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全国哀悼日

寄托哀思的全国性节日
收藏
0
0
全国哀悼日指国家举办的用以寄托对逝者哀思的日子。当出现灾难性事件或重要人物逝世时,大多数国家可设立全国性的哀悼日来寄托哀思。
在此期间内,通常国内所有的政府机构、驻外机构下半旗,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举行默哀仪式。
中文名
全国哀悼日
外文名
National Mourning Day
节日类型
哀悼日
节日起源
机构设定
节日活动
默哀、鸣笛、拉响防空警报、献花等
节日意义
哀悼遇难者
设定地点
全国各地与驻外使领馆
设立机构
各国行政机关

活动背景

播报
编辑
一直以来,在重要人物逝世后,各个国家往往都设置各种形式的哀悼日,以示对人物的追思。此外,在伤亡惨重的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很多国家政府也都会宣布设立全国哀悼日,以显示对普通民众的生命价值的尊重。由于这种形式体现了“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意识,因此逐渐成为某种“国际惯例”。根据情况,全国哀悼日时间长短不一。此外,若逝世人物影响巨大,或灾难造成的损失十分重大时,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也会发起各类哀悼活动。
全国哀悼日能够表达全国人民对灾害中的罹难者、在救灾中的牺牲者的哀思,并向全世界昭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生命的关爱以及亿众一心救灾重建的决心。
在“头七”之日设立哀悼日,首先因为这是中国民间的风俗,先秦时就已开始用这种形式祭奠和纪念逝者。其次是7天过去了,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间,可以腾出一点时间来安抚失去亲人的人们,来凝聚全国的人心,继续留下希望,驱走悲伤的阴影。[1]

活动意义

播报
编辑
设立全国哀悼日,全国下半旗志哀,这种中央政府以全体国民名义举行的哀悼仪式,不但能给遇难同胞的亲人以莫大的精神慰藉,更能让全体国民都真切感受到自己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从而增强每个公民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国旗为公民而下降时,就是尊严为生命而上升的时候。[2]

国内哀悼

播报
编辑
1950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逝世,下半旗致哀。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 、7月6日朱德逝世、9月9日毛泽东逝世时,都曾经设定了全国哀悼日。
悼念宋庆龄[3]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逝世,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于5月30日下半旗,对宋庆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3]
1989年4月,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逝世,国家下半旗寄托哀思。
1992年6月,全国政协主席、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逝世,全国和各驻外机构降半旗哀悼。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全国所有电视节目停播,只保留邓小平同志的照片,哀乐低回,循环播放。
199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主席杨尚昆逝世,国家下半旗致哀。
1999年5月12日,为哀悼驻南联盟大使馆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中遇难的三位烈士,天安门新华门人民大会堂外交部所在地和上海等地下半旗志哀。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中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1]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前肃立默哀3分钟。香港的轮船、列车和非运营状态中的公交车辆同时鸣笛,向四川地震遇难者致哀,行政长官曾荫权率全体公务员默哀。全国大多数网站以灰色风格显示来表达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一些视频网站在全国哀悼日期间暂停对无关的播放和搜索,全国省级卫视电视台的台标变黑白。秘鲁孟加拉国汤加朝鲜巴勒斯坦科摩罗等国,联合国国际奥委会等国际组织,以及多国领导人和驻华使节都举办了哀悼活动并表示了对汶川大地震的深切哀悼。
2010年4月21日玉树地震全国哀悼日下半旗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今玉树市)发生7.1级地震。4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
2010年8月7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8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10年8月15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5]
为悼念乔石同志,首都天安门下半旗志哀
2015年6月14日,乔石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6月19日,天安门广场下半旗致哀。
为悼念万里同志,首都天安门下半旗志哀
2015年7月15日,万里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7月22日,天安门广场下半旗致哀。
为悼念李鹏同志,首都天安门下半旗志哀[6]
2019年7月22日,李鹏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7月29日,天安门广场下半旗致哀[6]
2020年清明节全国哀悼日,悼念新冠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中国蔓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为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的通知》,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上午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7]
2022年11月30日,江泽民同志因病在上海逝世。根据《江泽民同志治丧委员会公告(第2号)》,2022年12月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追悼大会当天,全国和中国驻外使领馆及其他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一天。追悼大会默哀时,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一切有汽笛的地方鸣笛3分钟,防空警报鸣响3分钟。[33]
2023年10月27日,李克强同志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在上海逝世。[58-59]11月2日,天安门广场等地下半旗志哀。[56-57][60]

