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襄阳市

湖北省辖地级市
收藏
0
0
同义词襄阳(湖北省辖地级市)一般指襄阳市
襄阳市,曾用名襄樊,湖北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湖北西北部,汉江中游,东邻随州市,南界荆门市、宜昌市,西连神农架林区、十堰市,北接河南省南阳市[89]地形大体分为西部山地,中部岗地、平原,东部低山丘陵等三个基本地理单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截至2022年,全市共辖3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27.6万人。[65]
襄阳市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襄阳城是襄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被誉为“华夏第一城池”[83],襄阳是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84]襄阳名胜古迹旅游以三国文化为主要特色,著名景点:隆中风景名胜区襄阳城鹿门寺等;襄阳已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城市。[85]
襄阳位于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襄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省域副中心城市[44]汉江流域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之一,三线城市[76],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湖北省新型工业基地鄂西北中心城市。[1][60]襄阳市是全国铁路运输网的重要枢纽[61],境内襄阳北站是全国前三、全省最大的铁路货运特等编组站[62-63],是华北、中南、西南车流集散的重要站点[63]襄阳东站是全国地级市中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高铁客运站,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超大型枢纽节点。[61]
2023年襄阳市GDP为5843亿元,人均GDP为110747元。[90]
中文名
襄阳市
外文名
Xiangyang
别    名
襄阳郡[70]襄州襄樊
行政区划代码
420600[81]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省
地理位置
鄂西北
汉江中游平原
面    积
19700 km²
下辖地区
3个市辖区、3个,代管3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
襄城区檀溪路219号[54]
电话区号
0710
邮政编码
4410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527.6 万(2022年常住人口)
车牌代码
鄂F
地区生产总值
5827.81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襄阳最早的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汉水北岸,包括军营坡、龚家洲、金鸡嘴、山湾等旧石器时代遗址。器物制作方法多采取直接单面打击,制作特点与陕西“蓝田人”、山西“丁村人”使用的同类器相似。遗址时代约为距今10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或偏晚阶段。
襄阳夜景
襄阳人文地图
至少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襄阳先民开始尝试磨制石器,制造工具,渔猎采集,刀耕火种。经调查,襄阳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点达180余处,它们基本沿汉水及其支流两岸较为密集地分布,尤其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逐步在汉水中游北岸的南襄盆地西南部、西岸的襄宜平原和东岸的随枣走廊形成了相对集中的较大规模聚落群,在山体较大的鄂西山地边缘也有少量分布。
分天下为九州,今境分属荆、豫二州之域。
商周时期,今境封国林立。如邓国鄾国鄀国谷国罗国、邔国、阴国唐国卢国樊国楚国等。
春秋时期,楚国强盛,先后灭掉诸国,今境全属于楚,遂置北津戍。(今境指现今地级襄阳市的管辖范围,下同)
战国争霸,楚不敌秦。前223年,秦灭楚,今境入秦。秦置郡县,今境分属南郡南阳郡。南郡治江陵,领六县,其中邔、鄀、鄢为今境宜城市;南阳郡治宛,领十四县,其中邓、筑阳、山都、酂等县属今境。
西汉今境依然分属南郡、南阳郡,而两郡则同隶荆州刺史部。今境共置十二县,南郡有襄阳、宜城、中庐、邔、鄀;南阳郡有邓、山都、阴、酂、筑阳、蔡阳、舂陵等。约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建襄阳城,置襄阳县,以县治位于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
东汉,除舂陵改为章陵、析蔡阳置襄乡县外,基本沿袭西汉。
王莽时(8~23年)襄阳曾一度改称“相阳”。
东汉光武帝时恢复原名。至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荆州刺史刘表徙治襄阳,襄阳遂成为南郡、南阳郡、江夏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章陵郡等八郡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取荆州,今境分属南阳郡、襄阳郡南乡郡。南阳郡有邓、章陵、襄乡、蔡阳等县;襄阳郡有襄阳、宜城、中庐、邔、山都、鄀等县;南乡郡有酂、阴、筑阳等县。
三国时,今境属,分隶南阳、襄阳、南乡、义阳、新城五郡。襄阳郡、南乡郡领县同东汉。南阳郡领邓、蔡阳二县。义阳郡乃章陵改置,领安昌县(亦为章陵改称)、平林县(为析随县新置)。
西晋时期,今境分属襄阳、顺阳、新城、义阳诸郡。襄阳郡所领襄阳、宜城、中庐、临沮、邔、山都、上黄七县。顺阳所领酂、筑阳、阴县。新城所领沶乡。义阳所领邓、蔡阳、安昌。
郡县大致沿袭西晋。“永嘉之乱,三辅豪族,流于樊沔,侨居汉水之侧。立雍州,因人所思以安百姓也”。永和九年(353年)或宁康二年(374年),于襄阳县侨置雍州,领京兆、扶风、始平、广平、河南、北河南六郡。加上成帝时所立之义城郡,共为七郡皆统于襄阳。襄阳又曾兼为梁州司州治,故云“一郡治所,三州寄焉”。
南朝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割荆州之襄阳、南阳、新野、顺阳、随置雍州,治襄阳县。有襄阳郡(领县襄阳、中庐、邔)、京兆郡(领县邓城、杜、新丰)、扶风郡(领县筑阳、汛阳)、河南郡(领县蔡阳、襄乡)、广平郡(领县阴)、义成郡(领县义城、万年)、冯翊郡(领县鄀)、始平郡(领县酂)、华山郡(领县华山、蓝田、上黄)等。此外,梁州新城郡之沶乡(今保康境)亦在今境。郡县设置混乱,今境基本仍属雍州、梁州。梁朝时萧詧以襄阳降西魏(554年)。
