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刘江

中国内地男演员
展开146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刘江(1925年2月25日—2020年5月1日),汉族,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内地男演员。
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部队文工团员、分队长、副队长等职。1958年起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擅长塑造反派人物。参加拍摄的影片主要有《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突破乌江》《谭嗣同》《屠城血证》等;还曾在《考场》《卖蟹》《西游记》《小神仙》等电影剧中扮演角色。
2020年5月1日凌晨4时,刘江逝世,享年95岁[1]
本    名
刘江
民    族
汉族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黑龙江哈尔滨
出生日期
1925年2月25日[2]
逝世日期
2020年5月1日
代表作品
《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突破乌江》
职    业
演员
主要成就
反面人物著称的电影演员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刘江以演反面角色著称,最具影响的有《地道战》中的“汤司令”、《闪闪的红星》中的“胡汉三”等。他是从“反面教材”的角度,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原来刘江体重一直保持在85公斤以上,腹部总是鼓挺挺的,要饰“胡汉三”、“汤司令”等反派人物,还真少不了这大腹便便的体型。如果要减肥,导演绝不会同意。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加,刘江却觉得这种“富态”不太妙了。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用“高,实在是高”这句电影台词戏谑周围的人与事时,自然会联想起享有此话“专利”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刘江。
1995年,刘江被医生确诊为胃癌,住进了医院。医生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还从胃里清理出一盆“污秽”。刘江提起此事,总是开心地说:“医生不但治好了我的病,还帮我减了肥、戒了烟酒,我是因祸得福啊”这次经历,给刘江的健康敲响了警钟,从此他开始注意自身健康,并总结出了养生保健三大“绝招”。
绝招一:限酒。年过80岁后,刘江老师每日菜谱都以清淡的素菜为主,每天喝酒不超过7钱。他认为,饮酒只有保持定量,才能达到舒经活血的效果,否则可就适得其反了。
绝招二:戒烟。为了身体健康,刘江决定彻底戒烟。戒烟可不是件容易事,每到“犯瘾”的时候,刘江克制的绝招就是听音乐。他说,在美妙的乐曲中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心情也变得格外轻松和舒畅。
绝招三:话疗。如今刘江老师每周一定要参加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下属单位”——“侃协”的活动,活动地点就是楼下的小花园,几位老朋友聚在一起聊天,不但心情舒畅,而且还能交流养生的心得。
从“侃协”中又传出一条长寿新闻,某机构对40位百岁老人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这些老人每天最少吃3餐,而且其中超过70%的老人每天的主要食品就是白米饭和蔬菜水果;85%以上的老人每天都有与人交流谈心的习惯;90%以上的老人都不抽烟不喝酒。这些信息又增加了刘江老师养生“绝招”的依据,看来,他是要将这三大“绝招”进行到底了。
刘江年轻时喜欢田径和各种球类,特别是篮球,曾担任过总政系统篮球比赛的裁判。他爱看足球,以前凡有比赛他必到场助威,如今念年事已高不宜再去现场观战,遇有“大战”,就痴守电视机旁“过瘾”。
刘江的书法很好,主要是用来修身养性的。离休后他主要的生活内容还是表演。他先后拍了影片《祝你好运》《孝子贤孙伺候着》《二子开店》《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他还“改过自新”,塑造了一些新形象,如《飞飞从影记》中心地善良、热情风趣的老爷爷、《阿罗汉神兽》中的企业家……
生活中的刘江从不摆名星架子,无论走到哪,不管什么人与他搭讪,他都很随和,跟邻家的老头没啥两样。但生活中总免不了矛盾,刘江的办法是遇到别扭的事就想开点,千万别找气生。一次,在公共汽车上,几个小伙子抢占了好几个座位,一位抱小孩的妇女站在他们面前,几位老年乘客忍不住说了几句,却引来了他们的骂骂咧咧。眼看一场“战事”就要爆发了,这时,满头白发的刘江从后面的座位上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那位妇女。事后,有些人觉得刘江做得太消极,起码应该借这个机会教育教育那几个小青年。刘江却认为,人的素质的提高,不是靠一两句慷慨陈词就能解决的,要有一个过程,你气,他不气,吵一通又有什么用呢?伤了自己的肝气。
如今的刘江,“啤酒肚”消失了,红光满面且精神矍铄。除了有时被邀去在一些影视作品里扮个角色外,大都悠闲生活在家中。
对于疾病,刘江有他自己的态度。30多年前,当刘江戴上冠心病帽子时,他既没紧张,也没大意,心定如常,积极治疗。他觉得光吃青菜营养不够,肉也得吃,但绝不是毫无限制,他的原则是“适可而止,绝不过分”。
正因为有自己的一套养生之道,且坚持不懈,所以他生活快乐,带病长寿,心脏、血压也未出现过异常。他说:“老年人对自己身体要有一个正确估量,这就好比新裤子破了个口子,缝上还是新裤子,旧裤子虽无破口,但毕竟不经穿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老年人,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不行了的原因。人老可以心不老,但生理的老化是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必须减轻负荷,量力而行,包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负担,一切活动必须在健康允许和有利于健康的情况下进行。”

