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辽宁大学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境内公办高校
Liaoning University
收藏
0
0
辽宁大学(Liaoning University,LNU)[45],简称“辽大”,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学校主管单位为辽宁省人民政府,[45]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30]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成员单位。[1]
辽宁大学源起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专门商科高校。1953年,东北商业专科学校合入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的部分科系与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占地面积2222亩,校舍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馆藏文献371万册(件);设有31个学院,71个研究院,开设本科专业79个;拥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有教职工2628人,其中专任教师1667人;各类在校学生35234人,其中本科生18356人(二学位93人),硕士研究生7783人,博士研究生1004人,留学生368人,成人教育学生7723人。[4][45]
创办时间
1948年
主管部门
辽宁省[42]
知名校友
学校官网
图集
学校概况
历年分数线
招生简章
校园全景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辽宁大学
外文名
Liaoning University
简    称
辽大
所在地
沈阳市
创办时间
1948年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类
学校特色
双一流[30](2017年、2022年)
211工程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主管部门
辽宁省[42]
现任领导
潘一山[40](党委书记)余淼杰[37](校长)
专职院士数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4]
本科专业
79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7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8个[4]
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3个
院系设置
31个
校    训
明德精学、笃行致强
校    歌
《辽宁大学校歌》
校庆日
9月15日
地    址
沈阳崇山校区: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沈阳蒲河校区: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辽阳武圣校区: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青年大街38号[28]
院校代码
10140
知名校友
孙春兰王东明王健林王恩哥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学校前身

  • 原东北商业专科学校
1904年,日本人于辽宁省沈阳市开办瀛华实学院和营口商业学堂。1906年,在清政府接管后,二学院合并为营口商业学堂。1946年8月,学校改名为辽宁省立商科职业学校。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原辽宁省立沈阳商科职业学校改由东北行政委员会接收并管理,同时将学校改建为东北行政委员会商业部商业专门学校。1950年8月,学校分为两部分,其一为东北人民政府贸易部商业干部学校,一为东北商业专门学校(1952年改名为东北商业专科学校)。[46]
  • 原沈阳师范学院
1951年5月21日东北教育学院建立。1953年9月16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转中央教育部通知:为统一师范院校名称,决定将东北教育学院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郭沫若同志亲笔为沈阳师范学院题写了校名,9月17日,经过改选,成立了中共沈阳师范学院总支委员会。
1958年7月,沈阳师范学院参与组建辽宁大学。原沈阳师范学院的政教系、外语系的俄语专业、教育教研室和张萃中、刘平之为首的部分干部,调出另行组建新的沈阳师范学院;图画科师生调给鲁迅美术专科学校;函授教育处调出,单独成立辽宁函授师范学院,1962年迁安东(今丹东),改为辽宁函授学院。
  • 原东北财经学院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东北行政委员会接收了原辽宁省立沈阳商科职业学校,并在此校基础上建立了东北行政委员会商业部商业专门学校。东北商专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商科高校,成立之初即按大学教学计划招收四年制本科生。[2]
1952年11月29日,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根据中央教育部的决定,由原东北计划统计学院(1951年由东北人民政府经济计划委员会创办)、东北财政专门学校(1950年由东北人民政府财政部创办)、东北银行专门学校(1950年由东北人民银行总行创办)合并建立东北财经学院。
1953年8月,原东北商业专门学校、东北合作专门学校(1951年由东北供销合作总社创办)并入东北财经学院。1954年1月,东北财经学院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财委直接管理。后因大区撤销,同年8月,又收归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直接领导。
1954年6月,根据中央高教部全国财经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计划,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的工业经济专业,长春会计统计专门学校的工业统计、工业会计两个专修科。并入东北财经学院,并对东北财经学院的系和专业作了调整。调整的结果是设五个系、十个专业。1955年末,东北财经学院全部集中到皇姑区崇山西路校址,结束了校舍过分分散(一共五处)的局面。
  • 原沈阳俄文专科学校
1950年11月19日,为适应抗美援朝的阿鸦付需要,根据东北人民政府的指示,由沈阳专家招待处筹办并建立了沈阳俄文专修学校。1951年8月,沈阳俄文专修学校由专家招待处移交给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领导。9月,沈阳俄文专修学校改名为沈阳俄文专门学校。11月,根据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的通知要求,按照政务院改革学制的决定,校名正式改为沈阳俄文专科学校,校址由和平区清华街迁至铁西区兴顺街7号。
1953年10月,座落在皇姑区崇山西路的校舍全部竣工。学校从1952年10月已陆续迁入新校舍。1957年5月,沈阳俄专移交教育部领导,并停止招生一年。6月,高教部决定,沈阳俄专学生百分之六十可以转学,大部分学生表示满意。留下继续学习的学生,一律改为四年制。

