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刘祜

东汉第六位皇帝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同义词汉安帝(汉安帝)一般指刘祜(东汉第六位皇帝)
汉安帝刘祜(94年-125年4月30日),东汉第六位皇帝(106年-125年在位),汉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母为左小娥[33][34]
刘祜十岁便善于史书典籍,汉和帝非常喜爱并器重他,常召其入宫,赏赐冠绝诸王子。和帝崩,汉殇帝即位,邓太后临朝,以刘祜为储副[62]。殇帝崩,邓太后立刘祜为帝,临朝称制。[35]刘祜即位之初,陨石撞击而导致灾难空前,[36]四夷各族趁机入侵,东汉岌岌可危。而邓太后夙夜勤劳,躬行节俭,救灾安民、讨平四夷,最终平定天下。[37]邓太后崩逝后,时年28岁的刘祜亲政,[38]重用皇后阎氏和嫡母耿氏外戚,晋封乳母王圣为野王君,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皇帝封爵乳母的先河。对外,派遣班勇屯兵西域,促使西域回归汉朝版图;同时采取怀柔政策,使高句丽臣服;[39]但却枉杀征服鲜卑的猛将邓遵,致使鲜卑反叛而无力制止[47]延光四年(125年),刘祜南巡至宛(今河南南阳)时突发急病,三月暴毙于返京途中,享年三十二岁,葬于恭陵,谥号孝安皇帝。[33]
刘祜亲政期间虽然取得了一些外交成就,但他不能明察,倚重乳母王圣,致使王圣母女专权;[19]又过分重用宫女,导致宫女威势凌帝[32],与宦官一同乱政;[41]继而听信宫女谗言,驱逐贤良的外戚邓氏[74]枉杀太尉杨震、废黜太子刘保[44]使得“天下纷然,怨声满道”[45],东汉呈现由盛转衰的局势。[40]
全    名
刘祜
别    名
汉安帝
谥    号
孝安皇帝
年    号
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
所处时代
东汉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清河[20](位于今河北省清河县)
出生日期
94年
逝世日期
125年4月30日
逝世地
叶县[18](位于今河南省叶县)
陵    墓
恭陵
在位时间
106年 至 125年
前    任
汉殇帝刘隆
继    任
前少帝刘懿[18]
主要成就
屯兵西域,降伏高句丽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早年经历

永元六年(94年),刘祜出生。[33]刘祜自幼聪明敏达,慈仁惠和,宽容博爱,好乐施予。[60]
永元十六年(104年),刘祜十岁,善于史书,喜爱经籍,汉和帝非常喜爱并看重他,称之为“诸生”,并多次召他入宫觐见,特加赏赐。汉和帝给他的赏玩、研习之物,是各个王子都莫与为比。[21][62]
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公元106年2月13日),汉和帝驾崩,汉殇帝即位,刘祜的父亲刘庆前往封地,邓太后特诏刘祜留在京师洛阳的清河邸中,以刘祜为储副[61][62]
延平元年(106年)八月,汉殇帝不幸早夭。刘祜因年少便以聪明著称,邓太后与其兄邓骘便决定迎立刘祜为帝。[25]邓骘连夜持太后节迎接刘祜入宫。邓太后下诏称“刘祜质性忠孝,小心翼翼,能通诗论,笃学乐古,仁惠爱下。年已十三,有成人之志。亲德系后,莫宜于祜。”又作策命曰:“朕惟侯孝章帝世嫡皇孙(指刘祜),谦恭慈顺,在孺而勤,宜奉郊庙,承统大业”。宣读完策命后,太尉张禹奉上玺绶,刘祜正式即皇帝位,时年十三岁,邓太后临朝称制。[24]

