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沈阳大学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境内公办高校
Shenyang University
收藏
0
0
沈阳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简称“沈大”,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由沈阳市人民政府举办,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国家林草科普基地”、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是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辽宁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辽宁省来华留学生工作示范建设高校、辽宁省电商产业校企联盟牵头单位和理事长单位、东北地区首个举办中德合作本科工程教育的高校。[1][54][61]
沈阳大学成立于1980年,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奉天实业学堂和1906年创办的新民公学堂;在长期发展进程中,相继合并沈阳财经学院、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高校)、沈阳教育学院、新民师范学院等院校;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望花南街21号、联合路54号、新民市民族街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7.9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6万平方米;有图书馆印刷型文献185万册,电子期刊129.4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2亿元,各类运动场所总面积7.03万平方米;设有20个教学院,在招本科专业54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有专任教师1037人,各类在校生1.7万余人。[62]
创办时间
1980年
主管部门
辽宁省[58]
知名校友
学校官网
图集
学校概况
历年分数线
招生简章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沈阳大学
外文名
Shenyang University
简    称
沈大,SYU
创办时间
1980年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类
学校特色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10月)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1月)
主管部门
辽宁省[58]
现任领导
曲向军[63](党委书记)赵彦志[63](校长)
本科专业
54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20个
博士点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
博士后
科研工作站1个
院系设置
20个教学院
校    训
厚德重学、至诚至勤
校    歌
《灿烂的星光》
地    址
北校区: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21号
南校区: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联合路54号
院校代码
11035
知名校友
孙铁珩顾秀莲王小海李光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学校前身

  • 奉天高等实业学堂
1905年6月,赵尔巽批准奉天学务处总办叶景葵奏请,于省城大西门外热闹街,创办奉天实业学堂(1909年改为奉天高等实业学堂),建立校舍。同年9月,学堂开学,徐鸿宝任监督(即校长项达)。[4]
1909年到1922年,先后改称为奉天高等实业学堂、奉天工业专门学校、奉天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奉天省立甲种工业学校。
1922年11月,正式称为奉天省立第一工科高级中学及职业学校。
1949年4月,由原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接收的省立沈阳第一工科职业学校,省立第二工科职业学校和东北高级职业学校合并校名为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沈阳工科高级职业学校。
1953年5月,更改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沈阳机械工业学校
1956年,更改为冶金工业部沈阳冶金机械工业学校。
1958年12月,学校升格为专科,定名沈阳冶金机械专科学校。
1963年6月,专科停办,重办中专,定名沈阳冶金机械学校。
1972年,学校恢复招生,并划归堡榜劝仔沈阳市冶金局领导。
1973年,划归辽宁省冶金局领导。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为普通高等学校,校名仍为沈喇颈挨阳冶金机械专科学校,归属冶金工业部领导。
1992年经冶金部同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5]
  • 新民公学堂
1905年,赵尔巽在沈阳设立“师范传习所”。[6]
1906年,在辽宁各府县普遍设立“师范传习所”的基础上,又在新民、辽阳、凤城设立了“简易师范科”。
1910年,新民公学堂停止招生。
1912年,新民公学堂复校。
1915年,新民公学料挨旬堂更名为新民县立师范学校。
1923年,新民县立师范学校更名为新民县立师范初级中学校。
1931年,新民县立师范初级中学校停止招生。
1933年,新民县立师范初级中学校复校。
1938年,新民县立师范初级中学校改建为奉天省立新民第一国民高等学校(农科)。
1946年,奉天省立新民第一国民高等学校更名为辽宁省新民第一中学,后更名为辽宁省立新民师范学校
1948年,辽宁省立新民师范学校更名为辽北省新民师范学校。
1949年,辽北省新民师范学校更名为辽西省立新民师范学校
1953年,辽西省立新民师范学校更名为辽宁省新民师范学校。
1978年,新民县五七教师学校更名为沈阳市新民师范学校。[7]
  • 沈阳市师范学校
1958年,沈阳市第二师范学校创建。
1959年,沈阳市铁西师范学校、沈阳市第三师学校并入沈阳市第二师范学校。
1970年,沈阳市第二师范学校更名为沈阳市五七第二教师学校。
1974年,沈阳市五七第二教师学校更名为沈阳市第二教师学校。
1979年,沈阳市第二教师学校更名为沈阳市师范学校。[3]
  • 沈阳财经学院
1964年,沈阳财会职业学校创建。
1965年,沈阳财会职业学校更名为沈阳市财会学校。
1978年,沈阳市财会学校更名为沈阳财经学校,沈阳市教育学院组建。
1985年,沈阳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财经学院沈阳大专班、沈阳财经学校合并组建沈阳财经学院道甩弃。

