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成汉

十六国时期氐族李雄建立的割据政权
收藏
0
0
成汉(304年~347年)是十六国政权之一。
西晋末年,天灾人祸横行,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领袖李特率领难民起兵反晋。 297年,李特率领流民团南下。302年,自称为使持节镇北大将军。第二年(303年)李特率军攻打成都,益州刺史罗尚拒守,李特战死。其弟李流继续带领流民作战,次年病死。由李特之子李雄接任首领,同年李雄攻下成都,十月自封为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史称成汉。
334年,李雄病死,遗命其兄之子李班继位,数月后李雄之子李期杀李班自立。338年,李骧之子李寿又杀了李期自立为帝,将国号改为汉。李寿生活奢侈荒淫,人民受到严酷的徭役压迫。李寿死后,其子李势继位,大肆杀伐,国势更加衰弱。
347年,东晋将领桓温率兵攻打成汉,成汉皇帝李势投降,成汉的残余势力在349年被晋朝消灭。
中文名
成汉
外文名
Cheng Han
别    名
大成
时间范围
304年 至 347年
首    都
成都
主要城市
成都宕渠
官方语言
中古汉语
货    币
汉兴钱
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政体
国家领袖
李雄李寿李势
主要民族
汉族、巴氐族
主要宗教
道教佛教儒教
国土面积
353000 km²

国号

播报
编辑
公元304年,李雄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史书也有称“大成”[1]榆请罪照坑。
公罪才元察定坑338年,李寿杀李期自立为帝去炼才,将国号改为"汉",史书连称为"成汉叠盛民"匙颂。
因为成汉立国于古蜀地界,所以也被称为“蜀国”,相对于之前的蜀汉而称“后蜀”[2],而相对于之后同样建在此地的谯蜀则为“前蜀”。
唐宋以后的前后蜀则专渗危院料指五代十国时期的王蜀(前蜀)、孟蜀(后蜀)了。

历史背景

播报
编辑

李特入蜀

魏景元5年(265),晋王司马昭薨,其子司马炎继父位,迫魏元帝曹奂退位,易国号为“晋”,改元泰始,都洛阳。
永熙元年(290)四月二十日,晋武帝崩。子司马衷立,是为晋惠帝。惠帝愚,其外戚太傅杨骏辅之。永平元年(291),贾后杀杨骏,灭其族,废太后(杨芷)。贾后淫虐专政,引“八王之乱”。晋传国两代,渐衰。
李特(?~303年),字玄体,祖为宕渠人。特祖父虎(李虎[3],为曹魏的将军,父恭(李慕),为东羌猎将[3]。时异身长八尺,雄伟善骑射,沉毅有大度。永康元年,庭征益州刺史赵廞于京为大长秋,以都内史耿腾代之,廞遂反。时特附廞。特弟庠,本东羌良将,廞以之威寇将军,欲使其断北攻。庠通晓兵法,布阵肃然。廞妒之,欲除。
永宁元年,庠见廞,劝其顺民心。廞发难,长史杜淑等附言,廞灭其宗族三十余。特与弟流恨之,引兵归绵竹。廞派长史费远、犍为太守李苾,都护常俊领万余人北上,截入蜀之道,至绵竹石亭,特引七千人纵火夜袭。远军溃。攻成都,廞大败。携家眷乘舟于广都,被属将朱竺杀。后,诏以罗尚为益州刺史,尚令流民归故地,谕以七日。特兄辅察中原方乱,以实诉以特。特于人贿尚。又,诏至,拜特为宣威将军,特之弟为奋武将军。然广汉太守辛冉欲独占功,未以实报。故而引流民怨。辛冉性贪,杀流首,取其物。逼流民归。民迫,投特。十月。特分民为二营,特居北,弟流居南。缮甲砺兵,严阵以待。辛冉与犍为太守李苾议,遂遣广汉都尉曾元、牙门张显刘并诸将领步骑三万击特,尚亦遣都护田佐助元。元军抵特营前。弈之,而战,元兵溃,特杀元、显、并诸将以头示尚。于是,众举特为镇北大将军,伐冉,冉屡败,奔德阳。特因此据广汉,攻成都。
永宁二年五月,晋河间王司马颙衙博攻特,扎梓潼,庭以张微为广汉太守,军于德阳,尚派张龟驻繁城。特遣子荡袭博,自领军击龟。博、龟皆败。后在杀微,还骸于其子。
太安二年(303年)正月,特(李特)击尚,平成都少城。入之大赦,改元建初
庭令荆州刺史宗岱领水军三万,以建平太守孙阜为前锋,逼德阳以援尚,尚以任睿连横各村坞攻特。特败。尚军追至繁县官桑,斩李特、李辅、李远[5]

