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前赵

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刘渊建立的割据政权
收藏
0
0
同义词汉赵(汉赵)一般指前赵
前赵(304年~329年),亦称汉赵,十六国时期列国之一,是西晋晚期由匈奴贵族刘渊建立的割据政权。
304年11月,刘渊以复汉为名,在左国城即汉王位,改元元熙,国号汉。308年10月,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309年迁都平阳。310年病卒。长子刘和即位,被庶弟刘聪篡位。313年刘聪夺取洛阳,俘杀晋怀帝。316年又灭亡位于长安的西晋残余势力。
318年7月,刘聪病死,太子刘粲继立,八月靳准发动平阳政变杀刘粲。镇守长安的中山王刘曜发兵攻靳准。十月刘曜带军行至赤壁(今山西省河津市赤石川)后登基称帝,改元光初,次年改国号为赵。与此同时石勒起兵反叛自称赵王,汉赵丧失东土,赵帝刘曜独存西境。史家为区分,将关中的刘氏赵连同刘渊所建的汉,即将稍前的(屠各刘姓政权统称为前赵,而将随后的石姓赵称为后赵。此后刘曜、石勒常相攻伐。由于刘曜在关中地区对各民族采取高压政策,加上治国无方,一味征战,国势日颓,石勒则控制了河北广大地区。329年初,前、后赵大战于洛阳城西,刘曜饮酒过量,被后赵擒杀,汉赵主力被消灭。
329年,后赵军乘胜西进,前赵太子刘熙弃长安而奔于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九月,后赵石虎攻克上邽,杀死刘熙及文武百官,汉赵政权灭亡。
中文名
前赵
外文名
Han Zhao
别    名
匈奴汉国汉国汉赵
时间范围
304年 至 329年
首    都
左国城、平阳、长安
主要城市
长安、洛阳、邺城、太原、襄国、平阳
官方语言
中古汉语(洛阳雅言)
货    币
汉五铢
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政体
国家领袖
刘渊刘聪刘粲刘曜
人口数量
315 万
主要民族
汉族匈奴族
主要宗教
儒教佛教
国土面积
239000 km²

历史背景

播报
编辑

立国背景

  • 匈奴五部,质留中原
刘豹刘渊父子为南匈奴单于的后裔。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七月,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来朝贺,被扣留在邺城,魏王曹操借机将南匈奴分为五部,选汉人为司马加以监督,刘豹为左部帅居于新兴(今山西忻州市北)。[1-2]
刘渊生于嘉平时期(249年—253年),他于魏元帝咸熙年间(264年―265年)住在洛阳作人质,受到晋王司马昭厚待。到了西晋泰始年间之后,并州人王浑多次向晋武帝推荐渊,西晋武帝准备让他也参与平吴事宜,遭孔恂劝谏而作罢。279年,刘豹病故,刘渊代父柜谜为左部帅。太康十年(289年),西晋武帝以刘渊为匈奴北部都尉。[3-4]
  • 八王内讧,密谋叛晋
西晋有意削弱刘渊与部落的关系,后二迁为离石将兵都尉,刘渊则利用此职位的权限暗中扩展势力。西晋惠帝即位后初期由杨骏辅政,杨骏为拉拢刘渊,刚执政就封他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卿侯,给予统率匈奴五部军事的大权。[5]十年后西晋爆发内战,李特一家也率领益州的流民起义,西晋土崩瓦解。在并州的匈奴五部也酝酿着反抗西晋。永兴元年(304年)三月,成都王、河间王联军讨伐齐王司马冏,攻占洛阳。不久,东海王司马越挟持晋惠帝攻邺,荡阴之战司马颖击败司马越,进而将晋惠帝留在邺。这时成都王司马颖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极力拉拢刘渊,表其为“行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加强刘渊在匈奴五部中的地位,并命刘渊居邺城,以便控制。原北部都尉、右贤王刘宣与各部贵族商议共推刘渊为大单于,遣其党呼延攸到邺与刘渊联络。[6]刘渊借口回部会葬,成都王不允,于是遣呼延攸回归,告知刘宣等召集五部及杂胡,声言助颖,实为反晋作准备。[7-9]
  • 托名援邺,离石起兵
304年八月,东海王派系的司马腾王浚段部鲜卑乌桓势力发兵进攻邺城。在邺带兵的左贤王刘渊见机再次请求返回左国城,愿以调发匈奴五部援助成都王司马颖,司马颖迫于形势之危急,采纳其建议而准其西还,并拜渊为北单于。[10]
刘渊以召旧部援助成都王司马颖为由而回到并州离石,预谋已久的刘宣等推刘渊为大单于,于是起兵反晋(当时针对东海王势力[11]),二十日之间就聚众五万,都于离石。[12-13]东赢公、并州刺史司马腾向鲜卑拓跋猗迤求兵攻打刘渊,拓跋猗迤与弟拓跋猗卢联合在西河进攻刘渊,击败刘渊军,在汾东与司马腾结盟后回师。[14]

左国城称王

永兴元年(304年)十一月(也有系于“十月”的),刘渊从离石迁于左国城(今山西省离石县),来归附的胡、晋人很多。为取得胡人政权的合理性,刘渊以“兄亡弟绍”复汉为名义,筑坛于南郊即汉王位,大赦境内,改晋永兴元年为元熙元年,定国号为汉,正式建立政权。同时,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立其妻呼延氏为王后。置百官,以刘宣为丞相,崔游御史大夫,刘宏为太尉,其余拜授各有差。[15-17]
左国城遗址左国城遗址左国城遗址左国城遗址左国城遗址左国城遗址左国城遗址左国城遗址
左国城遗址
同年十二月(实际已是公历的305年初),晋并州刺史司马腾遣兵攻汉,双方大战于大陵(今山西省文水北),刘渊大胜,并遣刘曜等攻取上党、太原、西河各郡县。当时在青、徐二州的王弥,魏郡的汲桑石勒,上郡四部鲜卑陆逐延,氐族酋长单征等人均拥刘渊为共主。刘渊命王弥、石勒等人攻取河北各郡县,并一度攻入西晋的重镇许昌,其兵锋进抵至西晋的首都洛阳城下。[12]

