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通惠河

古代漕运河道、海河支流北运河的支流
收藏
0
0
通惠河,属北运河水系,亦名通济河,元时为金水河,又称大通河,明代以后改称御河(玉河[1]),东西走向。是元代挖建的漕运河道,由郭守敬主持修建。自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工,至元三十年(1293年)完工,元世祖将此河命名为通惠河。最早开挖的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崇文门)外向东,在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张家湾村)入潞河(北运河故道),全长82公里(元制一百六十四里又一百四步[3])。[2]
元末明初上段从白浮村神山泉至瓮山泊的一段废弃,又把城内水道改建,只剩下东城外下游一段,因此,现代通惠河发源于崇文区东便门大通桥,流经朝阳区高碑店、双桥,于八里桥入通州区境界向东经城关镇取中庄、永顺村在北关闸下600米处入北运河。河道全长21公里,流域面积250平方公里,河道最大排水能力为350立方米/秒。[2]主要支流有护城河、城内河系、金河、长河及南旱河。[21]
在历史上,通惠河是北京地区漕运业最发达的水道,对建设北京、繁荣经济曾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21]曾是北京的一条经济命脉。这条河道在明朝和清朝一直得到维护,一直沿用到20世纪初叶。漕运停止后,成为北京城区污水排放的主河道,还承担着农业用水的输水任务,曾是承担北京城区排水面积最大的水系。经几十年的治理,又成为北京市的景观河道。[2]
中文名
通惠河
别    名
通济河、金水河、大通河、御河(玉河)
所属水系
海河水系北运河的支流
地理位置
北京市东部
流经地区
北京市崇文区、朝阳区、通州区
发源地
北京市崇文区东便门的大通桥
主要支流
护城河、玉带河、北长河、二道沟
河    长
21 km[2]
流域面积
250 km²[2]
平均流量
210 m³/s
河口位置
北京市通州区北关闸下600米处

干流概况

播报
编辑
通惠河在北京市的位置
通惠河的位置及水系分布
通惠河,在元代郭守敬开辟时河道总长为一百六十四里又一百四步(元制)(一说82公里[1]),其上游乘体设起自北京市昌平区白浮村,经积水潭、中南海,向东转南,出元代之南水门后,自文明门(今崇文门)组台外向东,在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厚凶蜜折,至通艰慨颈洒乃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再东行直达通州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其中从瓮山泊(今昆明湖)至至积水潭这一段河道在元代称为高梁河。于1293年建成通航,粮船可自通州直抵积水潭。元末以后,白浮河道败毁,水源短蜜击遥缺;明代又把城内水道改建,通惠河只剩下东城外下游一段,即西起东便门的大通桥(与东护城河相通),经庆丰闸、高碑店闸、普济闸、八里桥,在通州区(原通县)城北入北运河,《北京水利志稿》谓全长约20公里,[3]《通县水利志》屑您枣谓21悼重元篮公里[2],流域面积250平方公里。其中高碑店闸以上长8公里,流域面积197平方公里。流经朝阳区16公里,负担排水面积63.5平方公里。通惠河接纳护城河、内城河系、金河、长河、南旱河排水。朝阳区注入通惠河的排水沟有二道沟、青年路沟、半壁店沟、咸宁侯沟、八里桥沟及7条小支沟,共12条,计长29.7公里。[20]
通惠河起点东便门大通桥
北京通惠河庆丰闸水域
通惠河高碑店段
通惠河八里桥段
通惠河八里桥段2
通惠河朝阳区八里桥东段
通惠河通州区永顺段
通惠河通州区西海子公园段
通惠河通州区河口段
通惠河通州区河口段
通惠河通州区河口段
通惠河在通州区北关汇入北运河(下为通惠河口)

水文特征

播报
编辑
据《北京水利志稿》《通县水利志》,河道行洪能力在350立方米/秒左右。[2-3]由于城市建设迅速发展,使城区径流系数增大,通惠河排水流量明显增长,1963年8月大雨,通惠河上段出现了243立方米/秒洪峰,1974年8月6日,洪水又达到300立方米/秒;日渐增大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也大多排入通惠河输至北运河,致使河道污染与淤积日益加重。[3]
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沿河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通惠河道,河水又黑又臭,水源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后来在在御河下水道的南河沿大街南口建截流井,把污水及菖蒲河的水排放到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通惠河水质逐年改善。[1]为治理通惠河污染,1960年在高碑店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3立方米/秒,当污水超过处理能力时,仍溢流入通惠河。1980年污水流量达到4.87立方米/秒,污水溢入河道量逐年增加。[2]

