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祁连县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下辖县
展开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同义词祁连(祁连县)一般指祁连县
祁连县,隶属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地处祁连山中段,地理坐标介于东经98°05'35"~101°02'06",北纬37°25'16"~39°05'18"之间,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总面积13919.98平方千米。[22][32]截至2022年末,祁连县总人口5.26万人。[14]截至2023年6月,祁连县辖3个镇、4个乡,[16]县人民政府驻八宝镇人民路。[30]
祁连县因地处祁连山中段腹地而得名。汉代以前,为羌人牧地。民国二十七年(1939年),由门源县析置祁连设治局。1953年1月23日,成立祁连县人民政府。[9]祁连素有青海“北大门”之称,宁张公路、湟嘉公路穿境而过,具有北接河西走廊、南连环青海湖两大国际知名旅游线路过境通道的区位优势,是西北草原景观和荒漠景观的分界线,也是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藏区和汉族聚居区的地理分界带。境内祁连山草原因“交融之美”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祁连风光”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卓尔山•阿咪东索景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阿咪东索景区被评定为国家5A级景区。[30]
2022年,祁连县地区生产总值20.13亿元,同比下降0.9%。[12]
中文名
祁连县
外文名
Qilian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
632222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青海省东北、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
面    积
13919.98 km²
下辖地区
3个镇、4个乡
政府驻地
八宝镇人民路
电话区号
0970
邮政编码
810400
气候条件
高原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
5.26 万(2022年总人口)
机    场
海北祁连机场
车牌代码
青C
地区生产总值
20.13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婶和汉代以前,祁连为羌人牧地劝察估洒欢付。
魏晋南北朝,先后成为前秦、前凉、后凉、南凉、西秦、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和吐谷浑属地。
隋朝,隋炀帝西征击败吐谷浑,置西海郡,祁连地区属西海郡辖。
唐朝、五代,为吐蕃属地,之后为吐蕃、西夏和宋王朝交替统治危拜。
元代,置西宁、贵德两州及吐蕃朵甘思地。
明代,改西宁州为西宁卫,祁连地区为西宁卫属阿吉第十三族牧地,明末为西海蒙古麦力干所据。
清清雍正二年(1724年),设大通卫,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卫为县,祁连东部地区属大通县,余地隶于西宁办事大臣道拜寒。
民国十七年(1929年),青海建省,祁连属门源县管辖。民国二十七年(1939年),由门源县析置祁连禁市设治局。
1949挨兵垫年11月22日,祁连解放,暂由门源县代管。
1951年9月,将祁连设治局改为祁连区人民行政委员会,由和促格雄省直辖。
1953年1月23日,成立祁连县人民政府,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9]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沿革

2001年3月5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15号文批复:撤销多隆、默勒2乡,合并设立默勒镇;撤销峨堡乡,设立峨堡镇。
2006年8月,撤销柯柯里乡,并入野牛沟乡。调整后,全县辖3个镇、4个乡:八宝镇、峨堡镇、默勒镇、扎麻什乡、阿柔乡、野牛沟乡、央隆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祁连县辖3个镇、4个乡:八宝镇峨堡镇默勒镇阿柔乡扎麻什乡野牛沟乡央隆乡[16]县人民政府驻八宝镇人民路。[30]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地处祁连山中段。东以景阳岭与门源回族自治县接壤,南与刚察县海晏县相连,西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为邻,西北及北与甘肃省酒泉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乐县山丹县为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98°05'35"~101°02'06",北纬37°25'16"~39°05'18"之间,南北宽约185千米,东西长约280千米。总面积13919.98平方千米。[22][32]
祁连县

地形地貌

祁连县地处祁连山中段腹地,境内平均海拔3169米,县城海拔2787米。祁连山为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的一个典型加里东地槽,褶皱迥返于陆相泥盆系磨拉石建造之前。北祁连山及河西走廊见中、下泥盆统不整合于下古生界(如武威杀木寺)及加里东晚期花岗岩(如九条岭南马良沟等)之上;拉脊山见中、下泥盆统不整合于中、上奥陶统之上;南祁连山乌兰大坂见上泥盆统不整合于下志留统之上,代表祁连山主要于加里东晚期褶皱成山,基本由地槽变为地台发展阶段,故晚古生代一中、新生代均为地台盖层沉积。[1]

气候

祁连县年平均气温1℃,年降水量约在420毫米之间,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
1、地势高峻空气稀薄、干洁、透明度大,日照时数多,太阳总辐射强。
2、地形和海拔高度对温度的作用大于纬度对温度的影响,使县境内各地区气温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
3、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快,冷空气维持时间长,造成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凉爽。
4、地形复杂,冬夏所受气团控制不一,使降水地区分布差异显著,季节变化大,降水日数多、量级小,多雷暴、冰雹,盆地以外多夜雨。
5、春季受强大西北气流影响,空气干燥,多大风。[15][21]