刘渊称帝

永嘉二年(汉永凤元年,308年)十月甲戌,刘渊在左国城正式称帝,大赦境内,改年号为永凤。以大将军刘和为大司马,封梁王,尚书令刘欢乐为大司徒,封陈留王,御史大夫呼延翼大司空,封雁州郡公(?),宗室以亲疏为等,悉封郡县王,异姓以勋谋为差,皆封郡县公侯。[18]
次年正月,太史令鲜于修之对汉主刘渊说:“不出三年,一定能攻克洛阳,蒲子地形崎岖,难以在这儿长久安居,平阳的天象正好昌盛,请把都城迁到那里。”刘渊采纳其建议,迁都平阳。宣布大赦,改年号为河瑞。
四月,晋左积弩将军朱诞投奔了汉国,详尽陈述洛阳守备薄弱的现状,并劝刘渊趁机发兵攻打。于是,命朱诞为前锋都督,灭晋大将军刘景为大都督,统军攻克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北),接着刘景又与晋将王堪战于延津(今河南省延津县北),又将其击败,而后下令将三万多男女投入黄河淹死。刘渊得之此事后愤怒地说:“朽体承景何面复见朕!且天道岂能容之!吾所欲除者,司马氏耳,细民何罪!”降刘景为平虏将军。[19]
又派遣四子刘聪进攻包围洛阳。同年夏季,刘渊以王弥担任侍中、都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青州牧,与楚王刘聪合兵进攻壶关,以石勒担任前锋都督。刘琨派遣护军黄肃、韩述救援壶关,刘聪在西涧打败韩述,石勒在封田打败黄肃,将两人都杀了。晋太傅司马越派遣淮南内史王旷、将军施融曹超带兵抵御刘聪等人。王旷军渡过黄河后,想长驱向前,施融反对说:“对方凭据险要、抄小路出击,我军虽有数万,仍是孤军受敌。应暂且以河水当作屏障等待形势的转变,再谋划攻击对方。”王旷听了发怒地说:“君欲沮众邪!”施融退帐外,说:“对方善于用兵,王旷却不懂战场情势,我等今日死定了!”王旷等人翻越太行山与刘聪遭遇,激战于长平地带,王旷所部大败,施融、曹超都战死。刘聪趁势攻陷屯留长子,斩敌一万九千。上党太守庞淳献壶关而降。晋并州刺史刘琨以都尉张倚遥领上党太守,屯据襄垣[20-21]

石勒崛起

  • 投汉建功
元熙四年(307年),晋国马牧帅汲桑自称大将军,与石勒第二次起兵反对东海王司马越势力,声称要为上一年被杀的成都王司马颖报仇。汲桑以石勒为前驱,屡次取胜,于是署石勒为讨虏将军、忠明亭侯。石勒即随汲桑进攻邺城,担任前锋都督,大破冯嵩,并且长驱直进,五月攻陷邺城。汲桑在邺城杀司马腾和万多个兵民,焚毁邺城宫室和抢掠城中妇女珍宝后才离开。
石勒及后又跟汲桑进攻幽州刺史石鲜。石勒在乐陵击杀石鲜后又击败率五万兵营救石鲜的乞活军将领田禋,并与苟晞相持于平原、阳平之间数月,期间发生三十多场战事,互有胜负,逼令太傅司马越要率兵在官渡为苟晞声援。石勒和汲桑于九月大败给苟晞,于是收拾余众,打算投奔刘渊建立的汉赵,但又于赤桥败于冀州刺史丁绍,石勒于是逃到乐平,后汲桑更在乐陵被晋兵所杀。
石勒投汉赵后,于十月就成功令据守上党的㔨督和冯莫突归降汉赵,刘渊于是以石勒为辅汉将军、平晋王。后又因据守乐平的乌桓人张伏利度不肯加盟汉赵,石勒于是假称得罪刘渊而投奔张伏利度,并与他结为兄弟,与其胡人部众一同抢掠郡县,霉签整所向无敌,于是令众人畏服。石勒在众人心附自己后乘宴会抓着张伏利度,让部众推举自己为主。石勒随后释放张伏利度而率领其部众归附汉赵。刘渊于是加石勒为督山东征讨诸军事,并以这些胡人部众跟随他。[22]
  • 侵扰河内
刘渊于元熙五年(308年)派石勒领兵东侵。石勒于九月攻陷邺城,晋征北将军和郁逃走。十月刘渊称帝,授予使持节,平东大将军。不久石勒又率三万进攻魏郡、汲郡顿丘,五十多个由当地人集结的壁垒望风归附,于是获假垒主将军、都尉印绶。后更杀魏郡太守王粹和冀州西部都尉冯冲,又击败并杀害乞活军将领赦亭和田禋。刘渊于是授予石勒安东大将军、开府。石勒又于次年进攻巨鹿和常山,部众增加至十多万人,更加有文士加入,并以他们成立“君子营”,石勒以汉人张宾为谋主,刁膺、张敬为股肱。又因军事力量强大,在石勒派张斯游说之下,并州的胡羯大多亦跟从石勒。
飞龙山-信都地带[23]
刘渊后派兵进攻壶关,石勒后被任命为前锋都督,击破刘琨派来救援壶关的军队,助汉赵攻陷壶关。九月,晋司空王浚祁弘段务勿尘飞龙山进攻石勒,石勒大败,退屯黎阳,但仍能分派诸将攻打未及叛变的部众,收降三十多个壁垒,并置守宰安抚。十一月,石勒进攻信都,杀害冀州刺史王斌。当时,王浚命裴整和王堪领兵讨伐石勒,石勒于是立刻回军抵御。石勒到黎阳后,裴宪抛弃军队逃到淮南,王堪则退守仓垣。刘渊于是授命石勒为镇东大将军,封汲郡公,石勒辞让封爵。
河瑞二年(310年),石勒南渡黄河,攻陷白马后与王弥一同进攻徐、豫、兖三州。不久更攻下鄄城和仓垣,并北渡黄河进攻冀州诸军,投降他的平民多达九万多人。及后又协助刘聪等人进攻河内,并进攻冠军将军梁巨,晋怀帝派兵援救。梁巨仍因兵败请降,石勒不许,最终坑杀一万多名降卒并杀死梁巨,援兵亦退还。此战令河北各个自守的堡垒都震惊,纷纷送人质到石勒处。
同年刘渊逝世,刘聪杀兄刘和继位,任命石勒为征东大将军、并州刺史、汲郡公,石勒辞让征东大将军。随后便会合刘粲、刘曜、王弥大军进攻洛阳,直入洛川。石勒又进攻仓垣,但被守将王赞击败。[22]
  • 南攻荆州
石勒游荡于豫州[23]
石勒及后改攻南阳,早前在荆州叛变的雍州流民王如、侯脱和严嶷等都感到恐惧,于是派了一万兵屯守襄城以作抵抗。但石勒到后击败守军并将部众全数俘虏,进驻宛城以北。当时侯脱据有宛城而王如守穰县,王如怕石勒进攻,于是以珍宝贿赂石勒,与他结为兄弟;同时又因王如与侯脱不睦,于是劝石勒进攻侯脱。严嶷知道石勒攻宛后领兵救援,但石勒十二日便攻陷宛城,严嶷赶不及而直接向石勒投降。石勒杀侯脱和囚禁严嶷,呑并了二人部众,军力十分强盛。
石勒于是进一步南侵,进攻襄阳并且循汉水攻陷三十多个处于江西的壁垒。石勒留刁膺守襄阳后就率三万精锐骑兵还攻王如,但因怕王如强盛,于是改攻襄城。王如知道后就命弟弟王璃率兵,假称犒军而袭击石勒,但遭石勒击灭。石勒至此有雄据长江、汉水一带的意愿,张宾虽然反对并劝他北归但都不听。
嘉平元年(311年),镇守建业的琅琊王司马睿见石勒南侵荆州,于是派王导率兵讨伐。而石勒军粮不继,更加因疫症损失大半士兵。石勒于是接纳张宾建议,焚毁辎重,收好粮食和卷起盔甲,轻兵渡过沔水并进攻江夏,然后北归,先攻陷新蔡并杀新蔡王司马确,后再攻陷许昌。[22]
  • 兼并王弥
十月,石勒在己吾县宴请王弥。宴上石勒亲手杀了王弥,兼并了他的军队又表奏刘聪,称说王弥反叛。刘聪勃然大怒,派使者责备石勒“擅自害死朝廷重要辅佐官员,心中没有君主”。但还是给石勒加上了镇东大将军,督并、幽二州诸军事,兼并州刺史等职,来安慰石勒的心。苟晞、王赞密谋叛离石勒,石勒把他们杀了,还杀了苟晞的弟弟苟纯[22]