主要支流

播报
编辑

径流

北京护城河,始建于明代。内城南面的护城河名前三门护城河,东、西、北三面的护城河分别名为东护城河、西护城河、北护城河,外城自西便门经广安、右安、永定、左安、广渠诸门的护城河名南护城河。这五条护城河水源来于长河(长河流域面积12.62平方公里),于东便门外汇流入通惠河。建国前,护城河是城内下水沟渠的总汇流河道,同时还是长河、南旱河、莲花河的下游河道,是通惠河水系中的重要部分。[4]
北护城河,建国前的北护城河起自西直门北的三岔河口(上游纳进长河),东行过德胜门、安定门至东北城角,与东护城河相接。德胜门西的松林闸和右岸的铁棂闸组成向内城输水的枢纽。松林闸上游左岸有较大面积的洼淀,与北护城河仅一堤之隔,它是元大都城内积水潭的一部分。1950年,由市卫生工程局组织,先后疏浚了北护城河与东护城河,共挖土方20余万立方米;拆除了古老的松林闸,另在其上游约100米处建成手摇启闭机式的新松林闸(新闸设3孔,每孔宽1.7米);闸下游150米处建三级跌水一座,总落差2.52米。疏浚后流量可达8立方米/秒。北护城河与东护城河相接处,河东与河北地势低下,建国前曾发生决口事故,于1950年疏浚河道时在河左岸修建了长1公里的堤防。此后,经不断加高、增厚和护砌,遂逐渐巩固,未再发生事故。1957年建东直门灌渠引水闸(造纸厂亦自此引水),于1965年又增孔扩建,引水量由1.5立方米/秒扩大到4立方米/秒。1971年修建环城地下铁路时,将太平湖填垫做为地铁车辆段,从而毁掉了一个公园,减少了城市水面,失去了一项河水调蓄的湖泊,于是发生了河道上游段改线、安定门桥改建、向坝河分洪以及东护城河疏浚、东直门橡胶坝兴建等一系列问题。[4]
东护城河,上游接北护城河,下游于东便门经大通桥入通惠河。建国前,大通桥系桥闸联建的建筑物,计三孔,设有闸槽及闸板,桥下游有陡坡跌水。东便门西城墙下有水关,水关北设闸,使前三门护城河与东护城河相连,这是古代水利漕运上的机动设施。1973年全部改为双孔混凝土暗渠,下游出口处的大通桥拆除。暗渠出口最大流量为156立方米/秒。工程于1984年完成。[4]
西护城河。建国前,西护城河起自西直门北长河终点三岔口,至西便门前三门护城河与南护城河分流处,全长5公里;中间有南旱河支流进入。1956年为使永定河引水渠与西护城河衔接。1965~1971年,第二期地下铁路工程的兴建,分两次将西护城河全部改为暗渠。第一次1965年先改建复兴门以南段,第二次1971年改建复兴门以北至三岔口闸段,1973年全部完工。南长河下游改暗沟后,两暗沟于高梁桥东侧相接,设有闸门,可向西护城河暗沟分水5立方米/秒。[4]
前三门护城河,建国前,前三门护城河自西便门开始,流经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至东便门汇入通惠河,全长7.6公里,是一条贯通城市中心的人工河道。1965年为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开始了北京地下铁路一期工程的修建。一期工程的城区段位于前三口护城河北侧、西护城河下段东侧,将前三门护城河崇文门以西长5.6公里及西护城河下段改为暗沟,做为“人防”,从而改变了原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保留前三门护城河作为城市主要河道的市区水系布局。崇文门以东仍为明河。[4]
支流南护城河西便门段
南护城河,建国前,南护城河上游起自西便门,绕流外城,经广渠门向北直入通惠河,全长15.5公里。除有西护城河流入南护城河外,沿途并纳入南旱河、莲花河,是外城雨水、污水的总出路。1950年为解决排水问题,自右安门城角向南开挖了一条排水沟,使莲花河水排入凉水河。1955年琉浚凉水河时,将1950年开挖的自右安门至凉水河的排水沟,正式开挖成河,名“引河”或“泄洪道”,并在引河口东建三排混凝土管的涵洞一座,控制东下南护城河的流量,以利于城市及时排水,减轻南护城河负担。1965年在前三门护城河改为暗沟的同时,南护城河的扩建工程也开始了。工程于1966年7月完成,共挖土方250万立方米,混凝土、砌石2.2万立方米。挖出的泥土全部填垫康家园、潘家窑、乐家花园、庆丰闸上游左岸等大片洼地,将1985年新挖的东风湖也同时填平。护城河经过20年的改造与治理,改变了原有的系统,至1985年只剩下南、北两条明河,长度虽减小了近50%,但防洪排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20年标准),险工堤防全部消失;下水道受顶托、倒灌的情况得到缓解,街道严重积水的情况减轻;阻水桥梁险情消除。[4]
御河,什刹海的泄水河道。建国前起自什刹前海的地安闸(即古代“澄清闸”),经地安桥、东不压桥南下至东华门的望恩桥入暗沟,全长4.6公里,是元代通惠河的一部分。建国后1951年至1952年曾全线疏浚,共挖土方2.85万立方米。1956年至1957年全线改为暗沟,暗沟自地安桥下穿过,向西延伸至什刹海岸边,并建两孔手动机闸,以控制水位。保留了地安桥,废除了澄清闸。[4]
二道沟,位于朝阳门外,是亮马河与通惠河间广大地区的主要排水沟渠,西起东大桥一带,东至高碑店闸上游流入通惠河。1959年修建北京工人体育馆水系时,与二道沟上游联通,亮马河可径此水系向十字坡湖与东大桥湖输水。1965年东郊热电厂修建大循环水系,二道沟又成为循环水系的一部分。1970年修建地下铁路时,需要在该地区建设移民楼群,于1972~1975年,乃把体育馆湖至东大桥湖一段长401米明渠和自东大桥至三环路间长957米明渠皆改为暗渠。1978年至1983年,把体育馆以北、三环路以东至金台西路和第三轧钢厂以南至故宫博物院宿舍的所有明渠改为暗渠,同时沿体育馆湖南岸建一条长686米暗沟,使湖渠分隔,解决淤积问题。从1972~1983年,共改建暗渠长达3854米,投资约200万元。北京市第三轧钢厂北至亮马河和金台西路以东仍保留明河。为减少高碑店闸的泄流压力,1980年至1983年,在朝阳路北建成二道沟泄洪闸(两孔),一孔向朝阳路方渠分水34立方米/秒,一孔供热电厂循环水使用。[4]