西魏恭帝得襄阳,置襄州总管府,领襄阳、河南、山都等十三郡。今襄城区境有襄阳县、中庐县、义安县。今宜城市境有邔县、鄢、率道、汉南、武泉县。今南漳境有上黄、开南、穰、归仁等县。今老河口境有酂、阴城、阴、顺阳、安山、龙泉、湖里、白亭等县。今谷城境有筑阳、义成等县。今樊城区境有樊城、安养、山都等县。今保康境有大洪县。得蔡阳,置蔡州。领蔡阳、千金二郡。今枣阳境有蔡阳、双泉、瀴源等县。今襄州区境,无考。
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以州统县。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以郡统县。今境分属襄阳、舂陵房陵、南阳四郡。襄阳郡领襄阳、安养、常平、谷城、上洪、率道、汉南、鄀、阴城、义清、南漳等县。舂陵郡领枣阳、舂陵、清潭、蔡阳等县。房陵郡永清县(保康西境),南阳郡之顺阳县(老河口境东北)。
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今境属山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为十五道,今境属山南东道襄州襄阳郡领七县: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宜城、乐乡。州治、道治于襄阳县。今境之枣阳市属随州汉东郡枣阳县、唐城县。今境之保康县属房州房陵郡永清县
五代政区大致沿袭唐制。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全国为十五路。京西路河南府(今河南洛阳),辖十六州,其中襄州领有襄阳、邓城、谷城、宜城、中庐、南漳六县。今境枣阳属随州,老河口属光化军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十五路分为二十三路。京西路分为京西南路(治襄阳)、京西北路(治河南府)。南路辖(金州均州邓州唐州、随州、郢州、襄州、房州)八州。襄州领县不变,省光化军,乾德县改为光化县隶属襄州。今枣阳市境属随州枣阳县。元祐初,复置光化军,光化县复名乾德县为军治。宣和元年(1119年),襄州升为襄阳府绍兴五年(1135年),“省邓城(县),入襄阳”,襄阳县辖境遂扩展至汉水以北,仍属襄阳府。
,属河南江北行省。至元十一年(1274年)升襄阳散府为襄阳路总管府。领襄阳、邓城(后省入襄阳)、宜城、谷城、南漳五县。十九年(1282年)割南阳府之光化、枣阳二县来属。
明代洪武初年今境属湖广行中书省襄阳府,洪武九年(1376年),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襄阳府辖七州县,今境有襄阳、南漳、宜城、谷城、光化、枣阳六县,今保康县隶属郧阳府
清代今境初属湖广布政司,康熙三年(1664年)属湖北布政司,今境之县与明代相同。
民国元年(1912年),废襄阳府,今境共置8县(均州与保康县隶属互换)。初属安襄郧荆道,后改属鄂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设襄阳道,治襄阳,领20县,其中今境有襄阳、枣阳、南漳、宜城、谷城、光化、保康七县。
1949年,组建襄樊市,隶属桐柏行署第三专署。1950年5月,襄樊市隶属襄阳专署。1951年6月,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改称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阳区专员公署。
195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阳区专员公署改称湖北省襄阳专员公署(简称“襄阳专署”)。
1958年,襄樊市(县级)改为襄阳专署直辖。
1968年1月,湖北省襄阳地区革委会成立,取代湖北省襄阳专员公署。
1978年10月,湖北省襄阳地区革委会改建为湖北省襄阳地区行政公署(简称“襄阳行署”)。
1979年6月,襄樊市升格为省辖市。[3]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襄阳地区,其行政区域并入襄樊市。
2001年8月31日,撤销襄阳县,设立襄樊市襄阳区。将原襄阳县的张湾镇东津镇双沟镇张家集镇峪山镇黄龙镇程河镇朱集镇古驿镇伙牌镇黄集镇石桥镇龙王镇襄樊市樊城区的米庄镇划归襄阳区管辖。[2]
2010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襄阳区正式更名为襄州区。襄阳市统辖襄城、樊城、襄州3区,南漳、谷城、保康3县,枣阳、宜城、老河口3市。[3]
襄阳市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截至2023年3月,襄阳市共辖9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分别是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襄阳市人民政府驻襄城区檀溪路219号。[4]
区划名称
政府驻地
下属区域
古城街道、余家湖街道、真武山街道、庞公街道、隆中街道、檀溪街道、尹集乡、卧龙镇、欧庙镇
汉江街道、王寨街道、中原街道、定中门街道、清河口街道、屏襄门街道、米公街道、柿铺街道、紫贞街道、七里河街道、东风街道、牛首镇、太平店镇、团山镇
张湾街道、刘集街道、肖湾街道、六两河街道、浩然街道、金华街道、龙王镇、石桥镇、黄集镇、伙牌镇、古驿镇、朱集镇、程河镇、双沟镇、张家集镇、黄龙镇、峪山镇、东津镇
光化街道、酂阳街道、孟楼镇、竹林桥镇、薛集镇、张集镇、仙人渡镇、洪山嘴镇、李楼镇、袁冲乡
南城街道、北城街道、环城街道、鹿头镇、新市镇、太平镇、杨垱镇、七方镇、琚湾镇、熊集镇、吴店镇、平林镇、王城镇、兴隆镇、刘升镇
鄢城街道、南营街道、龙头街道、郑集镇、小河镇、刘猴镇、孔湾镇、流水镇、板桥店镇、王集镇、雷河镇
城关镇、武安镇、九集镇、肖堰镇、东巩镇、巡检镇、板桥镇、薛坪镇、长坪镇、李庙镇
城关镇、石花镇、盛康镇、庙滩镇、五山镇、茨河镇、南河镇、紫金镇、冷集镇、赵湾乡
城关镇、黄堡镇、后坪镇、龙坪镇、店垭镇、马良镇、歇马镇、马桥镇、寺坪镇、过渡湾镇、两峪乡
资料来源:[5][42][64][79]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地跨东经110°45′—113°06′、北纬31°13′—32°37′,北邻河南省南阳市,南与荆门市相邻,东接随州市,西连十堰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平面版图呈不规则的平行四边形,边界线全长1332.8千米。东线北端起自枣阳市新市镇的白竹园寺林场,与随州市新城镇的界牌口村相连;南端止于宜城市流水镇马头村,与钟祥市长寿镇、张集镇相接;两端直线距离109.5千米。西线北端起自老河口市洪山嘴镇杨化岗村,与河南省淅川县相连;南端止于保康县马桥镇,与房县神农架林区相连;两端直线距离122.8千米。南北纵距北端为老河口市洪山嘴镇杨化岗村,南端为南漳县东巩镇苍坪村,直线距离157千米;东西横距东端起自枣阳市新市镇白竹园寺林场最东端,西端止于保康县马桥镇最西端,直线距离228千米。[6]
襄阳市