刘聪弑君

310年刘渊病重,命刘聪辅佐太子刘和。刘渊病死,刘和继位,数天后刘和发兵进攻庶弟、大司马刘聪和其他三王,反被刘聪所杀,刘聪自立为帝。[24]

陷京灭晋

副标:永嘉之乱雄精白桨、宁平城之战荥阳之战
刘聪糜烂的后宫生活
刘聪继位后,派遣族弟刘曜、东莱公王弥等率领四万大军攻取洛阳周边的郡县,以孤立洛阳。311年,石勒在苦县(今河南鹿邑县)消灭西晋主力部队十余万人。[25]
同年夏季,刘曜、王弥攻破洛阳,把晋怀帝关在端门,强侮晋羊皇后,屠戮三万多公卿、百姓。又将怀帝掳至平阳。[26]丁未,刘聪大赦,改元嘉平。[25][27]随后杀了晋怀帝。
得知晋怀帝被杀的消息后,晋秦王司马邺于313年在长安称帝,即晋愍帝,此时西晋只剩长安及周边的弹丸之地。
316年,刘聪又派遣刘曜攻破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亡,也有人认为晋怀帝被杀才是西晋灭亡的标志,司马邺只是割据势力。汉赵基本拿下了关中、关东。[28]

平阳政变

汉昌元年(318年)七月,刘聪病重,刘曜、石勒受遗诏辅政,又升曜为丞相、领雍州牧,勒为大将军、领幽、冀二州牧,勒推辞不敢受。癸亥,刘聪死,甲子,太子刘粲继位,立靳氏为皇后,其子刘元公为太子,改元汉昌。靳准因其女得宠于刘粲。[29]
靳准阴有异志,怂恿汉隐帝刘粲收杀了太宰景、大司马骥、车骑大将军吴王逞、太师顗、大司徒齐王劢,朱纪、范隆奔长安。[30]八月,刘粲在上林治兵,计谋讨伐石勒。以丞相曜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仍镇长安。靳准为大将军、录尚书事。粲常游宴后宫,军国之事,一决于准。准矫诏以从弟明为车骑将军,康为卫将军。八月,靳准在汉都平阳发动政变,勒兵升光极殿,使甲士执粲,数其罪而杀之,谥曰隐帝。将居于平阳的刘氏宗室无论少长皆斩于东市,掘开永光、宣光二陵,拖出刘聪死尸斩首,焚毁刘氏宗庙。自号大将军、汉天王,遣使告知晋司州刺史李矩并向东晋称藩。[31-33]

刘石靖难

刘曜时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镇守长安。闻靳准叛乱,亲自率领军队由长安出发赴平阳,石勒帅精锐五万以讨准,据襄陵北原照举愉。准数挑战,勒坚壁以挫之。[34]
  • 赤壁称帝,延续汉祚
318年十月,刘曜行至赤壁(今山西河津市西北的赤石川[35]),遇到了从平阳出逃来奔的太保呼延晏与太傅朱纪。他们劝刘曜称尊号,刘曜于是称帝,改元光初。以朱纪领司徒,呼延晏领司空,太尉范隆以下悉复本位。以石勒为大司马、大将军,加九锡,增封十郡,并前十三郡(前3+增10=13[36]),进爵为赵公。[33][37]
刘曜是刘渊的族侄,同属于冒顿单于之后的匈奴刘氏。刘曜高祖刘亮,曾祖父叫刘广,祖父叫刘防,父亲刘某早逝,史不载名。刘曜幼年丧父,被刘渊收养。他自少聪明好学,深为刘渊赏识。跟随刘渊多年,成为一个熟知汉文经典和骑射之术的文武全才。他少有大志,而又具雄才大略。刘渊建汉国后,他历任显要职务,为刘渊父子信任和重用。[38]
  • 石勒讨逆,劫夺法器
石勒先进攻平阳小城,巴人及羌、羯降勒者十余万落,勒皆徙之于所部郡县(司州诸县)。汉主曜使征北将军刘雅、镇北将军刘策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与石勒成掎角之势,共讨靳准。
318年十一月,靳准使侍中卜泰送乘舆、服御请和于石勒;勒囚泰,送于流主曜,目的是使曜知城内无降意,以挫曜军势。曜谓泰曰:“先帝末年,实乱大伦。司空(指靳准)行伊、霍之权,使朕及此,其功大矣。若早迎大驾者,当悉以政事相委,况免死乎!卿为朕入城,具宣此意。”泰返回平阳,靳准因自己杀害了刘曜的母兄,沈吟许久而不愿听从。
十二月,左、右车骑将军乔泰、王腾、卫将军靳康等,相与杀靳准,推尚书令靳明为主,遣卜泰奉传国六玺降汉。石勒大怒,进军攻明,明出战,大败,乃婴城固守。石勒派主力急攻平阳,靳明向刘曜求救,刘曜遣征东大将军刘畅救之,反为石勒所败。
刘曜又派将刘雅、刘策等迎接靳明,平阳的一万五千士女随靳明归于刘曜,曜即退屯粟邑(西晋属冯翊郡,今白水县西北七十五里一带)。不久,石勒攻占平阳,焚公室,使人修复渊、聪二陵,收刘粲以下百余尸葬之,并将浑仪、乐器迁回襄国,安置守宰后而凯旋而返。[37]
  • 粟邑诛靳,刘石交恶
刘曜下令诛杀靳明,靳氏男女老少皆杀之。曜还遣刘雅迎母胡氏丧于平阳,还葬于粟邑,号曰阳陵,谥号宣明皇太后,起光世殿于前,紫光殿于后。
此时,刘曜同石勒已成剑拔舒张之势,但因刘曜在关陇立脚不稳,有后顾之忧,所以不敢同石勒马上翻脸,准备授石勒为太宰、领大将军、加殊礼,以河内24郡封石勒为赵王。
光初二年(319年)二月,大司马、赵公石勒派左长史王脩献捷于汉,汉帝刘曜便遣郭汜前去授予石勒太宰、领大将军,进爵赵王,增封七郡,并前二十郡(13+7=20[36]),加诸多埋弃拜特殊礼待,如曹操辅汉先例。刘曜让王脩返回襄国后,跟王脩一起来的舍人曹平乐却对刘曜说:“大司马遣王脩等来,外表至虔,内觇大驾强弱,谋待脩之返,将轻袭乘舆。”当时刘曜实力大为削弱,刘曜想到王脩向石勒报告虚实的事不免心生惧怕。于是追还郭汜、王脩,将王脩杀害于粟邑,原本授予石勒的官爵等亦搁置。三月,石勒回到襄国,王脩副手刘茂只身逃归,详述了王脩的死因,石勒大怒地说:“我兄弟事奉刘氏,尽心做得比起人臣的本份更有余了。他们的基业都是我打下来的,今日得志了竟想来谋算我。赵王、赵帝,我自己也能给自己,哪用得着由他们赐予!”下令诛杀曹平乐三族。於是置太医、尚方、御府诸令,命参军晁赞建成正阳门。自此与汉赵结了仇怨。[39-40]

