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律•精选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v.66law.cn提供.
您的位置:首页> 精选解答> 医疗纠纷
全部分类
医疗纠纷
  • 医生的告知义务和患者的知情权

    患者知情权包括三项内容:1、病情了解权。2、治疗措施的知悉权。3、医疗费用知晓权。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

    王瑞涛律师
    2024.06.2816人看过
  • 什么叫医疗损害责任过错鉴定

    医疗过错鉴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民事案件的过程中,依据职权或应患者任何一方的申请,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患者方所诉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方过错有无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评定和判断,从而为诉讼案件的公正裁判提供科学依据而进行的一项科学诉讼活动。

    王瑞涛律师
    2024.06.2815人看过
  • 医疗误诊漏诊如何鉴定

    鉴定误诊漏诊主要看医院的硬件水平能否达到能诊断某种或某几种疾病的条件和水平。误诊是指医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患者实际存在的疾病诊断为其他疾病的情形。漏诊是指医院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当诊断出患者实际存在的疾病而未能诊断的情形。鉴定要看疾病是否到了符合诊断标准的时候,不能要求医院接诊患者时就应得出正确诊断。

    王瑞涛律师
    2024.06.2813人看过
  • 医疗事故鉴定一般多久出结果,法律上如何认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医疗事故鉴定一般在收到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材料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出结果。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调查取证。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王瑞涛律师
    2024.06.289人看过
  • 影响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因素有什么

    有以下因素:1、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过失。2、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也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3、给病员造成危害的结果,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及此程度,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4、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如果在发生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必须具体分析各自原因与作用,慎重判定。5、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因诊疗护理工作乃是群体性的活动,有时构成医疗事故的行为人,也可以是从事医疗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人员。

    王瑞涛律师
    2024.06.288人看过
  • 医疗纠纷调解程序有什么步骤

    医疗纠纷调解程序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调委会应该派出一到二名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当事人对调解员提出回避理由成立的应予以调换,随后当事人可自行或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该调解必须在专门的调解场所进行,调解人员调解时要做好笔录。

    王瑞涛律师
    2024.06.2810人看过
  • 医疗过错赔偿费有哪些

    医疗过错赔偿费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费用。其中误工费的计算方式是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王瑞涛律师
    2024.06.286人看过
  • 医疗事故鉴定后是否能再次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后可以再次鉴定。如果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提出申请的人必须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

    王瑞涛律师
    2024.06.289人看过
  • 医疗事故罪会怎样处理

    医疗事故罪的处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王瑞涛律师
    2024.06.284人看过
  • 美容整形纠纷解决的方式有哪些?

    解决方式: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2、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3、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医疗侵权诉讼的时效以及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时效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算。

    王瑞涛律师
    2024.06.287人看过
上一页
1/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