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周福仁

西洋集团董事长
周福仁,辽宁人,中共党员,经济师。辽宁省第六届人大代表、辽宁省第八届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海城市英落镇西洋村党委书记,西洋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2007胡润百富榜第81名。
2017年2月26日早晨6点45分在家乡海城英落镇去世,享年67岁。[6]
中文名
周福仁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57年8月28日
毕业院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7]
职    业
经济师
出生地
辽宁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基本信息

周福仁
2006年福布斯榜:第31名
2006年胡润榜:蒸乎嚷第24名
2006年总资产:62亿
2007年福布斯榜:第54名
2008年福布斯榜:第10名
2010年胡润榜:第48名
2012年胡润榜 第87名
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周福仁家族以73.7亿元排第85位。[1]
2013新财富中国富豪榜以138亿排名第42名。
公司:西洋集团

个人简历

周福仁
1951年8月29日生于辽宁.海城;
1959年3月—1971年12月,就读于海城英落镇中凶巴催愚小学;
1972年1月—1976年12月,回乡参加生产队劳动;[7]
1976年1月—1984年1月任英落公社后印大队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兼后印村第十一村民小组组长;
1984年1月—1988年7月任英落建材厂厂长;
1988年7月—2001年8月任西洋耐火材料公司总经理;
1996年1月任西洋村党委书记;
2燥兵001年9月任西洋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3年1月23日当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创业经历