成汉立国

特既亡,弟流及其子荡、雄集余众。
太安二年(304年)三月,尚遣督护何冲攻流,流破之,乘胜进抵成都,尚不出,自守。荡独追之,中矛而亡。至此孙阜与尚形为犄角之势。流惧。李含劝之以降,流从之,雄谏欲再战。流不允。五月,流遣子世、含子胡为质。胡兄离闻言,归营与雄议。以合力击阜,遂大破。流愧,为雄乃奇才,易权于雄。七月,流取郫城,遂进驻。时邑仓空,流军饥乏。青城山处士范长生,粮足,流拜请。于是,以粮援流。流病,乃亡。骧诈以欺尚,克成都。尚奔江阳。雄以长生有名德,众崇,欲迎为君,长生不允。诸将遂请雄登尊。十月,雄即成都王位。大赦,改元建兴,废晋制,另立法七章。以叔父骧为太傅,兄始为太保,离为太尉,云为司空,国为太宰阎式尚书令,杨褒为仆射,尊母为太后,追特为景王。十一月,尚移屯巴郡,派兵掠蜀中,俘骧妻昝氏与子寿。
光熙元年(306年)三月,长生至成都,雄迎于门,拜为丞相,尊为范贤。六月,雄称帝,改元晏平,国号“大成”。追父为景帝,庙号始祖,尊太后为皇太后。以长生为天地太师,复部曲,免税。十一月,司马越毒杀晋惠帝,司马越立其弟司马炽,是为晋怀帝。十二月,司马越又杀司马颙,总揽朝政。“八王之乱”结束。
永嘉元年十二月,成尚书令杨褒卒。褒好直言,常谏于成主。永嘉三年十月,天水人訇琦等杀成太尉李离及尚书令阎式,以城降于罗尚。成主令太傅骧、司徒云、司空璜伐。不克,云、璜皆战死。
永嘉四年二月,成太尉李国镇巴西,帐下将文石杀之,以巴西降罗尚。四月,成主雄以诺与将张宝:汝安能光复梓潼,朕以离之爵位予。张宝遂以苦肉计使之为訇琦心腹。适逢尚使欲归,訇琦等出城与别。张宝遂闭门。琦奔巴西。成主复梓潼,以宝位太尉。七月,尚卒于巴郡,庭以长沙太守下邳人皮素为益州刺史。十月,成太傅骧攻谯周之孙登于涪城。尚子宇及参佐恶登,不给粮,皮素欲加罪。十二月,素至巴郡,宇令人杀之。建平都尉又杀宇。巴郡内乱。骧闻之,尽攻。时骧之子寿被囚于登处,登释其欲达骧攻之暂弱。后,庭以巴东监军南阳人韩松为益州刺史。
永嘉五年正月太傅骧克涪城,俘登,太保拔巴西,杀文石。成主愉,大赦,改元玉衡。登解于成都,成主欲宽宥,不屈,遂斩。二月,暴重领兵讨韩松,自领益州三府事。三月,益州将吏杀重,表以巴郡太守张罗行州事。罗与降晋氐人符成、隗文大战,被诛。符成、隗文驱民于成,雄厚待。又益州三府表以平西司马蜀郡人王异行州事,领巴郡太守。
永嘉六年十二月,江阳太守张启杀异,代之。庭又以涪陵太守向沈行西夷校尉,南保涪陵。
永嘉七年三月,向沈卒,举汶山太守兰维代其职。维欲攻巴东,成将李恭、费黑伏击于道,俘维。
建兴二年正月,杨虎汉中吏民附成。于是,汉嘉、涪陵、汉中皆为成属。汉嘉(地名)的夷人王冲来附。朱提雷炤、建宁爨畺来附。
成汉金沙遗址
建兴四年五月,晋平夷太守雷炤、平乐太守董霸率三千家附成。十一月,汉将刘曜晋都晋愍帝因食尽,无援,而降于汉。西晋历四帝,共五十二而亡。
建兴五年(317年)三月,琅琊王司马睿于建康称晋王,建元建武,史称“东晋”。六月豫州刺史祖逖入谯城,经营北伐。晋王檄文天下,命司马裒等九军,卒三万余,水陆四道,以逖为指挥北伐。成巴郡向成主告急。主言:朕常忧琅琊王弱,将被石勒灭,乃至耿耿于怀,今其能举兵,使人振奋。
建武二年(318)三月,睿称帝,都建康。是为中宗孝元帝,改元大兴。四月,成丞相长生卒,成主李雄以其子侍中范贲为相。长生博学,年近百岁,蜀人奉之如神。
永昌二年正月,成太傅李骧、将任回攻台登,晋将司马玖战死,晋越嶲太守李钊、汉嘉太守王载皆以郡降。成皇后任氏无子,妾生十余,然其却立兄荡之子班为太子,以任后为其母。群臣请谏,雄言:朕兄荡,乃先帝嫡统,属奇才、大功之辈。成基业将成,而早逝。朕常伤怀。况班仁孝好学,必可承先帝之基业。太傅李骧、司徒王达劝谏道:先王立嗣必立亲子者,是明身份而防篡夺,从古而克言。雄不依。班谦恭下士,言行遵礼守法。雄每议,邀其至。
太宁二年正月,立班为太子。李骧泣言:祸从此至。