合并建校

1958年7月,辽宁省委和省人委决定,以沈阳师范学院、东北财经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为基础合并成立辽宁大学,并组成了以东北财经学院院长何松亭为主任委员的筹备委员会。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工作,到8月中旬,筹备就绪,成立了由原三院校党委委员组成的中共辽宁大学临时委员会。在8月15日召开的第一次临时党委会议上,宣布辽宁大学成立,公布了临时校领导名单。9月15日,举行辽宁大学成立大会。
1959年8辣道备月25日,根据辽宁省委所作的决定,学校财政、计统两个系,调整到大连,与大连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
1960年4月5日,沈阳市教育局同意将沈阳市33中学(现120中学),划归辽宁大学领导,成立辽宁大学附属中学。
1963年6月18日,辽宁省委的决定将辽宁大学的生物系调整给辽宁师范学院,将沈阳师范学院历史系调整给辽宁大学。根据这个决定,8月28日,沈阳师范学院历史系85名学生、12名教师,调入辽大历史系。生物系经过校、系负责同志多次争取,省委同意暂缓调出,得以保留。但从1962年到1971年,长达10年之久一直没有招生。
1966-1971年6年之内没有招收1名正式学生。受1969年10月林彪“第一个号令”的影响,根据省革委会的决定,学校师生员工于1969年12月和1970年1月两批搬迁到高山子劳改农场,因无办学条件,师生只从事农业劳动。1970年8月根据省革委会决定,学校迁回沈阳。
1971年3月,中国最早的综合性日本问题研究机构——辽宁省日本研究所(1964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研究日本问题的指示,在辽宁省委领导下成立,又称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第二所),被调拨至学校,更名为辽宁大学哲学研究所,由学校与省委宣传部共管,后来发展成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1977年,在学校科研处设立研究生科(1987年4月,学校决定成立研究生部;2003年9月,更名为研究生学院;2011年7月,更名为研究生院)。[3]
1978年9月,学校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3年,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成立,是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重点支持的22个研究所之一。
1984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6月12日,辽宁省委批准了《辽宁大学管理体制改墓茅恋革方案》,开始实行学院制、校长负责制等。
1993年12月,辽宁省政府决定从资金和政策上扶持辽宁页归大学争进“211工程”。
199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辽宁大学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试点培养MBA(工商管理硕士)的高校。
1997年7月,省政府正式对学校“211工程”进行预审。
1998年4月,辽宁省政府组织专家开展了论证、审核活动。学校顺利通过立项审核,成为国家“211工程”的百所重点建设院校之一。[46]“211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2006年4月,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12年11月,入选甩旬举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2017年1月,《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出台,辽宁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的“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2017年7月,入选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4]
2017年9月,辽宁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11月27日,辽宁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成立,由辽宁省银行业协会和辽宁大学共同组建,并与纽约金融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5]
2021年1月,首批加入束档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6]
2021年11月,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27]
2021年12月,辽宁大学历史学部在原历史学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下设历史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和信息资源管理学院。[62-63]
2022年2月,辽宁大学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30]
2023年4月26日,辽宁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成立。[43]
2023年整罪循主5月5日,辽宁大学说陵喇入选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成员单位。[44]
2023年12月12日上午,辽宁大学与葫芦岛市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辽宁大学(葫芦岛)城市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67]
校门
2024年4月2日,“辽宁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辽宁省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揭牌。[69]