综艺节目

播报
编辑
播出时间
节目名称
2015-2-1[5]
2005[6]
养鸟是他的又一爱好,每日早晚两次总会看到他带着心爱的画眉去散步。他说:“人要爱小动物、爱大自然。遛鸟,同时又遛人,这是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锻炼。”
刘江在家非常“贤惠”,每日早起骑上旧自行车,沿北京六里桥经菜市口过宣武门悠哉游哉一圈,买回家人一天的“进口”货,刘江称其为“散步”。
刘江还喜欢听音乐,除最爱听的古典音乐和轻音乐外,他还听现代音乐。他说:“音乐不仅使人心情放松愉悦,还能丰富知识,丰富情感。要了解现代生活,就要懂得现代音乐,有助于与时代合拍。”
2020年5月1日凌晨4时[4],刘江逝世,享年95岁[1]

演艺经历

播报
编辑
2019年9月12日,参演公益电影《一切如你》上映[3]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参演电影

一切如你2019-9-12
饰演
-
导演
-
主演
-
飞越老人院2012-05-08
饰演
-
导演
张杨
主演
许还山李滨吴天明
饰演
严保久父亲
导演
朱时茂
主演
朱时茂邬君梅乔任梁
饰演
李爷爷
导演
冯巩
主演
冯巩徐帆刘孜
饰演
曹本农
导演
鲁晓威
主演
薛佳凝王玉梅侯斌
饰演
余胖子
导演
张艺谋
主演
巩俐李保田孙淳
饰演
钱老板
导演
陈佩斯曾剑锋
主演
陈佩斯赵丽蓉魏宗万
饰演
-
导演
刘欣
主演
刘文治
饰演
-
导演
徐伟杰
主演
林芳兵张晓林王正伟
饰演
-
导演
樊明仁
主演
徐宁刘培清胡晓光
1/3

参演电视剧

西游记续集2000-1-28[8]
饰演
阎王
导演
杨洁
主演
六小龄童徐少华迟重瑞
饰演
明珠
导演
张子恩
主演
张国立邓婕赵亮
西游记1986
饰演
阎王
导演
杨洁
主演
六小龄童徐少华迟重瑞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著名反派艺术家--刘江老先生
刘江,原籍辽宁辽阳,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他很早就到社会谋生,曾当过学徒,做过邮电部门的职工。刘江从小喜欢文艺,对电影、戏剧的兴趣尤其浓厚。十六岁时,他参加了哈尔滨北斗业余实验剧团。曾在《事变的前夜》《十万元的一封信》《逃亡》《青春底悲哀》等话剧中,扮演过次要角色。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哈尔滨,刘江参加了松江军区政治部文艺工作团。曾先后在《白毛女》《军民互助》《牛永贵负伤》《收割》《钱永福回家》等歌剧和秧歌剧中,扮演我军战士、班长、指导员,以及地主、敌伪军官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正反面角色。同年年底,刘江随文艺工作团编入野战军主力部队十二纵队三十四师政治部文艺宣传队。起初做宣传员,后来曾任分队长、宣传队副队长等职。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刘江除演出了《白毛女》《血泪仇》《刘胡兰》《骨肉亲》《战斗里成长》等剧目外,还参加了攻打德惠、四平,围困长春,解放沈阳,以及平津、衡宝等战役。经受了革命战争的严竣考验,成长为一个自觉的革命文艺战士。1949年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2年,刘江由野战军独立第二师文艺工作队,调到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剧院(即广州部队话剧团)。从此成为一名专职演员。在此期间,曾先后演出《是谁在进攻》《无名英雄》《双婚记》《曙光照耀莫斯科》《海滨激战》《新局长到来之前》等中外剧目,扮演了资本家、地主、敌特、敌高级将领、官僚主义者、矿长、局长等角色。频繁的舞台演出实践,不仅使刘江的表演水平和艺术修养有了显著的提高,也为他进入影坛奠定了基础。 1958年,刘江由广州军区话剧团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开始了电影演员生涯。
二十多年来,他先后参加了《海鹰》《回民支队》《赤峰号》《突破乌江》《鄂尔多斯风暴》《苦菜花》《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火娃》等十余部影片的拍摄。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反面人物形象。成为中国影坛上以善于扮演反面人物著称的电影演员之一。
刘江没有受过戏剧和电影表演的专门训练,他之所以能创造出象《赤峰号》中的李舰长、《地道战》中的汤司令、《闪闪的红星》中的胡汉三这样活灵活现的反面人物形象,主要是依靠长期的舞台实践和丰富的生活积累。例如,在扮演胡汉三这个角色的时候,他就调动了与这一形象有关的大量生活积累。特别是把他在东北拉锯战地区耳闻目睹的还乡团反攻倒算、烧杀抢掠的暴行,以及在广西剿匪时抓到的一个用人心泡酒喝的恶霸地主兼土匪的形象,做为塑造人物的依据。从而,使胡汉三这个复辟狂的形象跃然银幕,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刘江在扮演形形色色反面人物的时候,不仅力戒脸谱化,而且十分注意角色各自的特点,努力做到千人千面。他扮演的《海鹰》中的中正号舰长,和《赤峰号》中的要塞司令,都是国民党高级军官,而且两部影片同时拍摄,弄不好非常容易雷同。但由于刘江对这两个人物不同的经历、教养和性格特点做了认真深入的分析,把握住了人物不同的性格基调,结果,同是国民党军官,一个趾高气扬、狡猾阴险,另一个却老眼昏花、语无伦次,不仅毫无重复雷同之感,而且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丰满的血肉,成为活生生的“这一个”。

