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红光农场

黑龙江海伦市国有农场
展开2个同名词条
红光农场位于海伦市东北25千米处,跨海伦、绥棱两市县。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松嫩平原呼兰河上游,扎音河与双岔河之间,地理坐标为北纬47°31′30″~47°42′15″,东经127°11′10″~127°36′34″。总户数4 397户,总人口11311人。全场总控制面积16765公顷,其中耕地9928公顷,林地3555公顷,水面186公顷。气候属第四积温带,全年无霜期118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209小时,年有效积温2150~2300℃,年平均降水587毫米左右。耕层黑土达30厘米以上,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平均5%~7%,耐寒抗涝。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可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
本着“发展有机农业、抓好特色种植、促进职工增收”的经营发展理念,确保“高效有机经特专业大场”建设顺利推进。农场设有3个管理区,全场播种面积9928公顷,有机经特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场耕地总面积的53%。1998年首次获得德国BCS有机认证中心认证以来,农场有6667公顷耕地获得日本JAS、德国BCS、瑞士IMO和国内中合金诺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等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被认证的耕地占农场耕地总面积的67.6%,红光农场成为黑龙江垦区首批获得有机认证的有机特色农产品基地。 农场现有工业企业7家,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家,矿泉水生产企业1家,其它企业4家。农场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度加工、系列加工,形成“禽、菜、菌、粉、饮”五大产业链。201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5亿元,粮食总产6.4万吨,人均纯收入16032元。
中文名
黑龙江省红光农场
别    名
北大荒集团
行政区类别
国有农场(类似县团级单位)
所属地区
黑龙江垦区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中部
面    积
168 km²
下辖地区
场部社区、叶家、陈家、南古镇管理区
政府驻地
场部
电话区号
0455
邮政编码
152343
气候条件
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红光水库,五花山风光
火车站
海伦站
车牌代码
黑R
方    言
东北官话(基础普通话)
行政区域代码
231283501
隶    属
黑龙江农垦总局绥化管理局

海南农场

播报
编辑
海南红光农场-海南农垦一个明星企业,海榆西线上的一颗明珠。农场位于海南省澄迈县北部,场部建成区与澄迈县福山镇紧密相连。场部东南至澄迈县19公里,耻巴臭迎东部沿高速公路至省会海口54公里,交通便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气榜微姜候等多方面的优势。
断婶再海南红光农场-海南农垦一个明星企业,农场创建于1954年,全场总人口21221人,在职工2000多人。下属8个作业区、61个生产队及学校、医院等单位。农场现有土地总面积22万亩,主业开割橡胶5.6万亩105万株,年产干胶3000吨。职工自营经济年总收入4000多万元。现有固定资产原值1.3亿元,是一个以橡胶为主业,兼营水果、水稻、林木、反季节反菜等种植业,集农、工、商、运、建、服务为一体的大中型国有农业企业。
农场从开创伊始就得到党中央关怀和各级领导的支持嚷龙。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刘伯承、王震、陈慕华、陶铸、赵朴初、,越南领导人胡志明曾亲临农场视察。改革开放以来,省领导许士杰、梁湘、杜青林、汪啸风、钟文、陈苏厚、吴昌元、韩至中、刘名启、周松等以及农垦总局领导都十分关注农场的发展,多次到红光农场视察指导工作。
近几年,特别是2006年来,农场新领导班子高举改革旗帜,坚持科学发展,注重改善民生,锐意取进,不断开拓农场各项事业的新局面。2007年农场完成干胶3082吨,增产干胶194吨,完成省农垦射煮赠总局下达目标102.7%.职工自营经济总收入4106万元,劳均同比增长4%;职工年劳均总收入2148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增幅3%;胶工年劳务总收入首次突旬台破万元,达1045万元,增幅14.8%,最高胶工月收入达2730元。
农场党委一班人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想方设法解决民生问题。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先后投入资金100多万元为基层职工改水改厕,惠及职工群众3200多人;投入500多万元启动5个文明单位的建设,建设职工住房220套,共14000多平方米。挤出180多万解决了职工医疗费用,在农场医院设立IC卡,并对基层卫生所设备进行理新,较好解决职工群众看病难问题,医院收治好转率达96%以上。农场辖区社淋舟婚会秩序稳定,职工群众安居乐业拜旬境,安全感明显增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天津农场