合并组建

  • 沈阳大学
1980年,辽宁大学辽宁分院、东北工学院辽宁分院创建。
1981年,东北工学院辽宁分院、辽宁大学辽宁分院合并升格为沈阳大学。
1987年,沈阳财经学院改建为沈阳大学财经学院。
1995年4月,经冶金工业部和沈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冶金工业部所属的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沈阳大学(含沈阳大学农业分校)联合共建。
1997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作合格评价。
沈阳大学历史沿革
1998年,原国家教委撤销原沈阳大学和原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建制,定名为沈阳大学。
1999年,沈阳职工艺术工程学院并入沈阳大学,沈阳市新民师范学校、沈阳市师范学校并入沈阳大学师范学院。
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沈阳大学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首批设立了3个硕士点。[8]
2005年,沈阳教育学院、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并入纸旬店沈阳大学。[7]
2010年8月,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沈阳大学科技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
2011年10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10]
2012年,学校“污染场地修复与风险管理”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正式获批,并按项目主要支撑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授予博士学位,学校申报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顺利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具有博士培养资格的地方高校之一。
2014年8月,学校获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月,学校成功获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普通高校资格。[11-12]
2015年,学校获批成为全省首批1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同年,沈阳大学与盛京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3]
20纹遥民16年3月,学校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项评估。[14]12月,入选辽宁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4月,学校获批省级实训培训基地重点建设单位。7月,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讯方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三方校企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共建成立“沈阳大学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15-16]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学校与沈阳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7]8月,沈阳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全面深化合作协议。[18-19]
2019年11月29日,沈阳市政府下发臭热《关于支持沈阳大学建设全国同类院校一流大学的意见》。[20]
2020年11月,学校成为第八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入选单位。[53]
沈阳大学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037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中国戏剧梅花奖三度“梅花大奖”获得者1人,乒乓球大满贯获得者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青年拔尖人才、特聘教授、优秀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等37人;沈阳市杰出、领军、拔尖高层次人才320人。[62]
类别
名单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王明友、王建明、孙丽娜、刘明等
全国模范教师
刘广纯
全国优秀教师
范立南
辽宁省教学名师
李爱华、金晓阳、王建明、王焱、李庆杨、姜乃力、范立南、王淑梅、崔国玲、金锋等[21]
辽宁省级教学团队
类别
团队名称
本科优秀团队
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教学团队
会计学教学团队
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
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团队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学团队
高职高专优秀教学团队
应用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团队
应用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应用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团队[22]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在招本科专业54个,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0个学科门类,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7万余人。[62]
本科专业
专业名称
学制
授予学位门类
经济学
4
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4
经济学
财政学
4
经济学
金融学
4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4
经济学
法学
4
法学
社会工作
4
法学
学前教育(师范类)
4
教育学
小学教育(师范类)
4
教育学
体育教育(师范类)
4
教育学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4
教育学
汉语言文学
4
文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4
文学
英语
4
文学
英语(师范类)
4
文学
俄语
4
文学
日语
4
文学
历史学(师范类)
4
历史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4
理学
物理学(师范类)
4
理学
化学(师范类)
4
理学
地理科学(师范类)
4
理学
生物科学(师范类)
4
理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
工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4
工学
车辆工程
4
工学
金属材料工程
4
工学
焊接技术与工程
4
工学
电子信息工程
4
工学
通信工程
4
工学
人工智能
4
工学
自动化
4
工学
机器人工程
4
工学
物联网工程
4
工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4
工学
土木工程
4
工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4
工学
交通运输
4
工学
环境工程
4
工学
环境生态工程
4
工学
建筑学
5
工学
生物工程
4
工学
园林
4
农学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4
管理学
工商管理
4
管理学
会计学
4
管理学
财务管理
4
管理学
国际商务
4
管理学
工业工程
4
工学
旅游管理
4
管理学
音乐表演
4
艺术学
音乐学(师范类)
4
艺术学
广播电视编导
4
艺术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4
艺术学
绘画
4
艺术学
中国画
4
艺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4
艺术学
环境设计
4
艺术学
产品设计
4
艺术学
公共艺术
4
艺术学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4
工学
工业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4
工学
公共艺术(中外合作办学)
4
艺术学[56]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优势特色专业、本科示范性专业、重点建设专业等31个(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流课程167 门(次);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实验实训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省级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62]
类别
基地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秦皇岛秦冶重工有限公司
辽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沈阳大学-沈阳绿地铂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沈阳大学-中兴软件技术(沈阳)有限公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沈阳大学-冠亚教育集团文科实践教育基地[23-25]
学校优势特色专业一览表
类别
专业名称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环境工程、会计学[59]、小学教育、体育教育、英语、音乐学等[60]
国家特色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旅游管理、会计学
省示范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
省重点支持专业
生物工程、环境工程
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会计学、生物技术
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
会计学
省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
会计学
沈阳市重点建设专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交通运输、自动化、通信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环境工程、生物技术、会计学、金融学、社会工作、焊接技术工程公共艺术、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旅游管理、英语、音乐学
重点课程一览表
类别
课程名称
国家级一流课程
中西文化对比、世界当代史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会计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
辽宁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检索与存贮
辽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世界当代史、会计学基础、运动解剖学、旅游学概论、结构力学、实用英语写作、物联网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创新设计
辽宁省级精品课程
会计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遗传与基因组学、古代文学、财务管理、工程力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会计电算化、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导游业务、VisualBasic程序设计、中级财务会计、民事诉讼法、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金融概论、大学英语、高级英语、FinancialAccounting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中国古典文学60讲
辽宁省级优秀课程
形体训练课程、健美操、瑜伽运动、健美操[26-27]
  •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万余名学生参加到校级创新创业竞赛中,600余名学生参加了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在省级绩效考核涉及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0项,省级奖项453项。共有234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功立项,其中国家级26项,省级52项,校级156项。[52]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博士培养项目1个,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20个。[62]
类别
工作站名称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沈阳大学科技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8]
  • 重点学科
类别
学科
辽宁省重点培育(优势特色)学科
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学位授权点
类别
简介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环境科学与工程(含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污染场地修复材料与装备、污染场地再利用规划与设计、污染场地风险管理4个研究方向)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应用经济学、生物学、教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工商管理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国际商务、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体育教学、社会体育指导)、汉语国际教育、机械、材料与化工、风景园林、土木水利、工商管理、会计、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29-31]
  • 学科评估
2017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学科评估结果为:
序号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评选结果
1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C-
2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C
3
1202
工商管理
C-
资料来源:[32]