幕后故事

播报
编辑
刘江刘江刘江刘江刘江刘江刘江刘江刘江刘江刘江刘江刘江刘江刘江刘江刘江刘江刘江
电影表演艺术家刘江个人相册
“高,实在是高!”——这句五十多前的电影台词,今天还在被人们模仿和引用。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句四十多年前的电影台词,同样让现代人口口相传。
伴随这两句台词,著名演员刘江在银幕上留给人们深刻记忆的,全都是鼓着眼泡、满脸横肉、让人“恨之入骨、咬牙切齿”的“坏蛋”。
小子,演得还真像回事
刘江祖籍辽宁辽阳,1925年生于哈尔滨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他6岁的时候,日本人打进了东北。年幼的刘江目睹鬼子们骑着高头大洋马在街上横冲直撞,将人打伤打死。死伤者恐惧绝望的表情,鬼子、汉奸的无耻行径,从那时起就牢牢印在了刘江的记忆里。他常对小朋友们讲:“我长大了一定要拿起枪,把这些王八蛋全毙了。”
因为战争,年仅13岁的刘江不得不提前结束学业,到一家工厂当学徒。每天辛苦工作十几个小时,挣到的工钱少得可怜不说,一不小心,还得挨打挨骂。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江考进邮局,从事邮递、押车工作,在成功逃离工厂这个“魔窟”的同时,还能多赚点钱补贴家用。
胡汉三经典剧照
那时候,刘江身边有一群爱好文艺的朋友。在他们的影响下,刘江于1941年加入了哈尔滨北斗业余实验剧团。起初他还只是帮着布景、贴海报、收票。渐渐地,大家看他勤恳而又机灵,也开始在话剧中找些小角色给他演。第一次上台,刘江扮演的是一个小混混,一个几乎没啥台词的小配角。可散场后,走在人堆里,还是有人认出了他。一句“小子,演得还真像那么回事”的评语,让他兴奋得整晚睡不着觉。若干年后,刘江回忆起自己的艺术生涯,总认为正是这段经历,激发了自己内心深处潜藏的艺术热情。
演坏人遭枪击,次数多过陈强
1946年,哈尔滨解放了。看着身边的朋友纷纷参军,刘江也动了心,他决定放弃邮局的饭碗,去参军。不过,他没料到自己参军后,进的是文工团,拿起的“武器”竟然是“表演”,而且在表演这条路上,竟然一走就是一辈子。
初入部队,正好赶上全军展开诉苦教育,刘江因为长相合适,被挑选扮演地主恶霸“黄世仁”。不只一次,在台下观看演出的士兵,因为激愤难忍,举枪对着刘江扣动扳机,他都幸运地躲过了。事后,刘江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反而十分高兴,“他们反应这么强烈,只能说明我演得像。这样的事情陈强只碰到过一次,但是对我来说太经常了”。
就这样,刘江在“枪林弹雨”中演了整整5年的“黄世仁”,也让人们逐渐记住了他这个“坏蛋”。
1952年春,部队整编,刘江作为文艺骨干被调到中南部队艺术剧院,成了一名专职话剧演员。在武汉,刘江演了4年的话剧。在《是谁在进攻》《无名英雄》《新局长到来之前》等名剧中,他成功地扮演了资本家、地主、敌高级将领等角色。“坏蛋”的帽子,刘江越戴越牢。
本来,“不安分”的刘江也想过要摘掉这顶帽子。毕竟,在那个崇尚英雄的年代,谁都想在银幕上留下光辉的形象。但他只有1.65米的身高和80多公斤的体重,让导演总是不自觉就把他往“坏蛋”堆里放。
改变不了,就接受现实。更何况,演坏蛋若能演得让人咬牙切齿地恨,也是一种成功!刘江开始认真地研究如何演好坏蛋。他把自己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坏蛋形象都记录了下来,整理成大量的笔记,同时,把在各种书籍中读过的对坏蛋的描述也一一摘录下来。在塑造反面角色时,就将这些研究成果倾注其中。
