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广德市

安徽省宣城市代管县级市
收藏
0
0
同义词广德县(广德市)一般指广德市
广德市,安徽省辖县级市,由宣城市代管。位于长江三角洲西部,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交界处,东和东南连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南邻宁国市,西接宣城宣州区郎溪县,北界江苏省溧阳市宜兴市。介于北纬30°37′—31°12′,东经119°02′—119°40′之间,总面积2165平方千米[1]。截至2022年10月,广德市下辖3个街道、6个镇、3个乡[53]。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户籍人口51.4万。[54]
广德古称桐汭,建县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东汉建安初,“策已平定宣城以东”地区,孙吴拆故鄣置广德县,县名意在标榜“皇恩浩荡,帝德广大”。201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广德县,设立县级广德市。[7]广德是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陈庄、清末名臣张光藻、地质学家和地层古生物学家许杰的出生地。[2]
2023年,广德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10.0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31.1 亿元,增长 3.0%;第二产业增加值 186.7 亿元,下降 2.5%,其中工业增加值 153.4 亿元,下降 2.7%;第三产业增加值 192.2 亿元,增长 6.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6:45.5:46.9。[59]
中文名
广德市
外文名
Guangde
别    名
桐汭
行政区划代码
341882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安徽省宣城市
地理位置
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交界处
面    积
2165 km²
下辖地区
3个街道、6个镇、3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
政府驻地
广德市爱民路99号
电话区号
0563
邮政编码
242200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人口数量
51.4 万(2022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
太极洞桃姑迷宫天寿寺塔鼓角楼横山国家森林公园灵山寺
火车站
广德站广德南站
车牌代码
皖P
地区生产总值
410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广德建县已有1800年的历史,古称桐汭
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
鄣郡
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迁郡治至宛陵(今宣州市)。原郡治周围地区设故鄣县,隶扬州丹阳郡。广德地属故鄣县。
建安初,“策已平定宣城以东”地区,孙吴拆故鄣置广德县。县名是取美名,意在标榜“皇恩浩荡,帝德广大”。
建安五年(200年)“徐琨以督军中郎将从破庐江太守李术封广德侯”。
建安八年(203年),吕蒙因从孙权讨伐丹阳有功,“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县治在今县城西南境内,仍属扬州丹阳郡。
太康二年(281年),改属扬州宣城郡
南北朝
宋永初三年(422年),并广德、故鄣、长城、阳羡、义乡五县地立绥安县估察循,属宣城郡
宋泰始四年(468年),改属南徐州义兴郡,不久废。复置广德县,仍属宣城郡
广德县属南豫州宣城郡
绍泰元年(555年),于广德增置广梁郡(《隋书地理志》避炀帝讳,写成‘大梁郡')及石封县,郡、县治均在今广德桃州镇。侯景乱后还封徐度为广德侯,广德县为其侯国封地。
陈永定二年(558年),改郡名为陈留郡,改广德侯国为县。
开皇九年(589年),废郡,并广德(《隋书·地理志》讳作‘大德')、安吉、原乡、故鄣四县入石封,改石封为绥安县,属宣州
仁寿三年(603年),属湖州。
大业二年(606年),复禁市属宣州。翌年,宣州改称宣城郡。
武德三年(620年),以绥安县置桃州,原绥安县地分置绥安、桐陈、怀德三县,桃州领之。
武德七年(624年),废桃州,并桐陈、怀德入绥安,属宣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属宣城郡。
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因唐肃宗讳恨安禄山,改绥安县为广德县,属宣州。
吴,广雅员辩德县属宁国军宣州酷旋钻。
南唐,初属西都江宁府
南唐保大八年(950年),在县设广德制置司仍属江宁府。
废制置司,广德县如故。
开宝八年(975年),广德县属宣州。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置广德军,治广德县。
端拱元年(988年),析广德西北桐乡、昭德、临湖、原通、妙泉五乡置建平县,隶广德军。
至道三年(997年),属江南路
天禧二年(1018年),属江南东路
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广德军为广德路,路设总管府领广德、建平两县,属江浙行中书省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占领该地即改广德路为广兴府,改广德县为广阳县,广兴府辖广阳、建平两县,属江南行中书省。
洪武元年(1368年),广兴府和促漏元属京师直隶,不久改称广德府。
洪武四年九月(1371年),改府为州。
洪武十三年(1380年)四月,省广阳县入州,领建平县
永乐元年(1403年),直隶南京。
初,广德州套备她属江南左布政使司。
康熙六年(1667年),改属安徽布政使司。
咸丰四年(1854年),暂归浙江巡抚代管。
同治三年(1864年),复属安徽省,隶徽宁池太广道及皖南道。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4月,改州为县,不领建平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至民国七年(1914至1918年),属安徽省芜湖道。
民国七年(1918年),芜湖道撤,直属安徽省。
民国十一年(1922年)春,属宣城首席县长。
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属安徽省第九迁体良行政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8月后,属安徽省第六行政区。
新中国成立后,广德县初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专区。
1952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
1971年3月,属安徽省芜湖地区
1980年2月,属安徽省宣城地区[5]
2000年,属宣城市
2011年,被批准为安徽省直付龙管县。[6][51]
201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广德县,设立县级广德市,以原广德县的行政区域为广德市的行政区域,广德市人民政府驻桃州镇爱民路99号。广德市由安徽省直辖,宣城市代管。[7]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沿革