地形地貌

襄阳市地形大体分为西部山地,中部岗地、平原,东部低山丘陵等三个基本地理单元;地质分属扬子准地台、秦岭地槽两大构造;土壤主要包括黄棕壤、水稻土、石灰土、潮土、紫色土、山地棕壤等六种;山脉分属武当山、荆山、桐柏山、大洪山四大山系;河流分属汉江、沮漳河两大水系;气候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资源较丰富,不少品种储藏量在全国、全省占有重要地位;自然灾害发生种类多,其中水、旱灾害发生频率高、次数多。[6]
襄阳市

气候

襄阳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既有滔滔汉水流经,又有干冷、暖湿空气交绥,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加之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对气候要素产生明显的再分配作用,使得市内气候形成了各种类型。境内繁多的植物、动物种类,即受惠于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全市年平均气温除高山以外,一般均在15~16℃之间,1月2~3℃,2月15~16℃,7月27~28℃,10月16~17℃。无霜期在228~249天之间。全市热量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可以说兼备了南北气候特点。全市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其中夏季占400~450毫米。全年降水量为107~135天。太阳辐射较为丰富,年平均总日照时效为1800~2100小时。又由于境内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度最高、降水最集中、光照最强的季节,正是主要农作物的旺盛生长季节,故全市气候资源上的优势,极有利于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

水文

襄阳市有大中小河流985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66条,均属长江水系,次分分属汉江、沮漳河两水系,最终水入长江。汉江水系由汉江干流及其支流组成,境内流域面积1689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85.63%。沮漳河水系由沮漳河干流及其支流组成,境内流域面积2835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14.37%。境内直接入汇沮漳河干流的支流计23条,其中左岸12条,右岸11条。主要支流有鸡冠河、漳河。[6]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水资源

襄阳市平均降水量835.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64.66亿立方米,同比增加6.2%,较常年偏少7.7%,为偏枯年。全年全市水资源总量54.6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9.8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0.6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4.76亿立方米。全年总入境水量174.29亿立方米,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及丹江口水库的调度调蓄下,汉江干流入境148.5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33亿立方米;南河、北河入境13.67亿立方米,唐白河入境11.3亿立方米,小清河入境0.82亿立方米。全市总出境水量221.84亿立方米。[7]

生物资源

襄阳市有维管束植物189科828属1698种;其中蕨类植物93种,隶属27科50属;种子植物1605种,隶属162科778属。境内有国家级珍贵树种6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种。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68种,其中鸟类151种,兽类60种,爬行类34种,两栖类23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1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0种,国家“三有”保护和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8种;非脊椎类陆生野生动物3万余种。[8]

矿产资源

襄阳市发现各类矿产57种,矿产地520余处,其中24种探明储量,探明各类矿产保有资源储量19.64亿余吨。在探明的矿产储量中,金红石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铝土矿、软质耐火粘土探明储量居全省第一位;硬质耐火粘土和磷矿、石灰石探明储量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五位。优势矿产主要有钛矿(金红石)、磷矿、硅石矿等。[9]