带领村民致富
周福仁
周福仁天生就是个做生意的材料,因为,他很会“找钱”。上个世纪70年代,大家都很穷。周福仁身边的年轻人都谈不上对象。但是,周福仁却谈上了对象,原因就是因为他脑瓜好使、勤快、会“找钱”,啥挣钱道,他都能找到。其实,当时他“找钱”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捡柴火往外卖。[2]
但是,那个年代,在一堆穷小子中,能找到对象是件一非常了不起的事,于是,大家一起推举周福仁当生产队小队长,好让他带大家一起“找钱”。
周福仁非常清楚,自己家乡产粮并不多,靠种地很难赚到钱。但是,家乡却有用不完的矿石。中国最大的菱镁矿就在自己身旁边。那玩意儿卖了可是能赚到钱的。
于是,周福仁用村里仅有的两驾马车搞运输,往鞍山拉矿石挣力钱。一年之后,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周福仁的人气越来越高。当拉矿石的马车换成了汽车之后,周福仁又听说盘锦石油勘探局打出了石油,刚出的油都喷到了土坑里。他立即带人奔去,以50元/吨的价格买下一坑坑石油,将油融化提炼之后,再雇车以300元/吨卖给大连叉车厂;刚弄上油,他又了解到家乡的菱镁矿烧成粉,可做建房用的石棉瓦,于是又赶回村里,指挥村民大军进山……
从石棉瓦到镁砂
周福仁
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周福仁做上了石棉瓦生意。他发现,每天都有很多车到鞍山来拉轻烧粉良辨(菱镁矿烧成的粉)做石棉瓦。他简单计算一下之后,承包了大队的两座窑,开始自己烧粉卖。一方面有广阔的市场,一方面自己做瓦的成本也降到最低,两全其美。周福仁说“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完整的产业链运作,所以我的瓦总是比别人赚钱多。”接下来,周福仁一口气建了七座窑。东北全境、浙江慈溪、余姚、四川广汉、福建长乐等地的石棉瓦厂用的全是他的轻烧粉。1982年他在广州租了个仓库,成立了销售分部,同年又将瓦做到了贵阳,成立了生产分厂。[3]
1983年,周福仁积累的资本已超过100万元。那一年,30岁的周福仁当选为辽宁省人大代表。
菱镁矿用普通方法烧制之后可造石棉瓦,如果继续用焦炭加大火力超高温焙烧,镁粉则会二次结晶变成异常坚硬的镁砂。镁砂可以制成镁砖———一种耐火材料,用于建造炼钢炉和其它高温作业设施。一吨做石棉瓦的轻烧粉最多能卖80元钱;而一吨低档镁砂可卖350元,中档的800元,高档的2000元甚至更高。周福仁的家乡是全球最优质的镁矿产地,周福仁没有理由放弃这个“找钱”的机会。
于是,周福仁开始做镁砂,要做就要比别人做得好,周福仁一开始就投资2000多万元上了一套中档镁砂设备。
1988年,辽宁海城西洋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了。随着镁砂行情的一路走高,1995年,西洋公司销售额破天荒地增至5亿元!没有一个产业是只涨不落的。在镁砂行业利润越来越低,竞争越来越激烈之后,周福仁开始寻找一个新的行业,可以让公司利润持续增长。
英雄莫问出处
很多人难以想象,生产队长和辽宁首富会有怎样的联系。但是,周福仁用了3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农村生产队长到辽宁首富的过渡。刚刚荣登2006年胡润百富榜辽宁首富位置的周福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更是放出豪言:“争取在2010年带领西洋集团进入世界500强,成为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民营企业。”
一年一度的胡润百富榜几乎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2006年的胡润百富榜中,除了一位拥有270亿资产而夺得中国首富之称的女富豪张茵成为最大的黑马之外,一直稳坐辽宁首富宝座的大连实德徐明意外落榜也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尤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取而代之的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企业家周福仁。虽然周福仁已经是连续第7年进入榜单,但唯有这一次才真正受到市场的关注。原因就是他将已经连续坐了辽宁首富宝座多年的徐明拉下马。
根据西洋集团网站上的统计显示,2005年,在周福仁的带领下,集团实现销售收入高达100亿元,实现净利润10亿元,缴税4亿元,其中,仅在鞍山就上缴税金2.1亿元,成为海城历史上第一个突破缴税过亿元大关的企业。这些成绩的取得全要归功于西洋的两大产业——复合肥和镁砂。西洋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企业,年产复合肥135万吨。中国最大的镁质耐火材料生产基地也非西洋集团莫属,年产九大类系列镁制品200多万吨,其中,中档镁砂和高纯镁砂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集团拥有综合贸易进出口权,产品畅销欧、亚、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钢铁情怀不改变
从周福仁每一步不断追求的轨迹中,使我们联想到这样一句广告语: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4]
事实上,周福仁进军钢铁的决心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历经了差不多30年时间的漫长等待。并且在近30年的时间里先后3次向钢铁行业发起进攻。而且都进行了不同规模的投资。[4]
早在1983年,周福仁对钢铁行业最初的兴趣仅仅是来自于一句话:整击翻“钢铁行业是工业的粮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行业。”既然农民以粮食为主,那工业肯定与钢铁息息相关了。抱着这样的心态,周福仁当时就投资了一个半吨的小电炉。“经过了不到一年时间的生产,由于没有竞争力,再加上产量根本上不去,所以就停产了。[4]
说起这一段,周福仁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对钢铁行业的热情。反而从这一次的失败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钢铁行业一定要做大做强,小打小闹根本就不行。因此,在资本积累了近10年之后。周福仁在1993年将目光瞄准了海城的钢铁厂并进行了投资,建立了一个4吨规模的转炉。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转炉建完即将投入生产的关头,全球的钢铁价格走低。当时周福仁判断,在今后一定的时期内不会出现好转。为了避免损失更大,周福仁紧急“刹车”。这一次算是摔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跟头。但同样没有打消他对钢铁的执着。[4]
难怪当时有很多西洋的老员工都忍不住劝他放弃,还是把西洋已有的两大产业做大做强算了,没必要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偏偏周福仁是个不信邪的人,他当时就说,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重新开始。在随后接近10年的时间里,周福仁始终在等待时机。终于在2002年让他等到一个可以卷土重来的机会。他兼并了海城和沈阳钢铁厂,正好也赶上国内钢材价格上涨、市场前景看好的大背景。周福仁终于圆了他的钢铁梦。如今的西洋集团已经收购了4家小型钢厂。6月,周福仁还与重钢宣布共同投资30亿元上马热轧板生产线。该项目年产量200万吨。[4]
作为进入钢铁行业的小字辈,周福仁凭借着一股子恒心和毅力用了不足4年的时间,就赢得了“民营钢铁大王”的美誉。[4]
资本市场探深浅
周福仁始终认为,他作为西洋集团的领头羊,只需要对企业负责,对企业下属的两万多名员工负责,一旦上市,将要对全体的股东负责,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之前有太多的前车之鉴,如科龙顾雏军、德隆的唐氏兄弟、鸿仪系、飞天系等先后在资本市场的折翼,让他觉得除非时机成熟,否则不会急于把西洋集团带进资本市壳希舟场。[4]
因此,周福仁一再重复着他的“三不”原则。即不上市、不开辟陌生行业、不让其他企业控股西洋产业公司。但实际上,周福仁与资本市场的渊源还要追溯到2002年。[4]
西洋集团要到纽约市场上市的消息被炒作得沸沸扬扬。当时,周福仁率领大队人马连同保荐人的代表在北京特意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了中国最大的复合肥企业即将登陆纽约交易所的消息。记者当时也因为此事有了第一次采访他的机会。用周福仁自己的话说:“上市的事情在当时确实搞得很热乎。但随后由于公司的股权结构等一系列问题最后作罢。”然而,按照周福仁一贯的性格,想要做一件事的决心不会因为遇到困难而放弃。事实也确实如此。[4]
对此,周福仁有他自己的理解。他说,我虽然没有走到资本运作当中来,可是并不代表未来一定不进入,只是暂时不考虑公司的整体上市。国际金融巨头汇丰银行大财团看中了西洋集团的发展潜力,因此与西洋集团旗下的公司——贵州西洋牵手,斥资5000万美元收购了贵州西洋25%的股份。而按照汇丰方面的部署,将把贵州西洋拿到香港上市,预计上市募集的金额将达到25亿元左右。至此,周福仁将正式奔赴资本市场。[4]
目标世界500强
从最初创业的时候开始开采镁矿、烧镁砂,短短两年之后,他就被列入身价100万元的富人之列。直至90年代开始进入复合肥领域,1997年周福仁投资3亿元资金兴建辽宁西洋特肥股份公司,仅用了5年时间,“西洋特肥”就覆盖了国内市场15%的市场份额,人称中国肥业一匹黑马。2000年周福仁将目光锁定中国的磷矿资源,投资9亿元建设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年产高浓度专用系列复合肥100万吨,复合肥20万吨,一举成为中国复合肥生产骨干企业。[4]
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西洋集团的历史上来看,西洋集团从镁砂,到复合肥,再到钢铁行业,每一次的转型都恰到好处。周福仁认为这主要是他自己对市场判断得比较准确。他说,他所涉及的领域基本都是常规项目,不熟悉的领域他基本不做。已经先后在镁砂和复合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周福仁又给自己制定了下一个目标,那就是全力进军钢铁,力争在2010年前把西洋集团带进世界500强之列。他也因此在填写京华人·财·榜问卷时,对于他本人会在什么情况下退休的问题很肯定地作出回答,不把西洋集团带进世界500强,他就不会退休。他给自己的解释是:“任务没完成,我不能当逃兵啊。”[4]
2.4亿投朝鲜矿产
西洋集团在朝鲜投资的洋峰合作社是中国对朝鲜洪海捉投资最大的项目,从2007年至2011年,总计投入3000多万欧元,建成现代采矿厂和年生产50万吨铁精粉选矿厂及相关配套设施。朝鲜却提出各种借口单方面撕毁了合同。通过谈判,朝方合作企业岭峰联合会社答应向西洋集团付3124万美元转让金。但半年过去,西洋集团仍未收到任何资金偿还……
作为东北最大的民营企业辽宁西洋集团(以下简称“西洋集团”)的董事长,周福仁早在两年前就已完成了在朝鲜的布局。
在毗邻朝鲜西海岸的海州,西洋集团拿下了储量接近6亿吨的铁矿资源。彼时,当西洋集团准备挺进朝鲜市场时,有人提醒他:朝鲜法制并不完备,政策风险较大。但这并不足以成为阻止周福仁的理由,他说,富贵险中求,越是不完善的市场,机会越大,利润越高。
然而,物是人非,周福仁以及他的西洋集团都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在朝鲜黄海南道瓮津郡瓮津铁矿投资2.4亿元人民币兴建的铁矿石选矿厂,却被朝鲜单方面撕毁合同并遭驱逐。
仿佛一夜之间,如此憧憬的构想也随之破灭。
“对朝鲜的投资简直就是一场噩梦!”西洋集团8月2日通过微博和博客发布了一篇题为《西洋集团在朝鲜投资的噩梦》的文章以表不满……