嘉靖十五年(1563年)《广德州志》记载:州治(今桃州镇)共划14坊:州署东为松关、宝华、朝岳、兴仁、仁德5坊,州署南为文明、状元2坊,州署西为忠节、升平、玉溪、秀远、庙前、朝斗6坊,州署北为兴福坊。全州下设9个乡,68个都,240个里。清代,乡、都、里仍沿明制。
初,都下设保,与里并行。里的作用重在征赋,保的作用则重在维持治安。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州守李国相在《重修福星桥记》中称:阖州设399保。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县,广德县设9区:城一区、东二区、东三区、南四区、南五区、西六区、西七区、北八区、北九区、区下设保或坊,保、坊下有甲。广德县共有200余保,余皆不详。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0月,广德县保甲编组告竣,次年元月经覆查核准:广德县共设9个区,35个联保,294个保,3203个甲。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底,广德县改设5个区,35个联保,290个保,3180个甲。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月,广德县设5区,38联保,288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8月,又调整为5区,16乡1镇,181保,1961甲。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1月,又增设景贤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裁撤第一区署,所辖乡镇改为直属县政府,同时将二、三、四、五区名称冠以地名。
1949年5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后,随即在广德县设立6个区,下辖18个乡镇。即:城厢区辖景贤镇、凤井乡、高湖乡;卢村区辖卢村、笄山、东亭3个乡;柏垫区辖柏垫、桐汭、独树3个乡;誓节区辖誓节、苏村、花鼓3个乡;邱村区辖门口塘、西湖、山北3个乡;流洞区辖流洞、开化、杭村3个乡。
1949年7月,废除保甲制度,在广德县基层建立182个行政村(含城厢4关7街)。同时撤销城厢区并将其余5个区改为笄山、苏村、邱村、流洞4个区,原乡级景贤镇升格并易名为城厢镇。4个区下辖17个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3月,撤销17个乡的建制,将原来的4个区和城厢镇改为城厢、东亭、卢村、柏垫、独树、誓节、邱村、山北、流洞9个区,由区直接领导行政村。行政村和关、街依旧。
1952年7月,将农村171行政村改为105个乡。
1953年12月又将城厢区4关、7街调整为迎春、景春2个镇。至此,9个区下辖107个乡(镇)。
1955年12月,将原9个区调整为卢村、柏垫、誓节、邱村、流洞5个区和1个区级城关镇(由迎春、景贤两镇合并而成),同时将原105个乡调整为85个乡。
1956年10月,撤销5个区公所、城关镇仍为县直属镇,将85个乡合并为33个乡。
1958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将广德县33个乡、1个城关镇组成卫星、前进、先锋、火箭、跃进、红旗6个人民公社。
1959年2月,根据省人委关于人民公社改用地名称谓的规定,6个人民公社均以所在地名更名为城关、卢村、柏垫、誓节、邱村、流洞人民公社。
1959年10月,邱村人民公社划为邱村、下寺2个人民公社。
1960年7月,在独山矿区建立矿区人民公社。同年10月更名为独山人民公社。
1961年9月,广德县8个人民公社调整为29个人民公社,下辖282个生产大队。[8]
1998年末,广德县辖7个镇,22个乡,280个行政村,13个居民委员会,4214个村民小组,117个居民小组。
2000年,广德县辖7个镇、22个乡。
2001年,广德县行政区划调整为16个乡镇。
2004年底,广德县辖6个镇、10个乡。
2021年,经安徽省政府同意,宣城市调整广德市桃州镇管辖范围,将桃州镇景贤、红旗、大木桥、万桂山、天寿、苏觉、清溪、凤凰、升平、荷花、凤井11个社区和山关、白洋、白桥、钱村、团山5个村划出,保留双河、南塘、祠山岗、祠山岗茶场、富家村、高湖6个社区和佛堂、和平、塘口3个村为桃州镇行政区域;将桃州镇人民政府驻地由清溪社区迁移至双河社区;在景贤、红旗、大木桥、万桂山、天寿、苏觉、清溪、凤凰、升平、荷花、凤井11个社区和山关、白洋、白桥、钱村、团山5个村范围内设立桐汭、祠山、升平3个街道。[48]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广德市下辖3个街道、6个镇、3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桐汭街道、祠山街道、升平街道、桃州镇、柏垫镇、誓节镇、邱村镇、新杭镇、杨滩镇、卢村乡、东亭乡、四合乡,广德经济开发区[53],共136个行政村(社区)[50]。广德市人民政府驻桐汭街道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341882001000
桐汭街道
341882002000
祠山街道
341882003000
升平街道
341882100000
桃州镇
341882101000
柏垫镇
341882102000
誓节镇
341882103000
邱村镇
341882104000
新杭镇
341882105000
杨滩镇
341882200000
卢村乡
341882201000
东亭乡
341882202000
四合乡
341882400000
广德经济开发区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广德市位于安徽省东南端,皖、苏、浙三省结合部。东和东南连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南邻宁国市,西接宣州区郎溪县,北临江苏省溧阳市、宜兴市。介于北纬30°37′—31°12′,东经119°02′—119°40′之间,总面积2165平方千米。西距宣州市71千米,西北经芜湖至省会合肥市273千米,东经浙江湖州至上海市244千米。[9]
广德市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广德市位于皖南山地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带,地貌格局比较复杂。南部以低山为主,山间发育峡谷,山地组成的岩性差异较大,有二长花岗岩,石英岩、砂岩、粉砂岩、石灰岩等;中部以岗地(台地)、平原为主,市内河流都由此向西北流出,入郎溪县境内;北部以丘陵为主,仅皖、苏、浙接壤处有低山蜿蜒,组成丘陵的岩性与南部低山相似,但该处石灰岩质纯层厚,发育了典型的亚热带地下喀斯特溶洞。境内最高点为南部的马鞍山,海拔863.3米,最低点为西北边缘的狮子口,海拔14.5米。[10]

气候特征

广德市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据1959—1985年气象资料统计,累年年平均气温15.4℃,气温年际变化稳定。南部和北部山区年均气温低于15℃。累年各月平均气温最高为7月,月平均气温28.5℃;最低为1月,月平均气温2.4℃。月平均最高气温值36.5℃,月平均最低气温值零下4.3℃。5至10月月平均气温均高于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40.4℃(1978年7月6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4.6℃(1969年2月6日)。历年(1959—1985年)极端最高气温均在35℃以上至38℃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有7年是零下10至13℃,一般年份在零下9℃左右。[11]
笄山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水资源