内乱迭兴

咸和八年六月,雄脑旧溃疡。随战而痕以全。子见状,皆恶而远之。唯太子班,昼夜侍奉,不退衣冠,且亲为雄汲脓。雄召大将军、建宁王李寿受诏辅政。遂崩,年六十一,在位三十年。
雄谦虚好贤,随才受任,命太傅养民于内,李凤等招怀于外。宽刑简政,狱无滞待。兴学,置史官,又轻赋役。男年交谷三斛,女予半之,疾病者又半之。户调绢不过丈,绵数两,事少役稀,民多富实。是时天下乱而蜀平,年谷屡熟,闾门不闭,道不拾遗。然,雄朝中无仪品,滥封爵位,吏无禄秩,取给于民。军无部队,号令不肃。此皆为其短也。本雄遗诏,班继位,以建宁王李寿录尚书事,班居宫行丧,政事付于寿打点。雄子车骑将军越屯江阳,闻父崩,奔丧。九月至都。以班非亲兄弟而不服。与弟安东将军期谋位。班弟玝劝其遣越回江阳,命期为梁州刺史,出镇葭萌。班以雄未葬,不忍遣之,并以心待之,无所疑问。反遣玝出屯于涪。冬十月,越刺班于父灵前,杀班兄领军李都。假太后诏,言班获罪,故杀之。期继位,谥班为戾太子,以越为相国,封建宁王。加大将军李寿为大都督,封汉王,与越共录尚书事。以兄霸为中领军镇南大将军,弟保为镇西大将军。汶山太守、叔始为征东大将军,代越镇江阳。葬雄于都陵,谥曰武帝,庙号太宗是日,期遣寿攻涪,寿先以言李玝,玝遂降晋。晋以玝为巴郡太守。期以寿为梁州刺史,屯于涪。
在巴賨李氏六郡大姓领导下,秦雍六郡流民起义演变成为外来大族与土著大族的斗争。外来大族一度势危,由于涪陵大族徐举和青城范长生的归附,才转危为安,建立起成汉政权。李雄称王后,拜范长生为丞相,尊称“范贤”;称帝后,加为天地大师,封西山侯。通过对范长生的优待尊重和对部曲制的承认,两类大族相互妥协,形成联合统治,同时在巴賨贵族间也推行了部曲制。
咸和九年春正月,期立皇后阎氏,卫将军尹奉为右丞相骠骑将军、尚书令王瑰伟司徒。九月班舅父罗演与寿、天水人上官谵谋杀期,欲立班子幽为帝。谋泄,期杀演、谵及班母亲罗氏,李琀子俨,李稚妻昝氏,期自以得志。从此成国纪纲卫紊乱,雄业始衰。
咸康二年十月,期诬从子武陵李载而杀之。十一月,晋诏建威将军马勋领兵集汉中,寿击之。
咸康四年(338年),成主期骄心日甚,对下多诛,且没收其资,大臣多不安。其子霸、保、并皆不并而亡,众皆以期所杀。期偶有闻李寿欲反,杀其弟安北将军李悠。四月,寿诈以期欲除己,便率步、骑万余人马,以卒为前锋。自涪袭都。是日入都杀建宁王李越、征西将军李遐、将军李西及期近臣。寿矫称太后任氏令,废期为邛县公,追戾太子班为哀帝