委政太后

刘祜即位后,谦让恭敬,勤勉于经学,志在供养,委政于长乐宫邓太后[62]为了培养刘祜,邓太后让“诸儒多归附”的名儒邓弘到宫禁之中教授刘祜。[26]
永初元年(107年),刘祜已十四岁,但并未临朝,由邓太后独自临朝,[68]时人称之为“邓太皇”。[69]郎中杜根上奏邓太后,说刘祜年龄大,应该亲政。邓太后大怒,令人杖杀杜根,抛尸城外。杜根装死,逃往宜城山当了酒保(十五年后刘祜亲政,将杜根召回。)[5]
同年,大司空周章密谋废黜邓太后和刘祜,改立平原王刘胜为帝。此事被邓太后察觉,邓太后先发制人,十一月周章自杀。[27]
永初元年(107年)十一月,刘祜开始讲《尚书》,沉迷于典艺。
永初二年(108年)春正月,刘祜加元服[62](有争议,一说加元服的时间是永初三年)[66]
元初元年(114年)阎姬被选入宫,刘祜非常宠爱她,封她为贵人。次年(115年),立为皇后。阎姬专房妒忌,刘祜临幸了宫人李氏,生下了皇子刘保,阎姬便鸩杀李氏。[30]
由于邓太后终身临朝称制,而不肯主动还政于刘祜,而刘祜不敢正视邓太后,收敛着衣襟空拥帝位,从而心生烦闷,悬书于宫廷之中。[70]
刘祜虽然年少聪明,但成年后多有不德,邓太后对其逐渐不满意,刘祜的乳母王圣知道这种情况,常与宦官在刘祜面前说邓太后坏话,使刘祜与邓太后离心离德。[25]
元初六年(119年),邓太后征召济北王、河间王的儿子们到京师洛阳,其中河间王子刘翼的俊美仪容令邓太后感到惊奇,便把他过继给汉和帝长子平原王刘胜,并留在京师洛阳,[28]刘祜的乳母王圣便伙同宦官们说邓太后要废了刘祜,改立刘翼为帝,刘祜又恨又怕。[29]
永宁元年(120年)夏四月丙寅,刘祜的长子刘保因宽厚实诚,在小学表现很好,得到了邓太后的嘉奖,于是邓太后便将刘保立为皇太子[1][31]

亲理政事

建光元年(121年)三月癸巳,邓太后去世,刘祜亲政。由于邓太后在世时,邓骘拒绝接受上蔡侯的爵位;此时邓太后去世,刘祜“复申前命”,正式授予邓骘上蔡侯的爵位,同时授予他特进(位同三公)之职。[75]同月戊申,刘祜追尊父亲清河孝王刘庆为孝德皇,母亲左小娥为孝德后,祖母宋贵人为敬隐皇后。又将嫡母耿姬的兄长授予牟平侯、宝监、羽林、左军、车骑等官,同时封祖母宋贵人的四个兄弟为列侯,宋氏一族担任卿、校、侍中大夫、谒者、郎吏的有10多人;又将妻子阎皇后的兄弟阎显、阎景、阎耀一并封为卿、校,掌管禁军,于是东汉“内宠始盛”,[17]时人称之“今外戚宠幸,功均造化,汉元以来,未有等比”。[67]
  • 听信宫女谗言,驱逐邓氏外戚
刘祜早就不满受制于邓太后的地位,邓太后的死对他来讲无异于一次政治上的解放。邓太后死后不久,有几个以前受过太后惩罚的宫女诬告邓太后兄弟邓悝、邓弘、邓闾阴谋废刘祜,另立平原王刘翼为帝。这一诬告正中刘祜下怀,邓悝等人都被废为庶人,而邓骘因不知情,仅被革除特进之职,但保留上蔡侯的爵位,令其前往封地,最终受郡县官吏逼迫而死。[74]
由于邓骘无罪遇害,天下怜之,大司农朱宠抬着自己的棺材上疏说:“和熹皇后有圣善之德,是大汉的文母。邓氏兄弟忠孝,同心忧国,是王室的依赖。他们功成身退后,还将自己的封地让给贤者,这是历代的外戚都没有能与之相比的。然而却遭受诬陷,七人遇害身亡,有违天理人伦。应该妥善安葬他们,告谢亡灵。”然而朱宠却因此被刘祜罢官归乡。
朱宠被罢官后,平民百姓们纷纷进京为邓氏鸣冤。刘祜迫于舆论压力,只好将邓骘等人妥善安葬于北邙,又将被流放的邓氏子弟召回京师洛阳。[16]