地表水
广德市多年平均径流深680—840毫米,地表水径流总量约为11.61亿立方米,每亩耕地占有年径流3360立方米。年际分布很不均匀,径流年际变率最大值为最小值的4.4倍。同期月降雨量的变率最大值(1984年6月)与最小值(1978年6月)比较,相差8.9倍。地区分布亦呈差异,多年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量南部山区为84.2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中部丘畈区为75.8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北部丘陵区为67.4万立方米/平方千米。据统计现有各种蓄水工程总蓄水量仅1.9亿立方米,只占水资源总径流量的11.4%。按灌溉保证率90%计算,尚缺水1.39亿立方米。[12]
地下水
广德市降水较为充沛,境内无量溪、桐汭河两岸及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且埋藏深度一般为1.0—2.5米。南部和北部山区地下水处于深层,浅层储量少。位于新杭镇的太极洞内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常年不断。下寺村、赵村村相连的仙姑殿地区,山中常年有水外流。[12]
卢湖

土地资源

广德市土地总面积2165平方千米,折合324.75万亩。按地貌划分,南部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北部以丘陵为主,低山次之;中部是丘岗、河谷、平原占主导地位。山地面积16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0.81%;丘陵95.51万亩,占29.41%,平原64.25万亩,占19.78%。按利用现状分,耕地45.18万亩(水田41.35万亩,旱地3.8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9%;林地186.95万亩,占57.5%;园地9.42万亩,占2.9%;草坡草场19.8万亩,占6.1%;水域31.5万亩,占9.7%;交通用地10.06万亩,占3.1%;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72万亩,占3.7%;其它用地和未利用土地10.12万亩,占3.1%。[12]

植物资源

广德市植物种类据林业部门调查统计,共有树种460余种,竹种29种以及其它各类植物资源。主要林木树种有29科、61种。竹类主要有5属、29种。
草类:主要有茅草狗尾巴草马齿苋、野韭菜、老鸦蒜、蒲公英、水浮莲、水葫芦、稗草、鸭舌草、节节菜、眼子菜、牛毛毡、回叶草、丁香蓼、母草、莎草、千金子、矮慈姑、香附子、谷精草、竹节草、看麦娘、阿艹草、早熟禾、碎米荠、稻槎菜、牛繁缕、雀台草、鼠曲、波斯、婆婆纳、佛座、酸模、羊蹄藜、一年蓬、小飞蓬、马兰、通泉草等。
观赏植物:牡丹芍药兰草、海棠、紫荆、蔷薇、杜鹃、山茶、萱、玉簪、菊、木槿、鸡冠、水仙、梅、紫薇、芙蓉玉兰、迎春、千年红、玫瑰、绣球、月季、十样锦、虞美人、芭蕉、桂花、昙花、君子兰、秋海棠、美人蕉、含羞草、夹竹桃、凤仙、茉莉、牵牛花、金银花、栀子花等。
药用经济植物:有254科、1043种。主要有茯苓白术苍术、半夏、香附、半边莲、桔梗、荆芥、茱萸、柴胡、山楂、百合、菖蒲、柴苏、前胡、牛膝、青木香、辛夷、茵陈、苦参、皂角、杏仁、车前、薏苡、天南星、天门冬、麦门冬、地骨皮、天花粉、何首乌、益母草、薄荷、白芷、小蓟、枸杞、黄荆、沙参、刘寄奴、高良姜、地丁、白芍、丹参、忍冬藤、淡竹叶、旱莲、马勃、苍耳子、五倍子、夏枯草、藿香、地榆、血见愁、贝母、凌霄花、连翘、土三七、鱼腥草、黄柏、当归、丹皮、五加皮、党参、龙胆草、地龙藤、桂枝、麻仁等。
工业用经济植物用作工业原料的植物:主要有油桐、竹、麻、蕨类、松、栗等。[12]
广德竹资源

动物资源

广德市兽类现存野兽品种大致有:豹、獐、麂、鹿、獭、猴、麋鹿(四不象)、豪猪、野猪、狼獾、香狸玉面狸九节狸、石虎、硕鼠、狼鼠、松鼠、乌金、白顶星、野山羊、刺猬、鬣羚、穿山甲、野兔、黄鼠鼬、蝙蝠等。家畜有猪、牛、羊、驴、兔及玩赏动物猫、狗等。 禽类野禽主要有:燕、麻雀、山雀、瓦雀、黄雀、喜鹊、灰喜鹊、乌鸦、猫头鹰、八哥、白头翁、啄木鸟、野鸭、百舌、斑鸠、白鹭、画眉、黄莺、竹鸡、翠鸟、雉、鹞、鹧鸪、白鹇、的水、橙鸟、青章鸟、黄鹂、凫、鹦鹉、唤春鸟、五彩鸟、杜鹃等。家禽主要有鸡、鸭、鹅、鸽、鹌鹑。
鱼类:主要有鲤鱼、鲫鱼、青鱼、草鱼、鳊鱼、鳜鱼、鲢鱼、鳙鱼、鲶、鳝、鱼白、鲴、桐花鱼、黑鱼、塘鳢(烧锅佬)、泥鳅等。
昆虫纲:有螳螂、蝇、蚊、蚂蚁、白蚁、蜂、尺蠖、斑蝥、蚕、蜻蜓、蝼姑、蟋蟀、蝴蝶、蛾、螟、金龟子、红铃虫、蜣螂、跳蚤、虱子、蚜虫、蝉、土鳖、蝗虫、臭虫、椿象、蟑螂、萤火虫等。
爬行、两栖动物类:主要有壁虎、蜥蜴、蛇、乌龟、甲鱼、青蛙、蟾蜍、扬子鳄等。[12]

矿产资源

广德市境内大理石总储量约8500万立方米。其中地处新杭、流洞两乡镇的牛头山山脉,大理石地质储量约7000万立方米;独山镇麻山大理石储量为800多万立方米。另外,赵村、下寺、四合等乡均有大理石矿源。赵村乡凌岩村亭子山有黑色底衬白花大理石,初步探明储量为500万立方米以上。其它矿产黄砂资源丰富,总储量约4000万吨。山北、砖桥等乡也有较丰富的黄砂资源。瓷土储量131万吨。硅灰石储量46.87万吨。石灰石花岗岩储量丰富,经济价值较高。[12]