李寿因称帝不定,故命卜筮,占之人言:可作数年天子。寿思之言朝闻道,暮死可矣。遂即位。改国号为汉,大赦,改元汉兴。寿改宗庙,追父骧为献帝,暮昝氏为皇太后。立妃阎氏为后,子势为太子。改旧宗庙为大成庙,各制皆有所易。以董皎为相,罗恒为尚书令,解思明为广汉太守,任调为镇北将军梁州刺史,李弈为西夷校尉,从子李权为宁州刺史,公、卿、州、郡皆以僚佐替。邛都公期叹言:吾乃天下之主,今却为小县公,生不如死也! 五月,自缢而亡。谥曰“幽公”,以王礼葬。七月,以李恭子闳为荆州刺史、镇巴郡。九月,仆射任颜反,诛杀。颜乃太后之弟,因而寿尽诛旧成主雄诸子。
咸康三年六月,汉攻拔晋丹川,守将孟彦、刘齐、李秋皆死。赵王石虎欲与汉连兵攻晋,中分江南。寿大喜,派散骑常侍王嘏,中常侍王广出使找。秋九月,以尚书令马当为六军都督。征集率七万余人为舟师,大阅于都,鼓噪盈江,寿登城检阅。有吞噬江南之志。众臣皆劝谏,更以泣谏。寿遂止伐江南,士卒皆呼“万岁”。燕王慕容皝刘翔至建康向晋帝求大将军封号及帝玺。
咸康五年三月,建宁太守孟彦执建宁刺史霍彪降晋,晋征西将军庾亮遣参军李松攻巴郡、江阳。四月,执荆州刺史李闳、巴郡太守黄植送往建康。寿以李弈为镇东将军,代闳职。寿病,罗恒、解思明复议附晋,寿不从。李演复上书言降晋之事。寿怒,杀演。十二月,汉李弈攻巴东,守将劳相败亡。
咸康六年二月,晋帝下诏遣兼大鸿胪郭悕持节与刘翔同往,北棘城册封燕王。饯行时诸议赵、成汉之事。十二月,寿以太子势领大将军录尚书事。先,成主雄以俭宽人心,及李闳、王嘏于邺还蜀。赞晋称赵,寿羡。大迁于都,大修宫室,置器玩,尚严刑,立峻法。左仆射蔡兴右仆射李嶷皆因谏而亡。蜀民疲于赋役,吁嗟满道。
咸康八年八月,寿崩。年四十四,在位五年。子势立。谥寿昭文帝,庙号中宗,葬于安昌陵。
恒温北伐
寿初为王,好学爱士。每读书,专注良将贤相之事迹,故征伐皆克,辟土千里。雄既重心于上,寿亦尽诚于天下,号为贤相。继位后,废旧臣,改旧制,诏于期、越为他族。崇尚奢侈,重赋敛,多劳役。不受劝谏,以血立威,致使朝廷日衰,民心思乱,才至亡国。呜呼! 贤终止为相,明则未能称之。
建元二年正月,势改元太和,尊母阎氏为皇太后,立妻李氏为皇后。夏四月太史令韩皓上书请修宗庙。势命群臣议。相国董皎、侍中王嘏以为成与汉乃一家,遂成一庙。八月势弟大将军李广,以势无子,请为皇太弟,势不许。马当、解思明谏。势疑其通,便斩马当、思明,并夷三族。派太保李弈至涪城击广,贬广为临邛侯,广自杀。
永和元年八月,晋帝因荆楚为国之西门,户口百万,地势险阻,得人者中原可定,失人则社稷可忧,遂命桓温为征西将军,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
永和二年十月,汉太保李弈,于晋反势。围都,势登城以拒战。李弈单骑冲门,被射杀,众溃。势胜,大赦境内,改元嘉宁。势愈加骄淫,不恤民情。常淫乐宫中,少会公卿。且疏忌旧臣,重近宦。于是谗言并进,刑罚苛滥,以致内外离心。

