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治多县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辖县
收藏
0
0
治多县,隶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中西部,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县政府驻加吉博洛镇。东与玉树市接壤,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代管区相连,北与曲麻莱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毗邻,南与杂多县为界。县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总面积80642平方千米,[10]辖五乡一镇20个行政村、68个牧民小组。全县总人口4.32万人(2020年),[1]
治多,藏语意为“长江源区”,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县”的美誉。[1]是全国主体民族比例最高、地区海拔最高、人均占有面积最大、生态位置最为重要的县城之一,素有长江之源、动物王国、中华水塔、嘉洛宝地之美誉。境内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2018年12月29日,治多县被国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2]
截至2019年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财政收入1207万元,牧民人均收入9876元。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中文名
治多县
行政区划代码
632724[13]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青海省玉树藏族州
地理位置
青海省青南高原西南部
面    积
80642 km²
下辖地区
辖6乡
政府驻地
加吉博洛镇
电话区号
0976
邮政编码
815400
气候条件
高原气候
人口数量
4.32 万(2020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
库赛湖可可西里湖
机    场
玉树巴塘机场
车牌代码
青G
地区生产总值
6 亿元(2019年)

建制沿革

播报
编辑
古为羌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属设删催苏毗女国地。
唐、宋时为吐蕃地。
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旋体宙恋享只茅辖地。
明属朵甘思宣慰使,明末清初受和硕特蒙古政权册封的囊谦王族节制,后隶“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
民国初属青海办事长官和西宁镇总兵管辖。民国六年(1917年)属玉树理事。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玉树县骗祖管辖。
1953年,由玉树县嫌戏删、移多县析置优秀县。
1954年,更名为治多县, 隶玉树藏族自治区(州)欠篮蒸霉拳。
2020年4月,治多县退出贫困县序列[4]酷院请。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沿革

1999年末,面积77607平方千米,人口22854人(根据青海省志),辖6个乡。县政府驻加吉博洛格(在多彩乡境内)。[3]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治多县总人口24194人,其中:索加乡3660人,扎河乡4557人,多彩乡4747人,治渠乡2699人,当江乡2101人,立新乡1787人,加吉博洛格未批镇4643人。
2001年10月15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99号文批复:撤销当江乡,设立加吉博洛镇(镇政府驻地迁至县政府驻地加吉博洛格)。调整后,治多县辖1个镇、5个乡:加吉博洛格镇、索加乡、扎河乡、多彩乡、治渠乡、立新乡。
2001年末,治多县辖1个镇、5个乡,共有20个牧委会。加吉博洛镇驻加吉博洛格,辖日青、改查2个牧委会。多彩乡驻赛莫涌,辖达生、拉日、当江荣、聂恰4个牧委会。立新乡驻永科达,辖叶青、岗察、扎西3个牧委会。索加乡驻直根尕卡,辖君曲、牙曲、当曲、莫曲4个牧委会。扎河乡驻那哇纳角,辖智赛、玛赛、口前、大王4个牧委会。治曲乡驻江马来桑多,辖治加、江庆、同卡3个牧委会。[3]

区划现状

截止2023年8月,治多县辖1镇,5乡,分别是:加吉博洛镇[12]多彩乡索加乡扎河乡治渠乡立新乡
多彩乡区划详情
乡镇名称
历史沿革
主要辖区
1959年建立多彩公社,1963年设多彩乡,1971年改为多彩公社,1984年复设多彩乡。
达生拉日、当江荣、聂恰4个牧。
1961年设索加乡,1972年改设索加公社,1984年复称索加乡。
辖君曲、牙曲、当曲、莫曲4个牧。
1956年设扎河肖格(区),1959年设扎河公社,1963年建立扎河乡,1971年改设扎河公社,1984年复设扎河乡。
智赛、玛赛、口前、大王4个牧。
1963年设治渠乡,1971年改为治渠公社,1984年复设治渠乡。
辖治加、江庆、同卡3个牧。
1959年建立当江公社,1963年改当江乡,1971年改当江公社,1984年复设当江乡。
辖日青、改查2个牧。
1963年建立岗察乡,1971年改为岗察公社,1976年更名为立新公社,1984年改设立新乡。
辖叶青、岗察、扎西3个牧。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治多县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青海省青南高原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中西部,约占北纬33°02′—36°16°′,东经89°23′—96°23′之间。东西长621公里,南北宽243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80642平方公里。[10]东与玉树市为邻,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杂多县接壤,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毗连,东北隔通天河曲麻莱县相望。
治多县

地质地貌

治多县地势高耸,地形呈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海拔从布喀达板峰巅的6860米到县境东部通天河沿岸的3850米,高差3010米,昆仑山脉绵亘境北,乌兰乌拉山横贯境南,可可西里山横穿中西部。