人口

播报
编辑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户籍人口51.40万,比上年减少0.09万;全年人口出生率5.51‰,比上年下降1.1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0.10‰,比上年下降0.13个千分点。[54]

政治

播报
编辑
副市长
胡兴华[55]、张强[57]、周改超[61]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22年,广德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0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02.9亿元,增长8.2%,其中工业增加值170.6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71.7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4:50.2:42.4。[54]
2023年,广德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41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1.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31.1 亿元,增长 3.0%;第二产业增加值 186.7 亿元,下降 2.5%,其中工业增加值 153.4 亿元,下降 2.7%;第三产业增加值 192.2 亿元,增长 6.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6:45.5:46.9。[59]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广德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6.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9.1%;民间投资增长9.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2.6%,第二产业增长27.9%,第三产业增长7.8%。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27.9%,其中制造业增长29.5%。[54]
2023年,广德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6.7%。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32.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3.1%;民间投资下降2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2.4%,第二产业下降9.8%,第三产业增长0.8%。分行业看,工业投资下降9.8%,其中制造业下降11.3%[59]
财税收支
2022年,广德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9亿元,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26.2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增值税增长10.9%,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11.5%。2022年,广德市财政支出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3%,从重点支出项目来看,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8亿元,卫生健康支出6.5亿元,教育支出8.4亿元,农林水支出6.9亿元。[54]
2023年,广德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40 亿元,增长 1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 26.7 亿元,同比增长 1.9%,其中增值税增长 8.7%,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 12.6%。全年财政支出 6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0.5%,从重点支出项目来看,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9.5 亿元,卫生健康支出 4 亿元,教育支出 9.2 亿元,农林水支出 7.9 亿元。[59]
人民生活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69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12元,增长5.3%,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2.9%,经营净收入增长8.7%,财产净收入增长3.2%,转移净收入增长9.9%。城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084元,增长4.1%。2022年,广德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49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5.7%,经营净收入增长9.1%,财产净收入增长7.8%,转移净收入增长9.1%。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588元,增长7.7%。[54]
截至2023年末,广德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981 元,比上年增长 8.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5399 元,增长4.7%,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 4.0%,经营净收入增长 6.3%,财产净收入增长 3.5%,转移净收入增长 4.3%。城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3335 元,增长 3.9%。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229 元,比上年增长 8.7%,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6.5%,经营净收入增长 11.1%,财产净收入增长 6.0%,转移净收入增长 9.6%。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1967 元,增长6.7%。[59]

第一产业

农业
2022年,广德市粮食种植面积55.40万亩,较上年下降0.43%;油料种植面积81516.6亩,增加5121.6亩;棉花种植面积28.5亩;蔬菜种植面积65427.87亩,增加1200.87亩;2022年,广德市粮食产量22.99万吨,较上年下降2.58%。其中夏粮产量3.39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秋粮19.6万吨,较上年下降0.6万吨,降幅2.97%。[54]
2023 年广德市粮食种植面积 55.53 万亩,较上年增长0.24%;油料种植面积 115187.92 亩,增加 31305.32 亩;蔬菜种植面积68822.62亩,增加3394.75亩;全年粮食产量23.32万吨,较上年增长 1.40%。其中夏粮产量 3.41 万吨,较上年增长 0.57%,秋粮 19.91 万吨,较上年增长 0.31 万吨,增幅1.54%[59]
林业
2022年,广德市人工造林面积2000亩;年末森林面积10.4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216万方。[54]
2023年,广德市人工造林面积 3535.8 亩;年末森林面积 10.4 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 216 万方。[59]
畜牧业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生猪存栏13.45万头,增长2.05%;2022年,广德市生猪出栏28.78万头,增长5.96%。肉类总产量8.35万吨,增长2.70%,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35万吨,增长1.59%。禽蛋产量2.30万吨,增长11.77%。[54]
截至2023年末,全市生猪存栏 10.0432 万头,下降 25.31%;全年生猪出栏 26.7299 万头,减少 7.12%。肉类总产量 7.9052 万吨,减少 5.31%,其中猪牛羊肉产量 2.1875 万吨,减少 6.84%。禽蛋产量 2.6023 万吨,增长 13.19%。
生产条件
2022年,广德市化肥施用量(折纯)2.1468万吨,下降0.22%。2022年,广德市淘汰老旧机械322台,新增高效、节能大中型机械207台,2022年在册大中型拖拉机823台、联合收割机432台、高速插秧机85台。[54]
2023年,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1356万吨,下降0.52%。2023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64.22万千瓦,结合“机械强农”相关惠农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农机更新换代,农机装备结构有了显著改善。全年淘汰老旧机械725台,新增高效、节能大中型机械151台,2023年在册大中型拖拉机462台、联合收割机254台、高速插秧机85台。