桓温平川

嘉宁元年(346年)十一月,东晋安西将军桓温采纳江夏相袁乔“宜先攻弱”之策,和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司马无忌一起带兵攻打成汉,令袁乔率2000兵为前锋。
次年二月,桓温水军至青衣(今四川青衣江)。李势右卫将军李福、镇南将军李权前将军昝坚率大军自山阳(今四川双流东南)赴合水(今彭山双江镇)阻击晋军。诸将欲在江南(今双江镇以北、府河以西之牧马山区。古人以大江为东流,故以大江之西为“江南”)设伏以待晋军,但昝坚不听,率军从江北鸳鸯琦(今双流镇西北,岷江东北岸)渡江向犍为(今彭山西北,岷江之西)开进。桓温军避开犍为郡城及武阳城(今双江镇北),间道直指成都南面之白家场、石羊场。昝坚军正好与晋军异途。三月,桓温攻下彭模(今四川彭山东南,岷江东岸),以参军孙盛周楚率老弱残兵留守辎重,自率步兵轻装向成都进军。李福、李权等回军,李福攻彭模,被孙盛等阻拒,李福败后退走。桓温进军途中与李权相遇,三战三胜,成汉军败退成都。昝坚军在犍为未遇晋军,便从沙头津(今新津南,彭山县岷江边)渡江还军,待赶到晋军时,桓温已攻至成都南郊,昝坚军不战自溃。李势倾城中守军在成都笮桥(今成都西南南河上)同桓温军激战。桓温军前锋受挫,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桓温马首,众惧欲退时,鼓吏误鸣进鼓,袁乔乘势督士卒力战,大破成汉军。晋军乘胜直追,火烧城门,李势连夜逃走,至葭萌关(今四川广元西南),遣使向桓温请降。桓温解其缚,焚棺木。遣令护李势及宗室十余人至建康。晋穆帝封李势为归义侯。桓温还军时仍以周抚为益州刺史,镇彭模。嘉宁四年(349年)周抚攻杀占据成都称帝的范贲范长生之子),使蜀地全归东晋。

宗教

播报
编辑
天师道于东汉顺帝时期由道教天师张道陵所创立,又称五斗米教,是中国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成汉政权具有鲜明的天师道性质,其建立者賨人李氏有深厚的天师道信仰,又得到了蜀地著名道教主范长生的援助,加之巴蜀本就有浓厚的天师道氛围,所以天师道对成汉政权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4]