演坏蛋有高招
影片《英雄虎胆》是刘江的银幕处女作。他演的又是一个只有一句台词的土匪。
虽然只有一句台词,刘江还是精心准备。到了拍摄那天,刘江先是背对镜头小解,哆嗦两下穿上裤子后一回身,愣了一下,凶巴巴地说:“老家伙,不许他妈的乱跑,小心要你脑袋!”48小时后,大家一起看胶片,看到刘江哆嗦的那两下,一阵哄笑:“这小子,演得还真像!”
导演严寄洲从此认定刘江适合演反角,甚至还这样说:“我没有让他演的地方,他都演出来了,他想得很具体很细致。”
1965年,导演任旭东为影片《地道战》挑选演员。很多人碰都不愿意碰敌伪汉奸“汤司令”这个角色,刘江却爽快地接了下来:“汤司令这个人,卖国求荣,丧尽廉耻,有奶便是娘,我就把他设计成一条狗,一条日本人所养的哈巴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恶心。”
为了突出“汤司令”这一反面人物身份,刘江偷偷做了副假牙,到排练时,他戴上假牙去见导演,把任旭东吓了一跳:“你怎么成这样了?”刘江听完嘿嘿一笑,取出假牙,又重新戴上。任旭东先是一愣,继而兴奋地拍拍刘江的肩膀,连声称赞:“对,就这样。好!”
“直到现在,我走在路上,还会突然有人出现在我的面前,伸出大拇指,学着我当年的动作,来上这么一句‘高,实在是高’。”说到这里,坐在沙发上的刘江乐得合不拢嘴。
经历两次癌症,已将生死看淡
刘江恋酒,“过去行军,走累了,就想弄点酒喝。一口喝下去,全身上下都舒坦,打嗝还带香味,真是享受啊!” 可酒带来的除了享受,还有疾病。
1995年,刘江被查出患有管状腺胃癌,在医院折腾了一个半月。“那段时间经常有人找上门来,让我练气功,或者给我推荐‘神药’之类的东西,搞不懂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想起这件事,刘江忍不住笑起来,“我就相信手术”。手术后,他的心脏、血压和血糖正常了,脂肪肝也没了。
好了伤疤忘了痛。一次,刘江和一个几年没见的老朋友相聚,喝完白酒又喝啤酒。第二天早晨就小便失禁,到医院一查,发现患上前列腺癌。所幸这又是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
两次癌症的折磨,让刘江将生死看得非常淡泊,他说,“要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人才能活得洒脱、快乐”。
刘江在1988年离休后,还隔三差五地接了几部片子。如今,他不再轻易接片,而是将“修身养性”当作自己现阶段最大的“事业”。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每天在住处附近骑骑溜溜。为了弥补少喝酒带来的“精神损失”,他还和年轻时的伙伴凑到一起,成立了“话疗协会”,通过说话,互相交流健康经验和养生秘诀。
“那您还会再拍电影吗?”“基本上不怎么接了,身体不允许。不过,要是本子特别好,是主旋律又能反映生活的,累到吐血我也干!” 对于电影,年过八旬时候的刘江依然保持着真诚和激情。

社会评价

播报
编辑
在舞台和银幕上经常扮演反面人物的演员,往往受到角色的影响,给观众留下不愉快的印象。然而,只要与他们稍加接触就会发现,这些舞台或银幕上的凶神恶煞、贯匪顽敌,在现实生活中,原来竟是一些非常正派善良、平易可亲的好人哩!影片《闪闪的红星》中大土豪胡汉三的扮演者刘江,就是这样一位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