第二产业

工业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8户,比上年净增47户。2022年,广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0%,其中股份制企业增长10.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中,31个工业大类行业有18个产值保持增长。四大板块(PCB、新材料、智能化成套装备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增长10.6%,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0.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8.5%。2022年,广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7亿元,增长6.1%,利润总额52.5亿元,增长21.8%。[54]
截至20223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8户,比上年净增70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 3.2%,其中股份制企业下降12.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4.4%。规模以上工业中,3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8%,造纸和纸制品业下降42.4%,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0.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2.4%,金属制品业增长2.3%,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4.4%,汽车制造业下降1.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9.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 9.3%,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16.9%。“1+2+2”(PCB、新材料、智能化成套装备、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产业)产值下降 4.3%,高技术工业增加值下降 8.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下降 12.1%。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复合木地板下降 17.8%,滚动轴承下降 15.5%,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下降 46.5%,印制电路板下降 21.2%
建筑业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达63家,比上年增加12家。2022年,广德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56.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7%;房屋新开工面积57.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3%;房屋竣工面积12.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1.3%。[54]
截至2023年末,广德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达92家,比上年增加29家。全年累计实现总产值76.0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年共签订合同额87.7亿元,增长10.7%,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56.2亿元,增长16.4%;全年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38.7 万平方米,增长19.1%;房屋新开工面积328.9万平方米,增长25.9%;房屋竣工面积158.91万平方米,增长30.7%;全年全市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达20445 人,增长3.6%;全市建筑业工程技术人员1982人,增长12.2%。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广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3.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9亿元,增长3.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4.7亿元,增长4.1%。从四大行业看,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6.8%;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6.2%;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7.2%;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1%。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17.5%。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类增长7.3%,服装类增长62.2%,日用品类增长15.9%,中西药品类下降2.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6.1%,家具类增长23.3%,通讯器材类增长27.6%,汽车类增长9.4%。[54]
2023年,广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8.5亿元,增长1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8亿元,增长9.7%。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66亿元,增长9.8%;餐饮收入20.6亿元,增长18%。从四大行业看,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0.7%;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9.2%;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6%;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5.2%。网上商品零售额下降4.9%。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类增长2.6%,服装类增长31.9%,日用品类增长3.2%,中西药品类增长2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8%,家具类增长23.3%,通讯器材类增长80.8%,汽车类下降17.8%。[59]
对外经济
2022年,广德市进出口总额1138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49%。其中,出口107557万美元,增长20.18%;进口6338,比去年降低4.37%。从产业进出口来看,机械电子类实现进出口29488万美元,合计较去年增长8.38%;化工类产品实现进出口33268万美元,较去年增长186.35%;轻工类实现进出口47413万美元,合计较去年增长178.19%。[54]
2023年,广德市进出口总额92244万美元,比上年降低19%。其中,出口86391万美元,降低19.67%;进口 5853 万美元,比去年降低7.76%。从产业进出口来看,机械电子类实现进出口32706万美元,合计较去年增长10.9%;化工类产品实现进出口18217万美元,较去年下降45.2%;轻工类实现进出口37803万美元,合计较去年下降 20.2%。[59]
招商引资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利用外资2031.1万美元,增长79.4%。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家;合同利用外资6445.7万美元,增长746.4%。[54]
截至2023年末,广德市利用外资 1004 万美元,下降 50.56%。新批外商投资企业 7 家;合同利用外资 2254 万美元,下降 64.95%。[59]
房地产业
2022年,广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59.7亿元,比上年下降20.7%。商品房销售面积70.1万平方米,下降28.3%;商品房销售额51.6亿元,下降29.6%;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8万平方米,下降57.9%;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达7142万元,同比下降10.3%。[54]
2023年,广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3.4 亿元,比上年下降41.9%;商品房销售面积40.2万平方米,下降42.7%;商品房销售额26.3亿元,下降38.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7.0万平方米,增长153.7%;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3892万元,下降45.5%。[59]
邮电通信
2022年,广德市电信业务总量19736万元;2022年,广德市实现邮政业务收入6549.3万元,同比增长13.15%。其中:金融业务实现收入4513万元,同比增长14.93%;寄递业务实现收入1268.8万元,同比增长7.05%,集邮文传专业实现收入396万元(包含集邮、函件及报刊三类收入),电商分销专业实现分销业务收入303.9万元,同比增长25.42%。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0558户;移动电话用户571208户,比上年增加10183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111.1部;年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1.56万户,比上年增加1.52万户。[54]
2023年,广德市电信业务总量 21222 万元;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7638 万元,同比增长 26.19%。其中:金融业务实现收入 5103.3万元,同比增长 13%;寄递业务实现收入 1541.95 万元,同比增长 21.52%,集邮文传专业实现收入 455.9 万元(包含集邮、函件及报刊三类收入),同比增长 15.13%,电商分销专业实现分销业务收入 353.9 万元,同比增长 23.51%。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 28575 户;移动电话用户 614603 户,比上年增加 43395 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120.0 部;年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43.07 万户,比上年增加 1.51 万户。[59]
旅游业
2022年,广德市国内旅游人数8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8%。接待旅游入境者950人次,同比增长8.6%。旅游总收入27.3亿元,增长11.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078万美元,增长6.5%;国内旅游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8.6%。[54]
2023年,广德市国内旅游人数 1136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8.3%。接待旅游入境者 1090 人次,同比增长 14.7%。旅游总收入 37.8亿元,增长 38.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 1215 万美元,增长12.4%;国内旅游收入 36.9 亿元,同比增长 38.7%。全市 4A级景区 2 家。[59]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95.8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4.45亿元,增长14.14%。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12.40亿元,增加12.02%;住户存款余额311.54亿元,增长18.3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76.0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8.17亿元,增长19.64%,其中,境内住户贷款254.47亿元,增长10.70%;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21.61亿元,增长31.87%。[54]
截至2023年末,广德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559.94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64.07 亿元,增长 12.92%。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 134.75 亿元,增加 19.89%;住户存款余额 362.74 亿元,增长 16.4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578.92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102.83 亿元,增长 21.60%,其中,境内住户贷款 269.86 亿元,增长 6.0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309.04 亿元,增长 39.45%。[59]
保险业
2022年,广德市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8.60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26亿元,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34亿元。赔款和给付3.42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2.65亿元,人身险业务赔款支出0.77亿元。[54]
2023年,广德市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 9.57 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 4.12 亿元,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45 亿元。赔款和给付 3.92 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 3.09 亿元,人身险业务赔款支出 0.83 亿元.[59]
茶园结片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交通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境内公路里程3406.439千米(含高速公路73.1千米),一级公路119.117千米,二级公路146.619千米。[54]
截至2023年末,全市公路里程 3406.041 公里(含高速公路 74公里),一级公路 113.224 公里,二级公路 154.561 公里。[59]
公路
318国道、G50沪渝高速公路纵贯广德市东西,G233国道、S215省道沟通南北,已实现与苏浙沪毗邻地区的无缝对接。两小时内可达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二十余个大中城市。纵贯广德的扬州至绩溪高速全面建设,十三五前期陆续分段建成通车。[13]
铁路
电气化宣杭复线横穿广德,在建的商合杭(商丘—合肥—杭州)高铁贴城而过,进一步缩短了广德与长三角的时空间距。十三五期间,沪宣城际铁路建成通车。[13]
航空
广德周边有六个国际空港,即南京禄口机场、杭州萧山机场、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无锡硕放机场、合肥新桥机场,到达南京禄口机场和杭州萧山机场的时间均在1个半小时以内。[13]
水运
芜湖港、上海港和宁波港是广德商品出江达海的主要港口,交通便利。距离芜湖港155千米、上海洋山港270千米、宁波北仑港325千米、长兴港70千米;长三角黄金水道紧邻广德,浙江泗安和小浦港口距广德不足10千米。[13]