学术研究

播报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1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2个,辽宁科技创新发展智库1个,国家科普教育基地1个,并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了由157家高校和企业参与的辽宁省电商产业校企联盟。[1]
类别
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物联网信息集成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大科技平台
污染环境治理与区域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级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新型功能材料与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先进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城市有害生物治理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装备制造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生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多组硬质膜研究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级教育规划研究基地
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基地、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
辽宁省级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辽宁体育产业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
城市发展与竞争力研究中心
沈阳市人民政府智库机构
幸福城市研究中心
共建研究机构
沈阳市消费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与沈阳市服务业委员会合作共建)
校级研究院
科技创新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中心
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研究中心、幸福城市研究中心、消费经济研究中心、生物入侵研究中心、 评剧艺术研究中心等[35-43][51]
辽宁省级创新团队
序号
带头人
研究方向
批准时间
1
孙丽娜
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
2011年
2
王晓初
环境岩土工程
2012年
3
原忠虎
智能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2013年[44]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4月,学校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基金等国家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发表SCI、A&HCI、EI、CSSCI等检索论文5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91项,获得省、市主要领导批示决策咨询建议和研究报告50余份。

学术资源

  • 学术期刊
沈阳大学学报》,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省级学术期刊,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版本,社科版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自然科学版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等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沈阳大学学报为国家《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多次受到省市和全国行业奖励。
类别
简介
社科版开设的主要栏目
“政治·法律” “经济·管理”“高等教育研究”“语言·文学”等
自科版开设的主要栏目
“材料与化工” “生物与环境” “信息与控制” “建筑与土木” “机械与汽车” “数学与物理”等[46]
  •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沈阳大学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为178.75万册,生均图书124.97册,本学年新增纸质图书1.41万册。订购中外文数据库21个,包含电子图书674.31万册,电子期刊52020种,共138.40万册。阅览座位3085个,日均接待读者3800余人次,本学年图书流通量17656本次,电子资源访问量为45209101次。[45]
沈阳大学图书馆