北长河,是玉泉山各泉水的汇流河道,也是向昆明湖输水和向清河排水的河道。因此,它的输水属通惠河水系、排水属清河水系。北长河上原有重要闸门——青龙闸,节制水流,抬高水位,使玉泉山水得以进入昆明湖。原北长河起自玉泉山的北闸,终于青龙闸,长2公里。建国前夕河底淤高,芦苇丛生,严重阻水。建国后于1950年进行了一次治理,内容有二:其一为疏浚河身,铲除芦苇,培垫堤岸;其二为建筑水闸。疏浚河身工程于1950年10~11月施工,疏浚土方1.1万立方米;建分水闸两座,一为玉泉山分水闸,一为颐和园分水闸。颐和园分水闸控制水流流向昆明湖或清河,可以代替古老的青龙闸。1965年京密引水渠建成后,青龙闸废除。1975年玉泉山泉水断流,北长河成了旱河。1977年昆明湖河湖分流工程开工,将北长河一部分河道改为京密引水渠,则北长河的终点改至颐和园分水闸。[4]
凉水河,在城区东南,历史上永定河决溢时,常沿此河东下,现为城近郊区的主要排水河道。凉水河原发源于市区西南后泥洼村,流向东南,经万泉寺、大红门、旧宫、马驹桥、张家湾入北运河。沿途有草桥河、马草沟、羊房排水沟、肖太后河等较大支流汇入。建国后,莲花河、南护城河部分水量及凤河上段(新凤河)和通惠排干的雨水也进入凉水河。经初步治理后,凉水河起点为万泉寺铁路桥,终点为榆林庄北运河汇合口。凉水河上游的莲花河位于广安门西,水源来自莲花池泉水,曾是金代中都城的内河,原属凉水河水系,明代建筑南城开挖南护城河时,将莲花河截入南护城河,纳入通惠河水系。[4]
玉带河,属北运河水系。1970年以前为凉水河支流,位于通州镇南部,又名护城河。北起通惠河,流经土桥,于张家湾镇入凉水河。1970年以后改道于梁各庄入北运河。河道全长14.1公里,河床均宽10米,河底均宽4米,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流经通镇、城关、梨园和张家湾等地区。有村庄13个,防洪除涝面积1.5万亩,两岸绿化植树2万株,是一条排放城市雨水和下游溉灌的河流。在历史上,玉带河为明代所挖的护城河,引通惠河水,自新城西门外南流,经新城西门、南门、旧城南门,与东水关流出的通惠河汇合南流,流经南浦闸,至张家湾与凉水河汇合后入北运河。当时入通州诸仓的漕粮,即循此水道至通州城东的土坝,然后,沿护城河或至旧城南门储入通州中仓,或到新城南街储入通州西仓。[7]
金河,是元代金水河的上游河道,起自养水湖的三孔闸。养水湖垦为稻田后,金河直接连到玉泉山南闸。元代玉泉水通过金河直接入城。明、清时期下游河道逐渐湮没,金河便中途改道流入南长河。金河自玉泉山南闸至长河入口长3.24公里。现金河和原“永丰”灌渠相接,起自万安公墓,长3.6公里,流域面积5.2平方公里。1950年3月,市卫生工程局按过水能力4立方米/秒疏浚了金河,并建闸、桥各一座,投资按当时折价小米6万斤。1984年至1990年,曾对金河进行过清淤、闸门启闲机维修;并新建桥和排水口各一座,投资5万元。[24]
南长河,又名“长河”。是向城市输水供皇家游览的河道。最初为金代开挖,元代加以扩建并完善,至明、清两代无大变化。南长河起点为昆明湖出口的绣漪闸,终点为北护城河的三岔口,中途汇金河和紫竹院泉水,原河上有长春桥、麦钟桥、广源闸、白石桥、高梁桥等闸桥。全河长(包括西直门转河在内)为10.8公里。1956年永定河引水工程建成后,自双槐树村建双紫支渠,将部分永定河水引入紫竹院湖和南长河,增加了南长河水源。1965年京密引水工程昆明湖至玉渊潭段借用了南长河一段河道,把绣漪桥至长春桥3.1公里的故道扩宽加深,过水流量为30立方米/秒,在长春桥处建8米宽分水闸,名长河闸,可向长河输水20立方米/秒。自此,南长河的起点改为长河闸。1975~1982年,把高梁桥至三岔口一段长河改为暗渠,废弃了西直门转河段,由高梁桥向东直接穿过西直门火车站十股铁路,建成760米长的矩形暗渠,设计流量48.4立方米/秒,设有向西护城河暗渠和小月河分水的闸门。长河暗渠直接与北护城河上段相联接。长河由市河湖管理处二所管理。[24]
南旱河,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保护西郊园林不受洪水威胁,也为了保护香山至玉泉山的输水石槽,而开挖的,目的是向东南疏导山洪的泄水河道。建国前,南旱河起自西郊四王府,经万安公墓、小屯村、罗道庄、过玉渊潭,在白云观北分两支,一支东行入西护城河,一支东南行入南护城河,全长17.6公里。南平庄以上为反坡,排洪时北部洼地先被淹没再南流入玉渊潭。清代在南平庄以北筑起左堤以防洪水东下。中游一带河床狭窄,桥梁阻水,附近农田常受水灾。因有玉渊潭的调洪作用,玉渊潭以下河段过水能力为20立方米/秒。1956年永定河引水工程利用了南旱河双槐树以下河段做为引水渠的一部分直达西便门。从此,南旱河即以双槐树为终点,南旱河总长度也减至6.6公里。南旱河入永定河引水渠的设计洪水流量为45立方米/秒。自白云观入西护城河的支线已填平废弃。1966年京密引水工程建成后永丰灌渠不再北上,而与金河接通。[24]
莲花河,是凉水河的上游河道,位于广安门西,是丰台、石景山、海淀三区的界河。水源来自莲花池泉水,曾是金代中都城的内河,原属凉水河水系,明代建都南城开挖南护城河时,将莲花河截入南护城河,纳入通惠河水系。另外,在莲花池以上新开一条8.54公里长的排水渠称“新开河”,以解决石景山和新市区一带雨、污水排放问题,设计流量7~13立方米/秒。[24]