运输

2022年,广德市客运量总计18万人,比上年下降77.7%;货物运输量4704万吨,下降5.25%。旅客运输周转量2516万人千米,下降68.98%;货物运输周转量335829万吨千米,下降0.88%。[54]
2023年,广德市客运量总计 160 万人,比上年增长 6.47%;货物运输量 13123 万吨,增长 6.18%。旅客运输周转量 22036万人公里,增长 75.03%;货物运输周转量 1275202 万吨公里,增长 2.62%。[59]
广德西高速互通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办研发机构187个,从事研发活动人员6560人,2022年,广德市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6.95亿元,增长30.6%。年末高新技术企业99家,其中当年新(重新)认定37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个,授权计量检定机构2个,新增4家AA级和2家A级诚信示范单位。新增1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新增1家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驰名商标5件。[54]
截至2023年末,广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办研发机构209 个,从事研发活动人员 7109 人,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18.65 亿元。年末高新技术企业 132 家,其中当年新(重新)认定 63 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1 个,授权计量检定机构 2 个,新增2 家 AA 级和 4 家 A 级诚信示范单位。新增 1 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4 项省级地方标准,2 项市级地方标准。新增 2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新增 1 家省级农村标准化试点项目。

教育事业

2022年,广德市共有学校(幼儿园)126所,其中幼儿园83所、小学19所、初中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中专)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共计在校学生(幼儿)66895人,其中:幼儿园14471人、小学25953人、初中13240人、普通高中6903人、职业高中(中专)4199人、特殊教育100人。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8.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1.3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8.37%,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为97.67%。全市教职工5416人,专任教师4360人。全市中小学占地面积234.8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总数89.22万平方米;图书馆(室)藏书总数158.27万册;固定资产总数18.11亿元;2022年,广德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8.45亿元。[54]
2023 年,广德市共有学校(幼儿园)124 所,其中幼儿园81 所、小学 18 所、初中 9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10 所、普通高中 3 所、职业高中(中专)2 所、特殊教育学校 1 所;共计在校学生(幼儿)64057 人,其中:幼儿园 13534 人、小学 26749 人、初中 12862 人、普通高中 6963 人、职业高中(中专)3841 人、特殊教育 108 人。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 98.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 99.9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 99.01%,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为 98%。全市教职工 5665 人,专任教师 4600 人。全市中小学占地面积 265.57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总数 115.07 万平方米;图书馆(室)藏书总数 175.47 万册;固定资产总数 26.9 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 9.21 亿元。[59]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98%,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3.7万户,其中数字电视2.8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9.96%。全市共有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及11个分馆,3个城市书房,1个文化馆和9个乡镇3个街道综合文化站,137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免费开放。[54]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有医疗卫生机构248个,其中医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乡镇卫生院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地方病医院1个,单采血浆站1个,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所67个,村卫生室、医疗点150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51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31人,注册护士1738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819张(其中120张床位属安康医院,暂未使用),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3418张。[54]
截至2023年末,广德市有医疗卫生机构 254 个,其中医院 9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个、乡镇卫生院 8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个,妇幼保健院 1 个,卫生监督所 1 个,地方病医院 1 个,单采血浆站 1 个,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所81 个,村卫生室、医疗点 148 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 372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1549 人,注册护士 1810 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3478 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 3438 张。[59]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99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87.85%,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达100.0%。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含建筑项目参保人数)分别为139100人、62300人、150000人次,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分别同比增长14.5%、16.8%,18.0%。截止2022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53万人。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参加城镇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的人数为85457,同比增长12%。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1万人,参保率98.77%。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共有公办敬老院9所(其中公办民营5所),民营养老机构10个,社会(儿童)福利中心1个,救助管理站1个,全市社会福利收养单位床位数2733张(其中养老机构2583张,福利中心150张),收养各类人员1198人,其中养老机构收养老人1160人,福利机构服务对象38人(其中集中供养儿童13人,代养郎溪儿童1人,特困人员22人,代养优抚老人2人)。城乡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数165个,其中社区服务单位个数34个,志愿服务站218个。[54]
截至2023年末,广德市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含建筑项目)参保人数分别为 147015 人、69442 人、113889 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分别同比增长5.7%、11.46%、-24.07%。2023 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27.34 万人。
截至2023年末,广德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 92461 人,生育保险的人数为 75101 人,分别同比增长 8.2%、8.7%。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 38.98 万人,参保率 99%。
截至2023年末,广德市公办敬老院 9 所(其中公办民营 6 所),民营养老机构 11 个,社会(儿童)福利中心 1 个,救助管理站 1个,全市社会福利收养单位床位数 2794 张(其中养老机构2544 张,福利中心 150 张,未保中心床位 100 张),收养各类人员 1206 人,其中养老机构收养老人 1170 人,福利机构服务对象 36 人(其中集中供养儿童 12 人,特困人员 22 人,代养优抚老人 2 人)。城乡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数 165 个,其中社区服务单位个数 34 个。志愿服务站 218 个,保持不变。[59]

环境保护

2022年,广德市水质状况良好,纳入考核的断面达标率100%。其中国控狮子口断面水质年均值为III类水,国控栗园口、东村桥断面水质年均值为II类水,均达到考核目标;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卢村水库和粮长门水库水质年均值分别为Ⅱ、Ⅲ类,均达到考核目标,城市内河水质整体良好。2022年,广德市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目标值为33.6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83.6%(目标值为82.6%),均完成年度改善目标任务。2022年,广德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值)比上年下降2.0%。[54]
2023年,广德市水质状况良好,纳入考核的断面达标率100%。其中国控狮子口断面水质年均值为 III 类水,国控栗园口、东村桥断面水质年均值为 II 类水,均达到考核目标;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卢村水库和粮长门水库水质年均值分别为Ⅱ、Ⅲ类,均达到考核目标,城市内河水质整体良好。2023 年 PM2.5 平均浓度为 26 微克/立方米(目标值为 32.7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 88.5%(目标值为 83.7%),均完成年度改善目标任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值)比上年增长8.3%。[59]