乳母专权

刘祜亲政后,其乳母王圣倚仗对安帝的养育之恩,放纵任性,[22]颇为专权。[19]
王圣及其女儿伯荣奢侈暴虐,贪污受贿,随便出入宫廷,煽动内外,干预政事,无恶不作。司徒杨震上疏劝刘祜将王圣驱逐出宫,断绝她与女儿伯荣的来往。刘祜便将奏折给王圣看,于是王圣母女皆心怀怨恨。[50]
刘祜由于无法亲自前往甘陵祭拜生父孝德皇刘庆,便多次派王圣之女伯荣前往甘陵祭拜,伯荣恃宠而骄,所经过的郡国官员无不前呼后拥,夹道迎送,甚至迎着伯荣的车子叩首行礼像朝见帝王一般,刘祜却不加约束,尚书陈忠上疏指出“伯荣之威,重于陛下;陛下之柄,在于臣妾。”[32]
王圣的另一位女儿王永,也分走刘祜的权威,与刘祜共同掌权,史称“分威共权”。王永还属托各个州郡,倾动大臣。[53]
延光二年(123年)四月,刘祜又封乳母王圣为野王君,[51]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封爵乳母的先河。[52]

屯兵西域

延光二年(123年),西部传出消息,北匈奴和车师联兵,进攻河西四郡。大臣们都主张放弃西域,退回玉门关内。只有从边疆回京城汇报情况的敦煌太守张当力排众议,廷尉陈忠也认为西域归属汉朝已久,轻易放弃就会失去人心,不如在敦煌置校尉,增加河西四郡的兵力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刘祜采纳了张当、陈忠的意见,并派班超之子班勇为西域长史,率领500士兵出屯柳中城。班勇到西域后,依靠河西四郡和西域属国的军事支援,击退匈奴,讨平车师,使中原和西域的交通再次畅通。[9][46]

大兴土木

延光二年(123年)十月,刘祜在国库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派人给乳母王圣大规模修建宅第,位于津城门内,合两坊为一坊,屋舍毗连不绝,雕修缮饰,穷极巧伎,攻山采石,大匠左校别部将作合几十处,转相迫促,花费巨亿。中常侍樊丰、侍中谢恽等见杨震连续进谏都没有被刘祜采纳,于是无所顾忌,便假造诏书,调发大司农的钱谷、大匠见徒的材木,各自修建起家舍、园池、庐观,劳役花费无数。[49]

东巡泰山

延光三年(124年)春二月,刘祜东巡狩猎,巡行泰山,并在泰山祭天。中常侍樊丰等人趁着刘祜不在京师洛阳,便大肆修建私宅,杨震的下属截获了樊丰伪造的诏书,准备等到刘祜返回洛阳后上奏。樊丰等人很害怕,便诬陷杨震心怀怨恨。三月壬戌,刘祜车驾回到京师洛阳,暂时留宿太学,夜里派人收回杨震的太尉印绶[56]。樊丰还是恨他,又请大将军耿宝上奏说杨震不服罪,刘祜便下令将杨震谴送原籍。杨震说:“我蒙圣恩居位,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杀,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止,还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于是服毒自尽。[14]

废黜太子

刘祜的阎皇后多年不育,由于此前刘祜已立宫人李氏所生之子刘保太子。李氏在此以前已被阎皇后鸩杀。阎皇后怕太子即位以后会追究杀母之仇,处心积虑地要将刘保除去。
王圣与女儿王永因与太子刘保的乳母王男、厨监邴吉发生争吵而将其置于死地,刘保思念王男,多次叹息。[54]阎皇后又与中常侍樊丰串通一气,向刘祜进谗言,说刘保行为过恶,不宜处太子之位。刘祜宠爱阎皇后,于是有了废立之心。而王圣因害死了刘保的乳母王男,担心日后被刘保报复,于是也帮着阎皇后构陷太子刘保。[55]
太子的废立要经大臣们讨论,大将军耿宝秉承阎皇后意旨,力主废黜刘保。太常桓焉、廷尉张皓则反驳说:“人生年未满十五,过恶尚未及身,望陛下为太子选德行高操的师傅,辅导以礼义,自然行为有方。”只是刘祜并不觉悟,于延光三年(124年) 废黜了太子刘保,改封为济阴王。[1-2]