湖泊

昆明湖,位于颐和园内,北依万寿山,南向平野。昆明湖以西堤及支堤相隔分为东湖、西北湖和西南湖,建国初期,总水面面积为204.9万平方米,其中东湖最大为125.8万平方米;西北湖(团城湖)水面积最小为35.4万平方米;西南湖水面积为43.7万平方米。东湖湖底最深处标高为47.5米,大部分湖底标高为48.5米,其它两湖湖底标高则在49~49.5米之间。21世纪初时,总面积为212万平方米。其中,东湖为132.9万平方米,西北湖(团城湖)为35.4万平方米,西南湖为43.7万平方米。[16-17]
什刹海,在古代是一片宽阔的水域,古高梁河通过之处。元代发展水路运输,利用这一带水域作为停舶之所。当时水中有小岛,岛上有鸡狮石,故称鸡狮潭或鸡石潭,又称积水潭、元武池、海子等。元代的积水潭比现代的什刹海水面大得多,其水源来自西北部山区的白浮泉和其他诸泉,自和义门北入城,出口有二,一是向东南入通惠河,一是向东入坝河。明代将水域一部分割于城外,城内部分仍称积水潭、或海子、海子套、莲花池、净业湖、北湖等,但船只不再入城。其水源也有变化,白浮引水工程废弃后,引玉泉山水经西湖(现昆明湖)至德胜门西水关入积水潭;出口除东南流经海子闸(现地安闸以东)排出外,并向南经步梁桥入“三海”。从明代水系图看,尚另有水渠自积水潭直通步梁桥以北。至清代,这片水域逐渐分为三部:西部仍称积水潭、中部因明代于北岸建有什刹海庙,故称什刹海;南部莲花很多,故称莲花泡子。清末民初,则通称什刹海,并按水域将积水潭、什刹海、莲花泡子分别称为什刹西海、什刹后海和什刹前海。在这期间,什刹西海与什刹后海的水路断开,水流绕经李广桥明沟入前海,再由前海经银锭桥入后海(图3-4)。使得水面面积减少,稻田面积增加,环境卫生有所恶化。[6]
红领巾湖
红领巾湖,在朝阳门外5公里,原是个不规则的窑坑。1959年全市解决积水工作中,朝阳区发动以少年儿童为主的劳动力量,把窑坑疏浚成湖,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为纪念其劳动成果,乃命名为“红领巾湖”。水源来自东郊热电厂退水(因灌溉农田时,穿过红领巾湖)。1965年,热电厂采取地面循环冷却水方式,以红领巾湖做散热池,对该湖又进行一次整治,水面标高定为33.5米,水深保持在2~2.5米,湖东、湖西均建有闸门,控制湖水水深和二道沟排入的雨水水量;园林部门在此绿化植树,修建栏杆围墙、甬道,并备有游艇,成为东郊红领巾湖公园,后改称朝阳公园,但因所取用的通惠河水,水质逐渐恶化,以致红领巾湖水质污黑奇臭。时至1985年底,这一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东风湖,位于东便门外、东护城河东、通惠河北,原系秀水河尾闾,秀水河湮没后遂成洼地。1959年全市解决积水工作中,疏挖成湖,名“东风湖”,湖面积3.36万平方米,湖西侧以混凝土管自东护城河引水。该湖于1965年疏浚南护城河时做为挖泥船的排泥塘而被填垫废除。[6]
工人体育场湖,是1959年建工人体育场时利用场旁洼地而开挖的人工湖,全湖水面积约3万平方米,挖掘土方22万立方米,并自东直门灌渠开挖引水渠道1287米,导入体育场湖,下游入二道沟。该引水渠道途经十字坡地区,并将渠西洼地挖成十字坡小湖;下游连通二道沟北侧马道口以西(原为一带洼地)新疏挖的团结湖和东大桥湖;再下游则与红领巾湖相连通,最后注入通惠河。这些小湖总水面面积达10.86公顷。后因地铁弃土填垫了十字坡湖和东大桥湖。后来,团结湖建成公园。[6]
西海子湖,水面50余亩。西海子公园,位于通州镇新华大街北。北邻通惠河,园中设有排水井口61个,检查井6个。排水从南、北湖通过排水管线排入葫芦湖,再通过葫芦湖西北角的排水闸排向通惠河。
葫芦湖,位于西海子公园东北。1985年,将渔场大队的葫芦湖大坑划归西海子公园管理处。1986年9月开始动工修建,于1987年5月29日竣工。完成砌石、修挡土墙近2000多立方米,清淤渣土4000立方米,投资20万元,建成了28亩水面的葫芦湖。[12]