人口

播报
编辑
根据襄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襄阳市常住人口为5260951人。[43]全市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500307人相比,减少239356人,下降4.35%,年平均下降0.44%。全市共有家庭户1810009户,集体户70559户,家庭户人口为4903729人,集体户人口为35722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7人相比,减少0.56人。[47]
截至2022年底,襄阳市户籍人口585.43万人。其中,出生人口3.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5.4‰;死亡人口2.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4.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27.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2%。[65]
襄阳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65][71-75]
襄阳市属散居少数民族地区,有40个少数民族成分,分别是回族、满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壮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羌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仡佬族、锡伯族、拉祜族、景颇族、克尔克孜族、达翰尔族、仫佬族、撒拉族、塔吉克族、怒族、俄罗斯族、京族、独龙族、门巴族。

政治

播报
编辑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市长
朱东斌、孟艳清
市政协副主席
统计截至2024年4月,参考资料来源[10][37-38][40][58][80][82][86]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22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827.81亿元,跨越5800亿元台阶,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5.6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734.56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2487.64亿元,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核实后的10.3∶45.3∶44.4调整为10.4∶46.9∶42.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1万元,突破11万元大关。[65]
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65][71-75]
2022年,襄阳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9.1%。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0.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1%。按投资主体划分,民间投资增长17.4%。按投资领域划分,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7.1%,工业投资增长25.5%。
2022年,襄阳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00.6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0.9亿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可比增长13.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67.7亿元,可比增长12.9%,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0.5亿元,比上年增长4.3%。[65]

第一产业

2022年,襄阳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44.09亿元,比上年增长4.9%。
2022年,襄阳市粮食种植面积792.3千公顷,与上年持平;粮食总产量469.3万吨,比上年下降0.8%;油料产量36.4万吨,下降0.5%;棉花产量0.8万吨,增长2.0%;茶叶产量1.2万吨,增长12.4%;水果产量138.9万吨,增长12.8%。
2022年,襄阳市猪牛羊禽肉产量64.15万吨,比上年增长4.5%。禽蛋产量40.43万吨,增长6.3%。生猪出栏616.4万头,增长4.2%;羊出栏130.2万只,增长12.7%;牛出栏31.5万头,增长2.8%;家禽出笼7147.0万只,增长2.7%;水产品产量20.9万吨,增长3.3%。[65]

第二产业

襄阳市
2022年,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0.6%,股份制企业增长13.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3%,民营企业增长13.8%。轻工业增长7.6%,重工业增长13.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6%,制造业增长1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9%。
2022年,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饮料酒产量13.5万千升,比上年增长48.4%;布产量25.8亿米,增长2.8%;服装产量4262.0万件,下降2.4%;硫酸产量84.7万吨,增长513.8%;化肥产量70.6万吨,增长10.0%;水泥产量1267.5万吨,增长6.2%;钢材产量133.0万吨,下降14.2%;汽车产量33.2万辆(含风神襄阳汽车有限公司在襄阳生产车辆),下降16.5%,其中新能源汽车2.3万辆,增长59.2%。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89.56亿千瓦时,增长4.8%。其中,工业用电量107.27亿千瓦时,下降2.7%。
2022年,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13.0%,出口交货值增长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519.41亿元,增长14.0%;实现利润总额446.16亿元,增长9.7%。
2022年,襄阳市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法人企业实现总产值13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4.0%。[65]
2023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复函湖北省人民政府,支持湖北(襄阳)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68]

第三产业

2022年,襄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2.20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16.29亿元,增长15.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873.02亿元,增长3.3%;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59.18亿元,增长4.7%。
2022年,襄阳市进出口总额371.5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出口346.0亿元,增长37.2%;进口25.5亿元,下降17.6%。全市新批外资项目21家,比上年增长50.0%。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1.0亿美元,增长12.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0.25亿美元。
截至2022年底,襄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15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比年初增加501.5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4017.69亿元,增加595.2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57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比年初增加414.26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270.73亿元,增加96.8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2304.64亿元,增加316.40亿元。
2022年,襄阳市实现保费收入138.8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7.96亿元,增长12.4%;人身险保费收入100.92亿元,下降0.8%。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2.24亿元,下降3.5%。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23.17亿元,增长2.3%;人身险赔付支出19.07亿元,下降9.7%。[65]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科学技术

2022年,襄阳市共有11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全年专利授权总量1059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48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9020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625件。[65]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襄阳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762所,在校生94.39万人。其中,普通高校5所,在校生8.3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6所,在校生3.81万人;普通中学263所,在校生29.14万人;小学467所,在校生36.68万人;幼儿园994所,在校生16.2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0.09万人。全市现有专任教师5.82万人。[65]
学校层次
学校名称
高等院校
武警黄金技术学校
高中
襄阳一中
襄阳三中
襄阳四中
襄阳五中
襄阳六中
襄阳市致远中学
襄阳市三十六中学
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
初中
襄阳市实验中学
襄阳市三十一中
襄阳市诸葛亮中学
襄阳市三十五中
襄阳市三十八中
襄阳市三十九中
襄阳四中初中部
襄阳五中实验中学
小学
襄阳市二十中学
襄阳市米公小学
襄阳市大庆路小学
襄阳市实验小学
襄阳四中小学部
襄阳市三十九中小学部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底,襄阳市共有国有文艺院团8个,在市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35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12个,公共图书馆11个,藏书量达3825.25千册。[65]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底,襄阳市共有卫生机构347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1个,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妇幼保健院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4.26万张;卫生机构人员4.65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73万人,执业医师1.39万人,注册护师(士)1.7万人。[65]