迁都改号

319年四月,刘曜从粟邑返回长安,旧都平阳经此战乱城室残破、陵庙无存,现实际上又被石勒控制,于是定都长安并称帝。[41],改国号为赵。牲牡尚黑,旗帜尚玄。刘曜说:“我们的祖先兴于北方,当年刘渊为了收买汉人而立汉宗庙。现在应该改国号,以匈奴单于为祖。”于是刘曜改立匈奴人的宗庙、社稷、南北郊,供奉、祭祀匈奴冒顿单于,“以冒顿配天”。[42-43]

石勒反刘

319年十一月,石勒称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赵王,于襄国即赵王位,称赵王元年。始建社稷,立宗庙,营东西宫。因石勒所建政权之国号亦曰赵,故史家称石勒政权为后赵。[44]

征战平乱

主词条:赵平大秦之战
改赵以后,刘曜对关陇和并州的晋朝残余势力和羯、氐、羌、巴等进行了长期的征服战争,把被征服的各少数民族部落数十万人迁徙至赵都长安。在位期间,实行汉胡分治政策,但同时又积极采取民族融合和文化同化政策。他自己称帝,表示他是北方汉胡各族的正统统治者,而让儿子刘胤做大单于以统治胡人。刘曜在赵国积极推行儒学,在长安设立太学和小学,聘请著名学者传授儒家文化,当时学生多达1500多人。他又建立租赋制度,实行封建制度。这样,刘曜的赵国比起汉国,显示了更大的汉化倾向。因此学者们认为:匈奴刘氏所建前赵政权应是汉胡结合的中国封建政权之一,不能以大汉族主义的偏见而轻视之。
刘曜大军长驱进入河西,戎卒二十万五千,临河到营,百余里中,钟鼓之声,沸河动地,“自古军旅之盛,未有斯比。”凉州为之震怖,张茂遂以牛羊、金银、女妓、珍宝、珠玉及凉州特产贡献刘曜向其称藩,刘曜署张茂为西域大都护、凉王等职,旋即班师。[38]

两赵开战

光初五年(322年),张宾病故。此后石勒每当他与身边的谋臣意见不合时,他总是想到张宾当初的好处,慨叹道:“右侯离我而去,让我和这些人在一起谋划大事,岂不太残忍了一点吗?”尽管失去了自己一生中最得力的助手,石勒还是花了几年的工夫,先后消灭了幽州的段匹磾、青州的曹嶷,又乘着东晋的豫州刺史祖逖病故的机会,攻下了淮北的豫州、兖州、徐州之地,与东晋划淮而治。这样一来,石勒终于得到了机会转过头来对付他真正的对手刘曜了。[44]
光初七年(324年)正月,后赵司州刺史石生进攻前赵河南太守尹平于新安(今河南新安),尹平战败被斩,石生掠前赵5000余户而还。自此二赵开战,互相攻掠,河东郡弘农郡之间,民不聊生。后赵的西夷中郎将占据并州,投降前赵。
赵光初八年(325年)五月,后赵将领石生屯兵洛阳,侵犯并劫掠黄河以南地区,司州刺史李矩、颍川太守郭默的军队多次战败,又缺乏军粮,于是派使者请求依附前赵。前赵主刘曜派中山王刘岳率领士兵一万五千人赶赴孟津,派镇东将军呼延谟率领荆州、司州的士众从崤山、渑水向东进发,想会合李矩、郭默共同进攻石生。刘岳攻克孟津戍、石梁戍,斩获首级五千多,又进军把石生围困在金墉。后赵的中山公石虎率领步、骑兵四万人从成皋关入内,与刘岳在洛水以西交战,刘岳战败,被流箭射中,于是后退保守石梁。石虎设置沟壕和栅栏把石梁四面围住,使内外隔绝。刘岳的士众饿极,杀掉战马充食。石虎又进攻呼延谟并杀了他。[45]
刘曜亲自领军救援刘岳,石虎率骑兵三万迎击。前赵的前军将军刘黑攻击驻守八特阪的石虎部将石聪,大败石聪的军队。刘曜屯兵于金谷,夜间军中突然无故大惊乱,士卒奔逃溃散,于是退军驻屯渑池。到了夜间军中再次惊乱溃散,刘曜便回归长安。六月,石虎攻取石梁,擒获刘岳及其将佐八十多人及氐族、羌族士众三千多人,都押送到襄国,并坑杀刘岳士兵九千人。石虎随即又进攻驻守并州的王腾,擒获并杀了他,坑杀其士兵七千多人。刘曜回到长安,穿上素服停驻郊外哭吊,七天后才进城,由于愤懑染病。郭默又被石聪击败,丢下妻子儿女向南逃回建康。李矩的将士私下密谋背叛投降后赵,李矩无力镇压,也率众人南归。手下士众在途中纷纷逃亡,只有郭诵等一百多人跟随他,结果死在鲁阳。李矩的长史崔宣率领其余士卒二千人投降后赵。这样司州、豫州、徐州、兖州地区全部归入后赵,与东晋以淮水为界。
刘曜任命永安王刘胤为大司马、大单于,改封南阳王,在渭城设置单于台,左、右贤王以下,都由匈奴、羯、鲜卑、氐和羌的豪杰之士充任。
光初十年(327年)五月,前赵的武卫将军刘朗率领骑兵三万人攻袭在仇池的杨难敌,不能取胜,劫掠民众三千多户返回。[45]

