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汉语成语
展开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负荆请罪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5]
该成语意思是背着剂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在句中一般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1-2][8]
中文名
负荆请罪
成语拼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成语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成语注音
ㄈㄨˋ ㄐㄧㄥ ㄑㄧㄥˇ ㄗㄨㄟˋ

成语出处

播报
编辑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12]
后世据此典故提炼出成语“负荆请罪”。

成语故事

播报
编辑
廉颇与蔺相如
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大将率兵攻打齐国,把齐国打得大败,夺取了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从此被拜为上卿。这之后廉颇勇猛善战之名传遍了各诸侯国。[3]
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过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后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受封为上大夫。[3]
不久,秦国举兵攻打赵国,夺取了赵国的石城(今河南朴县西南)。第二年再次攻打赵国,杀了两万多人。秦国派使者告诉赵王,说愿意与赵王重修旧好,所以要在西河以外的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与赵王相会。赵王害怕秦国,不想去。廉颇与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软弱胆小。”在两人的劝说下,赵王决定赴会,蔺相如随从同去,而廉颇就在边境列兵等候。[3]
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与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使赵王免受秦王屈辱,而廉颇坐镇边境又使得秦王在军事上不敢轻举妄动,最后赵王安全回到了赵国。[3]
回国以后,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英勇表现,就封他为上卿,这样一来,蔺相如的官位就比廉颇还高了。这下廉颇心里就不服气了:他说: “我成为赵国的大将,凭的是征战沙场,奋勇杀敌的大功劳,可是蔺相如只凭着能言善辩立下功劳,职位却比我高。况且蔺相如出身卑贱,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侮辱,我忍受不了这样的羞辱!如果让我碰见蔺相如,我一定要好好地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了这件事,便刻意避免和廉颇见面。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就常常推说有病,不愿和廉颇争高低。有一次,蔺相如出门,远远望见廉颇的车马,就叫自己的车子绕道躲开了。廉颇见蔺相如如此避让自己,心中十分得意。[3]
蔺相如的门客看他如此谦让廉颇,心里很不舒服,就对蔺相如说: “我们是因为仰慕您的崇高品德,才抛妻别子地到您身边来。现在您和廉颇将军职位一样高,廉将军在外面讲您的坏话,您非但不敢回敬他,而且还处处躲着他。您这么怕他,就连一个普通人都替您感到羞愧!我们不中用,请让我们回家吧!”蔺相如心平气和地回答道: “你们觉得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门人回答: “廉将军自然不如秦王。”蔺相如说:“像秦王那样威风,我都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我只是觉得,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发兵攻打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如果我们两人相斗,势必有一个会受到伤害。我是因为顾及到国家的安危,才把个人的恩怨放到一边。”[3]
后来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后,心里非常惭愧,觉得自己的狭隘之心差点误了国家大事,于是便解衣赤背,背上惩处罪人用的荆条,由宾客引着到蔺相如府上谢罪。他对蔺相如说: “我是个糊涂的小人,不知道您是如此宽厚的人啊!”从此廉颇、蔺相如两个人成了同生共死的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3]

成语寓意

播报
编辑
廉颇由于蔺相如位居其上,心怀不满。后来明白蔺相如的苦心后,身背荆条上门请罪,两人结成了生死之交。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领导人应该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知耻近乎勇。耻之于人大也,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此改过之要机。亦是国家世界安定祥和之要机。”常人犯错在所难免,犯了错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要有知错、认错、改错的勇气和决心。[3-4]

成语运用

播报
编辑
成文用法
在句子一般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1][8]
运用示例
当代作家、史学家郭志坤《成语里的中国通史·上》:廉颇的“负荆请罪”,廉颇与蔺相如间的“将相和”,以及之后的“刎颈之交”,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经典。[7]
中国国学节目主持人小雨《国学经典文库系列:小雨姐姐说成语》:一个人难免会犯错,犯错之后如果有负荆请罪的勇气,必定能得到他人的原谅。[6]
明·施耐庵《水浒传》七三回:“李逵没奈何,只得同燕青回寨来负荆请罪。”[9]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七二回:“倘使他到兄弟这里,兄弟自当力为排解,叫他到贵署去负荆请罪。”[9]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宝钗……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这叫做‘负荆请罪’。”[10]

汉英成语翻译

播报
编辑
【负荆请罪】offer a humble apology[11]
登门接受责罚,表示谢罪,例:张先生为昨晚的酒醉闹事而自觉失礼、惭愧,因此到李家负荆请罪。
Mr. Zhang was ashamed of the rude way he had behaved when he got drunk at the Li's party last evening. He decided to go today and see the Lis and offer them his humble apology.[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