办学规模

播报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设有31个学院,71个研究院,开设本科专业79个。[18-19]
辽宁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校区
学院
本科专业
沈阳蒲河校区
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国际政治、朝鲜语、国际经济与贸易[66]
法学
表演、戏剧影视文学、音乐表演、舞蹈学、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招考方向)
辽宁大学历史学部
历史学、考古学、档案学[62-63]
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财政学、统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
会计学、金融学、国际商务
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
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哲学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工程管理
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
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36]
沈阳崇山校区
化学、应用化学
物理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制药工程
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环境工程、工程力学、环境生态工程
-
辽宁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32]
辽阳武圣校区
英语、俄语、日语、商务英语、翻译
其它教学机构
创新创业学院
-[33]
蒲河学堂
-[34]
体育教研部
-[35]
心理咨询中心
-
参考资料:[31][64]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628人,其中专任教师1667人。有博士生导师271人,硕士生导师974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25人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3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入选者63人,国家级和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5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32人。[21]
教学楼
双聘院士(仅查询到两人)
职称
姓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恩哥[49]
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刘建德[50]
国家级人才
职称
姓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一山[51]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王少媛、张桂文、张蕾、张鹏、王伟光、张宇燕、林木西、黄泰岩、杨松、王振宇、谢地、程伟、穆怀中、李淑云、张广胜、沈国华、李政、王德辉、崔日明、刘国瑞、房广顺、宋宝燕、宋有涛、唐晓华
国家级人才项目青年拔尖人才
徐业坤、王喜满
国家级人才项目青年学者
李志远、安珊珊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张宇燕、潘一山、杨松、王振宇、程伟、穆怀中、李淑云、张广胜
国家级人才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张宇燕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李建培、谢地、程丽红、张广胜、李政、胡胜、王德辉、刘文革、吴玉杰、李英、梁福顺、孙广生、汤吉军
教育部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
姚树洁、余淼杰、杨松、刘剑文、程丽红[51]
教师团队
级别
姓名
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应用经济学“一流学科”建设团队[52]
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团队[53]
辽宁大学法学专业师资队[54]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6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A类行列。[22]
学科类别
学科名称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戏剧与影视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
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艺术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会计硕士、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审计硕士、生物与医药、图书情报硕士、出版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
应用经济学
辽宁省一流学科(6个)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55]
李克强总理视察辽宁大学李克强总理视察辽宁大学
李克强总理视察辽宁大学
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学科名称
学科排名
参评单位数
哲学
25
57
理论经济学
13
55
应用经济学
20
88
法学
21
86
工商管理
36
115
中国语言文学
31
85
新闻传播学
36
48
化学
48
82
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辽宁大学的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第13位(聚类排名第8位);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第20位(聚类排名第8位)。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9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1个辽宁省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示范基地。[56]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辽宁大学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41]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文科综合实验中心
法学教学综合实训中心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改革虚拟教研室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文科综合实验中心
法学教学综合实训中心
激光应用与光电子实验教学中心[23]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24]
创意可视文化实验中心
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科门类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
文学
广告学
历史学
历史学
考古学
哲学
哲学
-
法学、国际政治
法学
-
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
管理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会计学、档案学
应用化学、生物技术
理学
化学、物理学
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制药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播音与主持艺术
艺术学
戏剧影视文学、表演、艺术设计学、广播电视编导[57]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
获奖时间
获奖名称
2023年
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61]
2022年
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61]
2022年
辽宁省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61]
2022年
入选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校[61]
2022年
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9]
2021年
辽宁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先进单位[60]
2017年
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6年
沈阳市社会科学工作先进单位[59]
(截至2024年5月)

学术科研

播报
编辑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有4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2个CTTI来源智库。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有5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其他研究基地、25个省级智库、1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研究院、25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省级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7]
  •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部分):辽宁省稀散元素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动物资源与疫病防治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绿色合成与先进材料制备化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光电子功能器件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水环境生物监测与水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辽宁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公共舆情与网络安全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半导体发光与光催化材料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工程实验室(部分):辽宁省公共舆情与网络安全大数据系统工程实验室、辽宁省药物分子模拟与设计工程实验室
  • 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食品生物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生物大分子计算模拟与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煤矿动力灾害综合监管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村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
  •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部分):辽宁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辽宁大学现代公司治理与成长研究中心、辽宁大学中国文艺思想研究中心、辽宁大学经济法制研究中心、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
  • 辽宁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基地:辽宁大学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
  • 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基地:辽宁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8]
  • 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部分):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参与高校)、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升级与对外开放协同创新中心(参与高校)[9]
  • 其它省部级基地(部分):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辽宁大学)、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和研修基地、辽宁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暨辽宁省青少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训基地、辽宁省青少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教育部暨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辽宁大学)[10]
  • 其它研究机构(部分):日本研究所、人口研究所、稀散元素化学研究所、药物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金融研究中心、经济发展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辽宁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1-12]
  • 大学科技园:辽宁大学文化科技园[13]
  • 部委平台: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俄罗斯蒙古研究中心、辽宁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中心[47]

馆藏资源

截止2023年11月,学校图书馆和各院系资料室现有文献476万册,其中纸本文献近330万册。拥有中文期刊4500余种,外文期刊1500余种,电子图书94万册,多媒体光盘资源6千余片。有古籍7000余种,14万册;其中善本书131种,2500余册;孤本书7种,68册。[4]