前凉犯境

前凉张骏听说后赵打败了前赵,于是弃用前赵所授官爵,复称晋大将军、凉州牧,派武威太守窦涛金城太守张阆、武兴太守辛岩、扬烈将军宋辑等帅众数万,会同东边的韩璞军攻掠赵秦州诸郡县。昭文帝曜遣其子南阳王胤领兵前往御敌,屯结狄道城枹罕护军辛晏告急,入秋时节张骏派韩璞、辛岩前去救援。璞进度沃干岭。岩想与赵军速战,璞说:“夏末以来,日星数有变,不可轻动。且曜与石勒相攻,胤必不能久与我相守也。”与刘胤夹着洮水[táo]相持七十余日,军粮告竭。十月,璞遣辛岩去金城督运粮草,胤听说此事兴奋地说:“韩璞之众,十倍于吾。吾粮不多,难以持久。今虏分兵运粮,天授我也。若败辛岩,璞等自溃。”立即整部自帅三千骑兵,在沃干岭奇袭辛岩所部,将其击败;接着向前进逼韩璞大营,璞众大溃。胤乘胜追杀溃兵,渡黄河,攻拔令居县(张寔置广武郡,令居属该郡),斩首二万级,进据振武。璞等面缚归罪,张骏说:“孤之罪也,将军何辱!”皆赦其罪。河西地区人情大骇。张阆、辛晏帅数万部下出降前赵,张骏也就此丧失了河南(特指河西的河南地区)之地。[45-47]

亲征被擒

河东地带[23]
光初十一年(328年),后赵中山公石虎率士众四万人从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北)西进,攻击前赵的河东,有五十多个县应从,石虎于是进攻蒲阪(今山西永济县)。前赵主刘曜派河间王刘述调遣氐族、羌族士众屯驻在秦州,防备张骏和杨难敌,自己率领中外精锐的水、陆各军救援蒲阪,从卫关北渡黄河。石虎畏惧,率军退走,刘曜追击。八月,在高候(今山西闻喜县境)追上石虎,与石虎交战,石虎大败,石瞻被杀,尸体枕籍达二百多里,刘曜缴获的军资上亿。石虎逃奔朝歌(今河南淇县)。刘曜自大阳(今山西平陆西南),乘胜进军驻守金墉(今河南洛阳以东)的石生,开决千金堨的蓄水淹灌他们,又分别派遣诸将进攻汲郡、河内郡,后赵的荥阳太守尹矩、野王太守张进等都归降刘曜。后赵都城襄国大为震惊。
张骏整备军队,想乘虚偷袭长安。理曹郎中索询劝谏说:“刘曜虽然东征,他儿子刘胤防守长安,不能轻视。即使小有所获,但如果刘曜放弃对东方的图谋,回军与我方较量,祸难临头的时候就难以预测了。”张骏这才罢休。
同年十一月,石勒准备亲自率军解洛阳之围,僚佐程遐等极力规劝道:“刘曜孤军深入我境千里,势必不能持久。大王不该亲自出动,一旦出动难保万全。”石勒听了大怒,手按佩剑呵叱程遐等人出去。徐光之前囚禁着,此时赦免了他的罪过,将他召来商议,石勒说:“刘曜凭借一仗的胜利,围攻并占据洛阳,那帮庸才竟然都认为前赵军势不可挡。刘曜带领十万甲士,攻一座城池却百日不能攻克,部队将士疲惫、懈怠,凭我军士气高昂、精锐之师击他,一战便可将其擒获。如果不救致使洛阳真的失守了,刘曜必定会拼死来取冀州,由黄河北岸席卷而来,恐怕我的千秋大业就完了。程遐等人不让我去,爱卿你怎么看?”徐光回答说:“刘曜乘着高候大败石虎的大好时机,没能够进逼襄国,反而死守着金墉,由此可知他不会有什么作为了。凭着大王您的威武雄略进逼他,对方必定望风败逃。平定天下,就在此刻的决断了,机不可失啊。”石勒听罢笑眯眯地说:“徐光所言甚是啊。”于是令内外戒严,有再敢劝谏者斩。命石堪、石聪和豫州刺史桃豹等各自统领现有士众会聚荥阳,又令中山公石虎进军占据石门,石勒亲率步骑四万人赶赴金墉,由大堨过黄河。[48]石勒对徐光说:“刘曜如果屯军于成皋关,这是上策,其次当在洛水设阻。坐守洛阳,等于束手就擒。”[49]
十二月初一,后赵各军会集成皋,有步兵六万人,骑兵二万七千人。石勒见前赵无兵把守,大为喜悦,用手指天随后又拍着额头说:“这是天意!”便命令士卒脱下重甲,马匹衔枚噤声,从隐秘的小道日夜兼行,由巩县和訾城之间穿出。[49]
刘曜只顾与宠爱的嬖臣饮酒博戏,不体恤士兵。身边人有的加以劝谏,刘曜发怒,认为是妖言,将谏者斩首。直到听说石勒已经渡河,这才商议增强荥阳戍守的力量,关闭黄马关。不久在洛水巡逻的士兵与后赵的前锋交战,捉住羯族俘虏送来,刘曜问他:“石勒自己来了吗?有多少士众?”回答说:“大王亲自前来,军势极甚。”刘曜色变,让军队解除对金墉的围守,在洛水西面布阵,有士众十多万,南北延绵十多里。石勒远远望见,更加高兴,对侍从左右的人说:“可以祝贺我了。”承捉乌石勒率领步、骑兵四万人进入洛阳城。[50]
洛阳附近[23]
刘曜忙陈兵十万干洛西,石勒遂命石虎引兵自洛阳城北而西攻刘曜中军,命石堪率兵自城西而北攻击刘曜前锋,石勒自出洛阳阊阖门,夹击刘曜,前赵军队大溃。刘曜在退兵时马陷石渠坠于冰上,身上受伤十余处,为石堪生俘。[51]石勒于是大败前赵军队,斩首五万多级。下令说:“我想抓获的只有一个人,此人现已被擒,特敕令将士停止攻击,给他们留下归顺投降的道路。”[50]
刘曜见到石勒,说:“石王,还记得重门的盟约吗?”石勒让徐光对刘曜说:“今日的事,其实是上天注定的,你还有何话可说!”十二月十一日,石勒班师回京。让石虎的儿子征东将军石邃带兵护送刘曜。刘曜伤势严重,坐着马车,让医师李永和他同车。二十五日,回到襄国,令刘曜居住在永丰小城,供给他妓妾,严兵围守。又派刘岳、刘震等族内男女人等穿上盛服见刘曜。刘曜感慨道:“我以前常说起爱卿们,总认为早就化作了灰土,石王仁厚,竟然一直保全你们至今!杀石佗一事,令我时常有愧,今日的祸难,算是我的命数了。”留宴一天才让他们离开。[52]
之后石勒让刘曜写信令其太子刘熙投降。刘曜给刘熙的信中却说:“你要和大臣们恢复社稷,不要因为我改变心意。”石勒遂杀刘曜。[52]