体育事业

襄阳体育馆
截至2022年底,襄阳市全民健身体育设施新建项目360个,建成中心城区社区文体广场50个、新增智能化健身器材50套,开展全民健身线上线下赛事活动近300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4平方米,《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90.2%。组队参加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体育类和社会俱乐部类比赛项目,金牌数、奖牌数、团体总分均位列全省第三。在国际、国内各类比赛中,襄阳籍运动员共获世界冠军6个。其中,王宗源在第19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勇夺3金,在跳水世界杯上夺得2金,成为世界跳水三大赛的大满贯级选手。[65]

社会保障

2022年,襄阳市城镇新增就业10.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7.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9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9796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5亿元。
截至2022年底,襄阳市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19万人。年末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9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9万人;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38家,床位数4.2万张。[65]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总体

襄阳交通网
襄阳市自古即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襄阳西接川陕,东临江汉,南通湘粤,北达中原,是鄂、豫、渝、陕、四省市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
截至2022年底,襄阳市公路通车里程达3238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2370公里,等级公路占比达99.96%。高速公路里程达816公里,比上年增长10.9%。全市公路货运量2.66亿吨,下降14.2%;公路货物周转量488.74亿吨公里,下降11.0%。公路客运量1767.99万人,下降23.0%;公路旅客周转量11.96亿人公里,下降26.5%。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6.37万吨,增长343.6%。[65]

水运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穿境而过。汉江襄阳码头历史悠久,早在东周春秋时期就开始营运。西汉时期,襄阳码头已成为汉水中游的重要港口。汉江中下游的航运除已建成的崔家营、王甫洲枢纽,已开工的兴隆枢纽外,汉江下游千吨级航道整治工程也已开工,新集、碾盘山等枢纽正加紧进行前期工作。
襄阳港是中国第二十大内河港口,国家“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主要中转港口,是汉江流域港口服务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襄阳港将形成以大宗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商品汽车运输为主,兼顾旅游客运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襄阳港划分为2个港区,其中汉江干流港区1个(陈埠港区),支流港区1个(唐白河港区)。

航空

襄阳刘集机场
位于襄阳市东北角,距市中心18千米,机场于1989年12月14日正式通航,成为中国第一家由地方集资新建的民用机场。机场开通有到北京(南苑)、北京(首都)、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广州、深圳、武汉、天津、海口、重庆、西安、杭州、成都、温州、厦门等航线,此外通过经停武汉天河机场,可一票中转全国多数机场。除了刘集机场外,襄阳的老河口市也有老河口机场,老河口机场位于老河口市城区东郊,是全国五大军用机场之一。
截至2022年底,襄阳机场航线已通达34座城市35个航点,全年保障运输航班13919架次,比上年下降26.6%;旅客吞吐量113.31万人次,下降35.0%;货邮吞吐量2019.90吨,下降34.0%。[65]

铁路

襄阳火车站
襄阳站有开往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武汉、南京、郑州、广州、西安、太原、洛阳、哈尔滨、无锡、南通、海口等全国各大中城市。2009年10月1日,襄阳市与武汉市之间开通了高速动车组,城际铁路已纳入规划。
2012年7月1日,襄州站(原襄阳东站,2019年10月更为现名[91])建成投入使用,负责分担原襄阳站汉丹线,襄渝线的东西方向客流和新增动车的停靠,也是沪蓉铁路线上重要的一个站点。
2019年11月26日,襄阳东站(原襄阳东津站[94])正式对公众开放[92],总设计规模9台20线。车站主体结构共5层,其中地上3层,地下2层,站房面积近10万平方米。[93]
襄阳市区火车站襄阳站(一等站、原襄樊站)襄阳东站(原襄阳东津站襄阳北站(特等编组站)襄阳南站(四等站)。