合作交流

播报
编辑
截至2020年4月,沈阳大学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了由157家高校和企业参加的辽宁省电商产业校企联盟。先后与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沈阳市消防研究所、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沈阳市法库县和大东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等开展了校所、校院、校地、校企战略合作,分别与沈阳市大东区、沈北新区联合共建2所附属实验学校,与沈阳浑南现代交通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讯方有限公司、沈阳东软睿道教育服务有限公司分别联合创办校企共建二级学院。[33]
截至2020年4月,学校已与德国、英国、俄罗斯、希腊、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乌干达、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分别与德国海德堡应用科技大学、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工业工程、自动化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举办中德合作本科工程教育的高校。先后培养来自7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多人,其中学历生比例超过30%。[34]
沈阳大学沈阳大学沈阳大学沈阳大学沈阳大学沈阳大学
沈阳大学

文化传统

播报
编辑

学校标识

  • 校标
校标由绿色及沈阳大学汉语拼音的首个字母“s”和“D”的奇妙变形组成,涵盖了沈阳大学的发展历史,底部则显示着沈阳大学基础的坚实和浑厚。校标的主体色是绿色,代表生命,孕含希望和发展,象征着校园的现代化建设和勃勃生机。[47]
校标
校标左上部的字母“D”是鲜明亮丽的黄色,与“s”形成水波纹,意为沈大学子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为取得辉煌成就而努力。绿色代表良好的育人环境,黄色则象征辛勤耕耘后的收获,二者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科学办学,民主办学,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
  • 校旗
校旗
沈阳大学校旗本着简洁、醒目、凝重的原则,用织绵缎作面料,以孔雀蓝为底色,中间是银灰色沈阳大学字样和校标。蓝色是国际色,代表天空、大海,象征无限和智慧,孔雀蓝还含有象征青春、朝气的绿色。选用孔雀蓝意为沈阳大学正肩负着探索发展的使命,以勃勃生机在广阔天地间奔向美好未来。凝重的蓝色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亮灰色结合在一起,同时体现了历史感和时代感,在传统中注入了科技的、健康的、环保的、明亮的精神形象。

精神文化

  • 校训
厚德重学、至诚至勤
厚德重学,体现沈阳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积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厚德:坚持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坚持人才培养的办学方向。
重学:明确教学的中心地位,突出学校以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厚德和重学是德与才、红与专的高度统一。
“勤”、“诚”二字是“奉天实业学堂”办学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优良校风。经过了历代学子的践行,积淀为学校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这一基础上提出至诚至勤”,是对历史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让人感到亲切。
“厚德重学”与“至诚至勤“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厚德重学”是方向和目标,“至诚至勤”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至诚才能厚德,至勤才能重学。“至勤至诚”是通向厚德重学的必由之路。[48]
  • 办学理念
科学办学,民主办学,开放办学
内涵诠释
内容
基本追求
科学办学
用科学的精神培育创新能力。
民主办学
用民主的思想鼓励个性发展。
开放办学
用开放的视野主动服务社会。
  • 校歌
《沈阳大学校歌》
胡宏伟词、铁源曲
一条新开河,倒映两岸教学楼的灯火
一片芳草地,铺展一幅大学城的春色
年轻的心在这里相约,几多骄傲为自己选择
课堂上耕耘知识与理想,校园里闪耀求索与拼搏
啊······沈阳大学亲爱的母校,青春沃土到处生机勃勃
啊······沈阳大学亲爱的母校,青春沃土到处生机勃勃
一座纪念碑,浇铸一页“九一八”的血火
一道七彩桥,腾飞一支跨世纪的赞歌
年轻的心在这里承诺,奋发成材报效祖国
晨光里奔跑力量与激情,晚霞里弹唱友谊与欢乐
啊······沈阳大学灿烂的星光,一轮辉煌未来属于你和我
啊······沈阳大学灿烂的星光,一轮辉煌未来属于你和我
未来属于你和我
校歌

现任领导

播报
编辑
职位
姓名
党委书记
校长
党委常委、专职副书记
王晓初‍‍‍‍‍
党委常委、副校长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王秀玲
沈阳大学党委常委、校务委员
唐雁、解勇[63]

知名校友

播报
编辑
类别
名单
学界
孙铁珩、程世祜刘介民
政界
商界
宋彪、胡忠伟、刘志刚、陆榴[49-50]
艺术界
吕晓禾、王小海蝈蝈汤宽义
其他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2022年4月,沈阳大学团委被授予2021年度“辽宁省先进团委”称号。[55]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上床下桌
暖气
四人间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住宿费1200元/年

校园环境

离地铁近(3公里内)
4个食堂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