个人问卷

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才能是什么?[5]
计算机的头脑。
小时候你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怎么吃饱、穿暖,怎么赚钱。
你觉得什么类型的人在世界上一定能够成功?
认真的人一定能成功。
你最欣赏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
适合企业发展的环境。
你最欣赏什么样的员工?
具有敬业精神的员工。[4]
你会开除什么样的员工?
不敬业的人、懒惰的人、品质验体叠有问题的人。
你希望员工把你定义成什么样的人?
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员工的主心骨。
你会如何处理好自己和员工的关系?
各负其责,放手让员工去干,把员工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化。
你在公司管理的过程中碰到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1996年和1997年集团出现的经济危机。
你平均每天工作的时间是多少?
每天大概14至15个小时,年轻的时候更长。
你会在什么情况下退休?
把企业带入世界500强之后,自己干不动的时候。[4]

人物成就

播报
编辑
周福仁,1957年出生。辽宁省海城市人。现任海城市英落镇西洋村党总支书记、西洋耐火材料公司总经理。20年来,他带领西洋村人,使一个人均年收入只有67元钱的穷得出名的小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洋村的村办企业拥有4亿元资产,年创利税达亿元,人均分配超万元,一跃成为全省乡镇企业利税第一大户。西洋耐火材料公司成为省内镁制品产量最大、品种最全、档次最高的厂家。90%以上的产品远销欧、亚、美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4000万美元,跻身于全国出口创汇先进行列。西洋村还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租赁了国有中一型企业——锦洲硫酸厂。西洋村已经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村民们都住进了统一兴建的高档楼房,人均建筑面积达30平方米,家家安上了程控电话,看上了卫星电视,并享受水、电、暖气、煤气、粮食、家财人身保险等6项免费供给的优厚待遇,实现了生产工业化、乡村城市化、生活现代化,被人们誉为“关东第一村”。西洋村先后被国家统计局、农业部授予“全国500家最佳效益企业”、“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辽宁省乡镇企业第一利税大户”,名列鞍山市十强村之首,鞍山市精神文明“八风”单位。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十佳”青年乡镇企业家、省、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