弃都亡国

刘曜生有九子,均被封王:刘胤封南阳王,刘熙封皇太子,刘袭封长乐王,刘阐封太原王;刘冲封淮南王,刘敞封齐王,刘高封鲁王,刘徽封楚王,刘俭封临海王。
太和二年(329年)正月,刘熙得知皇父刘曜被擒的消息后大为恐惧,与南阳王刘胤商议,准备向西据守秦州。尚书胡勋说:“如今虽丧失君王,国土仍然完整,将士也未叛离,暂且应当集中力量抵御敌军。力有不支时再逃也不晚。”刘胤发怒,认为这是扰乱军心,竟将他斩首,随即率文武百官逃奔上邽(今甘肃天水)。各地方军事长官也都放弃原本镇守的城池跟从,关中顿时大乱。将军蒋英、辛恕拥有士众数十万人据守长安,派使者向后赵请降,后赵方面派石生率驻守洛阳军士奔赴长安。[53]
后赵军从洛阳挥师入关,攻占了长安。到了八月,南阳王、大单于刘胤帅数万人马从上邽发兵长安。刘胤军驻扎于仲桥;后赵石生婴城自守,石虎帅二万骑前往救援。九月,后赵大军大破前赵于义渠,刘胤逃回上邽。石虎军一举击溃上邽守卒,活捉刘熙、刘胤等文武百官三千多人,全部杀害。又在洛阳坑害五千多五郡屠各人。匈奴刘氏经此劫难,损失惨重,几乎灭族。[54-55]

后裔余绪

随着汉赵的灭亡,匈奴刘氏两次惨劫,部分族人被屠杀,劫后余生者则纷迁各地以避祸逃生。有的东迁辽东,有的南迁河南及中原各地,融合于汉族之中,有的西迁关陇,也有的北逃大漠,更有的远迁中亚和欧洲,但大多数则仍居在华北地区拔踏即今内蒙、山西、河北一带,仍为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酋长。至隋唐时期,匈奴刘氏还发展为东郡、河南、雕阴等地的望姓大族,并产生了一位宰相。[56]

疆域

播报
编辑

总述

二赵疆域图
①据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汉实际控制地区“东不逾太行,南不越,西不逾陇坻,北不出汾、晋”,疆域范围包括陕西的渭水流域以及山西、河南、甘肃黄河以东一带。[57]
②在刘渊、刘聪时期,其范围控有今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一带,然而实际控制范围不大,刘聪时期,只局限在山西的一角(其余部分在刘琨手中)和由刘曜坐镇的关中一部分地区。河北一带由石勒所有,王弥的部将曹嶷控有青州兖州徐州一带,鲜卑的势力更是向南推进,布满燕、代一带。
(图册前赵时局图的图片来源[58-60]

行政区划

待建主词条:二赵行政区划
十六国疆域志》:雍州、幽州冀州青州司州豫州、荆州、并州、秦州凉州朔州益州殷州东梁州北兖州西河阳州(33郡国,193县,名称待考)[61]

都城

地名
古址
今址
备注
1.离石
晋并州西河国离石县[62]
今_2013山西离石
晋并州西河国离石县[63]
今_2012山西方山县
3.黎亭
晋并州上党郡境内
今_2013山西壶关
4.蒲子
晋司州平阳郡蒲子县
今_2013山西隰县[64]
《晋书·刘琨传》:刘元海时在离石,(晋阳)相去三百许里。琨密遣离间其部杂虏,降者万余落。元海甚惧,遂城蒲子而居之。[65]
5.平阳
今_2013山西临汾
6.长安
今_2013陕西西安

皇陵

1、永光陵、宣光陵分别为光文帝、昭武帝之陵,墓址在平阳[66];2、阳陵永垣陵分别为刘曜父刘□、母胡氏之墓;显平陵为羊皇后之陵,俱在粟邑。[67]

政治

播报
编辑

政治制度

汉赵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承袭汉魏以来的制度而又杂以旧俗。自304年刘渊称汉王建立政权后汉赵即采取汉朝的官制,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及六卿等中枢之官。军事之官有大司马、太尉、大将军等高级将军以及杂号将军。地方之官则沿习魏晋以来的州郡制,采用胡汉分治的政策来进行统治。大单于的权力极大,仅次于皇帝。到刘聪嘉平四年(314),达到了较为完善的阶段。
刘渊时,设单于台,最高长官为大单于,统率六夷部落,单于台的设置,是沿匈奴旧制而来。刘聪时,在统治区内设置左、右司隶,各领户20多万,每1万户设置一名内史,内史共有43人。在大单于下设置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十万落,万落叟置一名都尉。
刘曜称帝后继承汉赵原有制度并小有改革。刘曜沿用之前使用的胡、汉分治。一方面以子刘胤为大司马、大单于,置单于台于渭城(今陕西咸阳),自左、右贤王以下皆用少数族豪酋充当。另一方面又大体沿用魏晋九品官人法,设立学校,肯定士族特权,与汉族的豪门望族相勾结,以维护其统治。此外还仿效刘渊、刘聪徙民都城地区的办法,将被征服的各族人民大量徙置长安一带,以便直接控制。汉赵全盛时拥兵二十八万余人,据地有今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各一部,当时,关陇氐、羌,莫不降附。前凉张茂亦遣使贡献。[68]