学术期刊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59年,是由辽宁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2010年入选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来源期刊;2011年被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多篇论文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国家级文摘刊物转摘,2013年和2014年因转载量与转载率占优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摘来源期刊”。[14-16]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创刊于1974年,是辽宁省教育厅、科技厅主管,辽宁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学、化学科学与工程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各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被评为国家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数学评论(MR)、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服务》等数据库和文摘收录。[17]

学术成果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获得超过千篇的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项新授权专利等丰硕成果,承担各级各类纵向项目347项,获3项国家级科技奖励,9项辽宁省科技奖以及多个行业协会等奖项。近85项专利等知识产权实现转让,建立紧密产学研合作关系314项横向合作项目。[48]学校共获得76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29项;2012年学校科研到款额2亿4600万元。
序号
作者
论文(著作)名称
类别
等级
1
董厚德
沈阳地区重要生态保护地划分的研究
论文
特等奖
2
唐晓华
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论文
特等奖
3
包艳
俄罗斯服务贸易现状分析--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
论文
一等奖
4
崔日明
我国现代服务业演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对策研究
论文
一等奖
5
郭凯红
权重信息未知情况下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及其拓展
论文
一等奖
6
李觉先
On Commutativity of The Commutant Of Strongly Irreducible Operator
论文
一等奖
7
罗春婵
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
论文
一等奖
8
张蕾
多壁碳纳米管去除喹乙醇的吸附行为研究
论文
一等奖
9
李雪欣
大型零售企业与供应商合作关系演进——基于渠道关系生命周期视角
论文
一等奖
10
时云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以省属高等学校为例
论文
一等奖
11
王东风
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综述
论文
一等奖
12
夏立新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Ultrathin Carbon Shell Coated on Sliver Core for Shell-Isolated Nanoparticl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论文
一等奖
13
张谦
Fabrication of polymeric ionic liquid/graphene nanocomposite for glucose oxidase immobilization and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论文
一等奖

合作交流

播报
编辑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个,与35个国家的156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培养长期留学生18000余人,短期留学生5000余人;精心打造孔子学院品牌,分别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4]
国际交流中心

学校领导

播报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潘一山[40]
党委副书记、校长
余淼杰[37-38]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张洪新[39]
纪委副书记
金建龙[68]
副校长
李宇鹏史保东霍春辉仇焕广[72]
参考资料:[26]

知名校友

播报
编辑

校区情况

播报
编辑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辽宁大学占地面积2222亩,校舍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4]

崇山校区

崇山校区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4]该校区专业有汉语国际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工程力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中高计划)、生物信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制药工程。[70]

蒲河校区

蒲河校区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4]该校区专业有法学、纪检监察、哲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国际政治、朝鲜语、数字经济、经济学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经济学、经济学(中高计划)、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管理、财政学、金融学类(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历史学、考古学、档案学、会计学、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英语、英语(中高计划)、日语、俄语、德语、法语、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新闻学(中高计划)、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工商管理(新华国际商学院)、市场营销(新华国际商学院)、会计学(新华国际商学院)、金融学(亚澳商学院)、会计学(亚澳商学院)、国际商务(亚澳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音乐表演、舞蹈学、表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70]

武圣校区

武圣校区位于辽阳市白塔区青年大街38号。[4]该校区专业有英语、日语、俄语、翻译、商务英语。[70]

校园环境

播报
编辑
辽宁大学的春季不仅能看到花团锦簇,还能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71]
校园环境

文化传统

播报
编辑

校训

明德精学
主体内在的素质、操行和境界;弘扬光大崇高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精晓学业,传承民族文化之优长,兼容世界优秀文化,树优良学风、校风。[25]
辽宁大学 校园活动辽宁大学 校园活动辽宁大学 校园活动辽宁大学 校园活动辽宁大学 校园活动辽宁大学 校园活动辽宁大学 校园活动辽宁大学 校园活动辽宁大学 校园活动辽宁大学 校园活动辽宁大学 校园活动辽宁大学 校园活动
辽宁大学 校园活动
笃行致强
主体的行动、追求和目标;追求真知和理想,潜心探索、身体力行,跻身强校之列,实现强国之梦,使伟岸中华以文明进步之强势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5]
校门

校徽

校徽[65]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上床下桌
暖气
四人间
WIFI
洗衣房/洗衣机
热水器
住宿费1500元/年
门禁

校园环境

离地铁近(3公里内)
2个食堂
清真档口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