国际哀悼

播报
编辑

美国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将2001年9月14日定为全国哀悼日。
2005年9月,遭遇“卡特里娜”飓风后,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法令,命令全国及所有驻外机构降半旗向遇难者致哀。根据这项法令,包括白宫在内的美国所有公共建筑和场所以及所有军事设施都降半旗。

阿富汗

阿富汗政府宣布2002年7月9日为哀悼日,并准备在星期日将卡迪尔(阿富汗副总统)的遗体送回他在阿富汗东部的家乡。[8]
阿富汗总统府2020年11月3日发表声明宣布当天为全国哀悼日,哀悼2日喀布尔大学恐怖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28]

俄罗斯

2004年9月6日俄罗斯全国哀悼日
2004年9月,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人质案(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造成334人死亡[9],俄罗斯将9月6日和7日定为国家哀悼日,俄罗斯全国各地6日降半旗,哀悼遇难者[9]
失事客机残骸[12]
新闻局2015年10月31日发布消息称,由于俄罗斯客机在埃及失事,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宣布11月1日为全国哀悼日。[12]
2023年8月15日,据央视新闻,俄罗斯南部达吉斯坦共和国领导人发布命令,宣布8月15日在该共和国范围内为哀悼日,悼念马哈奇卡拉爆炸事件中的遇难者。[43]
当地时间2024年3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俄音乐厅恐怖袭击事件开始向国民发表电视讲话。普京表示,将3月24日定为全国哀悼日。[53]
2024年3月23日拍摄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讲话的视频画面[54]
2024年6月,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宣布6月24、25和26日为哀悼日。在哀悼日期间,整个共和国将降半旗。[63]

西班牙

2005年,为悼念2004年3月11日马德里火车系列爆炸案的遇难者,西班牙政府宣布3月11日“3·11”周年纪念日为全国哀悼日。[11]
2020年5月23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西班牙将于26日起举行为期10日的全国哀悼日,以悼念因新冠病毒去世的人。[22]

缅甸

2008年5月21日-23日,遭受饥饿与热带风暴双重打击的缅甸也为丧生的民众哀悼三天,全国上下全部降半旗,学校举行集体的哀悼仪式。[10]

法国

2009年6月1日,法国航空447号班机使用空中客车A330-203客机,载有216名乘客以及12名机组人员在巴西圣佩德罗和圣保罗岛屿附近坠毁,机上人员全数罹难,为法国航空成立以来伤亡最惨重的空难,法国政府决定把6月8日定为全国哀悼日。
2015年11月13日,巴黎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法国总统奥朗德发表全国讲话:谴责“伊斯兰国”组织(IS)策划了巴黎恐袭案,此次恐怖袭击是“战争行为”,系由境外IS组织策划实施,法国国内势力协助。奥朗德16日在法国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将设立3天的哀悼日。[13]
法国举行首个恐袭遇难者国家哀悼日活动[21]
当地时间2020年3月11日下午,法国首个恐袭遇难者国家哀悼日活动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前的特罗卡德罗广场举行。[21]
法国总统马克龙2020年12月3日宣布,将12月9日定为全国哀悼日,以悼念12月2日逝世的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

海地

2010年2月12日,海地宣布当日为全国哀悼日,悼念1月12日大地震中的遇难者。

智利

2010年3月7日开始,智利开始为期三天的全国哀悼,悼念2月27日地震和海啸的死难者。[10]

波兰

2010年4月11日-17日,波兰宣布进入长达一周的全国哀悼日,悼念在4月10日飞机失事中遇难的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以及同机遇难的政府要员、军事将领、神职人员等96人。[10]

匈牙利

2010年4月17日,匈牙利进行“国家哀悼日”活动,悼念在飞机失事中遇难的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及其随行人员。当天上午,“国家哀悼日”仪式在匈国会大厦前的科舒特广场举行。

菲律宾

2010年8月25日,菲律宾全国哀悼日,悼念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中的遇难者。

朝鲜

2011年12月17日(当地时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朝鲜宣布从12月17日至29日全国哀悼。

