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平遥—洛阳高速公路

中国境内高速公路
平遥—洛阳高速公路(Pingyao–Luoyang Expressway),简称“平洛高速”,是中国境内连接山西省晋中市河南省洛阳市的高速公路,为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首都放射主干线北京—昆明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5)的联络线之一[1]
中文名
平遥—洛阳高速公路
外文名
Pingyao–Luoyang Expressway
起    点
山西省晋中市
终    点
河南省洛阳市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2021年4月25日浆户婆,山西省人民政市禁府印发《山西省省道网规划(2嚷龙阿戏备酷021—2035年)霸己盼》。平遥—阳城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省道网规划(2021—2035年)》规划命名的一条纵向高速公路。规划长度237公里。规划起点位于晋中市平遥县,规划终点位于组充殃晋城市阳城县蟒河镇晋豫匪再炒交界。主要控制点:平遥、沁源、安泽、沁水、阳城。[10-11]
2022年7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国家公路网规划》,北京—昆明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5婶拳)新增一条联络线,命名为平遥—洛阳高速公路(简称“平洛高速”),编号“国家高速G0513[1]

线路设计

播报
编辑
平遥—洛阳高速公路西起于山西省晋中市,东止于河南省洛阳市[1]
平遥—洛阳高速公路由平遥—阳城高速公路(原晋高速S65)、济源—洛阳高速公路(原豫高速S95)等两部分组成[1]
2020年底,济源与洛阳之间的济洛西高速建成通车,该高速全长42.383公里,设计时速为100公里。此外,济源至山西阳城之间的济阳高速也已投用多年,并且顺接济洛西高速。按照相关规划,平遥至洛阳高速将在济洛西高速和济阳高速基础上进行延伸。[2]

路段详情

播报
编辑

山西段

  • 晋中平遥经长治沁源至临汾安泽段
平遥—沁源—安泽高速公路,项目起点位于平遥县,途经沁源县,终点为安泽县城西,路线全长133 km,其中长治市沁源县境内73公里。[9]
  • 临汾安泽至晋城沁水段
拟建的安泽至沁水高速公路位于临汾市安泽县和晋城市沁水县境内。推荐方案起于安泽县府城镇,设安泽枢纽与长临高速相交,线路呈南北走向,向南依此经过冀氏镇、马壁乡、沁水县苏庄乡、终于沁水县郑庄镇,设郑庄枢纽与高沁高速相交。主线全长56.56公里,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互通连接线长1.4公里,均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2米。全线设桥梁51座/15624米,隧道14座/8520米,涵洞118道,沿线设置服务区、养护工区(与马壁服务区合建)、管理中心(与安泽南收费站合建)各1处,匝道收费站、隧道管理站各2处。[12]
  • 晋城阳城至蟒河(晋豫界)段
阳蟒高速即山西晋城阳城县至蟒河的高速,是山西与河南对接的省际公路通道之一。该项目全长40.093公里,桥隧比例高达56%。起点位于西河枢纽接阳翼高速,终点在省界十里河大桥处接河南省济源高速公路。2020年4月30日零时起,阳蟒高速开放交通试运营。[6]

河南段

  • 豫晋界至济源段
路段以济阳高速河南段项目建设。济阳高速河南段全长19.695公里,北起豫晋交界,与山西阳蟒高速对接,向南穿越王屋山,将菏宝高速(G3511)和连霍高速(G30)连接。全线双向四车道,行车速度按80公里/小时设计,桥梁9座,隧道7座。2016年9月26日开工建设,2020年9月23日建成通车。[4-5]
  • 济源至洛阳段
路段以济源至洛阳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济洛西高速起自济源市大峪镇,向南跨越黄河天堑,止于洛阳市孟津区麻屯镇,全长42.38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2020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3]
2023年8月11日,济洛西段小浪底南收费站开通运营。[15]

沿线设施

播报
编辑
平洛高速沿线设施
名称
位置
备注
枢纽互通(拟建)
山西省
晋中市
平遥县
G2516(东吕高速)
枢纽互通(拟建)
长治市
沁源县
G2211(长延高速
安泽枢纽(拟建)
临汾市
安泽县
G22(青兰高速
安泽南(拟建)
收费站
马壁服务区(拟建)
服务区
郑庄枢纽
晋城市
沁水县
S80(陵侯高速)(共线开始)
沁水枢纽
S80(陵侯高速)(共线结束)
芹池
阳城县
收费站
西河枢纽
S6511(润西高速)
阳城南
收费站
蟒河服务区
服务区
蟒河
收费站
庙前枢纽
河南省
济源市
G3511(菏宝高速)
小浪底北服务区
服务区
小浪底北
收费站
黄河特大桥(北段)
桥梁
黄河特大桥(南段)
洛阳市
孟津区
小浪底南
收费站
孟津西
孟津服务区
服务区
任庄枢纽
G30(连霍高速)、G36(宁洛高速
参考资料:[6-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