货币

播报
编辑
三国蜀因诸葛亮对外战争不断,经济衰退,直百五铢减至3克以下,因此进行了一次币制改革,约在建兴十三年(235)铸行2克重的直百钱。此后有十四年没有战事,直百钱的重量得以维持。到延熙十二年(249)以后,因姜维屡次出战,开支加增,该钱开始减重。当时蜀汉仅以一州之力与魏吴十二州抗衡,自然力不从心。除了诸葛亮治蜀有方,也不得不靠货币贬值来维持,使得蜀中“虚用其众,刻剥众羌,劳役无已,民不堪命”①。蜀汉经济遭重创,已无法加增租税,只能进一步将货币贬值,直百钱重量从2克相继减为1.4克、1克、0.6克,直至0.4克。
汉兴钱
在蜀汉亡后27年,李特自北方入马蜀,为争霸蜀中连年与晋室争战,经济衰弱无异于蜀汉末年;又据《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寿》,李寿夺位后不久,便施暴政。人有小过,辄杀以立威;同时“修宫室,引水入城,务于奢侈,又广太学,起讌殿,百姓疲于使役,呼嗟满道,思乱者十室而九矣。”类似的经济政治状况使李寿只能采取蜀汉末年铸小型钱的办法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汉兴钱按钱文排列可分为直书汉兴与横收汉兴两种。
因此李寿所铸1克重的小型汉兴钱,承袭了蜀汉末年减重直百钱的衣钵。对照小南街出土的汉兴与直百钱,除了钱语言书体不同外,钱的重量和钱径基本相同,也同为广穿,并均有内外郭,两者的钱形特征基本相同:直百钱径13-19、穿广6-8.5、外郭厚0.8-1.2毫米,重0.5-1.8克;汉兴钱径17、穿广6-7、外郭厚0.8-1毫米,重0.8-1.3克。钱文书体,直百钱为小篆,汉兴钱为横书隶楷,但也不乏相同点,钱文均纤细秀美。此外两者的面北郭均细且浅,钱型均小,都重1克左右。
汉兴钱是中国最早的年号钱,是中国古代钱币从重量记名到年号词句的转折点。

帝王介绍

播报
编辑

李特

帝系表
是巴西宕渠人,巴氐族賨人。性格雄武沉毅。父李慕,母无名。字玄休。与兄弟李庠李流率流 民徙居巴蜀。301年因益州刺史罗尚的压迫起义,罗尚率三万人偷袭义军绵竹大营,被李特将计就计杀的大败。攻克广汉后,与民约法三章,获得民心。罗尚表面上派使者向李特求和,暗地里勾结当地豪强势力,围攻李特。李特在奋勇抵抗之后,战败牺牲。其弟李流继统余众,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义军败而复振,但李流不久也病死。

李雄

李雄字仲俊,是李特第三子,母罗氏,智勇双全。李特率流民起义,以雄为前将军。303年,李特被益州刺史罗尚击杀。继任者李流旋亦病故,雄以大都督名义继续领导流民作战,驱逐罗尚,攻占成都,304年称成都王,改元建兴。以范长生为谋主。306年称帝,国号大成。李雄注意发展生产,赋役较轻,男丁1岁谷3斛,女丁1斛5斗,疾者减半;户调绢不过数丈,棉不过数两。李雄又虚己爱人,授用皆得其才,并兴文教,立学官,简行约法,政治较为清明。为国无威仪,官无禄秩,班序不别,君子小人服章不殊。多次遣使东晋朝贡,遣将开拓疆域。

李班

李班李雄之李荡之子,李雄的侄子。李雄虽有10个儿子,但都不成气候。唯有李班为人谦逊,尊贤尚儒,生活节俭。李雄征战多年,伤痕累累,334年李雄头部伤口化脓生命垂危。诸子无人真正关心,只有李班日夜照料以口吸脓。这让李雄很感动,便立他为太子。李雄去世后,李班即位。但李雄之子李越回成都奔丧时与李雄另一个儿子李期合谋暗杀了李班。李班时年47岁。