臣民

一、僚属
汉国时期
一般僚属
屠各人40:呼延翼(雁门郡公)、呼延颢呼延朗呼延攸宗正)、呼延晏呼延寔呼延瑜呼延青人(呼延青)、呼延谟(呼日逐王,弘农太守)、呼延那鸡(冠军将军)、卜豫、卜珝(平北将军)、卜抽、卜崇、卜干、卜泰、卜休、乔晞、乔智明(司隶校尉)、乔豫(安昌子,侍中)、乔诗、乔泰、乔属、乔度、乔嵩、乔琮、靳准(大将军、录尚书事)、靳冲(镇北将军)、靳陵(望都公,将作大匠)、靳明、靳康、綦毋豚、綦毋达、綦毋刿、陈元达、李景年、郝述、王石武(秦州刺史,酒泉王)、兰阳(荡晋将军)、黑匿郁鞠(忠义大将军、左贤王);
汉人:王育(大司空、太保)、王彰(骠骑将军,定襄郡公)、王腾(右车骑将军)、王翼光、王鉴、王沈、王皮、王琰、王延(金紫光禄大夫)、王平(刘粲党)、王儁、王忠(晋阳太守,安平侯)、王犷(光国中郎将)、王广(西河阳州刺史)、崔懿之、崔岳(大司徒、赠辽东公)、傅纯、傅粹(给事中)、傅虎(讨虏将军,赠幽州刺史)、傅询(黄门郎)、朱诞(大司农)、刘五斗、刘惇(庞淳,卫军司马)、刘岳(汉人,将)、刘绥(平昌公)、刘均(司空)、刘终(奉瑞大夫)、刘贡、刘干(右军将军)、刘黑、刘儒、刘敏元(太尉长史)、张寔(巨鹿太守)、张师(博士)、张阆、张平(将)、梁芬、梁胥(太常)、梁勋、曹嶷(王弥长史)、曹恂(中书令,赠大司空、南郡公)、曹光、曹平乐、田密(尚书)、田歆、田崧(益州刺史)、尹安(弘农太守)、尹车、尹平(河内太守)、鲁[ping](呼延寔长史)、鲁徽、鲁繇(冀州刺史)、辛宾、辛晏、辛恕、胡元(将作大匠)、胡崧胡勋韦忠(平羌校尉)、韦谀[yu]、任(大司徒)、任义(太史令)、康相(汉属康居人)、康平、范隆、范龛、朱纪(大司空、太傅)、台产(太子少傅,关中侯)、支当(汉属月氏人、都水使者)、马景(大司空)、宣于修之(汉属丁零人,太史令)、公师彧(左国史)、平先、裴整、陈休(少府)、浩衍(诸衍,御史中丞)、周置(平阳大尹)、吕逸、殷凯(段凯,将军、御史中丞)、荀裕(东宫舍人)、宣怀、郭猗、俞容、陵修、丘中伯、苏铁、赵染(安南大将军)、赵慎、邢延、李弘(大鸿胪)、周振(赵固长史)、马忠、郭汜(兼司徒)、弁广平([bian]太史令)、解虎、游子远(大司徒)、董景道、杨韬、韩广、徐邈(侍中)、黄秀(将,后赵有同名者)、蒋英、杜广(殷州刺史)、柳纯、帛成(汉属龟兹人)、简令
其他族属15:蒲洪(率义侯)、冯莫突、单征、张伏利度(乌丸)、陆逐延、单冲(光禄大夫)、彭荡仲彭天护、、梁伏疵(镇远将军)、虚除权渠(羌人,西戎公)、姚弋仲(平襄公)、盆句除(羌,北羌王)、句徐(巴人)、库彭(巴)、句渠知(巴,归善王)
临阵投降,战俘身降
刘殷(西晋新兴太守,太保、大昌文献公)、郝聿(晋并州别驾)、赵染(司马模牙将)、庾珉崔玮(晋太子右卫率,汉太傅)、卢志(汉太弟太师)、许遐(汉太保)、高乔(晋太原太守,汉武卫将军)、令狐泥(汉武卫将军)10人
落魄来归
汉人4:王弥(青州牧,东莱公、齐公)、王桑(平北将军)、刘灵(冀州刺史);其他族属3:石勒(陕东伯、汲郡公、赵公)、张督(亲汉王)、杨难敌(武都王)
不仕
崔游辛勉辛谧、杨轲4人
叛亡起义
赵固(安北将军)、北宫纯、卢谌 (粲参军)、陈安(大将军)3人
赵国时期
一般僚属
汉人7:羊献容、和苞(侍中,平舆子)、宋恕、宋始、刘朗(武卫将军,汉赵宗室有同名者)
附庸
张茂(侍中、太师、大司马、凉州牧、凉王)1人
说明:先仕汉国后仕赵国者,且纳入汉国时期,用黄色底纹表示;赵国建立后出现的人物则归入赵国时期。汉赵僚属合计193人
二、后妃
君主
爵号
姓名
备注
汉光文帝
刘渊3
呼延氏
呼延翼之女、弟呼延悠。生刘和。
单氏
单皇后,后成皇太后。生刘乂。单太后和汉主刘聪暧昧乱伦,与儿子吵闹,羞愤而死。
光献张皇后
张氏
张塞之姊。生汉昭武帝刘聪。初张贵妃,刘聪即位为皇太后,后追封为光献皇后。313年正月去世。
汉昭武帝
刘聪15
武元呼延皇后
呼延氏
刘渊呼延皇后的堂妹,生汉隐帝刘粲。312年去世,谥号武元皇后。
武孝张皇后
屠各人,张寔之女、张太后侄女。贵人;张太后去世两天后死去,据说是哀痛恐惧过度。谥号武孝皇后。
武德刘皇后(大刘后)
刘英,字丽芳
刘殷之女,妹刘娥。312年正月拜左贵嫔,六月,立为皇后。暴死,后追封为武德皇后。
武宣刘皇后(小刘后)
刘娥,字丽华
汉人,刘殷之女。312年正月封为右贵嫔(刘殷孙女四人皆为贵人,位次贵妃)。313年二月,皇后张徽光去世,立为皇后。314年正月十九,刘娥临产,生下怪胎,惊死 。谥号武宣皇后。从此后宫陷入混乱状态。
弘道樊皇后
樊氏
本皇后张徽光的侍女。建元二年七月立为上皇后;汉昌元年七月汉隐帝刘粲即位,尊其为弘道皇后。刘粲死后不知所终。
弘孝王皇后
王氏
王沈养女。麟嘉三年四月立为左皇后。七月刘粲即位,尊其为弘孝皇后。
武氏
上皇后
靳准之女。初拜贵嫔;315年三月立为上皇后;后因通奸被左司隶陈元达揭发,刘聪不得已将她废黜,自尽。
右皇后
靳淮之女、靳月光之妹。初拜贵嫔;315年三月立为右皇后;318年七月刘粲即位,尊为皇太后。靳月华下落史书无载,推测为死于灭族之祸。
弘德宣皇后、中皇后
宣氏
宣怀养女。麟嘉三年四月立为中皇后;七月汉隐帝刘粲即位,尊其为弘德皇后。刘粲死后失踪。
左皇后(大刘贵人
刘殷女孙
刘氏
刘殷孙女、刘娥侄女。315年三月立为左皇后。之后事迹不详,318年又立了王氏为左皇后,大刘贵人应已去世。
小刘贵人
刘氏
刘殷孙女。初为贵人,后赏赐司马炽为妇,封会稽郡夫人。刘聪毒杀司马炽,小刘贵人重返后宫。
刘贵人
刘氏
刘殷孙女。
刘贵人
刘氏
刘殷孙女。
张贵人
张寔之女,张徽光之妹。
汉隐帝刘粲
靳氏
生太子刘元公。被杀。
前赵昭文帝
刘曜4
献文羊皇后
原晋惠帝皇后,生清河公主。晋怀帝永嘉五年洛阳陷,汉国刘曜掳为妻,生太子刘熙、刘袭、刘阐。葬显平陵。
献烈刘皇后
刘氏
刘昶刘皑侄女。326年二月死,谥号献烈皇后。
元悼卜皇后
卜氏
初为卜贵妃,生刘胤。后追封为元悼皇后。
刘皇后
刘皑之女、献烈皇后堂妹。刘曜死后失踪。329年前赵亡,刘芳生死未卜。