南游驾崩

延光四年(125年),刘祜携同阎皇后和贵戚南下游玩,三月庚申,行抵宛城时突然觉得身体不安,令大将军耿宝实行太尉之事[65]。乙丑,刘祜病情加重,只好下令返回京师洛阳,同时征召济北王、河间王的儿子年龄在十四岁以下、七岁以上的到京师洛阳。[64]
三月丁卯,刘祜的车驾到达叶县(今河南省叶县南),死于车中,终年三十二岁。皇后阎姬秘不发丧,所在上食、问起居与往常一样。庚午日回到宫中,辛未晚上才发丧。当年葬于恭陵,庙号恭宗,谥号孝安皇帝。阎姬将受征入朝济北王子刘懿过继给刘祜为子嗣,继承刘祜的皇位。[64-65]
初平元年(190年)有司奏请刘祜无功德,不宜称宗,请撤除尊号。汉献帝诏令说:“可以”。[3]

为政举措

播报
编辑

政治

  • 选拔人才
刘祜亲政之初,陈忠多次举荐隐逸及直道之士冯良周燮杜根成翊世之徒。于是刘祜便用公车礼聘冯良、周燮等人。[73]
建光元年(121年)夏四月,刘祜令百官推举有道之士[7]
延光元年(122年)八月己亥,刘祜诏三公、中二千石的高等官员,推举刺史、二千石、令、长、相,从事一年以上至十岁,清白爱利、能赖身率下、防奸理烦、有益于人的人,无拘官簿。刺史举所部,郡国太守、相举墨绶,隐亲悉心,勿取浮华。[8]
  • 废除官员连坐制
东汉时期,政府规定,官员如犯了贪污罪,就会连累儿子一起坐牢。“清河相叔孙光坐臧抵罪,遂增禁锢二世”。这种连坐政策虽然也打击了当时的官场腐败,但也使无辜者受到牵连,很不通情理。
于是,到了刘祜建光元年(121年),“居延都尉范复犯臧罪,朝廷欲依光比”。这时,新上任的太尉刘恺认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呼吁政策“人性化”一些,这赢得了其他官员的赞同,一起说服朝廷废除了贪污官员父子连坐的“非人性化”惯例。[57]
  • 禁止百官服丧
元初三年(116年)邓太后临朝,下诏允许大臣服丧三年后复职,同时采纳陈忠建议,规定从事军屯以及在县衙任职的人,在父母去世不满三月期间,官府或军营不得徭役他们,让他们护送父母丧葬事宜。然而刘祜亲政后,尚书令祝讽、尚书孟布奏请废除这项规定,而陈忠上疏反对。但刘祜身边的宦官不想服丧,刘祜最终便采纳了尚书令祝讽、尚书孟布废除这项规定的提议,昭告天下。[72]

经济

建光元年(121年)冬十一月,郡国三十五地震,刘祜便下诏让三公以下的臣子,各上书自陈得失,并派光禄大夫外出巡视,赐死者家属钱,一人两千,免除当年的田租,其中受灾严重的地区,同时免除口赋。[6]

军事

  • 屯兵西域
元初六年(119年)邓太后派兵恢复了东汉对西域的羁縻统治,然而刘祜亲政后,延光二年(123年)北匈奴与西域的车师国联合入侵河西,朝臣有人建议再度关闭玉门关放弃西域,而敦煌太守张珰与廷尉陈忠则主张增兵维持对西域的统治,最终刘祜采纳敦煌太守张珰与廷尉陈忠的建议,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率刑士五百人,驻扎于西域柳中。[46]班勇到达西域后,攻克了车师国。[9]
  • 讨伐东夷
元初五年(118年),高句丽濊貊玄菟郡,攻华丽城。建光元年(121年)春,幽州刺史冯焕、玄菟太守姚光等,率兵出塞讨击,捕杀了濊貊统帅,获兵马财物。高句丽太祖王便遣使诈降,姚光等人误信,高句丽便暗中派三千人攻玄菟、辽东,焚烧城郭,杀伤二千余人。
刘祜便派三千余骑兵营救,到达时而濊貊人已退去。同年秋,高宫又率领马韩濊貊数千骑围玄菟。夫余王遣子尉仇台率二万余人,与东汉州郡合力将其讨破,斩首五百余级。[10]
  • 鲜卑反叛
元初六年(119年)度辽将军邓遵出塞攻破鲜卑,于是辽西鲜卑首领乌伦、其至鞬率众归降。
邓太后驾崩后,刘祜逼死了度辽将军邓遵,于是其至鞬趁机再度反叛,[47]于建光元年(121年)侵犯居庸关,杀死云中太守成严与功曹杨穆,继而在马城包围了护乌桓校尉徐常。新一任度辽将军耿夔和幽州刺史在夜间冲破了鲜卑包围圈,解救了护乌桓校尉。
鲜卑杀害了多个东汉郡太守,意志转盛,控弦数万骑,于延光元年(122年)冬,再度寇略雁门、定襄,进攻太原,掠杀百姓。延光二年(123年)冬,其至鞬亲自率领万余骑入侵东领候,分为数道,攻打南匈奴于曼柏,薁鞬日逐王战死,杀千余人。延光三年(124年)秋,鲜卑复寇高柳,击破南匈奴,杀死渐将王,然而刘祜却无力制止,亲政后始终无反击鲜卑的记录,直到汉顺帝时期才扭转东汉对鲜卑的颓势。[48]