公路

高速公路网
襄阳市境内高速公路长27千米。襄十高速公路:襄(阳)至十(堰)高速公路及连接线襄阳段98.53千米;襄荆高速公路:襄(阳)至荆(州)高速公路襄阳段57.15千米;孝襄高速公路:孝(感)至襄(阳)高速公路襄阳段91.09千米;阳魏高速公路:襄(阳)至南(阳)高速公路襄阳段22.81千米;麻竹高速襄阳段(在建)。
襄阳市内中外环线正在修建中,成为湖北除省会武汉外第一个修内中外环线的地级市,届时襄阳将实现各区县互通高速公路。
2012年12月26日,襄阳绕城高速正式开工建设(东段于2017年1月25日正式通车),同时316、207国道襄阳城区段改建工程,是襄阳市“十二五”交通重点工程。316国道襄阳城区段起于双沟镇,自东向西经伙牌、龙王镇,止于老河口仙人渡镇,全长62.9千米,概算总投资14.6亿元;207国道襄阳城区北段改建工程,起于襄州区黄集镇鄂豫交界处,自北向南经过伙牌、团山镇,止于邓城大道,全长35.6千米,概算总投资6.3亿元。
襄阳市区客运汽车站襄阳汽车客运中心站襄城汽车客运站、襄阳长途汽车客运站、襄阳高速公路汽车客运站、襄阳汽车客运东站(襄阳市襄州汽车客运中心站)、襄阳汽车客运南站。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2年底,襄阳市共有6个项目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个项目被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有1人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被省文化厅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康县的民间文学《黑暗传》,保康、南漳县的民间音乐《沮水巫音》,南漳县的民间音乐《薅草锣鼓》,老河口市的民间音乐《老河口丝弦》,宜城市的民间舞蹈《赶象》,南漳县的民间舞蹈《端公舞》,宜城市的传统戏剧《襄阳花鼓戏》,宜城市的曲艺《宜城兰花筒》,老河口市的民间美术《老河口木版年画》。南漳县传统舞蹈(民间舞蹈)高跷花鼓、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南漳阴锣鼓,谷城县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南河套曲、石花奎面制作技艺、襄阳区酱菜制作技艺襄阳大头菜腌制技艺)

地方文化

  • 荆楚文化
襄阳市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诞生了“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留下了穿天节、端公舞、牵钩戏、锁呐巫音、苞茅缩酒等楚风遗俗,留下了西周邓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枣阳九连墩等楚文化遗址。
  • 三国文化
隆中-诸葛亮故居
上承汉末,下启魏晋,在近百年群雄争战、风云际会的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精准分析时局、提出《隆中对》,使襄阳成为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源头;以羊祜镇守襄阳、杜预上表灭吴方略为标志,襄阳成为晋灭吴、完成统一大业的策源地。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刘表领荆州牧(公元190~209年),“爱民养士,从容自保”,把襄阳治理得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成为乱世中一片安宁的“绿洲”,数以千计的士人纷纷来到襄阳,诸葛亮、司马徽、庞德公、庞统、徐庶、崔州平等一批谋士,经学家宋忠、文学家王粲、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等一批杰出人物汇聚襄阳。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著《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等,对中国史学发展影响深远。
东晋高僧释道安在襄阳长达15年之久,研究佛学,讲经弘法,统一佛教姓释,确立僧律戒规,创中国僧制,编撰中国第一部佛经目录,奠定了印传佛教中国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儒释道格局的形成乃至整个汉传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使襄阳一度成为全国的佛教传播中心。
襄阳市是“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三国文化遗产丰富,《三国志》86卷中有18卷写到襄阳,《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故事发生在襄阳,现存有50余处三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司马荐贤、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发生在襄阳的三国故事。孕育了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品格。
  • 汉水文化
南河小三峡风景区
襄阳市古有“江河淮汉”之说,汉水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襄阳踞汉水中游,东西交汇、南北贯通,“汉晋以来,代为重镇”,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襄阳成为历史上的区域性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成为汉水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和代表性的区域。主要体现在商业文明历史悠久。汉水是中国古代内河最便捷、最畅达、最繁忙的“黄金水道”。襄阳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水陆码头,商业文明延绵2000多年。汉代襄阳“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陇坻,下接江湖,导财运货,懋迁有无”;唐代襄阳“往来行舟,夹岸停泊,千帆所聚,万商云集”;明清时期的襄阳“商贾连樯,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建有20多个商业会馆、30多个码头,商业辐射到黄河上下、长江南北。
电影创意当时定名《诸葛亮与黄月英》。剧本创作完成后,电影更名为《襄阳·卧龙出山》。
  • 诗赋文化
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楚辞》均发源和交汇于汉水流域,《诗经·汉广》描写的汉水女神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影响最深远的江河女神形象。历经千百年流传,汉水女神形象成了千万汉水女儿美丽、善良、聪慧、高贵的象征,寄托了汉水流域人民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美的追求、善的推崇和情的向往。襄阳人宋玉和王逸是《楚辞》的主要作者,宋玉推动了楚辞向楚赋的转变,王逸编撰了《楚辞章句》。
  • 书画文化
襄阳市是“中国书法名城”,历史上代表性人物有三国时期的梁鹄、邯郸淳,隋唐时期的丁道护、杜审言,北宋时期的米芾、米友仁、张友正等。米芾世称“米襄阳”,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他的画以“米点山水”著称于世,他的《研山铭》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习书临摹的法帖。
  • 古城文化
襄阳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是一个大型军事渡口,自建城就打上了军事文化的烙印。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战争发生在襄阳。其中,宋元大战旷日持久,长达六年,使“铁打的襄阳”名噪海内外。“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兵家必争之地,天下之腰膂”,描述了襄阳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
  • 赛龙舟
襄阳端午龙舟赛历史悠久,据民俗专家介绍,襄阳赛龙舟从两千年前的西汉就开始了,从明代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汉江航运发达,两岸码头众多,端午的龙舟赛达到鼎盛。从2010年起,襄阳龙舟赛从民间转为政府主办,每年端午节期间,江面龙舟竞渡,两岸人潮涌动,场面极其壮观。[87-88]
  • 红色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襄阳市诞生了鄂西北第一个党组织、第一支正规红军武装,中国早期革命家萧楚女两次到襄阳传播革命火种,贺龙带领红三军转战鄂西北、中原突围鏖战襄阳、“五路大捷”之一的襄樊战役等,在中国革命史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襄阳大地涌现了程克绳谢远定、黄火青、吴德峰、胡绳等一批老一辈革命家、理论家,涌现了张光年、陈荒煤、梁斌、蓝光等一批文学艺术家。抗日战争时期,襄阳成立了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李公仆、老舍、姚雪垠、臧克家李可染等一批爱国文人志士来到襄阳工作,给襄阳的文化艺术带来新的繁荣。