荷兰

2014年7月17日(当地时间),马航MH17客机执飞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飞往吉隆坡国际机场航线时,在乌克兰靠近俄罗斯边界33,000英尺(10,000米)高空疑受到山毛榉防空导弹击落坠毁的事故,机上283名乘客和15名机组成员悉数罹难。荷兰决定23日定为全国哀悼日。

阿根廷

阿根廷总统马克里2015年12月14日决定,为在车祸中遇难的宪兵致哀,当天凌晨,在萨尔塔省34号公路发生的车祸中,至少有43名宪兵遇难身亡。[14]
阿根廷传奇足球巨星迭戈·马拉多纳于当地时间2020年11月25日不幸逝世,阿根廷总统府发布公告,为悼念马拉多纳先生,从当地时间11月25日起进入为期三天的全国哀悼期。[29]

乌拉圭

2016年11月25日晚,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逝世,享年90岁。乌拉圭总统巴斯克斯向古巴政府和人民发去唁电,沉痛悼念菲德尔·卡斯特罗。乌拉圭政府同时宣布27日为全国哀悼日,所有公共建筑、军营、空军基地、战舰、驻外使领馆均将降半旗致哀。[15][36]

伊朗

袭击现场
2018年9月22日在伊朗南部胡齐斯坦省首府阿瓦士举行的纪念两伊战争爆发38周年阅兵仪式遭武装人员袭击,造成25人死亡60多人受伤。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称,伊朗政府已宣布24日为全国哀悼日。
阿里·拉比伊8日在个人社交账号贴文[19]
伊朗法尔斯通讯社2020年1月8日报道,伊朗政府发言人阿里·拉比伊表示,由于在卡西姆·苏莱马尼的葬礼上发生踩踏事故以及8日发生坠机事件造成多人遇难,伊朗政府将9日定为全国哀悼日。[19]
当地时间2024年1月3日,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伊朗政府宣布,将于1月4日为克尔曼市的恐袭遇难者举行全国哀悼。[50]
据伊朗媒体2024年5月20日报道,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5月19日发生事故,莱希本人和随行人员在事故中遇难。据俄新社20日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宣布全国哀悼5天。[61]

埃塞俄比亚

2019年3月11日,埃塞俄比亚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 8客机于10日坠毁,机上157人全部遇难。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阿里宣布,将3月1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悼念坠机事件中的所有遇难者。[16]

伊拉克

2019年3月21日,阿迪勒·阿卜杜勒-迈赫迪总理宣布,自21日起伊拉克全国及驻外机构开始为期三天的全国哀悼期,悼念伊北部渡轮沉没事故中的遇难者。[17]
2023年9月27日,伊拉克总理媒体办公室发表声明,伊拉克总理苏达尼宣布从9月27日起全国哀悼三天,以悼念9月26日发生在该国北部尼尼微省婚礼火灾的遇难者。[51]

斯里兰卡

2019年4月21日,斯里兰卡发生系列爆炸案,造成290人丧生,逾500人受伤。总统西里塞纳宣布23日为全国哀悼日。[18]

乌克兰

2020年1月8日乌克兰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坠毁在伊朗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附近,机上176人全部遇难。乌克兰宣布1月9日为全国哀悼日。[20]
9月25日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州丘古耶夫市附近拍摄的军用飞机残骸[27]
乌克兰Obozrevatel电视台报道,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签署了一项法令,宣布2020年9月26日为全国哀悼日,悼念在乌克兰军机坠毁事故中不幸遇难者。[27]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全国哀悼日[23]
根据哈萨克斯坦总统卡瑟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签署的总统令,2020年7月13日为哈萨克斯坦全国哀悼日。努尔苏丹时间中午12时整,全国将为因新冠肺炎而病逝的公民默哀一分钟,国家机关、地方政府和外交部门办公楼将降半旗。哈萨克斯坦哈巴儿电视台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电视台下属的电视、广播频道,频率均对哀悼日活动进行了直播,并在当天停止一切娱乐、休闲类型节目并停止广告播放。[23]
2023年6月11日(当地时间),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宣布6月12日为全国哀悼日,以纪念该国阿拜州森林火灾中的死难者[42]
哈萨克斯坦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8日,该国卡拉干达州一处矿井发生爆炸,导致46人遇难。[48]根据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的指示,为悼念10月28日在矿井爆炸事故中遇难的矿工,哈萨克斯坦于10月29日举行全国哀悼。哈总统府、各级政府机关以及外国驻哈机构降半旗志哀。[47]