外交

  • 采取怀柔政策,使高句丽臣服
建光元年(121年)年底,高句丽太祖王高宫驾崩,他的儿子“遂成”即位。姚光上奏应趁机发兵攻打,而尚书陈忠却认为这是不义之举,应当遣使吊问,并谴责他们之前的罪过,赦免他们而不进行诛杀,招致他们以后从善。
刘祜采纳了陈忠的建议,并予以实行,高句丽从此臣服,[12]并于次年(122年),高句丽王遂成便归还了汉朝百姓,并到玄菟郡投降。刘祜便下诏说:“遂成等人,凶暴忤逆无状,应当剁成肉酱,昭示于百姓,幸亏遇上赦令,遂成乞罪请求投降。鲜卑、濊貊连年寇边,驱使劫掠百姓,动以千数,而裁送数十百人,没有归化之心。从今以后,不与县官战斗而主动归附送还生口的人,都给与赎金,每人四十匹缣。[11]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汉代

邓绥:①“质性忠孝,小心翼翼,能通诗论,笃学乐古,仁惠爱下。年已十三,有成人之志。亲德系后,莫宜于祜。"②“朕惟侯孝章皇帝世嫡皇孙,谦恭慈顺,在孺而勤,宜奉郊庙,承统大业。”[24]
陈忠:“伯荣之威重于陛下,陛下之柄在于臣妾。”[32]
杨震:“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14]
虞诩:“昔孝安皇帝任用樊丰,交乱嫡统,几亡社稷。”[43]
李固:①“前孝安皇帝变乱旧典,封爵阿母,因造妖孽,使樊丰之徒乘权放恣,侵夺主威,改乱嫡嗣,至令圣躬狼狈,亲遇其艰。”②“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周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42]

三国

薛莹《汉纪赞》:“安帝之初,委政太后,十有馀年。及亲万机,佞邪始进,阉官用事,宠加私爱。阿母王圣,势倾朝廷,遂树奸党,摇动储副,山陵未乾,萧墙作难,兵交禁省,社稷殆危。”[63]

东晋

袁宏后汉纪》:“安帝不明,宫人与王圣专权。”[19]
王嘉《拾遗记》:①“安、灵二帝,同为败德。”②“成、安二帝,载世虽远,而乱政攸同。”[77]

南朝

范晔后汉书》:①“安德不升,秕我王度。降夺储嫡,开萌邪蠹。冯石承欢,杨公逢怒。彼日而微,遂祲天路”。[1]②“名贤戮辱,便孽党进,衰斁之来,兹焉有征。”[15]③“安帝不能明察,信宫人及阿母王圣等谗言,破坏邓太后家,于是专听信王圣及宦者,中常侍江京、樊丰等皆得用权。”[41]

宋代

司马光资治通鉴》:“帝少号聪明,故邓太后立之。及长,多不德,稍不可太后意。”[2]

明朝

王夫之:“安帝之不德,岂至如昌邑王贺之荒悖哉!”[59]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神光照室

刘祜在清河王邸第的时候,多次有神光照到室内,又有赤蛇盘在床第之间,[23]其父清河孝王刘庆常感到惊异。[60]