方言节庆

襄阳国际大学生电影节
襄阳市方言准确来说是指其所属各县市方言的总和,语言学分类属于官话中的西南官话鄂北片,除入派阳平之外,音调与成渝片差别较大,又类于中原官话。西南边受秦巴方言的影响,语言“清轻略带秦”,东北边语言浊得近豫音。从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来看,襄阳话与普通话均有差异,而以语音差异较大。
由于20世纪60—7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襄阳主城区及下属县市迁入大量使用吴语与东北官话的人口,今市区仍然存在吴语与东北官话的方言岛,同时也造成了北部城区,以及原三线建设单位附近地区大部分居民普通话语音十分标准但不能使用本地方言进行交流的情况。襄阳本地流行的节日和习俗:火把文化节、拔河节、穿天节诸葛亮文化节等。

影视作品

电影《襄阳》取材青年诸葛亮隐居襄阳10年的史实,由诸葛亮与黄月英的爱情起始,转而描述卧龙凤雏“双雄会”友情,再整体再现才俊云集的襄阳文化圈,展示风云际会的建安乱世,揭示千锤百炼方成才的东方价值观。
电影创意当时定名《诸葛亮与黄月英》。剧本创作完成后,电影更名为《襄阳·卧龙出山》。

文化活动

  • 诸葛亮文化节
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又称“诸葛亮文化节”,是襄阳市为纪念古代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举办的一项节日文化活动,是“文化襄阳”中重要组成部分,形式灵活多样。
  • 大学生电影节
中国襄阳大学生电影节创立于2011年,是由中共襄阳市委、襄阳市人民政府、湖北文理学院主办,天一兄弟传媒、中共湖北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襄阳广播电视台联合承办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名优特产

播报
编辑

统观

襄阳菜是楚菜系的北味菜,以襄阳和郧阳(今十堰)地区的风味为基础,吸收鄂豫陕渝四省的风味。特点是以猪、牛、羊肉为主要原料,加以该地区特产山珍和野味,制作方法以红扒、热烧、生炸、回锅、凉拌居多。巴蜀荆楚地区的人们生性嗜辣,几乎所有的菜都要用辣椒,与麻辣的川菜、猛辣的湘菜不同,楚菜讲究的是鲜辣。
襄阳菜既有着楚菜鲜辣的特点,又保持着自己的风味,烹制手法以蒸、煨、炸为主,尤喜菜上淋油。襄阳名菜有三镶盘、夹沙肉、襄阳缠蹄、红烧蹄膀、糖醋白菜、清蒸槎头鳊、泡菜牛肚丝、酱猪大骨、酱爆肉、宜城盘鳝宜城大虾等。
襄阳市的小吃品种如油茶、清汤、米窝、油馍筋、牛油面、红油豆腐面襄阳酸辣面酸浆面炸酱面、胡辣汤、麻汁面、包面、炒糊波、襄阳薄刀、襄阳黄酒、金刚酥、玉带糕等。[11]