经济

播报
编辑
主词条:徙民
汉赵国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大批的劳动力,统治者可能将大量荒地及无主之地分配给从事农业的流民,定期征收赋役。刘曜即位后,还采取了一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如减免百姓租税之半等。汉赵国还设置了大司农、都水使者等农官;前者主要“掌诸钱谷金帛诸货币”,后者“主陂池灌溉,保守河渠”。[69]
在汉赵社会中,从事农业、手工业、牧业生产的还有奴隶。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俘,其次是犯罪的官吏。国内还有大量从事游牧及畜牧业的“六夷”部落。随着归降及征服的“六夷”部落日益增多,设单于台对其进行管理。[70]
总之,汉赵国在经济制度等方面基本上承袭了汉魏以来内地的封建制度;其国内社会经济主要是农业,其次是畜牧业;其生产方式,沿袭了汉魏以来的生产方式。[70]

军事

播报
编辑
  • 兵力
赵国刘曜全盛时期,有兵力二十八万五千人,在他出兵时,史称“临河列阵,百余里中,钟鼓之声沸河动地,自古军旅之盛未有斯比”。[38]

社会

播报
编辑
  • 户口
汉赵在刘聪嘉平四年,平阳、河东等地户口达六十三万户,人口大约有三四百万人以上。[69]

国号说明

播报
编辑
(一)刘渊以汉朝宗室刘氏后裔自居,自称汉王,并立意像汉朝一样统一天下,故以“汉”为国号。[71]以其姓刘,史称刘汉;又统治地区位于中原北方,故称北汉(易与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汉混淆,而很少使用);又统治者为匈奴人,别称匈奴汉国[72]
(二)汉主刘曜以其发迹之地为战国时赵国故地,改国号为赵。为别于石勒的后赵,故史称前赵或汉赵。[73]
319年赵国分裂为二赵:关中的刘氏“赵帝”和关东的石氏“赵王”两个独立政权。史家为加以区分,将关中的刘氏赵国连同刘渊所建的汉国,即将稍前的(屠各)刘姓政权统称为前赵,而将随后的石姓赵国称为后赵[74-75]

皇帝世系

播报
编辑
一、历任君主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及使用时间
陵号
304年刘渊称汉王,308年刘渊称帝,建国号为汉
高祖
光文皇帝
304年—310年
元熙304年—308年
永光陵
永凤308年—309年
河瑞309年—310年
-
-
310年(6天)
河瑞310年
-
烈宗
昭武皇帝
310年—318年
光兴310年—311年
宣光陵
嘉平311年—315年
建元315年—316年
麟嘉316年—318年
-
隐皇帝
318年(22天)
汉昌318年七月—八月
-
-
-
318年—319年
318年—319年
-
-
318年—319年
光初318年十月—319年六月
319年刘曜改国号为赵
-
景皇帝
刘亮
-
-
-
-
献皇帝
-
-
-
-
懿皇帝
-
-
-
-
宣成皇帝
-
-
-
-
-
319年—329年
光初319年六月—329年八月
-
(表格参考资料[76-81]
二、合二表
汉赵君主亲疏世系、宗族(男女)世系
挛鞮羌渠
单于
刘渊
刘恭刘和(无子)、刘裕刘隆刘乂
刘聪
刘粲
刘亮(存疑)
刘绿
刘曜
刘俭刘胤刘熙(毗)、刘袭、刘阐、刘冲、刘敞刘高刘徽
安定公主(石虎皇后)→石世
注:人名加黑表示君主。
宗亲关系有载:刘畅(刘聪从弟)、刘宣(渊从祖);
宗亲关系无载:刘宏(左于陆王)、刘钦刘景刘欢乐刘洋、刘俊、刘厉、刘贤、刘安国、刘盛、刘璇、刘锐、刘乘、刘丰(镇北将军)、刘雅(太宰,中山王)、刘参、刘策、刘丹(大司马)、刘勋、刘(昌国公)、刘颉、刘岳(中山王、征东大将军)、刘咸、刘昶、刘述、刘遵、刘震、刘厚、刘摅、王摅(左都水使者,襄陵人)

解读

播报
编辑
  • 灭亡原因
前、后赵两个政权虽然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相应进行一些改革,但后赵的改革较为全面和彻底,这是后赵灭亡前赵的根本原因。[82]
  • 书目索引
书名
版本及撰著者
汉赵记
前赵平舆子和苞
崔鸿原版已佚,目前主要是汤球辑本十六国春秋辑补》,史料价值较高。另外还有屠辑本和明代十六卷本。
晋书
载记”部分
资治通鉴
司马光著。
  • 大事纪
【刘渊起兵】304(八)刘宣拥刘渊起兵于左国城①[12]
【称王立国】304(十一)刘渊称汉王,建年号,立宗庙,置百官[12]
【刘渊称帝】308(十)刘渊于左国城称帝[83]
【平阳政变】318(九)靳准领兵入宫弑刘粲,自号汉天王[37]
【赤壁称帝】318(十)刘曜于赤壁称帝,改元光初③[37]
【迁都改号】319(四)昭武帝刘曜定都长安;(六)改国号为赵④[45]
【丧失东境】319年,勒自称大单于、赵王,裂为二赵
【二赵开战】324(正),河南太守尹平新安被斩⑤[84]
【刘曜被俘】328(十二)昭文帝曜被后赵石堪生擒⑤[84]
【前赵灭亡】329(九),后赵石虎攻陷上邽,屠太子刘熙及宗室⑥[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