安全生产

2022年,广德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05。2022年,广德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起(较上年减少5起),直接经济损失227万元(较上年减少1892万元),其中,道路运输类事故损失金额40万元。2022年,广德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人(较上年减少8人),其中,道路运输类事故死亡人数1人。[54]
2023年,广德市亿元 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007,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3 起,直接经济损失 348.5 万元,其中,道路运输类事故损失金额 40 万元。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3 人,其中,道路运输类事故死亡人数1人。[59]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个。[54]
大圣宝塔
位于桃州镇迎春街北侧,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始建。初为五层六门砖塔。宋元符二年(1099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夜“为火焚”。元符三年(1100年)至崇宁四年(1105年)六月,由宋荣、宋宗弟兄领头重修为七级浮屠。后几经修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遭火灾,飞檐、楼板、塔顶化为灰烬,仅存砖制塔体。1956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7月,由国家文物局拨款重修,1986年4月全面修复。现塔高42米,底座周长26.4米,七级六门,六角飞檐。覆铁锅式塔顶,飞檐均铺青灰色简瓦,造型瑰伟。塔侧尚存唐代古井一口和明代植银杏树一株。[18]
崇法寺
位于四合乡洪冲村耿村河北岸。据史志载:该寺始建一说在唐贞观间(627—649年),一说在唐天祐中(904—907年),后历代多次修缮。原寺院有三座殿宇,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一进西侧有戏楼,后殿已毁,现存中进大佛殿和前进天王殿,其主体为明代结构。1983年6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
保安寺
又名崇福寺,位于新杭镇砖桥村陈家边保安山。唐天宝七年(748年)建,后圮,明代重修。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咸丰十年(1860)战乱又毁。同治间(1862—1874年)重修大殿,光绪十八年(1892年)再修。该寺原为三进两院,中进与后进1968年拆毁。仅存前殿,为典型的清代建筑,现作民居。[18]
桥头村戏楼
位于卢村甘溪桥头村,始建年代不详。太平天国革命前尚有祠山庙宇及看楼,与戏台组合成群。现存建筑面积86.4平方米,舞台用木板铺成,台面高出地面2.2米,台口宽2.74米,进深3.43米,面积约20平方米,总体结构为明架抬梁,山墙架穿斗式,现楼面及部分梁架已朽,总体面目犹存。[18]
陈氏宗祠
位于誓节镇芦塘村左,祠内碑文记载系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重修,砖木结构,三进两院,总面积668.5平方米。未曾大修,仍基本完好。范氏宗祠原称范公祠,亦名文正堂,为祀宋名臣范文正公仲淹的祠庙。位于凤桥乡范村村中,砖木结构。原为二进一院,占地512平方米。门外石狮一对。现存后进5间,面积123平方米,基本完好。该祠宋绍兴九年(1139年)初建,明景泰三年(1452年)重修,主体为明代建筑。《范氏宗谱》称系文正公二子纯仁后裔所建。[18]

非遗项目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1项。[54]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德民歌,皖南根雕,明德折扇。[15]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渤治水传说,柏垫西坞马灯,东亭狮子舞,柏垫张复菜刀制作技艺,广德绿茶制作技艺,誓节桑园木榨榨油技艺,誓节杨杆传统制陶技艺,邱村芦塘凉席传统编制技艺,广德祠山庙会。[16]
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刘文静与灵山寺传说,桃姑迷宫传说,东亭湖的传说,“三山不见山”传说,高庙米酒,甘溪方言,易棋。
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狮墩(灯)、郎步街(西关街)的传说、建平竹篮编织、大王龙灯、海峰造纸术、横冲旱船(灯)、大费金龙(灯)、邱村民歌(车水号子与薅秧号子)、山北船灯编织扎制、老鸦山闷酱腐乳制作、太极洞的传说、耿村竹编、大板龙、娘娘石的传说、仁和竹编。[17]

祠山文化

是指西汉末年起,以安徽省广德县横山为中心,遍及江淮和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由缅怀治水英雄张渤关爱民众、弥灾捍患、勇于献身的精神而形成的官民共祷的祭祀文化,因唐玄宗赦封横山为祠山得名。“张渤治水的传说”,被列入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吴文化

广德早期是一个传统的吴文化地区。据县志记载:建安初,孙策平定宣城以东地区,孙吴拆故鄣县置广德县。广德虽然地处吴头楚尾,但区治上多隶属江浙。从唐末至宋以来,虽然战乱不断,广德基本上是受以扬州(今江苏扬州)、建康(今江苏南京)为中心的地方管辖。吴、南唐政权多次曾派使前往广德祠山祖殿祭祀祈祷。元至正十四年(1341年),改广德军为广德路,属江浙行中书省。元至正十六年(1343年),朱元璋改广德路为广兴府(不久改称广德府),属江南行中书省。明初,改广兴府为广德直隶州。因此,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量,早期的广德应是吴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地区。从广德甘溪沟土著人吴侬软语的方言中,也可以窥见广德地区早期吴文化的渊源。另外的因素就是祠山文化的兴起与传播。明朝徐应秋《玉芝堂谈荟》称“雷之布鼓,登之鬼市,河源地丘之神债,广德祠山之埋藏,是谓天下四异,非妄传也。”可见,祠山文化来源于吴越,勃发于广德,又张扬于吴越大地。祠山文化,既具有吴文化的典型特征,又是吴文化发展的一个极至。[2]