宫女乱政

刘祜亲政期间,出现了多起宫女乱政事件。
第一,听信宫女谗言,驱逐贤良的外戚邓氏。邓太后死后不久,有几个受过邓太后惩罚的宫女诬告邓太后兄弟邓悝、邓弘、邓闾阴谋废黜刘祜,另立平原王刘翼为帝。刘祜听信宫女谗言,将邓悝三人都废为庶人,而邓骘因不知情,被革除特进之职,但保留上蔡侯的爵位,令其前往封地,最终受郡县官吏逼迫而死。[74]
第二,任凭宫女作威作福,僭越天子,威势凌帝。刘祜由于无法亲自前往甘陵祭拜生父孝德皇刘庆,便多次派宫女伯荣(王圣之女)前往甘陵祭拜,伯荣恃宠而骄,所经过的郡国官员无不前呼后拥,夹道迎送,甚至迎着伯荣的车子叩首行礼像朝见帝王一般,刘祜却不加约束,尚书陈忠上疏指出“伯荣之威,重于陛下;陛下之柄,在于臣妾。”[32]
第三,听信宫女谗言,废黜太子刘保。太子刘保病重时,刘祜的乳母王圣与女儿王永,与原本担任太子乳母的宫女王男、厨监邴吉争夺太子刘保的抚养权,最终王圣与王永将宫女王男与邴吉害死,太子刘保思念乳母王男,多次叹息。[54]而王圣母女担心日后被刘保报复,便构陷太子刘保,致使刘保被废黜太子之位,贬为济阴王。[55]
第四,任凭宫女干涉地方选举。据《后汉书》记载,宫女王永(王圣之女)与刘祜“分威共权”。当时,海内贪污之人都纷纷贿赂宫女王永,于是王永便属托各个州郡长官,颠覆了地方选举,让那些因行贿而被监禁的人再次得到任用,致使地方官员黑白混淆,清浊同源,天下哗然一片,都说钱才是上流之物。[53]
针对宫女乱政现象,太尉杨震上疏批评刘祜:“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14]

微服私访

据《拾遗记》记载,刘祜喜欢微行微服私访),常于郊外露营,搭建起帷宫,都用锦罽文绣,相当奢侈。永初三年(109年),国库不足,刘祜便让吏民入钱者得为官,琅琊地区的穷人王溥凭借美貌和文采致富,上交了一亿钱,得到了中垒校尉的官位,时人称是他积德行善,是神明对他的报道。[78]

逼死蔡伦

永宁二年(121年)邓太后驾崩后,刘祜便逼迫蔡伦到廷尉问罪,蔡伦耻于受辱,便服毒自尽。[13]

尊亲贬嫡

刘祜亲政后,在追尊生父刘庆为孝德皇的同时,把刘庆的妾室左小娥(刘祜生母,已去世)追尊为孝德皇后,而把刘庆的正妻耿姬(刘祜嫡母,仍在世)尊为甘陵大贵人,使自己嫡母居于妾室、生母以正妻身份配享甘陵。[76]

怒杀赵腾

刘祜亲政时,河间地区平民男子赵腾来到洛阳上书,指出了安帝朝的朝政得失所在。刘祜看到后大怒,当即下令将赵腾逮捕入狱,以“欺骗君主,胡言乱语”的罪名结案。杨震便上疏为赵腾求情,劝谏刘祜要广开言路,赦免赵腾的性命,引导平民百姓进言。然而刘祜不听,竟将赵腾伏尸于洛阳都市。[71]

人际关系

播报
编辑
辈分
关系
姓名
介绍
前辈
祖父
汉章帝,光武帝刘秀的孙子,汉明帝刘庄第五子
祖母
追赠敬隐皇后
父亲
清河孝王,追尊孝德皇[4]
甘陵大贵人,牟平侯耿袭隆虑公主刘迎的女儿
母亲
追尊孝德后
兄弟
二弟
清河愍王
三弟
姐妹
姐妹
涅阳公主
舞阴公主,下嫁邓褒邓禹玄孙)
濮阳公主,下嫁耿良耿弇曾孙)
平氏公主
妻子
正室
皇后
安思皇后,尚书阎章的孙女
妾室
李皇后
恭愍皇后,汉顺帝生母
子辈
长子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1]

影视形象

播报
编辑
2012年电影《汉太尉杨震》:叶祖新饰演刘祜。[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