。汪屏居吴郡,从容讲肆,不言枉直。后至姑孰,见温。温时方起屈滞以倾朝廷,谓汪远来诣己,倾身引望,谓袁宏曰:“范公来,可作太常邪?”汪既至,才坐,温谢其远来意。汪实来造温,恐以趋时致损,乃曰:“亡儿瘗此,故来视之。”温殊失望而止。时年六十五,卒于家,赠散骑常侍,谥曰穆。长子康嗣,早卒。康弟范宁,最知名。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范玄平为人处世爱用权术,可是有时因为多用权术而坐失良机。他曾经失掉官职住在东阳郡,由于大司马桓温在姑孰,便特意前去投奔他。桓温当时正想招揽起用不得志的人才,以胜过朝廷。再说范玄平在京都,一向也很有声誉,桓温认为他是远道来投奔自己,格外高兴、激动。等到他进入院内,便侧身伸长脖子远望,说说笑笑,高兴得很。还回头对袁虎说:“范公暂且可以任太常卿。范汪刚刚坐下,桓温就感谢他远道而来的好意。范玄平虽然确实是来投奔桓温,可是又怕人家说他趋炎附势,有损名声,便说:“我虽然有心拜见长官,也正巧我有个儿子葬在这里,特意前来看望一下。”桓温听了,无精打采,大失所望,刚才那种虚心期待之情,顷刻之间全都完了。

家族成员

播报
编辑
祖父:范晷
父亲:范稚
儿子:范康范宁
孙子:范泰,元熙中,为护军将军。
曾孙:范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