徽文化

祠堂起始于徽州,是徽州人文思想的高度物化,是封建宗法制度的载体,是族权自治的象征,也是徽州人最基本的人居环境。徽州的祠堂文化和牌坊文化、谱牒文化一起,组成了支撑封建宗法自治制度的三根支柱。自宋朝始,徽文化被徽商带进广德。随着徽商在广德的发展,宗法自治制度也带到广德,经过几百年的潜移默化,同广德本土文化的不断撞击、融合,明清时期,徽文化逐渐成为广德的主流文化。牌坊作为徽派建筑艺术的代表,在广德的留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广德人对徽文化的接纳和归属。谱牒文化与牌坊相似,广德保留下来的诸多宗姓的族谱,也反映了徽文化的影响作用。[2]

民间艺术

四合地蹬子戏
四合地蹬子戏,又名“地花鼓戏”,是盛行于四合乡的一种民间戏曲,是不需舞台的广场表演形式。因具有不受场地、时间限制等优点,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2009年,四合地花鼓戏被授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2][14]
桐夭村的旱船
旱船也称龙船、彩船,是中国民间的一种游艺。广德市最有名气的旱船当数桃州镇白桥村(原属高湖乡)桐夭村的旱船,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

饮食文化

广德四绝是广德市四道特色菜,分别是:杨滩镇境内“御桌珍馐桐花鱼”,横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珍禽美味横山雉”,卢村乡的“山珍之珍笄山笋”,誓节镇的“珍稀沙河鳖”。
“横山雉”已经消失,人们把“广德第一鲜”代替了“横山雉”。广德天下第一鲜做法很简单,就是把黄瓜等青菜放到腌菜水里,上锅蒸一会儿就行了。所以现代“广德四绝”也指:桐花鱼、广德天下第一鲜、笄山冬笋、沙河鳖。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截至2022年末,广德市共有4A级景区2家。
卢湖风景区
位于广德市南郊,皖浙苏三省交汇处。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景观有卢湖甘溪沟笄山竹海等,卢湖中群山环峙,烟波浩淼,有大小岛屿18座,山水相依,湖光山色秀丽。重点项目有卢湖极昼世界、笄山竹海风景区、甘溪沟景区、祠山大帝行宫、竹海汽车营地、灵山寺景区、竹海康体养生度假村、卢湖竹海国际度假山庄、山地体育公园、竹海温泉度假区等。
天下第一冲
是安徽省广德市卢湖风景区泥桥头的境内十里长冲的美誉,“十里长冲”当地人指在十余里长的大山沟里有十个坞。”天下第一冲“内有毛竹1088亩、杉树林269亩、其他林988亩。风景区内无一户居民,无任何污染。
天寿寺塔
又名大圣宝塔,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初建五层,宋元符二年(1099年)为火焚烧。 195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国家文物局拨款进行了全面修缮。 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
太极洞景区
古称“长乐洞”、“广德埋藏”,全长5400余米,属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之一,位于广德市石龙山内,1986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景区总面积22平方千米,中心面积2.2平方千米,分旱洞、水洞两部分,其中溶洞开发面积14.1万平方米,洞内拥有大小景点500余处,《中国石林》称道“桂林山水,广德石洞”。[20]
广德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2015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建立广德泰山自然保护区,是广德市境内惟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广德泰山自然保护区北起四合乡泰山,南迄宁国市和安吉县界,东至四合乡接龙桥水库,西至杨滩乡桐水,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保护区总面积3762公顷,其中核心区903公顷、缓冲区1025公顷,实验区1834公顷。[21]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倪涛(约1086—1125年)
生于北宋元佑元年,《宋史》记载为安徽广德人。年十五,试太学第一,遂擢进士,调庐陵尉、信阳军教授。入为太学正,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司勋、左司员外郎。有《云阳集》传于世。
字晋之,安徽广德人,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年仅十八岁。宣和元年(1119年),太学录,宣和六年(1124年),秘书省正字。迁秘书省著作郎。
字希范,号敬斋,广德人,明万历年间进士,历任布政使、御史、山西巡抚等职。
字伯英,号景渠,广德人。嘉靖乙丑年(1529年)进士,历任九江知府、湖广左布政、抚楚都御使等职。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抚楚之功,得钦赐白金,升任工部左侍郎,统辖京师百工,积劳成疾,猝死任上,年七十九,囊中唯图书数卷,余无长物。著有《理学臆言》、《羲苍子》、《尘外尘谈诗文集》等。
张光藻(1813—1891年)
生于广德桃州镇。咸丰六年(1856年)中进士。同治九年(1870年),张光藻被直隶总督曾国藩上疏推荐,担任天津府知府。“天津教案”后被流放,同治十一年(1872年)获释,回到家乡广德,安享晚年。
许道琦(1914—1989年)
许济之次子,历任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书记处书记兼省委秘书长、省委党校校长、省文联主席、省社科联合会副主席、省委副书记兼省纪委第一书记、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主席、省顾问委员会主任等职。湖北省一至五届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许杰(1901年1月29日—1989年7月11日)
中国地层古生物学家。字新吾。生于安徽广德,卒于北京。生前曾先后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云南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校长,地质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副主任,院长,副理事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当选为苏联古生物学会名誉会员。[22]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2月生,安徽广德人。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历任林业部林业工业局局长、林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林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7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1999年2月当选第九届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是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23]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广德是“中国竹子之乡”[24]、“中国板栗之乡”[25],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26]、“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26]、安徽省林业产业十强县(市)[27]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26][28]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29]
2019年6月24日,获安徽省第二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荣誉称号。[3]
2019年7月,获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30]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31]
2019年9月21日,入围安徽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市)榜单。[32]
2019年10月8日,广德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33]
2019年12月6日,入选“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34]
2020年5月,被评选为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35]
2020年4月14日,广德市入选2020—2021年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36]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37]
2020年6月30日,入选安徽省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名单。[38]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39]
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4]
2020年11月16日,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40]
2020年11月,入选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名单。[41]
2021年2月1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授予“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42]
2021年7月,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43]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44]
2021年9月,入选“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45]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46]
2020年11月,入选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名单。
2021年12月22日,被认定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47]
2022年5月,获评2021年度全省政府网站暨政务微博微信工作先进单位。[60]
2022年6月,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49]
2022年7月消息,入选首批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52]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9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