治理开发

播报
编辑

航运

元代京杭运河进入大都的三条路线示意图
通惠河始建于元代,元定都北京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已开通的通州至大都的北线运河—坝河,其运输能力远不能适应迅猛增长的漕运需要,因此,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都水监郭守敬提出解决大都水源,开发通惠河的宏伟规划:“大都运粮河不用一亩泉旧源,另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昆明湖前身),自大都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复折而南,出南水门(南河沿大街南口)入旧运粮河”。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春,通惠河工程正式开工,经2万余名工匠、士兵的奋斗,于至元三十年秋竣工。当浩浩荡荡的船队驶入大都城积水潭,展现了“舳舻蔽水”的壮观景象时,元世祖忽必烈大悦,赐名为通惠河。[2]
通惠河漕运,除引昌平县白浮泉水源外,还要在坡降过陡的河流上保证通航,必须兴建大量提高水位的建筑物。都水监郭守敬在不到40公里长的通惠河河道上,修建水闸24座,分为11组,每组配合运用,起到了“互为提阏以过舟止水”的作用。元代通惠河入白河(北运河)的地点在李二寺(里二泗);明朝通惠河入白河的地点移至通州城北。
通惠河的全盛时期并不很长,随着元朝的灭亡,明初建都南京,通惠河一度曾被废弃。到明永乐年迁都北京,才又开始对通惠河进行治理。但是,因上源白浮泉断流,水源枯萎和城区的改建,使通惠河改由东便门外大通桥为起点,所以通惠河又有大通河之称。[2]
明代曾对通惠河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治理和改造。如,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吴仲疏挖通惠河,将通惠河入白河地点移至通州城北,三月正式开工,同年六月告竣。修庆丰闸、大通桥等六座,修建堤坝码头数处,共募用工匠11790个,耗资白银6090两,铜钱25000文,耗米3853石,吴仲疏浚通惠河完全依照元朝郭守敬自昌平白浮泉引水路线,广收北山、西山诸水,截引沙河、榆河,致使通惠河水势大盛,除漕运船只不能直接进入积水潭而改泊大通桥下外,其它基本恢复了元朝时期漕运的盛况。[2]
通州是京师漕运枢纽,粮船往来十分繁忙。清咸丰、同治时代,清朝衰落,朝廷也非常腐败。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九月,因漕务空虚,大批靠扛粮过坝为生的通州贫民相继失业。朝廷恐他们滋事反抗,被募为乡勇。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为了充实通惠河,清廷令在京师附近寻找新的水源,然而,尚未解决,又令将西山泉水附近稻田,一律改为旱田,使泉水集中东去注入通惠河。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复疏浚大通桥上下河道,但因事后缺乏维护,每逢雨季,堤岸崩塌,两岸泥沙不断冲入河中,不久复淤。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二月,鉴于通惠河已经淤壅,浅涩难行,清又动用民工进行挑浚河道,培筑堤岸,重修各闸码头。[2]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京津铁路竣工以后,海运漕粮不再转运通州,通惠河漕运逐渐衰落。元明时期修建的大批闸坝被拆毁、废弃,不能再行舟辑,但也没有淤废,而一直成为北京城排泄生活污水和雨季排洪的一条主河道。[2]
通惠河开挖后,行船漕运可以到达积水潭,因此积水潭,包括现今的什刹海、后海一带,成为大运河的终点,商船百船聚泊,千帆竟泊,热闹繁华。在元朝中后期,每年最高有二三百万石粮食从南方经通惠河运到大都。[1]
2020年10月,通惠河高碑店湖段旅游通航。[23]
旧大通桥下在漕运码头
1920年代大通桥段的游船
旧时通惠河通州河口段的货船

排污

北京市的污水排放系统,其基本出路是:入河,约占总污水量的77%;进污水处理厂,约占11%;进农田灌渠,约占12%。入河污水又分为直接入河与溢流入河两类,直接入河是经过明沟或泵站抽升,溢流入河是由处理厂溢入。河流中污水量最大者属通惠河。据市政部门调查,1983年平均入河流量达3.35立方米/秒,入河的下水道口,流量在3升/秒以上者达31处。其次为凉河上游的新开渠,日污水量为2.77立方米/秒,入河下水道口达19处。城近郊区下水道入河口,1983年流量在3升/秒以上者达206个。污水经通惠河、凉水河、清河、坝河在通州区(原通县)榆林庄汇合入北运河,最后流入天津海河,污染下游水源。1968年决定在北运河榆林庄建闸,将污水导入港沟河,再经龙凤新河和永定新河,绕过天津市区入海,导污能力为50立方米/秒。这项北京污水总出路工程,于1969年建成后基本上解决了北京污水污染天津水源的问题,同时扩大了污水灌溉范围。[2][5]
1958年以后农业发展很快,为解决东南郊缺乏灌溉水源,决定在高碑店建污水处理厂,将西城区白塔寺东街以东、东城区交道口大街以南、崇文区兴隆街以北的污水,经东北护城河污水管、前三门截流管、前三门污水管、通惠河截流管以及东郊工业区污水管等汇流入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供灌溉使用。该厂为半地下室自灌式方形泵房,采用一级处理方式,处理能力为3.0立方米/秒。工程包括191号井、196号井、闸门井、格栅间、机泵房、出水井、沉沙池、沉淀池、污泥泵房等。191号井为溢流井,当污水量过大,超过处理能力时,可自此井溢流入通惠河。196号井为汇流井,1965年化工路污水(东郊化工厂污水)汇入此井。[2][5]
高碑店处理厂于1960年开工,1961年建成投入使用。但由于污水量增长速度过快,至1980年增加到4.87立方米/秒,大大超过了设计能力,则污水溢入河道量逐年增加。[2][5]
通惠河为各护城河的汇流河道,再加上沿河两岸污水入河,污染更为严重,水色浑黑,漂浮白沫,奇臭熏人。1980年以后,水源污染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开展。1984年划定了官厅、密云两大水库和两大引渠的水源保护范围,制定了水源保护法。对长河、永定河官厅山峡段、莲花河、妫水河、通惠河、凉水河和坝河加强了治理,使水质恶化状况得到控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2][5]