气候

治多县年均气温-0.3℃,年降水量397毫米,光照充足,辐射强烈。冷季长达近10个月,昼夜温差大,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气候。

水文

治多县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通天河(长江),当曲、牙曲、可可西里湖、太阳湖、西金乌兰湖等。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光能资源

治多县境内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数可达270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640千焦/平方厘米以上 太阳能光伏电源已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普及率达90%以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生物资源

据统计,治多县有高等植物50科184属484种。野生动牧也较多,有藏羚羊、雪豹白唇鹿野牦牛藏原羚、狐狸、岩羊、盘羊、藏野驴雪鸡等珍稀野生动物。

矿产资源

治多县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铁、锌、石棉、芒硝、水晶、盐、煤等。但因境内形式复杂,海拔高,交通不便等原因还未开采。

水力资源

治多县是长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大小河流80余条,水能理论蕴藏量达230.95万千瓦。

人口民族

播报
编辑
截至2007年底,治多县全县总人口达28200人,其中藏族人口27410人,占总人口的94.1%,还有汉族、回族、撒拉族等民族,是一个藏族人口为主的纯牧业县。
2020年,治多县全县总人口4.32万人。[1]

经济概况

播报
编辑

综述

治多县
2007年,治多县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58.7万元,比2006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12856.63万元;第二产业实现产值3260万元;第三产业实现产值4223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2亿元,较2006年增长19.2%;年初地方总财力6626万元,其中中央补助收入6476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0万元,比2006年增长37%;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93元,比2006年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74元,比2006年增长17%;全年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91万元,比2006年增长13%,其中个体经济1896万元;
截至2019年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财政收入1207万元,牧民人均收入9876元。
2021年,治多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194.24万元,按现价格计算,比上年增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8790.5万元,比上年增加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409.94万元,比上年增长62.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为16993.8万元,比上年增长4%。[14]

第一产业

2007年,治多县全年实现牧业总产值12841万元,较2006年增长5.6%;全县的牲畜总增率达40.6%,增长6.79%;出栏率达41%,比2006年增长7.89%;商品率达31%,牲畜减损率达2.53%。2006年未牲畜存栏46.06万头(只、匹),其中适龄母畜达21.72万头(只、匹),适龄母畜率达47.2%。

第二产业

2007年,治多县第二产业实现产值3260万元,工业主要有电力、农机修配、肉食品加工、铁木器加工等小型工业。并且投资总额约为1800万元,进行含铜多金属矿开发,产品用途国防、民用工业急需品,项目总投资450万元,建设白唇鹿养殖及产品加工基地,新建围栏1000亩,暖棚300平方米。

第三产业

治多县
2007年贡萨寺旅游景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建设期为1年,新建两层结构800平方米的集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宾馆及相关配套设施。新建180平方米的停车场。贡萨寺既是信徒朝拜的古刹,又是艺术荟萃,文物留存的宝库,更是民俗独特、旅游观光和度假的圣地,仅2005年接受中外游客和信徒17500左右人次。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教育事业

治多县
2007年,治多县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6.87%,较上年增长7.5%,中小学在校学生的巩固率和升学率均达到了100%;全年扫除青壮年文盲2700人,全县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6.4%。落实人民助学金180.7万元,落实公用经费11.4万元,落实其他教育经费20万元,确保了“三个增长”。全年免除教科书费14.29万元,免除学杂费26.4万元,同时争取到青海霖华公司资金13万元,为索加乡和多彩乡的450名新生解决了被褥。县财政投资127万元,建设完成了吉尕小学学生食堂和两所村级小学的学生宿舍。

医疗卫生

2007年治多县全年补偿医疗费用的牧民达8595人次,补偿费用总额107万元。全县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人口总数达22684人,参合率达95%。城镇居民医保参合2095人,参合率达73.9%。

社会保障

治多县
2007年,治多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94人,实缴养老金85.59万元。认真开展城镇零就业援助工作,认定零就业家庭74户。社会救助安置90名,其中教师岗位33名,保洁保绿岗位21名,环卫岗位35名,村级医疗岗位1名。社会保障体系取得新成效。社保参保人数41人,城镇职工参保人数1070人,养老保险扩面14人。认真实施农村和城镇低保工作,保障了4300名农村低保和1338名城镇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基础设施

2007年,治多县投资5296万元,完成了10条通村砂路、19座独立桥和配套桥,立新和多彩两乡的通乡公路硬化等工程;投资1767万元,完成了畜产品交易市场、综合集贸市场和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完成投资60万元的立新乡岗察村人畜饮水项目,解决了500人、4000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聂恰河电站已正式发电,彻底结束了治多无电县的历史。