水文

祁连县境内共有两大水系,即黄河水系的默勒河和内陆水系之一的黑河、八宝河。默勒河在祁连县境内长165.6千米,流经默勒、多隆两个乡,集水面积2767.22平方千米。黑河在县境内分两大支流:托勒河、黑河,分别流入甘肃省酒泉、张掖北部后汇合,统称黑河。八宝河源于景阳岭,自东向西流经峨堡、阿柔、八宝3地,至狼舌头与黑河汇合,流程108.5千米,集水面积2508平方千米。[23]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矿产资源

祁连县境内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0余种,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铬;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铅、铜、铜铅锌、砂金、砂铂、岩金、钼金、黄铁矿、锑、汞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棉、重晶石、宝玉石、磷、石墨、白云岩、石灰岩、粘土、石膏、硅石、蛇纹岩、大理石、菱镁矿、油页岩等;可燃性矿产主要有煤。[10]

水资源

祁连县年径流量23.2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6.77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20多万千瓦,现已开发水能2.2万千瓦。[15]

生物资源

祁连县野生动物不但种类多,而且多为珍禽异兽。著名的有野牦牛、野驴、盘羊、白唇鹿、马鹿、、岩羊、雪豹、熊、雪鸡、玉带海雕等20余种,约4万余头(只)。经济药用植物共有368种,其中著名的有大黄、柴胡、黄芪秦艽羌活、雪莲、冬虫夏草等共325种,属57科,91属。此外还有沙棘、蘑菇、草莓、地衣、发菜等食用植物和菌类。[11]

人口

播报
编辑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祁连县总人口5.26万人。[14]

民族构成

祁连县有汉、藏、蒙、回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79.2%。[14]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19年,祁连县地区生产总值183697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6867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857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2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7666万元。[6]
2022年,祁连县地区生产总值20.13亿元,同比下降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5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68亿元,同比下降15.2%;第三产业增加值9.1亿元,同比下降1.5%。[12]
2022年,祁连县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21.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38亿元,同比增长70.2%。
2022年,祁连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58元,同比增长5.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03元,同比增长2.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80元,同比增长8.3%。[12]

第一产业

黑河
2022年,祁连县实现农牧业总产值11.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73%,其中:种植业总产值0.62亿元、同比增长3.36%,林业总产值0.2亿元、同比增长1.19%,畜牧业总产值10.35亿元、同比增长4.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15亿元、同比增长3.52%。[12]
2022年,祁连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07万亩,同比增长3.81%。其中:小麦0.31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0.02万亩,同比下降7.51%;青稞1.63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14万亩,同比增长9.42%;马铃薯0.05万亩、同比减少0.04万亩,同比下降45.56%。粮食作物产量为0.4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34吨,其中:小麦0.05万吨,同比下降28.49%;青稞0.34万吨,同比增长3.84%;马铃薯0.01万吨(折粮),同比下降49.6%。[12]
2022年,祁连县播种面积2.02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0.27万亩,同比下降11.79%。其中:油料作物1.55万亩、同比增加0.04万亩,同比增长2.63%;饲草料0.43万亩、同比减少0.25万亩,同比下降36.97%;蔬菜0.04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12]
2022年,祁连县牛存栏28.17万头,同比下降1.71%,出栏7.33万头,同比增长7.48%;羊存栏80.14万只,同比增长4.15%,出栏30.31万只,同比增长2.89%;家禽存栏0.1万只,同比下降1.96%,出栏0.26万只,同比下降25.67%;生猪存栏0.04万头,同比下降2.51%,出栏0.02万头,同比下降29.79%。全县肉产量1.38万吨,其中:牛肉0.8万吨,羊肉0.58万吨;牛奶产量0.22万吨。[12]

第二产业

2022年,祁连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44亿元,上年同期为1.45亿元,同比下降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5。[12]
2022年,祁连县共有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

第三产业

祁连县
2022年,祁连县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6.54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城镇实现零售总额5.76亿元;同比增长1.7%。[12]
2022年,祁连县“青洽会”签约项目3项,签约资金4亿元,项目履约率100%。
2022年,祁连县网商突破2000家,实现网络交易额6285万元、网络零售额3888万元。
2022年,祁连县累计接待游客9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亿元。[13]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祁连县素有青海“北大门”之称,扁门高速、宁张公路、湟嘉公路、峨祁公路、肃祁公路、盘大公路、祁大公路穿境而过,海北祁连机场建成通航。[24][30]
截至2022年6月,祁连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500余千米,45个行政村公路通达率、通畅率均达到100%,逐步构建了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道路为脉络,旅游公路、乡村公路纵横其间的路网新格局。[24]

政治

播报
编辑
祁连县主要领导(仅列党政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钢夫
县委副书记、县长
截至2024年4月[19-20][33]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文化事业