治理

在历史上,通惠河是北京地区漕运业最发达的水道,对建设北京、繁荣经济曾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21]
元代都水监郭守敬于1293年(至元三十年)引白浮泉水开浚通惠河,岁漕粮百余万石,粮船可抵积水潭,元未衰落。明代吴仲在1528年(嘉靖七年)疏浚通惠河水势大盛,除漕船不能抵达积水潭而泊干大通桥(东便门)下外,基本恢复了运粮河旧观。[21]
清代基本上完全继承明代设施加以利用,未进行大规模疏浚,随着铁路建设陆路交通的发展,漕运业衰落,无复振兴。[21]
建国后,通惠河部分河段做了疏浚,部分闸、桥做了改建,未进行全面规划整治。其行洪能力约350立方米/秒。
通惠河的主要支流有护城河、城内河系、金河、长河及南旱河。建国后,其支流都先后经过了不同标准的疏浚整治,有的已改建为暗沟(前三门护城河、西护城河及东护城河的北段),主河道仅部分河段曾经清挖。[21]
1950年2月,以工代赈,动员城市贫民疏浚东便门至庆丰闸(二闸)间河段。长2700余米,出土5.3万立方米,付赈粮(小米)13.25万斤(每立方米土2.5斤),按当年粮价折合现行人民币2万元。[21]
1958年于西大望路东、通惠河以北兴建东郊热电厂后,取用河水,需要在高碑店村建闸壅水,决定废弃古高碑店闸(元代称平津闸),在其下游另建新闸(北京电力设计院设计),惠于电厂及通惠灌渠。高碑店闸由拦河闸和拦河堤组成。拦河闸设三孔,通流能力210立方米/秒。闸南堤北,堤顶宽10米,特大洪水时可溢流。工程于1959年4月至1960年9月施工建成,市政工程局组织施工,做土方11万立方米、混凝土及砌石0.8万立方米。为了适应城市发展、洪流量增大,于1967年降低闸边溢流堰高程,过洪量提高到270立方米/秒。[21]
1965年疏浚南护城河时,市政工程局疏浚展宽东便门至庆丰闸间上段河道:河道底宽由10米拓宽到27米,拆除铁路桥跌水;展宽庆丰闸口,拆掉北侧闸墙,南闸墙上部改为斜坡。[21]
因热电厂供水出现紧张,经市电力公司、市规划局、市政设计院、区水利局共同协商,提出建设大循环冷却系统用水方案:电厂退出的热水经退水渠入红领巾湖冷却,再经二道沟回至通惠河高碑店闸前,沿河逆流回热电厂。工程内容有改建红领巾湖和朝阳灌渠、疏浚二道沟和通惠河内阻水浅滩及淤岛。1965年9月至12月施工建成。[21]
1969年至1970年,改建普济、花园闸桥,市农场管理局投资28万元。以后市水利局又先后修建了卧虎桥、新八里桥、花园闸、普济闸和通惠闸。[21]
1984年,挖泥船在高碑店闸前湖区疏挖阻水的坝埂,拓宽顺理河道,扩大了库容。此段已达到20年一遇的行洪标准。[21]
通惠河下段河道多年失于修治,排水能力较低,逢降大雨洪水排泄不开而漫溢,淹泡农田,影响交通和沿河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上游接纳大量城市污水,沿途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河水严重污染,又黑又臭,有损人身健康。疏浚治污、改善生态环境,亟待治理。[21]
北京市规划局市政规划处与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组成联合规划组,已于1979年底提出《通惠河规划报告》,按20年标准分期整治通惠河。[21]
按照规划,1981年首先开工改建1960年建成的高碑店闸(该闸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上部结构被震裂),废旧闸建新闸的任务由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市第二水利工程处施工。新闸位于旧闸北,设4孔,按20年标准(434立方米/秒)设计,百年洪水(640立方米/秒)校核,1984年建成投入使用。建闸工程及改造通惠灌渠进水闸、1984年闸前挖泥船清淤工程,共投资约800万元。[21]
1970年修建的普济闸属临时建筑,结构简单,阻水严重。经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在旧闸下游另建新闸及新桥,并改顺一段河道。新闸闸前水位迥到高碑店闸下,可代替花园闸的作用,拆除花园闸。建闸工程由市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总队施工,于1985年8月至1987年6月建成,投资约1016.07万元。[21]
1952年, 通县决定治理城内的通惠河支脉。1953年11月20日工程全面竣工。用拆城旧砖修了直径约1.5米砖拱下水道1160米,运拆城墙土3.2万余立方米,修筑了宽30米,长1160米的路面,即现代的新华大街。1958年新建高碑店拦河闸,通惠灌渠由闸上引水灌溉通州区(原通县)农田。1971年通州区(原通县)组织民工对八里桥到通惠河入北运河河口5公里河道进行了清淤,拓宽河道,部分裁弯取直,完成土方15万立方米,投资5万元,提高了通惠河的行洪能力。[8]

