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

播报上传视频
青海省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简称青海省政协、政协青海省委员会,是青海省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青海省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和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955年5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第一届青海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我省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形成。
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主席:公保扎西[2]
中文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
外文名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ommittee in qinghai province
成立时间
1955年5月29日
现任领导
公保扎西[2]
机关简称
青海省政协、政协青海省委员会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至1988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纠正“文革”错误,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
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青海省政协积极协助党和政府拨乱反正、清除“左”的影响,落实统一战线政策、调整统一战线内部关系,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我省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间,全省各级政协组织陆续恢复和建立,一大批与共产党合作共事的党外人士重返人民政协的舞台。同时,随着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转移,开始将政协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推动全省经济建设、社会全面进步上来。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从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0年。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改革发展呈现新局面。青海省政协自觉适应这一转变,切实把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政协全部工作的中心。
特别是在韩应选同志任省政协主席期间,省政协明确提出了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族宗教工作为重点”履行职能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大力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拓宽了政协工作领域,调查研究、咨政建言等参政议政活动空前活跃;各级政协组织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联系,为民主党派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同时积极开展“三胞”及归国藏胞的联谊活动,促进海峡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往来;组织动员和鼓励民族宗教界委员及上层人士,宣传党的政策,在化解矛盾,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2007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
这一时期,国家和青海的发展进入了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人民政协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人民政协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省政协围绕党和人民事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着眼于青海人民政协事业的新发展,紧紧结合青海多民族、多宗教、经济发展滞后的省情特点,积极探索青海人民政协事业的特点和规律。
在桑结加同志任省政协主席期间,省政协重点围绕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加强对州县政协的指导,加强提案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和加强界别建设、发挥界别作用等问题积极开展理论研讨,在一些关系青海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形成了“维护核心、围绕中心、凝聚人心”和“加强自身建设”的工作思路。
同时,这一阶段正值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青海省政协重点围绕改善发展环境、加快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问题开展协商议政,提出了许多符合青海实际、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四阶段

党的十七大以来,省政协坚持以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采取有效措施,把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引导到促进科学发展上来,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奋斗目标,建科学发展之言、献科学发展之策、谋科学发展之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白玛同志任省政协主席之后,明确提出必须牢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协工作,着力解决政协工作中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努力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有新思路,在促进青海落实科学发展上有新作为,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上有新举措。
省政协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解放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起来,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中汇集出推动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开拓创新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动力,围绕进一步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专门委员会的基础作用、民主党派的重要作用及界别的特殊作用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制度创新、健全机构等措施,理顺了机制,进一步提高了人民政协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将我省的人民政协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现任领导

播报
编辑

政协主席

政协副主席

仁青安杰(藏族)、匡湧王绚(女)、王振昌张晓容马丰胜(撒拉族)、李晓南田奎刘大业赛赤·确吉洛智嘉措(藏族)、马跃祥(回族)[1][4][6]

党组成员

秘书长

谢宝恩[7-8]

机构设置

播报
编辑

常设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常务委员会,简称青海省政协常委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的常设机构,由青海省政协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

办公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办公厅
下设秘书处、联络处、人事处(老干部工作处)、行政处、接待办、外事处、保卫处、信息技术处、机关党委。

专门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专门委员会是常务委员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的工作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青海省委员会设置以下9个专门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提案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经济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