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9]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嘉洛草原
治多县是格萨尔王妃嘉洛·森姜珠姆的故乡和出生地,当地留有大量“嘎嘉洛文化”遗迹,治多县的山、河、湖和大量实物性质的遗迹丰富多彩,非物质形态的民俗传说更是无处不在,风物遗存中蕴含的有关格萨尔王和珠姆的故事浩如烟海,是依然生动地活着的嘎嘉洛文化。
美丽的森姜珠姆出生于财富显赫的嘉洛家族,嘉洛家族曾创造了青藏高原游牧经济的巅峰。“嘎嘉洛文化”涵盖了“史诗文化”和“游牧文化”,包容了游牧文化的全部,是“青藏游牧文化”的代表之一。嘉洛草原居《格萨尔》史诗文化的核心位置,是嘎嘉洛文化的精魂。[5]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6]
2020年10月,获评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7]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自然景观

可可西里
不冻泉
位于青海西南部,昆仑山系南侧支脉。蒙古语意为“青(或绿)色的山梁”。北西-南东走向,长300余公里,宽20-30公里。断块山,平均海拔5000-6000米,地貌表现为宽浅底山,山坡平缓,相对高度500-700米,最高峰岗扎日东峰海拔6136米。海拔5600米山地夷平面上,发育有零星的平顶冰川,青新交界处的山峰汇集众多冰川,最大冰川面积1000平方公里,为道天河支流楚玛尔河发源地。年均气温低于-8℃度,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属高寒荒漠气候。植物稀少,种类贫乏,有成群野牦牛野驴、石羊,长角羊等蹄生动物出没。
可可西里湖位于治多县西北部,可可西里山马兰山之间断陷盆地东段。半咸水湖,内流湖,岸边有盐碱结皮。湖水面积302.2平方公里,湖水深度为25米,湖水体积为75.5亿立方米,湖以山名命名,东西长39.4公里,南北宽14.7公里,湖水面300平方公里,水深一般30米,湖面海拔4878米。湖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钠亚型,矿化度13.41克/升,密度1.008,ph值8.8,水色浅绿.汇入面积1125平方公里,以冰雪融水补给,西北部冰川融水形成的连水河从湖西端注入源于西南面汉台山的冷水河从湖西南注入;北面兴军山,东西黑石山,南面可可西里山均有溪流以潜流形式汇入该湖。湖岸多为砂土带,植物覆盖度低,是高原野生动物出没之所。
库赛湖
库赛湖
库赛湖,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五道乡境内。
库赛湖最佳旅游时间为春夏秋季。库赛湖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河水补给,主要常年性河流有发源于昆仑山南坡五雪峰(5577m)和大雪峰(5863m)的库赛河,河流长120m,从湖泊西南角注入库赛湖中。库赛湖湖水丰富,矿化度偏低,但在干旱季节湖湾附近或盐湖岸边有少量石盐沉积。
卓乃湖
卓乃湖是一个音译过来的地名,藏族同胞把藏羚羊叫:Zu ,卓乃湖就是藏羚羊聚集的地方。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占了全球藏羚的绝大多数,而可可西里的绝大多数母羚羊在每年7、8月份都会集中到卓乃湖以南一片不大的草原产仔,9月份返回越冬地与公羊合群。在产仔期,卓乃湖南岸会有几万头母羚羊聚集,有的已产下活蹦乱跳的羊羔,有的正在期盼小生命的降生。
不冻泉
昆仑泉不冻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水温常年恒定为20℃。
此泉泉水冷洌甘甜,水质透明,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水量大而稳定。

人文景观

贡萨寺
贡萨寺位于距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城西9公里、海拔4300米的嘉吉阿尼噶宝山坡上,也是治多县境内惟一一座寺院,现有300余名僧人。[8]
贡萨寺
该寺12世纪由噶举派的创始人拔达玛旺秀的心传弟子秋杰次成帮巴创建,由此产生秋杰转世系统。第二世秋杰索南扎巴扩建寺院并改宗为直贡噶举派。
公元15世纪,五世昂旺洛楹嘉措又将该寺改宗为格鲁派寺院。寺内存有《甘珠尔》《丹珠尔》等佛经不计其数,壁画唐卡更是精美绝伦。[8]
贡萨寺内宗喀巴大佛为世界最大的室内铜制镀金佛像,并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
创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宗喀巴大佛”总高35.32米,佛高31.22米,佛腰围14.98米,莲花座高4.1米,是由秋吉十九世强巴图登格来嘉措活佛投资,采用99.99%的黄金及天珠、琥珀、珊瑚等制作而成,藏有佛祖莲花生大师的舍利,玛尔巴、萨迦班智达、宗喀巴三位大师生前用过的袈裟、法器、经书等珍品。[8]

地震灾害

播报
编辑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3月24日10时29分在青海玉树州治多县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4.38度,东经93.52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