灌区

新河灌区,位于通州区(原通县)西南部,控制耕地面积38.82万亩,10个乡和2个农场受益。灌区地势低平,地下水埋深约3米,有盐碱地8.3万亩,雨季易涝。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新河灌区由原来的通惠灌区和马驹桥灌区于1982年合并而成。通惠灌区1958年竣工,马驹桥灌区1959年竣工。新河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8.7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6.72万亩。有干渠3条,总长34.45公里;支渠15条,总长89.47公里;干、支渠建筑物284座。灌区自通惠河(引水口设在高碑店右岸)和凉水河(引水口设在马驹桥、高古庄右岸)自流引水。灌区内有6座拦河闸,拦蓄基流调剂使用,一次可拦蓄基流250万立方米,全年可拦蓄基流2000万立方米,此外,还引用工业退水4000万立方米,以及官厅、密云两水库指标水1000~2000万立方米。另有2257眼机井,每年抽取地下水4000万立方米。干、支渠上有436处扬水站,扬水入斗渠。干、支渠一般均为灌排两用——旱季引水、蓄水灌溉,雨季排水。1958年及1963年通惠灌区曾两度被市评为先进单位。[13]
双桥灌区,是双桥农场水电管理站于1971年设计、经朝阳区农业局审核后修建的扬水灌区。扬水站建在双桥中学东边公路北侧。安装四台14吋混流泵,提水量1立方米/秒。水源取自普济闸上通惠河水。修引水渠1.5公里,向南穿京通铁路。干渠长5公里,向南延伸至黑庄户村西。控制灌溉面积:自干渠以东至场部、北自双桥中路南至黑庄户,面积为1.8万余亩。完成土方2万余立方米。扬水设备及建筑物投资15万元。由于引水渠易淤积,以及受京通铁路管涵高程限制,通惠河水位低时引水渠内无水,平时水量也不足。每年灌溉面积仅0.6至0.8万亩。1981年改建工程。将扬水站北移至铁路以北,距通惠河约300米。安装三台水泵(一台20吋、一台16吋、一台14吋),提水量仍保持/秒1立方米以上;原引水渠1.2公里改建为直径1.5米的混凝土压力管道,将水送至原扬水站出水池。改建工程农场投资20万元。1972年以来,定辛庄、黑庄户因用水不便而改用郎各庄扬水站灌溉。该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为1.2万亩。[19]
朝阳灌区,最初为水碓湖灌区,中间曾改称热电厂灌区(或称热电厂引水)。为了解决水碓湖灌区的灌溉水源,1961年初至5月底,在东郊热电厂退水渠开口引水。自热电厂南墙向东至慈云寺、再向北穿京通公路入红领巾湖,在湖北口接通水碓湖灌区干渠。1962年冬,在通惠河北岸熏皮厂村修建扬水站,安装二台20吋离心水泵。修引水渠400米,提引通惠河水进入热电厂引水渠补水。投资3.34万元。从此,朝阳灌区自流引水变为扬水灌溉。1972年10月至1973年春,在通惠河高碑店闸下北岸建扬水站,计划在天旱用水高峰期水量不足时为朝阳灌区补充水量。
高碑店灌区,其前身是水南庄灌区。北京市农林水利局设计。1955年11月开工,翌年6月底建成。该工程在通惠河南岸,水南庄村西建扬水站,提取通惠河水灌溉。扬水站安装二台20吋离心式水泵,配置二台75马力锅驼机为动力,提水能力0.8立方米/秒。1959年,北京市政工程局在高碑店建成污水处理厂,安装五台20吋污水泵,平均按三台泵运行考虑,提升污水量1.5立方米/秒进行一级处理。由于水南庄灌区水源不足,区人民委员会决定停用水南庄扬水站,改用处理后的污水为水源,对原灌区干、支渠系进行改建扩建,建成高碑店灌区。改建工程由北京水利水电学校与区农林水利局共同设计。干渠过水量原设计为4立方米/秒,因污水处理厂的提升量未达到设计标准,改建工程施工中干渠过流量按2立方米/秒修建。改扩建2条干渠长11.5公里、支渠2公里,做土方14.6万立方米。新建建筑物28座,扩建15座,灌溉面积2万亩。投资44万元。改建工程由区人民委员会组织施工。土方及小型建筑物由义务劳动和受益公社修建,主要建筑物由北京市建筑公司工程队修建。改建工程自1960年11月开工,1961年5月竣工。当年浇地1.5万亩。[19]

水利工程

播报
编辑

涵闸

元代通惠河24闸位置推定示意图
为了节制水流,以便行船,在通惠河的主要干线上修建了24座水闸。从西向东有11个闸名,依次称为广源闸、西城闸、朝宗闸、海子闸、文明闸、魏村闸、籍东闸、郊亭闸、杨尹、通州闸和河门闸。据《元史》记载,其中有些闸在元贞元年被改称。“其西城闸改名会川,海子闸改名澄清,文明闸仍用旧名,魏村闸改名惠河,籍东闸改名庆丰,郊亭闸改名平津,通州闸改名通流,河门闸改名庆利,杨尹闸改名溥济。”[1]
清末大通桥一带
建国门南大运河大通闸遗址
大通闸,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正统三年(1438)五月,造大通桥闸成。”水闸位置就在当年的东便门外,即如今北京市高级法院东边南侧的通惠河上,当年与桥同时建造的还有运送漕粮的大通闸码头。[15]
庆丰闸遗址
通惠河上的庆丰闸遗址(1981年)
庆丰闸,北京东便门外通惠河上。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都水监郭守敬主持开凿了通惠河,次年竣工,作为漕运的通道。二闸即开挖通惠河时所建,原名籍东闸,位于都城东南王家庄。初建时为上下两座木闸,故俗称二闸,元贞元年(1295)改名为庆丰闸,至顺元年(1330)改为石闸。明代多次重修,嘉靖七年(1528)修复上闸后,下闸逐渐废弃不用。明初又在东便门外建大通桥闸,大通桥成为通惠河的起点。[14]
永通桥又名八里桥
永通桥又名八里桥,是横跨京城大运河的唯一一座古桥,也是北京著名的三大古桥之一,因东距通州8里而得名。在朝阳区与通州区的交界处,三孔石拱桥,南北长50米、东西宽16米,有三孔,桥梁中间孔高达8.5米,宽6.7米,曾经漕船经这里可直出直入,因此有“八里桥不落桅”的美誉。[18]
通惠闸桥,位于通州内新华北大街所经的通惠河上。1970年通州区(原通县)水利局对通惠闸、桥进行设计,并组织施工。闸底高程16米,堰顶高程17米,闸门顶高程20米,共6孔,闸门宽5米,高3米。平板钢筋混凝土闸门,电动启闭,启闭力2×8吨,6台,蓄水位20.0米,蓄水量48万立方米。1971年竣工蓄水。防洪运用指标:设计水位22米,设计流量320立方米/秒,相当于20年一遇行洪标准。校核水位22.5米,校核流量388立方米/秒。警戒水位22米,警戒流量320立方米/秒。保证水位22.5米,保证流量388立方米/秒。闸上设公路桥和机架桥,公路桥长63.5米,宽8米。1986年为了提高车辆通过能力在原桥东侧加宽到16米,中间设有1米的隔离带。限制载重量,西侧桥汽—13、拖—60,东侧桥汽—20,拖—100。[9]
通惠河建通惠闸,闸底高程16米,蓄水高程20米,闸前水深4米,回水至朝阳区境内的普济闸下,蓄水量48万立方米,全年蓄引水5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万亩,受益地区有城关、梨园、张家湾等。[10]
平津闸遗址
高碑店新闸
新高碑店闸(元代叫“平津闸”),由拦河闸及拦河堤两部分组成。拦河闸设三孔,其中两孔各宽3米,一孔宽6.4米;另有一孔溢流堰,宽5米。拦河堤为砂粘土筑成,建于京通公路和拦河闸之间,堤顶高程32.0米,顶宽10米。特大洪水时,堤顶可溢流。工程于1959年4月开工,1960年9月建成。由市市政工程局组织施工,完成土方11万立方米、混凝土及砌石8000余立方米。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上部结构被震裂,过水能力降低。1981年开工改建,此废旧闸另建新闸的任务由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市第二水利工程处施工。新闸位于旧闸之北,共4孔,孔宽7米,按20年标准(434立方米/秒)设计,百年洪水(640立方米/秒)校核,1984年建成投入使用。在改建高碑店闸的同时,也改造了通惠干渠的进水闸,并由永定河引水管理处疏浚了新闸上游一段河道。全部工程投资约800万元。[3]
高碑店湖
高碑店闸闸前水面宽阔,闭闸蓄水后形成高碑店湖,库容35万立方米,称高碑店湖(高碑店水库)。[22]
普济闸
普济闸。原普济闸是属临时建筑,结构简单,阻水严重,若遇较大洪水有被冲毁并阻塞河道的危险。1985年9月开始改建经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在旧闸下游另建新闸及新桥,并改顺一段河道。新闸建成后,闸前水位回至高碑店闸下,可代替花园闸作用,花园闸将被拆除。建闸工程由市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总队施工。[3]
花园闸桥位于朝阳区高碑店地区
花园闸桥,位于朝阳区高碑店地区,横跨通惠河。该桥梁建于上世纪70年代,全长57.25米,宽6.36米。