播报
编辑
天津红光农场始建于1956年,是一个工商农贸综合发展的沿海开放农垦企业.总公司制定了“跳出农场、走向市场、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的发展方针.总公司努力发挥农场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突破传统的种养业生产模式,向近郊现代化精细农业,即"两高一优"农业兼有乡村旅游观光功能的都市农业发展,是其重要思路之一.农场位于天津市中心市区以西,北辰区西南部,东距天津西站15公里,距外环线不足5公里;西部与正在建设的国际俱乐部、百年历史的杨柳青民俗古镇相邻;场北有航空俱乐部和正在建设的跑马场,农场坐落于中地带。京福公路贯穿其境,各种交通方便,为农场发展起到了窗口的示范作用。
由于地处天津市区的上风向,而且又抑制了地表起沙,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天津市区的西北屏障。如今农场已为全国300家绿化先进单位之一,优美的环境成为一种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加之与市区毗邻,成为市区居民在节假日出行的好去处。红光农场远离污染源,不仅绿化好,而且场内没有污染,环境质量好,为本区域社会、经济和态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天津红光农场土地总面积9858.2亩,其中,果园面积4144.6亩、防护林面积673.4亩、养殖水面332亩、农牧设施用地1102亩、工业用地278.9亩、居民点用地293.54亩其他用地(包括沟渠、林路、津工驾校及行政用地等)面积1981,亩、未利用土地面积1052.76亩。在册职工1400人,其中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29人,农业技术员129人。
天津红光农场近万亩的土地质量优良,远离工业污染源,环境优美,花境袭人,一片片的果园,一排排的防护是天津平原罕见的天然次生林和一片未被污染的洁净的土地。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政策支持,红光农场正在向集精品农产品生产、示范观摩、技术培训、植物观赏、园艺博览、农业观光、劳动休闲等多种社会与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综合协调持续发展的都市农业开发区方向而发展。

黑龙江农场

播报
编辑

农场简介

红光农场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扎音河南岸,周边与海伦农场绥棱农场和7个国营林场接壤。地貌由漫谷和沟谷组成,东高西低。全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万亩,林地2.4万亩,可垦荒原2.5万亩,水域面积2380亩。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笤条、架条、烟杆、苫房草、山野菜、猴头、橡子、榛子、蘑菇等。全场所属农业管理区4个,工、商、运、建、服企业13个。在海伦市设有物资中转站,有铁路专用线一条,有货场、仓库,进货、贮货、易货非常方便;有500吨位冷冻库,可加工各种山野菜,冷冻各种货物,输电线路遍布全场。是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集工业、商业、服务、文教卫生、社会福利事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全场总人口11311人,汉族人口占98%,其余为满、蒙古、回等少数民族。
创建历程
红光农场,建于1948年1月,始称叶家农场,后命名为海伦县国营第一农场,隶属海伦县管辖。1958年与海伦农场合并,翌年又与海伦农场分开,并更名为红光农场。1962年8月,改隶黑龙江省农垦厅领导。1968年11月,绥化地区革委会于农场创办“五七”干校,1970年干校撤走。1972年划归省国营农场管理局绥化农场分局管辖。1976年划归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管辖,隶属绥化农场管理局。红光农场场区地势东高西低,属丘陵地带。全场土地面积23.3万亩,耕地面积11.7万亩,是一个以粮、豆、薯为主的中型谷物农场,1992年粮食总产量2.48万吨。同时利用场区内自然条件,发展畜牧业和生产,每年采集出口蕨菜70吨左右。场办工业有面粉加工厂、制砖厂、乳品厂等。2012年末全场总人口1.13万人。场部所在地叶家窝堡已发展成为农垦小城镇,聚居人口达10000余人。

经济发展

农场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了农田基本建设。1997年粮豆总产量达到3.4万吨,比上年增长25.2%,平均亩产336公斤,比上年增长31.9%,农业总产值达到6133万元,纯利润达到205万元。大力发展养殖业,到1997年底,奶牛存栏1410头,产奶4000余吨;生猪存栏1768头,肉牛存栏751头,羊存栏1560只,家禽18816只。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每年劳务输出4000余人次,个体经商户已达200余户,年营业额100余万元。非国有经济产值达2281万元。
强化了环境建设,1995年以来累计投资200余万元,道路实现了砂石化,部分生产作业区站实现了路灯化。电视普及率达到90%以上,职工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水质合格率100%。512门程控电话于1995年正式开通,可直拨国内外。实现了水、电、路、广播、电视、电话6通。1997年人均收入达到2890元。累计教育投资1500万元,建起了中小学教学楼,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实现了集中办学。卫生保健网络已经形成,队队有卫生所,农场医院已达到“一甲”标准。于1993年建起了敬老院,使鳏寡孤独老人老有所养。

发展前景

规划到本世纪末,争取粮豆总产量达到1亿斤,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非国有经济产值达到5000万元,奶牛存栏达到3000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5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全口径利润达到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