李期

李期是李雄的第四子。公元334年,李雄病死,太子李班即位。李雄之子李越回成都奔丧时与李期杀掉了李班。李期于是即皇帝位,改元玉恒,封李越为建宁王。李期称帝后,只重用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和田褒。这几个人仅是庸人而已,并无才能,政事都由这几个庸人决定,国势很快衰落。李寿的名气很大,却受到李期的猜忌。李期多次派人观察李寿的动向,并将李寿的养弟毒死,李寿感到十分害怕,便于公元338年率军进攻成都。李寿的儿子李势当时在成都当校尉,见李寿到来,马上打开城门,放李寿进城。李期做梦也没有想到李寿会这样迅速地来到成都,急忙派人安抚李寿,并按李寿要求杀掉建宁王李越、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和田褒等人。几天后,李期被废为邛都县公,软禁在别宫,不久自杀,时年25岁。李期谥号“幽公”,史称废帝。

李寿

300年—343年,在位5年。属猴,性格善变嗜杀。父李骧,母昝氏。字武考,特季弟骧之少子,雄僣号,历任重职。李期嗣位,改封汉王,领梁州刺史,后废期自立,改国号为汉。初期尚能勤于政事,不久就穷奢极欲,更嗜杀成性,成汉在他统治下日趋没落。

李势

李势,(?—361年)在位共4年。李寿长子,字子仁,据说脖子奇长,举止怪异,为人贪婪残暴。后为桓温所灭,迁于建康,封归义侯,得善终。
叶落评论道:《晋书》说李特性格凶狡,一代枭雄,在剑门叹息蜀汉之失,有志于天下。趁着晋室顾不着他,率领流民,吞并蜀地,汉中,蚕食巴郡,梁州,没人抵挡他们。可以说是皇室无道,以至于末败至此! 李雄天资英武,终成霸业。追寻刘备的足迹,立足公孙述的故地,轻徭薄赋,忍辱负重,可称得上是孙权第二。如果他以亲子相继,国家定会很安定。但他缺乏远略,因爱传国给侄子。结果导致国家混乱,虽可说是天不佑己,但主要还是谋划不够。李班因宽厚博爱遭灾,李期以暴戾至祸,殊途同归,一个下场。李寿穷兵黩武,还能善终,真是运气!李势继位,不改乱政,敢于与大国抗衡。

范贲

范贲,?—349年,成汉丞相范长生之子。曾任成汉的侍中,318年范长生去世后,接任丞相。范长生博学多闻,年近百岁才去世,而被蜀地之人敬若神明。李势投降桓温后成汉将领隗文、邓定等推范贲为帝,据成都组建流亡政府。根据史书记载,范贲“以妖异惑众”,吸引蜀地很多人归附。349年东晋益州刺史周抚龙骧将军朱焘攻打范贲,范贲被杀,遂平定益州。

君主世系

播报
编辑
庙号
谥号
名讳
在位时间
年号及使用时间
皇陵
备注
-
巴郡桓公
-
-
-
李特追谥
-
陇西襄王
-
-
-
始祖
景皇帝
-
建初
303
-
-
太宗
武皇帝
304—334
建兴
304—306
安都陵
304年正式建国
晏平
306—311
玉衡
311—334
-
哀皇帝
334(116天)
玉衡(未改元)
-
-
-
邛都县幽公
334—338
玉恒
335—338
-
-
-
献皇帝
-
-
-
-
李寿追谥
中宗
昭文皇帝
338—343
汉兴
338—343
安昌陵
-
-
归义侯
343—347
太和
344—346
-
-
嘉宁
346—349
-
-
-
347—349
沿用嘉宁
-
-
注:
1.一说没有玉衡、晏平,只有玉恒,玉恒是李期或李班的年号,不是李雄的年号,但这些都无从考证。

资料索引

播报
编辑
唐朝·房玄龄等《晋书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
高然、范双双著《成汉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