灌渠

通惠河灌渠通州区台湖镇一段
通惠干渠,建于1958年,引水源为通惠河,引水地点在朝阳区高碑店北,高碑店拦河闸南侧。开挖目的:解决通州区(原通县)西部和南部地区农田灌溉。工程分北干渠和南干渠,总长37.1公里。支渠15条,全长113公里。分支渠285条,斗渠946条,全长300公里。总土方520万立方米。同年建通惠灌区施工处,1959年改称通惠灌区管理处。[11]
其中,北干渠由朝阳区高碑店拦河闸南侧起往东2公里,南折至通州区(原通县)次渠乡北堤村西入凉水河,全长17.5公里。渠首高程为27.37米,渠尾高程21.05米。渠底宽8米,上口宽16—20米,深2—4米,土方100万立方米。原有5条支渠,现保存4条支渠。一支渠因渠底高出干渠底1.5米,进水困难,1974年废除(在朝阳区界内)。各支渠首有进水闸和干渠节制闸。干渠进水闸位于朝阳区高碑店村北,高碑店拦河闸南侧。2孔,单孔宽2米,高2.2米,闸体和闸门为混凝土结构。闸底高程27.37米,闸顶高程32.88米,水位30.7米,流量14立方米/秒。水源主要是北京市工业退水,引水流量一般是2—3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3.3万亩。其中稻田面积10万亩。朝阳区面积2.7万亩。受益乡主要有通州区(原通县)的次渠、台湖、张家湾、梨园乡和朝阳区的高碑店、王四营和双桥农场等。北干渠原是自流灌溉,1972年以后,地表水紧张,上下游用水矛盾突出,有的支渠改建地下渠(三支、四支),有的支渠把水放入支渠边沟,利用扬水灌溉,自流面积逐年减少。1990年北干自流面积还有1.2万亩。[11]
南干渠的重要配套工程之一的凉水河高古庄叠梁式拦河闸,在1958年建成。为南干渠壅高水位,引水溉灌。1975年新河闸建成后,该闸废除。南干渠建于1958年,是在凉水支河河床的基础上疏挖的,渠首起于高古庄叠梁闸上南侧,往东南,经小杜社东、于家务东、南堤寺西到德仁务村南止,全长19.6公里,沿线地形变化大,有的段是地上渠,有的段是地下渠。建成使用后,由于干渠的一部和支渠大部是地上渠,有的渠段水面高出地面1米多,还有的渠段是粉沙土质,放水连续时间过长,造成干、支渠渗漏严重,土地次生盐碱逐年增加。因此,1960年南干渠停用。1963年冬,开始对南干渠进行改造。把地上渠改为地下渠,9支—10支粉沙段,用混凝土衬砌2666米;并对干渠上的桥、闸进行改建,完成土方25万立方米,砌石0.66万立方米,混凝土0.23万立方米。总用工33.9万工日。参加施工的单位有市减河工程队1000人和通州区(原通县)永乐店、漷县、牛堡屯、大杜社地区民工6600人,1964年5月竣工。1971年干旱,南干渠水源紧张,经常无水可引,永乐店农场在南仪阁村西北,凤港减河右岸建南仪阁扬水站,并沿凤港减河右侧往西修渠至南干渠,扬水为南干渠补水,流量4立方米/秒。1979年,南干渠及其支渠废除。[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