祁连县
2022年,祁连县新增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五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2家、省级自驾车旅游营地3处。天境印象街上榜“青海省特色步行街”,峨堡古城遗址公园入选第一批省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阿柔逗曲”传承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民族歌舞《游牧汉子》入围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舞蹈类决赛,草原风情文化旅游节、“冰雪焰火·冬肉奶茶”美食节等活动成功举办,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百余场、文艺轻骑兵下乡及戏曲进乡村活动50余场次。[13]

教育事业

祁连县
2022年,祁连县投资6051万元实施14项教育附属设施建设项目,24所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改善。成为全省首批申报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区之一。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27%。[13][18]

医疗卫生

2022年,祁连县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共引进援青专家65人,免费培养订单定向医学的6名本科(专科)生;全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共计8名。扎实开展“健康海北蓝盾护航”行动,管理对象监督覆盖率达到100%。规划、整合现有基层卫生资源,藏医院优先开展针灸、艾灸、放血、藏医药浴等中藏医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治疗36种。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制度,继续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全年异地就医结算2052人,基金支付722.9万元。[17]

社会保障

祁连县
2022年,祁连县实现各类就业63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社会保障救助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新增社保扩面1143人,发放救助补助资金5083.6万元,惠及残障、困难群众1.27万人。1120名城乡老人享受了居家养老和农牧区代养服务,县养老院提升工程、城西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稳步实施。[13]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 综述
祁连县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休闲度假区,境内祁连山草原因“交融之美”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祁连风光”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牛心山被评为“中国百大避暑名山”,祁连鹿场入围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单,卓尔山油菜花景观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美丽田园”称号,卓尔山•阿咪东索景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阿咪东索景区被评定为国家5A级景区。[30]
  • 阿咪东索景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祁连县境内,距祁连县城9公里,海拔高度在2800~3500米之间。景区主要由高原牧场、草原花海体验基地、林海露营体验基地、盆景湾、万佛崖、经幡祈愿台等观景点组成,可开展写生、徒步、露营、探险、动植物观赏、生态科普等活动。景区内景色宜人、气候凉爽,流水潺潺、云蒸雾蔚,苍松翠柏、绿野如荫,野生动植物众多,原始生态保存完整,是一处天然的原生态旅游地。2020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31]
  • 祁连风光旅游景区
,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涵盖祁连县全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核心区域为卓尔山风景区。拥有古老的宗教文化,丰富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奇石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集雪山、峡谷、丹霞、石林、草原、林海、温泉、田园、村庄于一体。境内有卓尔山、阿咪东索、祁连山草原、黑河的源头、祁连鹿场、八一冰川、黑河大峡谷、龙鳞大白杨等旅游资源。[31]
  • 峨堡古城遗址公园景区(含丝路舞马城)
峨堡古城遗址公园景区
(含丝路舞马城),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青海通往河西走廊的首要通道,是丝绸南路上的重要节点,茶马互市及军事要塞,如今亦是祁连北出甘肃,东至门源、西宁的必经之地,素有“青海北大门”之称。城内有隍庙遗址,城外有烽燧遗址。丝路舞马城以藏族传统马术和藏族歌舞表演为主,为游客提供骑马、骑牦牛、喂羔羊、挤牛奶、打酥油、做酸奶、射箭、跳锅庄等体验项目。[31]
  • 祁连鹿场
祁连鹿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油葫芦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距祁连县城40公里处。祁连鹿场由养殖草场、观景楼(近鹿楼)、特色雕塑、白塔、休闲娱乐区、生活区等组成,是集观光、休闲、娱乐、科教等于一体的场所。祁连鹿场拥有可利用天然优良草场6万亩,2000头左右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马鹿、白唇鹿、梅花鹿,还有1500只牦牛及藏系羊。[31]
  • 祁华锦秀峨堡古城驿站
祁华锦秀峨堡古城驿站
祁华锦秀峨堡古城驿站,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地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峨堡镇东,位于祁连山脉南麓“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腹地,东接省会西宁,南临青海湖,北通河西走廊,距祁连机场30公里,G0611张汶高速和国道227线直通景区,是西北旅游线路“青甘大环线”的必经之地和重要站点。2022年,景区被评为青海省5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设有骑马、射箭、篝火晚会、民族锅庄舞、挤牛奶、酸奶糌粑制做、体验放牧等各类民俗体验项目和星空木屋、特色蒙古包、房车露营等特色住宿服务以及烤全羊、藏式土火锅、青海特色老八盘、牦牛酸奶、奶茶、糌粑等特色美食。[31]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2019年5月18日,祁连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29]
2019年9月,祁连县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8]
2020年7月,祁连县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2]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祁连县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3]
2021年1月18日,祁连县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名单。[4]
2021年5月27日,祁连县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27]
2021年9月1日,祁连县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示范期为5年。[26]
2021年9月8日,祁连县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5]
2021年12月,祁连县被国家民委评选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5]
2022年1月,祁连县选为2021年省级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7]
2022年11月,祁连县入选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