主要特产

主要特产
主要特产
介绍
襄阳大头菜
襄阳大头菜,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大头菜与榨菜一样,都是芥菜的变种。榨菜是茎用芥菜,大头菜是根用芥菜,雪里蕻是叶用芥菜。而芥末调料,是芥菜的种子碾磨成的。襄阳大头菜的腌制,须三腌、五卤、六晒,这一独特工艺,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9月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襄阳大头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2]
襄阳大耳黑猪
襄阳大耳黑猪,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6年4月11日,原农业部批准对“襄阳大耳黑猪”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3]
程河柳编
程河柳编,湖北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07年11月2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程河柳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4]
孔明菜
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铁、锌、钙、磷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入口脆嫩味美,生津开胃,酱香浓郁,并具有下气消食、利尿除湿、解毒消肿之功效。
牛油面
主要出现在早点摊位,以及小饭馆。由于面条已经提前煮至8~9成熟,上桌速度很快,顾客无需等待再加上其口味特点一辣二麻三鲜;经常配襄阳黄酒(一种乳白色的低发酵米酒)同食。
金刚酥
主要原料是面粉、食糖、麻油及少量食碱。发酵后,掺揉制成马蹄形饼,然后放入特制的大烘炉内焖烤4个小时。其色焦黄、香脆、不沾牙齿、落口后“酥口易化”。[11]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襄阳市主要旅游景点:隆中风景名胜区(AAAAA)、襄阳城仲宣楼米公祠(AAA级)、广德寺湖北岘山国家森林公园习家池湖北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襄阳王府(A级)、五道峡风景区(AAAA级)[52]襄阳北街昭明台凤凰温泉旅游区(AAAA级)、黄家湾鱼泉河漂流五山堰河乡村旅游区(AAA级)、南河小三峡风景区白水寺风景区(AA级)、熊河风景区(AA级)、襄阳唐城影视基地(AAAA级)、九道河漂流、承恩寺龙王峡漂流湖北白竹园寺国家森林公园张自忠将军纪念馆(A级)、唐梓山薤山旅游度假区(AAA级)、野花谷自然风景区水镜庄(AAA级)、香水河风景区(AAAA级)、汤池峡温泉(AA级)、中华紫薇园汉城影视基地九连墩战国古墓青龙山熊河风景区老河口百花山森林公园
风景名胜
景区名称
介绍
古隆中
隆中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因诸葛亮“躬耕陇亩”、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策》,被世人称为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由于三国蜀相诸葛亮曾在此地居住,并且由这里结束隐居生活,出世辅佐刘备成就了一番夺天下的事业,地因人而名,古隆中便成为“垂千古”、“永清幽”的胜地,吸引中外无数游人的足迹与眼光。[69]明代就已形成“隆中十景”。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重修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吟啸山庄、铜鼓台、观星台、棋盘石等众多景点。
仲宣楼
仲宣楼是为纪念“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而修建的。整个仲宣楼高17米,总面积650平方米,悬挂沈鹏等名家题写的“仲宣楼”等8幅匾联。楼内有壁画石刻建安七子图。可分为城墙、城台和主体楼三大部分。
夫人城
东晋时梁州刺史朱序镇襄阳时,前秦苻丕来攻,序母韩夫人登城巡视,见西北角城垣防守薄弱,遂领女婢及城内妇女于此斜筑新城一段,后此角果被攻破,幸赖新筑之城垣,方击退攻城之敌,因称此段城垣为夫人城。明初在此扩建子城。长24.6米,宽23.4米,上嵌石匾,镌“夫人城”三字,下嵌古碑数通,其中同治年间(1862~1874)树立的石碑,上刻有“襄郡益民胜迹夫人城为最”等字样。
鹿门寺
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鹿门寺位于襄阳城南约15千米处东津镇鹿门山,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是汉唐以来的佛教胜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建武年间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因神道口刻有二石鹿,俗称鹿门庙。西晋改名为万寿禅寺,唐复名鹿门寺。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栖隐于此。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在此建“三高祠”,并供其像,以示纪念。明末毁于火,清初以来,屡有修废。保存有石鹿、龙头喷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筑和碑刻。
昭明台
昭明台又名山南东道楼,位于襄阳城中心,跨北街西南而建。青砖筑台,中以条石拱砌洞,洞高4.5米,宽3.5米,台上建5开间重檐歇山顶式楼,高约15米,东西各建横屋4间,西南有鼓楼、钟楼各一。
古城墙
襄阳城墙位于襄阳市襄城区境内,起初筑于汉初,略呈正方形。城垣周长7.6千米,平均高8米,宽10米左右,用土层层夯筑,外用大块青砖垒砌。
唐城影视基地
唐城影视基地,占地面积600余亩,分城楼、宫殿、街市、宅邸、寺院、水系六大片区,同时,建有明德门、朱雀廊、东西市、青龙寺、唐皇宫、西明寺,胡玉楼、涧南别业等九大建筑群。[45]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著名人物
古代
荆山脚下献玉人
一夜急白了头的名将
辞赋家
东汉开国皇帝
东汉文学家
王逸王延寿父子
襄阳大名士
足智多谋之士
襄阳大族
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
蜀汉名臣
智计之士
有才干、性狷狭的将军
以果烈著称的大将
家庭藏书之最的长史
孙吴丞相
都亭侯
襄阳侯
东晋史学家
五言律诗的奠基人
恢复大唐社稷的宰相
唐代名相
诗圣
杜甫(祖籍襄阳)
山水田园诗人
菏泽宗之祖
《枫桥夜泊》诗作者
书法大家
与李清照并称的女词人
南宋初名相
词学大家
南宋诗人
明朝状元
白莲教八路兵马总指挥
文渊阁大学士
近现代
辛亥革命主要领导人
辛亥革命义士
数学家、机率统计学创始人之一
抗日英雄
唐克威[66]
中共中央委员
梁惠玲[67]
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黄河大合唱》词作者
从枣阳走出的开国中将
中国十大化妆造型师
文化部副部长、作家
酷口相声演员
影视演员
特级航天员
青年作家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城市荣誉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18]
中国最安全城市[19]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21]
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24]
中国红嘴相思鸟之乡[26]
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27]
2019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9]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第88[31]
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32]
2019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33]
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市[34]
“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35]
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36]
2020年“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先进市[39]
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41]
2021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46]
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49]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名单。[50]
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51]
2022年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53]
2021国家卫生城市[55]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56]
“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57]
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48]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77]
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园区[78]

友好城市

播报
编辑
中国
陕西省咸阳市、青海省海东市、福建省泉州市、黑龙江省牡丹江
国际
韩国襄阳郡、美国罗利市哥伦布市、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州、巴西圣安德烈市、德国茨维考市、加拿大史密斯福尔斯市、英国威客菲尔德市、法国奥拜赫维利耶市、尼日利亚奥绍博市[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