黎巴嫩

当地时间2020年8月4日下午6时左右,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巨大爆炸[24],造成135人死亡,约5000人受伤(截至当地时间8月5日)[25]。8月4日,黎总理哈桑·迪亚卜视察爆炸现场,黎巴嫩总理宣布8月5日—7日为国家哀悼日[26],并表示黎巴嫩将向国际社会寻求帮助。
2021年6月11日,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迪亚卜签署特别法令,将8月4日定为全国哀悼日。[31]

奥地利

奥地利枪击事件哀悼日
首都维也纳2020年11月2日发生枪击事件,奥地利政府宣布11月3日至5日为全国哀悼日。

保加利亚

2021年11月,保加利亚看守内阁23日宣布24日为全国哀悼日,以悼念日前发生的养老院火灾和大客车起火事故中的遇难者。[32]

韩国

2022年10月29日,韩国首尔梨泰院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30日,韩国总理韩德洙在政府首尔大楼内召开记者会,宣布从10月30日至11月5日晚24时为“国家哀悼期”。[34]

巴西

2022年12月29日,一代球王巴西人埃德松-阿兰特斯-多-纳西门托(贝利)因病逝世于巴西圣保罗;巴西政府12月29日宣布从即日起全国哀悼三天,以悼念当天故去的球王贝利。[38]

尼泊尔

2023年1月15日,尼泊尔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比什努·鲍德尔表示,已经成立了一个五人调查委员会,调查空难事故,该委员会将有45天的时间提交调查报告。同时,尼泊尔政府将1月16日定为全国哀悼日。[35]

土耳其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连续发生两次里氏7.8级强烈地震。[37]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为深切哀悼地震中的遇难者,从2023年2月6日起全国哀悼7天。

希腊

当地时间2023年2月28日,在希腊中部城市拉里萨附近发生火车相撞事故。[40]当地时间3月1日,针对火车相撞造成人员伤亡一事,希腊宣布举行为期三天的全国哀悼,3月1日到3月3日,所有公共建筑降半旗,公共活动暂停。[39]

刚果(金)

2023年5月4日,刚果(金)东部南基伍省暴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卡莱亥地区发生河流决堤,灾情最为严重。6日,卡莱亥地区官员托马斯·巴肯格在接受采访时称,已发现203具遇难者遗体,仍有多人失踪。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已宣布5月8日为全国哀悼日[41]

摩洛哥

2023年9月10日(摩洛哥当地时间),9·8摩洛哥地震死亡人数已升至2122人,受伤人数达到2421人。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宣布全国哀悼三天,所有公共建筑均下半旗志哀。[44-45]

塞尔维亚

当地时间2023年9月26日,塞尔维亚政府召开特别会议,宣布9月27日为塞尔维亚全国哀悼日,以悼念近日在科索沃冲突事件中丧生的4名塞族人。[46]

捷克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1日,由于查理大学发生枪击事件,捷克政府决定将12月23日定为全国哀悼日。[49]

肯尼亚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8日晚间,肯尼亚总统鲁托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在当天下午发生在肯西部地区的直升机坠毁事故中,包括肯尼亚国防军总司令奥格拉在内的10人遇难,并宣布从当地时间2024年4月19日开始肯尼亚全国进入为期三天的哀悼期。[55]

印度

2024年,印度内政部宣布5月21日为全国哀悼日,悼念莱希。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2024年5月19日发生事故,莱希及其随行人员在事故中遇难。新德里电视台报道称,根据印度内政部发布的消息,5月21日,印度将禁止举行任何官方娱乐活动,印度全国所有经常悬挂国旗的建筑物将降半旗。[62]

其他

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后,多国为死难者降半旗表示哀悼。泰国全国政府机关降半旗3天,取消所有迎新年庆祝活动。瑞典德国等都全国降半旗为在海啸中遇难的本国公民致哀。[10]

半旗规定

播报
编辑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公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2020年12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改[52]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五条规定,下列人士逝世,降半旗志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四)对世界和平或者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或者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其他不幸事件造成特别重大伤亡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下半旗志哀,也可以在部分地区或者特定场所下半旗志哀。
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和第二款的规定下半旗,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决定。
依照本条规定下半旗的日期和场所,由国家成立的治丧机构或者国务院决定。
[30]
下半旗致哀